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378例临床分析

郭宏志;张振营;郭晓林;张德晓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胃十二指肠穿孔, 临床资料, 病人, 报告
摘要:自1992年~2001年我院共收治378例胃十二指肠穿孔病人,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33例肠瘘诊治体会

    肠瘘是腹部外伤及手术、感染的一种严重并发症,60年代肠瘘死亡率约40~50%,近年来,由于对肠瘘的认识提高及治疗方法的改善,特别是术后通畅的引流及胃肠道内外营养方法的临床应用,病死率降至20%左右,本文对33例肠瘘的治疗经验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连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中老年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神经系统查体及CT、MRJ等检查多不能获得满意结果.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能无创伤地穿透颅骨,直接获得颅内动脉的血流动态信息,对研究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有独特的使用价值.

    作者:刘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体会

    我院在2000年3月至2001年2月采用常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方法施行心脏直视手术5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贾英萍;王洁;王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地高辛与倍他乐克联合治疗快速房颤的临床观察

    为观察地高辛与倍他乐克联合治疗快速房颤的疗效,我们将64例心衰合并快速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地高辛与倍他乐克治疗组和地高辛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室率、收缩压、舒张压、心功能改变.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郭清晓;吕明秋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联合应用氯磷定、参麦注射液对有机磷中毒并呼吸肌麻痹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急性有机磷中毒(Acute organphosphorus pesticide AOPP)所致的呼吸肌麻醉(又称中间综合征),是AOPP经积极抢救胆碱能危象消失后死亡的重要原因,已成为目前AOPP救治工作中为棘手的问题.

    作者:陈欣菊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羊膜腔外插管抗早孕药诱导12~16周妊娠流产的探讨

    孕12~16周要求终止妊娠在临床上感到较棘手.为达到完全有效、简便的流产方法,本站使用羊膜腔外插管抗早孕药诱导12~16周妊娠流产18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东姣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小儿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1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ACV)与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HDIVIG)联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VE)的疗效.方法:对确诊HSE13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用HDIVIG治疗者,剂量200mg/kg/d,连用3~5天.结果: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缩短,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快,疗程短,于发病2周内使用效果好,对病程超过2周且头颅CT有低密度灶者疗效欠佳.

    作者:梁珍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氯沙坦和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病对比研究

    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高血压病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1,2],但是其咳嗽副作用发生率高,限制了它的某些应用,因而对新的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药物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以寻找既能达到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又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结构不同的药物,即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拮抗剂.本研究对64例高血压患者分别采用氯沙坦或卡托普利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李英昭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378例临床分析

    自1992年~2001年我院共收治378例胃十二指肠穿孔病人,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郭宏志;张振营;郭晓林;张德晓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痛觉触觉分离阻滞分娩镇痛的小有效剂量.方法:ASA Ⅰ~Ⅱ级足月单胎初产妇80例随机分成R1、R2、R3和C组,每组各20例.C组为对照组,R1、R2、R3组鞘内分别注入罗哌卡因1.0mg、1.5mg、2.0mg和25ug芬太尼.40分钟后,硬外导管接镇痛泵,泵内药物为0.075%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2ug/ml.当VAS≥30mm时给药(LCP),负荷量8ml,30分钟后背景剂量6ml/h,自控给药2ml/h,锁定时间15分钟.宫口开10cm时停止给药.连续监测呼吸循环变化,评估镇痛效应、运动阻滞和触觉阻滞程度,记录产程时间、生产方式及胎心变化.结果:R2组触觉阻滞轻,运动无阻滞,VAS值与R3组无差别.新生儿评分、产程时间四组间无差异.对照组剖腹产率高于镇痛组(P<0.05).结论:鞘内注射罗哌卡因1.5mg复合芬太尼25ug,能够达到感觉神经中痛觉、触觉分离阻滞,运动神经不被阻滞,确保产力不受影响.

    作者:黄增平;曹济宏;陈鸣洪;张静;吴佳范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门瘙痒症136例体会

    肛门瘙痒症是肛肠科、皮肤科门诊常见病.我院自1995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13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司海录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聚丙烯线前房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目的:探讨聚丙烯线前房植入术治疗新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在深层巩膜切除的基础上行聚丙烯线前房植入术.术后观察眼压、视力、滤过情况.结果:患者术前应用降眼压药物后,眼压平均29.50±10.05nmHg,术后一周眼压平均为14.53±6.75mmHg,差异有显著性(t=6.903,P<0.05).术后1周视力恢复至术前水平,无前房出血、浅前房、晶体混浊等并发症.术后1~3个月随访功能滤过存在.结论:在深巩膜切除的基础上,行聚丙烯线前房植入术,眼压控制可靠,术后视力无明显变化,是治疗新生血管性眼的有效方法.

    作者:董敬民;张英;王灿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41例中青年脑血管病临床分析

    近年来中青年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约占全部中风的5~10%.因其致残重、复发率高,对家庭、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本文着重探讨中青年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和致残情况,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作者:袁丽品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凯西莱治疗药源性肝病的疗效观察

    本文报告收治的32例药源性肝病患者,治疗组20例采用凯西莱注射液0.2静脉滴注,并与对照组12例患者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高春耕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杜冷丁穴位封闭治疗产程延长的疗效观察

    活跃期延长在产科较为常见,若处理不当或处理不及时,可致产程延长,发生滞产,胎儿易发生宫内窘迫.我们对活跃期中的加速期及大加速期延长进行杜冷丁三阴交穴位封闭取得了满意疗效,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李金枝;万永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58例狼疮性肾炎的病理及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肾脏损害情况.方法:对58例SLE肾脏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病理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表现为肾病综合征34例,病理类型为Ⅱ型2例,Ⅲ型2例,Ⅳ型23例,V型7例;表现为肾炎综合征20例,Ⅱ型2例,Ⅲ型4例,Ⅳ型13例,V型1例;肾功能衰竭4例,Ⅳ型3例,V型1例,经治疗后36例完全缓解,部分缓解20例,死亡1例.结论:SLE对全身各系统可造成损害,尤以狼疮性肾炎(LN)表现多见,肾脏损害程度又直接影响SLE的预后,故临床上提高LN的认识和治疗十分重要.

    作者:曾伟光;胡湘明;郝文科;李如恒;史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肺结核并肺部绿脓杆菌感染68例分析

    近年来,肺部绿脓杆菌感染日渐增多,作为条件致病菌,它严重威胁着体弱多病患者的生命.特别是肺结核合并绿脓杆菌感染,给肺结核患者的诊断及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现将我院1988年以来收集到的68例肺结核并肺部绿脓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特点.

    作者:王子玲;刘新;王秀玲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全视网膜光凝联合睫状体冷凝治疗新生血管青光眼

    新生血管青光眼是一种较难治的青光眼.我院自1998年应用全视网膜光凝联合睫状体冷凝治疗新生血管青光眼,现将其中96例完整资料回顾报告如下:

    作者:朱慜;侯桂玲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B超在早孕药物流产中的应用

    以前,已有多位学者证明了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疗效明确,并且安全有效.但如何掌握服药时机、如何判断药物流产疗效及流产失败后的补救措施如何掌握,目前说法不一.我们通过对469例早孕妇女服药前后的超声检查,探索B超对早孕药物流产前后的指导作用.

    作者:卫红;邓淑敏;董鲁霞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病人休克期切痂植皮的护理

    休克期切痂植皮是抢救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病人的重要手段之一.自1991年以来,我科对15例严重烧伤(烧伤面积>30%TBSA,Ⅲ°>15%TBSA)合并吸入性损伤病人进行了休克期切痂植皮.由于加强了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马爱霞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