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武军
业已证明左心室肥厚(LVH)增加心血管病并发症发生率(包括猝死),与无LVH者相比,高血压伴LVH患者更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受CAST研究结果的影响,对这些病人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往往有所顾虑.
作者:张福兴;张素清;陈旭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是在反映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宽而深的Q波,随梗死面积扩大,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也增加.但在相当部分急性心肌梗死者中,除上述典型心电图改变外,还存在远离急性心肌梗死区ST段改变.其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胸前ST段改变是常见的现象,我们旨在研究有无ST段改变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薛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本文回顾分析我科二年来420例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出血的病因、年龄、性别、职业、季节变化及诱因,根据其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掌握防治重点,从而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
作者:魏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律平和宁心宝联合治疗复杂性室性早搏的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心律平150mg,每日3次;观察组心律平150mg,每日3次,宁心宝2粒,每日3次,两组均14天为一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3%,无1例心律失常或猝死(P<0.01),对照组有效率为73.4%,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6.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王淑英;户学敏;郑玉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本文从误用庆大霉素必然加重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的肾脏功能损害,引起肾脏功能衰竭的机制入手,通过对272例HRFS中的38例出现急性肾脏功能衰竭(AHF)的病例分析,得出HFRS的患者误用庆大霉素可加重肾脏的损害,易引起AHF.并从用药剂量、疗程长短等相关因素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等诸方面进行了论述.阐明了在临床工作中,特别是对HFRS患者不可乱用庆大霉素的重要性.
作者:宋修光;韩绍磊;于丽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照组应用甘露醇、低分子右旋糖酐、肠溶阿斯匹林等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药物应用的基础上加用中等剂量的尿激酶(50~100万单位)静脉溶栓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观察脑内及其它系统有无出血并发症.结果:溶栓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脑内出血和对照组无明显的差别.结论:中等剂量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肯定,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忠祥;黄绍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咪唑斯汀(Mizolastine)又叫皿治林(Mizollen),是第二代组胺受体的拮抗剂,属于新型抗组胺药物,具有抗组胺作用,又有抗炎症性能的双重作用机制.1980年在欧州各国使用,国内大医院也有使用,不久我们基层医院也会广泛应用,由于优于其他抗组胺药物,现简介如下.
作者:成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原因和治疗对策.方法:对32例因产后并发DVT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上分别采用手术取栓、介入局部溶栓、药物溶栓等不同方法.结果:30例获随访,总优良率73%,手术治疗组优良高为81%.结论:产后DVT原因多因素有关,血流缓慢、血管内膜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是其三大基本因素;产后应警惕DVT发生,高危患者可预防用药,并发DVT后手术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胡红波;吴强;贝抗胜;李高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院1998年4月至2001年6月以来,在硬膜外麻醉下成功地为36例心脏病患者施行剖宫产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36例心脏病人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24岁,孕2产1,妊娠39+6周.因停经9+月,阵发性腹痛3+小时于1996年4月13日上午10时10分入院.妊娠早期自觉无异常.
作者:张建英;李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治疗的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呼气末正压(PEEP)呼吸模式应用.方法:总结12例严重多发伤后ARDS的机械通气措施.结果:3例因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SOF)死亡,9例呼吸功能改善存活,平均使用呼吸机时间3±2.4天.结论:严重多发伤供氧仍持续低氧血症,PaO2<60mmHg(8kPa)或PaO2/FiO2<300,应机械通气治疗.SIMV+PSV+PEEP是一种可选用的呼吸模式,早期诊断、早实施机械通气、早撤机为ARDS呼吸治疗原则.
作者:张军;杨艳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为了提高严重烧伤继发心搏骤停的临床救治水平,降低烧伤死亡率.方法:通过12例严重烧伤继发心搏骤停的复苏救治,对肾上腺素的用量、碳酸氢钠的应用、紧急气管切开、对因治疗等方面进行临床分析总结.结果:12例患者复苏成功,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分秒必争,尽快而有效地进行心肺复苏操作,仍是复苏成功的关键.畅通气道,必要时紧急气管切开,对复苏的成功至关重要.烧伤休克期心肺复苏中应用碳酸氢钠,具有纠酸、扩容双重作用,利于复苏.肾上腺素的效应与药物的剂量、用药时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作者:张振信;孙要文;刘晓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本院自1994~1998年收治10例股骨干再骨折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陈宗文;杨旭发;张智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由于破伤风抗毒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发生在大城市医院的破伤风已不多见.我院地处海岛,1989年10月至2001年10月医治破伤风8例,其中5例并发呼吸困难、呼吸道窒息,均抢救成功,报告如下.
作者:宋志军;王奎海;姚雪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我科自1995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继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F)58例,男46例,女12例,年龄61~89岁,平均74.5岁.
作者:马志恒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以48例复发性脑梗死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首发脑梗死50例作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情况.结果:观察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患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高血脂、吸烟、饮酒方面两组比率相近(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是复发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叶允瑞;梁东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环丙沙星是一种新的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其抗菌谱广,抑菌力强,不易产生耐药性,片剂针剂都具备;与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比较,具有明显的抗菌优势,因而是目前受推崇的一种抗菌药.但随着临床普遍应用,环丙沙星注射液也发生与其他药物有配伍禁忌和毒副反应,现将我所观察到的一些现象作一介绍.
作者:高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咯血常见的疾病有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支气管动脉畸形等,如内科保守治疗不能见效常危及病人生命,而且对病变部位不明者又无法手术.
作者:张和平;张晨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来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即通过多方面治疗,心力衰竭已经或基本纠正,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但病人却突然猝死.本文就此问题结合有关文献分析如下.
作者:张冬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了挽救和延长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的生命,我们于1999年8月24日成功完成1例同种异体心脏原位移植手术,在供心采取与保护方面体会如下.
作者:于佳生;娄德剑;林雪维;林长城;张延恩;苏润毅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