学术投稿

更昔洛韦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观察

刘亚琼;余静;何晓芸

关键词:更昔洛韦, 治疗,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现报告如下, 疗效, 患儿
摘要:近年我科用更昔洛韦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人流术中SpO2变化的研究

    异丙酚复合芬太阳能尼麻醉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但芬太尼对呼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频率减慢[1].本文旨在通过采用吸氧或不吸氧的操作方法观察术中SpO2变化,以寻找佳的麻醉方法.

    作者:方式统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甘露醇应用过程中低颅压综合征

    目的:分析甘露醇应用过程低颅压综合征机理、临床表现,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2000 年度应用甘露醇临床的病例.结果:有16例病例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低颅压综合征.结论:甘露醇应用过程中可引起低颅压综合征.

    作者:罗登立;杨西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甲状腺腺瘤的超声和CT表现

    我们搜集总结了30例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腺瘤超声和CT资料,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杨建秀;于卫中;姜成旭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作用.方法:将352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①对照组:172例接受HIE常规支持、对症等治疗;②干预组:180例在HIE常规支持、对症等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高压氧、视觉刺激、听觉刺激、触觉刺激、语言刺激、运动训练及刺激、经络导频、静滴丽珠赛乐(或脑活素)等早期干预措施,4~6个疗程甚至更长.对比两组患儿智力、运动发育状况及继发性癫痫、脑瘫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智能低下、运动发育迟缓、继发性癫痫,脑瘫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HIE进行早期干预能显著减少的发生,明显改善其预后.

    作者:罗启林;解福平;龙一成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应用中频超声同步叠加产后催乳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频超声同步叠加治疗仪应用于产后催乳的疗效.方法:选择足月分娩产妇31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156例,其中剖宫产分娩均为36例,治疗组产妇均于分娩后3~15h内开始应用中频超声同步叠加治疗机给予催乳治疗,共4次,每次20min;对照组产妇分娩后均未行催乳治疗.结果:两组相比在乳胀及泌乳开始时间方面有极显著差异(P<0.01),在每天哺乳次数、哺乳时间、婴儿哺乳后状态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频超声同步叠加治疗仪用于分娩后早期催乳疗效显著.

    作者:张雪茹;陶培军;毛晓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羟基脲与干扰素联用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羟基脲联合干扰素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疗效.方法:41例患者为治疗组,应用羟基脲联合干扰素治疗,选择单用羟基脲治疗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变化剂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均下降,较治疗前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较对照组下降明显,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羟基脲联合干扰素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疗效较单用羟基脲好.

    作者:赵锋;李明景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纳洛酮的临床应用

    纳洛酮为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近年来,随着临床药理研究的深入,该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并取得理想的疗效.

    作者:刘继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肾病综合征为表现的IgA肾病病理分析

    我院2001年~2003年收治20例以肾病综合征为表现的IgA肾病的肾脏病理,着重分析此类IgA肾病的肾小球内免疫球蛋白的分布与肾小球、肾小管损伤程度及肾功能的关系.

    作者:王洪青;张锐锋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分析7000例腹腔镜胆囊切术中26例胆漏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开腹手术,5例用腹腔镜探查缝合修复并置管引流,6例保守治疗.死亡1例.结论:胆漏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谨慎处理可预防,一旦发生及时正确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高广壁;江涌;马祖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高频电波刀在外阴良性病变中的应用

    外阴皮赘、巴氏腺囊肿和脓肿是外阴部常见疾病,我院门诊采用高频电波刀行外阴皮赘切除、巴氏腺囊肿造口及巴氏腺脓肿切开引流,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兰;李琴;黄玲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胃复安在纤维喉镜检查中镇吐作用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胃复安在喉镜检查中的镇吐作用.方法:80例患者检查前20分钟肌注胃复安10mg,并有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镇吐作用非常显著(P<0.01).结论:胃复安在喉镜检查中的镇吐作用显著,尤其适用于中青年受检者.

    作者:谷占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幽门螺杆菌三种检测方法的评价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与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生与复发、慢性胃炎、胃癌等的发病密切相关,我国属HP高感染率国家,普通人群中HP感染率高达40%~60%[1],检测HP感染对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施正超;李荣洲;蔡积武;任宗海;季婷婷;林勇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乙型肝炎与原发性肝癌并存3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与原发性肝癌共存的临床特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以及探讨防止肝癌误诊的措施.方法:选择我科1993年6月~2003年6月间住院病历30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临床表现从无症状、到类似肝硬化以及特殊表现,症状特异性差.实验室诊断符合率AFP>r-GT>ALP.影像学诊断符合率CT=MRI>BUS.结论:尽管乙型肝炎与原发性肝癌病人临床表现特异性差,如果定期检查AFP、B超或CT、肝癌的漏诊和误诊可以避免.

    作者:昌荣林;张照如;刘轶群;陈红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一宗小儿暴发性伤寒肝功能酶学异常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一宗小儿暴发性伤寒的肝功能酶学进行临床分析,以探讨小儿伤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发生于2002年9月~10月本市一所小学伤寒感染的78例儿童进行临床分析,并与成人伤寒进行对照.结果:儿童共发生肝功能损害46例,占58.9%,肝功损害者均有酶学升高,ALT、AST明显高于成人组(均P<0.05),肝损害与发热热程呈正相关,随热程延长,肝功能酶学逐步升高,不同热程间酶学改变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小儿伤寒肝损害临床表现不典型,以血清酶学改变为主,并与临床病情的发展相一致,与发热呈正相关,随热程的延长,酶学升高也越明显,热退后肝功能逐步恢复,预后较好.

    作者:王仁和;陈维顺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左心功能

    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患者左室功能变化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24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和8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结果:两种肺动脉高压患者,其左室射血分数在正常范围,二尖瓣E峰流速降低,舒张早期快速充盈减速时间(EDT)延长,E/A<1,心室等容舒张时间间期(IVRT)明显延长,表现为舒张功能指标变化为主.

    作者:袁晓晨;沈立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阿斯匹林治疗急性心梗非早期疗效观察

    自1999年7月以来,我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5例,从明确诊断到接受治疗时间均超过12h以上,我们对其中的13例进行了静脉溶栓并用低分子肝素、阿斯匹林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光勇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外科治疗

    目的:回顾性分析先天性胆总管囊肿36例外科治疗结果.方法:36例中男6例,女30例;年龄50天~12岁,平均2岁10个月;采用y术11例,空肠间置术21例,回盲间置术4例.结果:经上消化道钡餐检查16例,有胆道返流5例.y术上消化道钡餐检查6例,2例有返流.空肠间置术上消化道钡餐检查7例,3例有返流.回盲间置术上消化道钡餐检查3例,均未见返流.结论:y术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常见的术式,目前在临床广泛应用.空肠间置术使胆汁排泄符合生理要求,但手术操作相对复杂,抗返流效果未见明显优于其它术式,目前临床应用在减少.回盲间置术抗返流效果较显著,但手术操作复杂,破坏了肠道原有解剖结构,且远期疗效尚待观察,争议较大,目前临床较少采用.

    作者:石英佐;秦君华;于忠勤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介绍一种婴幼儿喂药新方法

    临床上,因婴幼儿年龄小,不易配合,喂药较为困难.易洒漏造成资源浪费;或引起患儿呛咳、误吸造成窒息,甚至危及生命;同时因用药剂量小,不易准确掌握,过多、过少都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现结合我们的经验,介绍一种简便安全有放的喂药方法.

    作者:庞志敏;葛玲侠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102例老年肺结核病人临床资料特点分析

    目的:提高对老年肺结核的认识.方法:分析102例老年肺结核的临床资料特点.结果:①临床症状主要是咳嗽、乏力和饮食下降,常无明显的盗汗、发热和咯血等表现;②X胸片示:52例(50.97%)有陈旧性钙化灶;30例(29.41%)病灶在中下肺野;③痰涂片找抗酸杆菌的阳性率(22.55%)和痰培养的阳性率(26.32%)都很低;④结核菌素(PPD)试验的阳性率(21.56%)也很低.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无结核病的特异性表现,易漏诊、误诊,临床医师应充分重视,认识老年肺结核这一疾病.

    作者:王喜琴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围术期护理

    我院于2002年2月22日成功为-74岁高龄的冠心病、心肌梗塞病人实施了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效果确切.现将该例围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刘君美;张正芳;于美;贾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