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胎儿骶尾巨大畸胎瘤误诊1例

张建英;李华

关键词:胎儿, 骶尾, 巨大畸胎瘤, 妊娠早期, 阵发性, 患者, 腹痛
摘要:患者,24岁,孕2产1,妊娠39+6周.因停经9+月,阵发性腹痛3+小时于1996年4月13日上午10时10分入院.妊娠早期自觉无异常.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严重多发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呼吸机治疗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治疗的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呼气末正压(PEEP)呼吸模式应用.方法:总结12例严重多发伤后ARDS的机械通气措施.结果:3例因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SOF)死亡,9例呼吸功能改善存活,平均使用呼吸机时间3±2.4天.结论:严重多发伤供氧仍持续低氧血症,PaO2<60mmHg(8kPa)或PaO2/FiO2<300,应机械通气治疗.SIMV+PSV+PEEP是一种可选用的呼吸模式,早期诊断、早实施机械通气、早撤机为ARDS呼吸治疗原则.

    作者:张军;杨艳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心律平和宁心宝联合治疗室性早搏3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心律平和宁心宝联合治疗复杂性室性早搏的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心律平150mg,每日3次;观察组心律平150mg,每日3次,宁心宝2粒,每日3次,两组均14天为一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3%,无1例心律失常或猝死(P<0.01),对照组有效率为73.4%,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6.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王淑英;户学敏;郑玉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米索前列醇配伍安定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与安定配伍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对分娩结果及产程的影响.方法:138例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A组(对照组)69例,米索50ug置入阴道后穹窿,每3~4小时1次,直至规律宫缩(间歇5~6分,持续30秒以上)或胎膜破裂时停药;B组(试验组)69例,米索用药同A组,于规律宫缩后2小时,静脉缓慢注射安定10mg.结果:两组用药前基本情况相似,两组引产成功率、引产成功者阴道分娩率、产后2小时阴道出血量、羊水污染、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阴道分娩者,B组平均总产程、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01);剖宫产者,自规律宫缩至剖宫产的时间,B组较A组明显缩短(P<0.05);静脉推注安定后,B组宫颈扩张速度明显大于A组,经统计学处理,阴道分娩组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剖宫产组亦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安定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可有效地促进宫颈成熟及增加宫口扩张速度,明显缩短产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值得推广的引产方法.

    作者:周玉玲;周永慧;王玉华;李世兰;李罗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RhG-CSF对15例SAA病人外周血象及骨髓CFu-F形成的作用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是再生障碍性贫血中一重型,疗效差,死亡率高,它主要是由于患者造血干细胞及造血微环境损伤所致.

    作者:黄成龙;田润明;王志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疗效分析

    咯血常见的疾病有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支气管动脉畸形等,如内科保守治疗不能见效常危及病人生命,而且对病变部位不明者又无法手术.

    作者:张和平;张晨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妊娠期糖尿病38例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健康的影响,减少母婴并发症发生.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分娩的GDM及健康孕妇各38例妊娠结局.结果:GDM组中病理妊娠发生率、剖宫产率、胎婴儿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5.79%、73.7%、73.3%,高于对照组28.95%、39.5%、21.05%(P<0.01),合并妊高征者病理妊娠发生率83.33(5/6),胎婴儿并发症100%(6/6).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合并妊高征者母婴并发症增加,剖宫产是目前GDM终止妊娠的主要手段.

    作者:吴芸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股骨干再骨折10例临床治疗分析

    本院自1994~1998年收治10例股骨干再骨折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陈宗文;杨旭发;张智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乳癌根治术皮瓣坏死的原因及预防

    皮瓣坏死是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不仅延长了病人住院时间,加重心理负担,更重要的是延误了术后综合治疗实施,对提高病人的生存率不利.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结合文献资料认为,导致皮瓣坏死的原因是皮瓣血运障碍、皮下积液及感染.针对上述原因采取一系列相应措施,取得了良好疗效.

    作者:胡思锋;孟凡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纳洛酮对老年人慢性Ⅱ型呼衰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老年人慢性Ⅱ型呼衰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采取随机前后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对分别采用纳洛酮和可拉明、洛贝林联合治疗呼衰的患者进行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血气分析等监测.结果:①纳洛酮在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②除合并肺脑者外,纳洛酮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和大呼气流速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③治疗组血气分析,尤其是PaO2、PaCO2、SaO2三项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李俊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及治疗的探讨

    目的:探讨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原因和治疗对策.方法:对32例因产后并发DVT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上分别采用手术取栓、介入局部溶栓、药物溶栓等不同方法.结果:30例获随访,总优良率73%,手术治疗组优良高为81%.结论:产后DVT原因多因素有关,血流缓慢、血管内膜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是其三大基本因素;产后应警惕DVT发生,高危患者可预防用药,并发DVT后手术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胡红波;吴强;贝抗胜;李高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他巴唑致粒细胞缺乏症2例

    例1,女,38岁,因发现颈部肿块、多汗、多食、消瘦、手抖半年.生化示:TSH↓、FT3十、FT4↓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给予他巴唑10mg·Tid口服,口服后3周内每周复查血常规1~2次均正常,服药第24天出现发热、头痛、全身乏力.

    作者:朱兆明;杨建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泮托拉唑钠静滴与内镜注射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70例疗效观察

    本文用泮托拉唑钠静滴与内镜注射1:10000肾上腺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70例.结果表明,内镜注射治疗24小时止血率明显高于泮托拉唑钠组,48小时止血率、72小时止血率及1周内再出血率两组相似,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陈武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420例上消化道出血住院病例分析

    本文回顾分析我科二年来420例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出血的病因、年龄、性别、职业、季节变化及诱因,根据其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掌握防治重点,从而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

    作者:魏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并发心肺疾患的老年食管贲门癌围术期处理

    1991年1月至2000年12月间我们共对1612例食管癌贲门癌病人施行手术治疗,其中老年食管贲门癌865例,(53.7%),术前合并心肺疾患的老年病人156例(18%).现将本组病人围术期处理总结如下.

    作者:林永德;蔡吉祥;崔恒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警惕心力衰竭纠正后的猝死--附14例临床分析

    近来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即通过多方面治疗,心力衰竭已经或基本纠正,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但病人却突然猝死.本文就此问题结合有关文献分析如下.

    作者:张冬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地尔硫(艹卓)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舒张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地尔硫(艹卓)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作用.方法:应用心脏超声多普勒测定二尖瓣水平舒张早期血流速曲线峰值(E)与心房收缩期血流速度曲线峰值(A)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对E/A<1且LVEF>45%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32例老年患者入选,服用地尔硫(艹卓)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心率、血压、E值、A值及E/A比率的情况.结果:服药4周后患者心率、血压及A值均显著降低(P<0.01),而E值与E/A比率显著增加(P<0.01).患者临床症状也有所改善.结论:地尔硫(艹卓)可显著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

    作者:陆昀;高凌;王裔欣;尤云英;汤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氟桂嗪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痉挛的预防及治疗

    目的:研究氟桂嗪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血管痉挛(CVS)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对34例未用氟桂嗪组(对照组)与38例用氟桂嗪预防组,和24例已发生CVS用氟桂嗪治疗组,于3~4周后分别进行经颅多普勒(TCD)及临床观察.结果:未用氟桂嗪组脑血管血流速度明显加快,与预防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已发生CVS患者用药治疗后脑血管血流速度明显降低,痉挛缓解(P<0.05).结论:氟桂嗪预防和治疗SAH后CVS安全有效.

    作者:程致;兰练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50例糖耐量异常者胰岛功能的改变

    为了解糖耐量异常时胰岛功能的改变,我们选择了50例糖耐量异常(包括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2型)者,对其糖耐量前后胰岛功能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作者:李社莉;李士新;吕双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浆内皮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内皮素(ET)是一种由2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是机体在缺血缺氧状态下,体内产生的一种致损因子,参与体内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1].

    作者:张忠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9例特殊食管异物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几种特殊食管异物的诊治方法,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对9例特殊食管异物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8例异物经食管镜取出,1例经颈侧切开取出.食管损伤5例,食管穿孔2例,全部治愈.结论:特殊食管异物的处理应准备充分,采用佳取出方法,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袁旭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