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连及黄连素在皮肤科中的应用

刘富强

关键词:黄连素, 皮肤科, 临床工作, 胃肠道疾病, 广谱抗菌素, 中西合参, 泻火解毒, 清热燥湿, 良好疗效, 理论解释, 中西医, 大肠经, 应用, 药物, 提取, 剂量, 互通, 功效, 成份
摘要:本人在临床工作中,中西合参,巧用黄连素及黄连,取得良好疗效,现略述如下. 黄连性寒、味苦,人心、肝胆、胃、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清心除烦,泻火解毒.黄连素为黄连的主要提取成份,为一种广谱抗菌素,在临床上常用于胃肠道疾病.黄连与黄连素虽然为两种药物,其功用为中西医两种理论解释,但在临床上的应用并无二致,且可互通,只是剂量上有所不同而已.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尿酸水平与冠脉病变关系的探讨

    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的关系,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论[1,2].本文采用选择性冠脉造影(SCA)的方法探讨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

    作者:余宏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观察

    泌尿系结石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内的结石,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外科一般多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近年来,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总攻疗法治疗各种泌尿系结石直径在1.0cm以下患者37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孙天平;李克强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18例疗效分析

    小儿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小儿时期较常见且危及生命的疾病,我们采用脑脊液置换的方法对18例患儿进行治疗,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期,减少后遗症,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湘云;王慧勤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冠心病心绞痛中常见的一种,极易发展成为心肌梗死或猝死,积极的防治成为必要,我们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舜娟;杨翼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局部切除术治疗壶腹部癌

    壶腹部癌的治疗方法根据肿瘤治疗原则,目前仍首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于体质差,合并有严重心、肺疾病,经济困难,而且肿瘤直径在2.0cm之内者,宜行局部切除术.自1996年10月~2001年10月作者共行局部切除术治疗壶腹部癌23例,术后辅以化疗及免疫治疗,近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焦纯杰;贺杰;薛焕州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全视网膜光凝联合睫状体冷凝治疗新生血管青光眼

    新生血管青光眼是一种较难治的青光眼.我院自1998年应用全视网膜光凝联合睫状体冷凝治疗新生血管青光眼,现将其中96例完整资料回顾报告如下:

    作者:朱慜;侯桂玲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老年人高血压病80例临床分析

    为探讨老年人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我们将1995年1月~2002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80例60~89岁高血压病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高峰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脓肿43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6年3月至1999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脓肿43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张曦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新生儿全静脉营养39例临床体会

    危重新生儿的营养支持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而对于不能口服、鼻饲困难或禁食的危重新生儿,全静脉营养(TPN)尤显重要.现总结1999年至2002年我院新生儿病房TPN39例,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柳慧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中耳乳突根治术不干耳原因分析

    中耳乳突根治术是治疗慢性中耳乳突炎(骨疡型或胆脂瘤型)的一种方法,是通过清除中耳乳突病灶,以获得干耳的手术.我科自1985年~2001年共收治16例术后不能获干耳的患者,分析如下:

    作者:王海华;李建强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凯妮汀治疗妊娠期念珠菌阴道炎40例疗效观察

    我院在2001年1~10月应用拜耳医药公司生产的克霉唑阴道片(商品名为凯妮汀片)对40例妊娠期念珠菌阴道炎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建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角膜碱烧伤42例临床分析

    角膜碱烧伤是眼科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眼外伤之一,由于碱性物质有其特殊的化学性质,一旦接触角膜,引起比较严重的后果.我科自1997年6月~2002年4月共收治角膜碱烧伤42例60只眼,经综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文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慢性重症肝炎预后与低钠血症的关系

    目的:探讨低钠血症与慢性重症肝炎病情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低钠血症判定标准将128例慢重肝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低钠血症及血钠正常组,结合预后等分析其间关系.结果:本组低钠血症发生率为57.0%,伴有低钠血症的慢重肝均有肝性脑病、肝肾综合症、自发性腹膜炎等并发症.慢重肝中、晚期多伴有低钠血症,未愈率与低钠血症程度成正比,难以纠正的低钠血症预后更差(未愈率93.1%).结论:慢重肝病情发展及预后与低钠血症有明显相关性.慢重肝中、晚期或/和并发症多者更易发生低钠血症.临床上在慢重肝的治疗中应积极纠正低钠血症以提高存活率.

    作者:刘惠敏;胡永珍;张导文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及防治

    糖尿病肾病(DN)又名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常见而又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为糖尿病的主要死因之一.有研究提示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可能为DN的危险因素,但也有人认为DN也可发生于糖尿病早期和(或)亚临床期.

    作者:刘志民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41例中青年脑血管病临床分析

    近年来中青年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约占全部中风的5~10%.因其致残重、复发率高,对家庭、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本文着重探讨中青年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和致残情况,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作者:袁丽品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缬沙坦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56例,给予缬沙坦80mg每日1次口服,服药2周后未达标准者,则增至160mg每日1次,共治疗4周.于服药前及服药后每1周分别测偶测血压及心率.结果:缬沙坦治疗4周后,降压总有效率为69.6%,其中显效48.2%,有效21.4%,而心率在治疗前后无变化.结论:缬沙坦80~160mg每日1次口服,能有效的控制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血压水平,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作者:张静;陈岩;高传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地高辛与倍他乐克联合治疗快速房颤的临床观察

    为观察地高辛与倍他乐克联合治疗快速房颤的疗效,我们将64例心衰合并快速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地高辛与倍他乐克治疗组和地高辛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室率、收缩压、舒张压、心功能改变.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郭清晓;吕明秋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58例狼疮性肾炎的病理及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肾脏损害情况.方法:对58例SLE肾脏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病理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表现为肾病综合征34例,病理类型为Ⅱ型2例,Ⅲ型2例,Ⅳ型23例,V型7例;表现为肾炎综合征20例,Ⅱ型2例,Ⅲ型4例,Ⅳ型13例,V型1例;肾功能衰竭4例,Ⅳ型3例,V型1例,经治疗后36例完全缓解,部分缓解20例,死亡1例.结论:SLE对全身各系统可造成损害,尤以狼疮性肾炎(LN)表现多见,肾脏损害程度又直接影响SLE的预后,故临床上提高LN的认识和治疗十分重要.

    作者:曾伟光;胡湘明;郝文科;李如恒;史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小儿肠套叠86例临床分析

    现将我院1993年1月至2001年12月收治的86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共86例,其中男76例,女10例.~3个月3例,4~10个月70例(占82%),~18个月10例,~2岁3例.

    作者:张素红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甲亢合并低钾性周期麻痹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甲亢合并低钾性周期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30例甲亢合并低钾性周期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女为29:1.发作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双下肢或四肢软瘫,部分有呼吸肌麻痹,伴有血钾降低的29例.30例FT3、FT4均高于正常.结论:甲亢合并低钾性周期麻痹以青壮年男性多见,以低钾性周期麻痹为首发症状者易误诊;补钾治疗可迅速改善症状,有效控制甲亢合并低钾性周期麻痹复发的关键是抗甲状腺治疗.

    作者:李华;郭永成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