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晨;沈立新
近1年来,我科对119例不孕症患者做腹腔镜检查,具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119例病人均为住院病例,其中原发不孕症49例,继发不孕症70例,年龄在20~45岁,平均年龄31.35岁;不孕年限短1年,长15年,平均不孕年限4.67年;继发不孕70例,其中,继发于人流后34例,自然流产后12例,药物流产后10例,取环后2例,足月产后10例,异位妊娠后2例,有宫腔操作史52例.
作者:陈小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胆道支架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5例无法手术根治性切除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内镜下放置胆道支架.结果:25例放置胆道支架均获成功,术后二周内血清胆红素恢复正常17例(68%),明显减退8例(32%),2例(8%)发生胆管炎.随访6个月,4例死亡,9例发生支架阻塞再行支架置换术,3例失访.结论:内镜下胆道支架可有效缓解恶性胆道梗阻病人的病情,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符合生理等特点,对无法手术根治性切除的恶性胆道梗阻病人,内镜下放置胆道支架是佳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王建华;沈伟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外阴皮赘、巴氏腺囊肿和脓肿是外阴部常见疾病,我院门诊采用高频电波刀行外阴皮赘切除、巴氏腺囊肿造口及巴氏腺脓肿切开引流,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兰;李琴;黄玲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伴内科合并症妇科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及手术路径的选择.方法:对收治的87例有内科合并症妇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内科合并症全部病例均行TVH(阴式全子宫切除),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结论:术前积极治疗内科合并症,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加强术中和术后监护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完全能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TVH符合微创手术特点,不须术后镇痛,更适宜用于伴内科合并症患者.
作者:黄柏丽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与方法:应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技术,对27例性别发育异常的患者进行染色体分析,结果:有5种细胞型,分别为47,XXY、45,XO、46,X,i(xq)、46,X,del(Xp),另有2例患者为亲姐妹,社会性别为女性,染色体核型为46,XY,为睾丸女性化患者.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性别发育异常的重要原因.
作者:陆海燕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终止妊娠的佳时间和方式.方法:剖宫产术36例,阴道分娩5例,除1例中妊引产死婴外,其余母婴均平安出院.结论:在条件范围内剖宫产术是重度妊高征终止妊娠的主要手段,但不能视作唯一的措施,在孕妇自身条件允许下,可作阴道试产.
作者:郭兰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降低钳刮术不良因素的有效方法.方法:对76例孕10~14周实施钳刮术终止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56例钳刮术前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病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钳刮术前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可明显降低钳刮术诸多不良因素.
作者:韩雪兰;蔡洁;岳变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诊断的价值及DPN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26例糖尿病患者NCV检测结果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NCV的异常率为63.5%,全组有10.7%为单侧异常.临床症状、体征与NCV测定结果的符合率52.4%和66.7%,无症状、体征的患者中分别有54.2%、39.4%的NCV异常.结论:DPN病情隐匿,NCV检测为此病的诊断提供直接的客观证据.DPN发病有不对称性,必要时双侧同时检测,以免漏诊.
作者:彭忠兴;彭更生;黄旭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我们回顾分析了31例病原明确的重症肺部感染的抗感染药物应用及治疗结果,评价了痰涂片革兰氏染色在重症肺部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典秋;王桂芳;颜泽敏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胸腔内注射山莨菪碱(654-Ⅱ)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初治的有中等量以上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抗结核方案相同,均予以抽胸腔积液,治疗组在抽腔腔积液后注入654-Ⅱ30mg,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胸腔穿刺次数较对照组少(P<0.05),胸腔积液完全吸收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用药后胸膜厚度0.58士1.0cm较用药前0.93±0.15cm减轻(P<0.05),治疗组用药后胸腔积液中的蛋白含量、白细胞数、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含量较用药前明显下降(均为P<0.05).结论:胸腔内注射654-Ⅱ有缩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程,减轻胸膜肥厚和粘连的作用.
作者:钟炳图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与缓解期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血气分析、肺功能仪分别测定2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缓解期、正常健康人血中ET-1水平及血气、肺功能参数.结果: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ET-1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及正常人(P<0.01);而且ET-1与血氧分析(PaO2)、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及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42、-0.662、-0.514).结论:肺心病急性加重期ET-1水平增高,缓解期水平下降,与肺功能变化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判断肺心病病情严重程度的一项客观指标.
作者:黄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近期临床常见病原菌检测及其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敏感性进行分析,为临床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降低病人费用,提高医院床位周转率提供依据.方法:各类细菌的培养、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均严格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结果:519份标本中分离出17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34.1%(59/173),革兰氏阴性菌45.7%(79/173)真菌20.2%(39/173).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因病原菌而感染的疾病时应考虑致病菌的菌种,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正确、有效、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重视细菌检测.
作者:蒋翠霞;刘祥朝 刊期: 2003年第12期
随着母乳喂养的逐渐普及和对母乳性黄疸(breastmilk jaundice,BMJ)认识的提高,BMJ的发生率有所增加.本院自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45例,其中BMJ 80例,占32.7%,现分析如下.
作者:汤小园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缬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原发性老年人高血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方法:通过56例原发性老年人高血压患者自身前后对照的临床试验,在停用原降压药的洗脱期后,使用缬沙坦80mg加氢氯噻嗪12.5mg联合治疗,连续使用四周,观察血压、心率、血钾、肾功能及引起的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两药联合可以平稳而有效地降低血压,第一周有效率达58.7%,到第四周达86%,不良反应少.结论:两药联合治疗原发性老年人高血压是安全有效的,是值得推荐的用药方法.
作者:沈国强;周文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2000年3月~2001年6月65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室性心律失常内科及ICU住院病人,年龄48岁~82岁,平均年龄62.5岁,男性49例,女性16例.
作者:石新木;杨海燕;沈伟忠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与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生与复发、慢性胃炎、胃癌等的发病密切相关,我国属HP高感染率国家,普通人群中HP感染率高达40%~60%[1],检测HP感染对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施正超;李荣洲;蔡积武;任宗海;季婷婷;林勇 刊期: 2003年第12期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剖宫产率已由50年代的1~2%至90年代后期上升到40%[1],但并没有相应降低围产儿死亡[2].故正确掌握剖宫产适应征,既有利于减少围产儿死亡,又有利于降低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剖宫产增多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何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肝硬化患者常并发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而内环境的失调又会加重全身损害,促发肝性脑病和/或肝肾综合症的发生.本文就这一问题将283例晚期肝硬化患者资料作一总结.
作者:虞作春;张文宏;方静;吕视庆;叶卫东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小儿重症肌力效果.方法:通过临床随机对照实验方法,把32例MG分为二组,分别以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及常规正中开胸术行胸腺扩大切除治疗小儿重症肌无力,比较其方法及效果.结果:二种方法近期效果差异无显著意义(P>0.005),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时间差异有显著意义(其中胸腺瘤1例,胸腺增生31例);随访半年~5年,效果满意.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胸腺扩大切除治疗小儿重症肌无力能获得常规手术效果,并能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万仁平;罗德源;黄淼龙;黄文;古卫权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骨骼肌以外器官、组织受损的可能性.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83例MG患者的器官特异性抗体和抗核抗体.结果:器官特异性抗体分布以Ⅰ、Ⅱ、Ⅳ型为主,抗核抗体分布以全身Ⅱa、Ⅱb、Ⅲ型为主.其中伴胸腺瘤的MG患者抗心肌抗体阳性率为84.6%(14/17),而非胸腺瘤患者中阳性率为10.6%(7/66).结论:MG病人中广泛存在器官特异性抗体和抗核抗体,从而提示MG可能是一种全身性的自身性免疫病.
作者:沈淑波;黄金英;刘建平;艾桂萍 刊期: 200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