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5例头痛型癫痫的脑电图分析

魏丽红;张颖

关键词:头痛型癫痫, 脑电图, 抗癫痫药物治疗, 发作性头痛, 医疗水平, 临床特征, 临床表现, 肢体痛, 图分析, 患者, 腹痛
摘要: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头痛、腹痛、肢体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癫痫已逐步被肯定.现将近6年来以发作性头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经脑电图证实、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并确诊为头痛型癫痫的25例患者的脑电图分析如下.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出血血肿微创清除术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1997年以来,我科采用锥颅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中等量以上的脑出血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对58例患者的治疗观察,现将该项手术在治疗方面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廷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输卵管单纯缝扎66例复通随访结果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1997年10月至2000年4月期间在我院行双侧输卵管单纯缝扎患者66例,其中剖宫产术中行输卵管缝扎36例,哺乳期行输卵管缝扎16例,经后3~7天行输卵管缝扎14例,平均年龄34.3岁(29岁~42岁).

    作者:张晓兰;李琴;范秀丽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98例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体会

    心肌梗塞后由于心肌持续缺血缺氧,代谢产生多肽类致痛物质,刺激神经末梢,经神经元传导至大脑产生痛觉,患者因这种剧烈心前区疼痛而有濒死感,使病人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这种紧张刺激丘脑下部交感神经和肾上腺可引导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作者:姜梅香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贝拉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内皮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内皮素(ET-1)的变化及贝拉普利对其影响.方法:采用放免法检测5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及32例正常健康人血中ET-1的浓度.将5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入选30例,给予传统的强心、利尿、扩管治疗;B组入选28例,在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贝拉普利10mg,每日一次,使用两月.结果:(1)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ET-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2)A、B两组治疗前后心衰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但加用贝拉普利组治疗后ET-1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ET-1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有关,贝拉普利治疗可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ET-1水平.

    作者:刘鸿涛;张玉梅;邓霞;孔祥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125例脑性瘫痪的疗效

    目的:总结125例脑性瘫痪(简称CP)患儿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经验.方法:采用针灸(头针、体针)、穴位封闭、按摩、功能训练等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治疗3~6个月.结果:有效率为97.6%、显效率56.8%.结论:针灸(头针、体针)、穴位封闭、按摩、功能训练等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治疗方法是治疗CP,减少残疾的有效方法.

    作者:马彩云;吴丽;宋立新;王素霞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高危人流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的效果分析

    近年来,由于未婚先孕的增加,剖腹产比率的增长等一些因素,造成高危人流呈现上升趋势.高危人流具有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的特点.本站自1999年至2000年期间采用米索400mg,术前2~3小时置入阴道后穹窿的方法,大大地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戴玉珍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外科手术病人合并糖尿病12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病人合并糖尿痛时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外科手术病人合并糖尿痛的治疗情况.结果:本组因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术后死亡2例,并发腹腔感染术后死亡1例,并肝肾综合征死亡1例.其它并发症20例均治愈.结论:应用胰岛素治疗是外科手术时控制糖尿病病人血糖的良好方法.围手术期治疗糖尿病的伴发病可降低外科手术的危险性.

    作者:慕跃增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糖尿病并发感染98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并发感染在临床工作中,十分常见.虽然胰岛素和抗生素问世以来,糖尿病合并感染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对其严重危害性仍须予以重视,我们对本院1996~1999年收治的205例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感染的98例,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吕建中;吴凌云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9例报告

    糖尿病合并感染临床多见,但并发深部感染如细菌性肝脓肿相对少见,多属急、重症,且临床上易误诊、漏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警惕、重视,及早对其进行诊治,现对我院近3年来收治9例报道如下.

    作者:石艳清;黄敬泽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一次性静脉穿刺套管针在腹腔化疗中的应用

    近年来,以顺铂为主的腹腔化疗已成为卵巢癌及其他妇科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为使患者免受腹壁长期留置导管之苦,现多采用单次腹腔穿刺给药[1].

    作者:赵秀娥;徐廷香;胡棉利;仲晓燕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中药联合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对缺血型脑血管疾病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32例经CT或MRI证实的脑梗塞患者,给于中成药血塞通注射液静点和低能量HE-NE激光照射治疗一个疗程.观察症状变化和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治疗效果明显,总有效率90.5%.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下降(P<0.05或0.01).结论:此综合治疗对脑梗塞有明显疗效,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无不良反应出现.

    作者:庞海江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与手术时机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时机选择.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对早期诊断的影响原因,讨论如何诊断与选择手术时机.结果:症状和体征不一定在每一个闭合性损伤病人都能全部显示出来,不少伤员即使经过仔细的、反复的检查,也可能仅有1~2个或少数几个阳性症状体征出现,此时临床医生就应该据此及时做出诊断,并进行剖腹探查,而不应坐待出现全部症状,徒失有利的治疗时机.结论:对腹部外伤的患者,通过全面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生命体征的观察,结合辅助检查进行综合评价进行早期诊断.

    作者:张小顺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25例头痛型癫痫的脑电图分析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头痛、腹痛、肢体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癫痫已逐步被肯定.现将近6年来以发作性头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经脑电图证实、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并确诊为头痛型癫痫的25例患者的脑电图分析如下.

    作者:魏丽红;张颖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20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验体会

    目的:回顾总结我院开展20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经验体会.方法:手术采取四孔操作法.结果:完成LC2000例,出现各种并发症41例.胆管损伤、胆瘘、出血等严重并发症20例.其中,死亡2例,均为非技术性死亡,轻度并发症21例.结论:严格规范化培训,聘请专家指导,开展初期从严掌握手术指针,采取正确的胆囊三角解剖技巧,适时中转开腹,合理放置引流,是顺利开展LC的关键.

    作者:王修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大黄与西药的相互作用

    大黄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一味中药,近研究和临床证明,大黄具有显著的清热解毒、消炎抑菌、利胆通便等多种功效.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已引起国内外医药学界的重视.本品与西药联用现象亦与日俱增.大黄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尤其是蒽醌类和鞣质类成分与西药发生作用,对临床疗效有很大影响.因此,了解其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占业;卢鹏伟;刘红涛;郭淑丽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纳络酮在临床上的新用途

    目的:随着对纳络酮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日趋完善,很多新用途已值得交流、总结.方法:查阅近几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具有权威性的学术刊物,将其归类、分析、综合.结果:查阅到有价值的相关论著30余篇.结论:纳络酮同用于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昏迷;酒精或镇静催眠药中毒;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脑病;急性中重型脑外伤;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5种新用途,值得借鉴、推广.

    作者:罗金荣;张成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1例食管癌伴食管异物误诊分析

    患者,男性,55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一月,完全不能进食10天,要求安置食管支架来我院.患者入院以前10天无明显进食以后立即梗阻史,既往无特殊疾病史,体检:T 37℃,R 21次/分,P 70次/分,BP 16/10kPa,发育正常,营养差,慢性病容,消瘦,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正常,腹部软,无压痛,肝脾未扪及肿大,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不肿.

    作者:王俊;杜志强;龚自力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胎停育的早期诊断与处理

    1症状:大多数孕妇胎儿停止发育后无明显症状,部分孕妇可能有见红,一般无腹痛,这与先兆流产不同.

    作者:常玉婷;荆信勇;孙明英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疗效观察

    糖尿病(DM)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独立危险因子.而DM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本文旨在探讨静脉溶栓治疗DM合并AMI的近期临床疗效.

    作者:李金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并发前列腺炎36例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主要由沙眼衣原体和/或分解尿素支原体引起的尿道炎,通过不洁性交传染,侵犯尿道和生殖器官.而慢性前列腺炎则是男性常见病,在临床上常见到两者并发的病例,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雯;王成云 刊期: 2002年第10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