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H敏感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进展

王鹏

关键词:细胞外, 药物运载系统, 运载体, 药物可控释放, 细胞内, 组织部位, 治疗方案, 循环时间, 血液, 靶向, 稳定性, 内含体, 抗癌药
摘要:人们已经认识到,在许多治疗方案中,药物比如抗癌药等要想发挥高效作用。药物运载系统要想将药物运载到靶向部位,需要克服重重困难,总体概括为细胞外与细胞内。在细胞外,运载体在血液中的稳定性,血液中的循环时间,靶向组织部位的累积情况等等。在细胞内,运载体如何高效进入细胞,内含体逃逸问题,药物可控释放等等。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宫颈机能不全43例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妊娠结局。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3例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手术组(宫颈环扎术)32例和非手术组11例,比较两组的新生儿存活率、平均延长孕周两项指标。结果:新生儿存活率手术组为70.4%,明显高于非手术组的33.3%(P<0.05);平均延长孕周:手术组13.6±3.212周,明显长于非手术组6.2±2.146周(P<0.01)。结论:宫颈机能不全容易导致妊娠晚期流产和早产,而宫颈环扎术可以显著延长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妊娠孕周,提高胎儿存活率。

    作者:姜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荧光标记聚合物胶束在实验性肝癌小鼠体内的靶向效应研究

    目的:探讨荧光标记聚合物胶束在实验性肝癌小鼠体内的靶向效应。方法:选取10只昆明种小鼠,将其随机分为罗丹明胶束组与游离罗丹明组,每组5只。比较两组小鼠活体成像情况及小鼠药物注射后的1,3,6,12,24,48h活体成像荧光强度值。结果:(1)游离组小鼠给药1h以内,游离的罗丹明会随着血液循环快速地遍布患者全身,药物代谢速度较大,24h之后药物代谢保持较大程度;罗丹明胶束组给药之后,小鼠体内药物水平会缓缓升高,3h肿瘤发生药物集聚情况,6h药物水平达到峰值,12h时药物水平仍然处于较高水平;(2)罗丹明胶束组小鼠在不同时间点活体成像荧光强度比值均高于相应时间点的游离罗丹明组(P<0.05~0.01)。结论:荧光标记聚合物胶束在实验性肝癌小鼠体内具有非常明显的靶向效应,从而为选择合理抗癌药物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吕欧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07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垂体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把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其中一组给予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一组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治疗前后情况进行评分,护理前,两组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垂体瘤患者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情况和抑郁程度,护理效果理想,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陈媛;刘国萍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胎儿唇腭裂产前诊断中二维及四维超声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产前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对唇腭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6例接受产前检查的孕妇,分别接受产前二维与四维超声检查。结果:产后颜面部检查有36例唇腭裂,二维超声检查诊断灵敏度48.21%,明显低于四维超声88.89%(P<0.05);二维、四维超声检查诊断特异度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产前二、四维超声对唇腭裂均有诊断价值,但四维超声的诊断敏感性更高,两者结合可使诊断准确性不断提高。

    作者:翟科一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消毒供应中心质控管理方式的初步研究

    消毒供应中心对于医疗系统的作用日益突出,所以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消毒供应中心除了要建立健全的质控管理制度,通过制定严格的质控标准和完善的培训制度对员工消毒工作进行约束之外,还要在消毒流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对车间、人员以及待消毒的物品进行消毒控制,消毒流程结束后的控制也不可缺少,消毒流程结束后要进行严格的消毒监测并制定质控考核办法对消毒流程进行考核,并定期组织召开会议,积极总结经验。

    作者:卡尼木古丽·吾热孜艾力;张宏瑛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脐带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检测在胎膜早破新生儿的应用

    目的:探讨脐血中性粒细胞C D64指数在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的早期诊断学意义。方法:将64例患儿分为病例组(胎膜早破组)32例、对照组(非胎膜早破)32例,对所有入选新生儿出生时在产房内即留取脐血,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中性粒细胞表面分子C D64的表达,并留取病例组新生儿外周血查血培养。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胎膜早破新生儿C D64明显升高,且血培养阳性患儿CD64指数明显升高。结论:脐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对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的早期诊断有明确提示意义。

    作者:钟蓓;冯罗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β-阻滞剂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方法疗效。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40例在我科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经治疗5天无效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显效20例,改善14例,无效6例自动出院,有效率85%。结论:行周密观察其可逆转和可治疗的病因。在血管扩张剂、正性肌力药物、非血管扩张剂等药物联合应用时,需要以有创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来评估其改善状况。

    作者:尹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侧后路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与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中期应用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PTED)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0年12月至2013年6月86例行侧后路椎间孔镜手术的患者,通过Oswestry功能障碍(ODI)指数、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来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72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4.6±4.8月(20~32个月)。术前、术后3d、3个月及后一次随访时的V A S评分分别为7.4±1.2、2.2±0.4、0.9±0.2、0.3±0.04分,术前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d、3个月及后一次随访时的ODI指数分别为70.8±15.4、23.3±6.6、18.3±5.4、8.1±2.4,术前术后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52例,良14例,可3例,差3例。结论:侧后路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疗效可靠。

    作者:陈日高;余洋;樊效鸿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非侵入性微型传感器可测人体pH值

    加拿大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可更准确测量pH值的微型传感器,或有助更好地理解和诊断包括癌症在内的一系列疾病。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康妇消炎栓联合盆腔炎治疗仪治疗盆腔炎所致慢性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康妇消炎栓联合盆腔炎治疗仪治疗盆腔炎所致慢性疼痛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康妇消炎栓联合盆腔炎治疗仪治疗,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有效率(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满意率分别为93.88%和65.3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中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都未行相关处理,在停止治疗后显著改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盆腔炎所致慢性疼痛患者的临床治疗采用康妇消炎栓联合盆腔炎治疗仪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玉萍;王爱香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改良密闭式吸痰冲洗方式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后的密闭式吸痰冲洗装置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科使用密闭式吸痰的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滴注式冲洗,对照组采用手推式冲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冲洗过程中有无呛咳反应,冲洗前后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冲洗过程中实验组患者发生呛咳反应的机率低于对照组,冲洗前后实验组HR和SPO2的变化小于对照组HR和SPO2的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蔡静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蒙脱石混悬液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蒙脱石混悬液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婴幼儿腹泻患者1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1例和对照组66例。治疗组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蒙脱石混悬液治疗,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混悬液治疗;治疗3d 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7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78.79%)。结论:在综合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蒙脱石混悬液治疗婴幼儿腹泻有明显疗效,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治疗推广应用。

    作者:周晓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Endobutton袢钢板与锁骨钩钢板治疗新鲜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Endobutton袢钢板与锁骨钩钢板治疗新鲜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将我院骨科收治的68例新鲜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Endobutton袢钢板治疗组(观察组,34例)和锁骨钩钢板治疗组(对照组,3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Karlsson标准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优良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dobutton袢钢板治疗新鲜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优于锁骨钩钢板治疗,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文峰;宋国昱;朱益华;毕守盈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与临床护理探析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A M I)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及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及临床护理方法。结果: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A M I后心律失常常见于凌晨5:00至下午4:00,而其他时间则比较少见。加强患者的监护,合理为患者服用β受体阻断剂等护理措施,能减少AMI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结论:AMI后心律失常的发病时间呈规律性,临床上应加强高发时段的护理干预,从而减少意外事件发生。

    作者:任琼花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人性化护理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临床研究

    目的:对我院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提高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依从性中的积极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确诊为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8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护理后哭闹次数明显更少,体质重量增长更为明显,体温波动减小,血氧饱和度明显增加,睡眠时间明显延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对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具有明显的应用效果,有利于促进蓝光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康飞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小剂量右美托咪啶与七氟烷控制性降压方案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脊柱手术中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啶与七氟烷控制性降压方案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脊柱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将80例行脊柱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啶,研究组采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啶联合七氟烷控制性降压方案,均使用同一种的麻醉诱导与维持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T0-T6的MAP(平均动脉压)、HR(心率)、SEVO(吸入七氟烷浓度)以及血乳酸浓度值。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和T2-T5的HR、MA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中的T3~T6血乳酸浓度值与麻醉诱导后5分钟相比有所增加,而研究组的增加幅度比对照组低,并没有发现对机体代谢有明显影响。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啶与七氟烷控制性降压方案可以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脊柱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安全可行。

    作者:罗成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母乳喂养自信心的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对改善产妇母乳喂养自信心以及对初产妇纯母乳喂养率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产科12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护理组采用系统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在护理前后采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量表(BSES)评价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自我效能,在护理干预后的第三天、第6周、第12周,观察记录两组产妇的自我效能和纯母乳喂养率。结果:护理组产妇在各个时段的自我效能评分及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进行系统化护理可以提高产妇的自我效能评分及纯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代芬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论中药国际化

    阐明中医药与西医药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的优势和劣势;提高中药品质,使其品质相对稳定;建立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中药的临床疗效,使国人在生病时首先想到和使用的是中医药。以此为基础,向国际推广,选择在西医药临床疗效差,而中医药疗效好的领域作为突破口,进而在双方可共同治愈的领域展开竞争,终使中医药成为与西医药比肩的国际化医疗体系。

    作者:黄禄文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MRI诊断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患者利用MRI进行诊断的方法以及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诊断及治疗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通过关节镜证实为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有无撕裂患者资料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60例患者的MRI表现,将MRI检查结果和膝关节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记录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利用MRI进行诊断的敏感性以及准确率。结果:将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60例患者通过M R I检查诊断为盘状半月板撕裂敏感性为100%,准确率为90.0%。结论:针对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利用MRI进行诊断的敏感性以及准确率高,具有较理想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为临床诊断盘状半月板撕裂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作者:陈炜旎;印隆林;陈加源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脱落细胞涂片染色法的细胞涂片结果分析

    脱落细胞涂片染色法是病理科常用的、较可靠的一种检查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清晰地显示出细胞结构,从而较容易发现异常细胞,特别是能早期发现癌细胞。由于方法简单,检查速度快,阳性率和准确率较高,也是肿瘤普查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取含有脱落细胞的体液或分泌物制成涂片以镜下观察脱落下来的正常或异常细胞形态的变化。

    作者:于立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