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新;陈建法;薛世伟
急性肾损伤(AKI)是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死亡率较高,且自身为独立死亡因素,一直备受关注。尽管随着医学的发展, AKI的治疗效果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若不能早期发现,其预后仍然较差,病死率较高。因此,对AKI进行早期诊断尤为重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对AKI早期诊断生物学标志物的探索。这些标志物包括肾损伤分子-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白细胞介素18等,以及一些新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如miRNA等。
作者:蒲薪羽;卢珊;赵占正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产前健康教育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6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4例,对照组84例,对照组给予产前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产前行循证护理模式下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产妇妊娠结局及阴道分娩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20.24%,2.38%,同对照组35.71%,9.52%比较,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短(P<0.05)。结论:在产前给予孕妇循证护理模式下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减少危险因素,改善分娩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梁灿容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管理的做法。方法:对相关组织机构进行建立,并对相应管理制度进行制定,对管理人员培训相关药物知识,临床科室和辅助科室要做到密切配合。结果:我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医生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观念也明显好转,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也做到了基本规范。结论: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而制定的管理制度得到了初步的成效,具有实际意义,同时为其他医院对抗菌药物滥用情况的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吴燕漫 刊期: 2016年第21期
消毒供应中心对于医疗系统的作用日益突出,所以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消毒供应中心除了要建立健全的质控管理制度,通过制定严格的质控标准和完善的培训制度对员工消毒工作进行约束之外,还要在消毒流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对车间、人员以及待消毒的物品进行消毒控制,消毒流程结束后的控制也不可缺少,消毒流程结束后要进行严格的消毒监测并制定质控考核办法对消毒流程进行考核,并定期组织召开会议,积极总结经验。
作者:卡尼木古丽·吾热孜艾力;张宏瑛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中期引产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方法:对2014年2月~2016年2月间我站收治的80例瘢痕子宫妊娠中期引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整个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80例患者均采用药物引产,仅1例出现子宫破裂征象并及时给予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均未见其他并发症,治疗方法安全可靠,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结论:瘢痕子宫中期引产目前已不再是临床禁忌症,做好引产前风险评估、选择恰当的引产方法,在引产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出现子宫先兆破裂征象立即剖宫取胎。
作者:戚萍 刊期: 2016年第21期
毛细支气管炎是发生在小儿患者当中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是小儿常见且较严重的一种呼吸道的炎症反应。可以由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并发症,细菌感染也可以导致。通过对毛细支气管炎的流行病原因进行调查,对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出建议。
作者:塔依尔?居曼;努尔麦麦提?阿不来提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析层级管理模式在产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产科病房的34名护理管理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进行产科病房的护理管理工作,观察组采用层级管理模式开展产科病房的护理管理工作。结果观察组中没有出现差错,出错率为0,对照组共有3名(5.88%)护理管理工作人员出现差错,两组以上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级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感,让他们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同时让不同工作经验的护理管理人员都获得提升,进而降低病房护理出错率,提高病房护理人群的满意率与工作质量。
作者:黄慧兴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辅助治疗肠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肠结核患者6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结核药物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胸腺肽α1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免疫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胸腺肽α1辅助治疗肠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叶小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压疮管理小组在降低院内压疮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对2014年第一季度到2015年第四季度我院的院内压疮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成立压疮管理小组,进行现状分析及要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实施。结果:在压疮管理小组的跟踪及指导下,院内压疮发生率由2014年1~6月份的0.677‰降至2015年7~12月份的0.147‰。结论:压疮管理小组在降低院内压疮发生率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嘉宁;杨爱菊;董晓玲;葛红霞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分析疤痕子宫自然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待产的疤痕子宫孕妇共90例,作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并同时选取非疤痕子宫产妇9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通过阴道试产分娩方式分娩,对照组产妇通过自然方式分娩,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成功率,并对比两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产程耗时等。结果:观察组90例疤痕子宫产妇,阴道试产76例,成功率84.44%;对照组非疤痕子宫产妇,自然分娩79例,成功率87.78%。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χ2=0.418);两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和产程耗时经对比(T=0.861),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针对疤痕子宫孕妇,自然分娩可行性较高。在进行分娩时,要根据孕妇的身体状况,选择自然分娩方式或者剖宫产方式。
作者:覃惠凤 刊期: 2016年第21期
中药真伪,掺假对临床使用药效有影响,甚至会造成严重后果,笔者在工作中遇到以下中药伪品及掺假,要认真区分鉴别,方法简便准确,值得推广。
作者:王乐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分析社区糖尿病的健康管理。方法:选取某社区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添健康管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基本社区医疗。对比两组患者生活方式和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情况。结果:经干预措施后,观察组的规则服药、限制饮食、合理运动、体重达标人数多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对照组对比无意义(P>0.05)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给予社区糖尿病患者适当的健康管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控制其血糖,增强糖尿病患者对该病知识的了解,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杨英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啶与七氟烷控制性降压方案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脊柱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将80例行脊柱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啶,研究组采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啶联合七氟烷控制性降压方案,均使用同一种的麻醉诱导与维持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T0-T6的MAP(平均动脉压)、HR(心率)、SEVO(吸入七氟烷浓度)以及血乳酸浓度值。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和T2-T5的HR、MA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中的T3~T6血乳酸浓度值与麻醉诱导后5分钟相比有所增加,而研究组的增加幅度比对照组低,并没有发现对机体代谢有明显影响。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啶与七氟烷控制性降压方案可以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脊柱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安全可行。
作者:罗成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应用黄体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妇产科选取82例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保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黄体酮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保胎成功率为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观察组的阴道流血停止时间与腹痛症状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β-HCG均获得明显提高,并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用于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安全可靠,能够提高保胎成功率,促进临床症状的消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金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向患者及家属传授健康知识和技能,转变其健康观念和健康行为。方法:对结核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传授指导及采用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方式。结果: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掌握结核病的防治知识和治疗的主动意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作者:许丽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通过监测、分析多药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分布情况,为有效的预防控制多药耐药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临床标本中检出的104株多药耐药菌进行目标性监测,常规分离培养并鉴定菌种,根据标准筛选多药耐药菌,并对多药耐药菌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检出的104株多药耐药菌前5位菌株依次为屎肠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分别占31.73%、20.19%、10.57%、7.69%、7.69%;标本来源主要为尿液、痰液、分泌物,分别占43.27%、27.88%、18.27%;尿液中多药耐药菌以屎肠球菌为主,痰液中多药耐药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分泌物中多药耐药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各临床科室均有检出多药耐药菌,检出科室前3位依次为神外科、神内科、心内科。结论:通过多药耐药菌临床分布风险评估确定预防控制重点,加强对高危科室、高危环节和易感人群的干预,减少多药耐药菌感染和传播。
作者:张桂芬;张永丽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究产前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对唇腭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6例接受产前检查的孕妇,分别接受产前二维与四维超声检查。结果:产后颜面部检查有36例唇腭裂,二维超声检查诊断灵敏度48.21%,明显低于四维超声88.89%(P<0.05);二维、四维超声检查诊断特异度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产前二、四维超声对唇腭裂均有诊断价值,但四维超声的诊断敏感性更高,两者结合可使诊断准确性不断提高。
作者:翟科一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2008年4月至2015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205例确诊为PTMC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临床病理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05例PTMC患者中颈部淋巴结转移率20.0%,年龄≥45岁、汉族、肿瘤大径≥0.5cm及肿瘤多发病灶与PTMC淋巴结转移有关,年龄≥45岁、汉族、肿瘤多发病灶是其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存在年龄≥45岁、汉族、肿瘤多灶性等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患者,临床医生应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和手术计划,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云鹤;王春;冉静;孙振柱 刊期: 2016年第21期
应用多媒体结合电子病历系统教学用于骨科案例教学,通过典型病例分析,使得教学内容条理清晰、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实现了教学信息无缝对接与教学管理科学化。明显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明显提高了医学教学效果。是一种灵活、高效、全面、生动的现代化教学方式,为老师及学生所接受。
作者:邹榆平;邹欣然;易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综合护理的方法。方法:收集近几年我院的糖尿病患者,按1:1的配对比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基础护理相同,研究组加用综合护理。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护士宣传教育的满意度。结果:(1)两组护理前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护士宣传教育的满意度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综合护理能够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生活方式。
作者:邓恒 刊期: 201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