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媒体结合电子病历系统在骨科案例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邹榆平;邹欣然;易光

关键词:多媒体, 电子病历系统, 案例教学
摘要:应用多媒体结合电子病历系统教学用于骨科案例教学,通过典型病例分析,使得教学内容条理清晰、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实现了教学信息无缝对接与教学管理科学化。明显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明显提高了医学教学效果。是一种灵活、高效、全面、生动的现代化教学方式,为老师及学生所接受。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母乳喂养自信心的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对改善产妇母乳喂养自信心以及对初产妇纯母乳喂养率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产科12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护理组采用系统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在护理前后采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量表(BSES)评价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自我效能,在护理干预后的第三天、第6周、第12周,观察记录两组产妇的自我效能和纯母乳喂养率。结果:护理组产妇在各个时段的自我效能评分及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进行系统化护理可以提高产妇的自我效能评分及纯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代芬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罗哌卡因用于预防导尿患者术后躁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低浓度罗哌卡因预防全身麻醉后留置导尿患者在术后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行择期手术全身麻醉后留置导尿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后选择小一号导尿管留置导尿,试验组在手术结束前30分钟经导尿管注入0.2%罗哌卡因20m l夹毕导尿管15分钟后松开导尿管,观察并记录术后苏醒期患者的躁动分级情况。结果:试验组仅出现轻微躁动8例、不躁动42例,对照组出现4级躁动3例、3级躁动14例、轻微躁动18例、不躁动15例,试验组术后苏醒期躁动分级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可以有效预防全身麻醉后留置导尿患者的术后苏醒期躁动。

    作者:林大勇;刘晏辛;李倩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浅谈临床科室高值医用耗材的管理

    高值医用耗材是医疗耗材的特殊种类,不管是在医院管理,还是在科室管理工作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由于高值医用耗材大部分直接进入人体,且价格比较昂贵,因此,高值医用耗材的管理一直是医院、科室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者:李琴;张晓芹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卵巢癌筛查显著降低疾病死亡率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发表报告说,该校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针对卵巢癌筛查效果的试验显示,基于血液检测的筛查可显著降低这类疾病的死亡率。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分析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7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实验组A和对照组B,每组38人,实验组A患者给予西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盐酸氨溴索口服液和止嗽加味汤剂治疗;对照组B患者给予西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盐酸氨溴索口服液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过半个月治疗后,A组临床效果中30例为显效;7例为有效;1例为无效,治愈率为97.4%。B组临床效果中20例为显效;10例为有效;8例为无效,治愈率为78.9%。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副作用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所以能受到许多患者的拥护和支持,在临床上应该广推使用。

    作者:芦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新检测技术有助高效诊断罕见癌症

    剑桥大学发布的研究显示,一种新开发的无创、低成本检测技术能更好地帮助医生诊断恶性生殖细胞瘤,以便及时展开治疗,提高疗效。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联合用药与单药治疗癫痫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联合用药与单药治疗癫痫的临床随机对照。方法:病例来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住院接受治疗的90例癫痫患者。患者分组方法:随机抽签法。90例患者分为单药组a、单药组b和联合用药组3个组别。单药组a、单药组b分别用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单药治疗;联合用药组用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联合用药。观察指标:(1)控制率;(2)副作用率。结果:(1)联合用药组相比于单药组a、单药组b控制率更高,χ2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单药组b控制率高于单药组a,χ2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2)三组副作用率相似,χ2统计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联合用药与单药治疗癫痫均有效,但联合用药不增加副作用,且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唐开第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滑膜软骨瘤病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探讨滑膜软骨瘤病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滑膜软骨瘤病28例,其中28行X线检查,20例行C T检查,3例行M R I检查。结果:发生于膝关节24例,髋关节1例,踝关节2例,肩关节1例,1例双膝关节均发生。影像学表现关节间隙及周围大小不等、多发钙化的软骨小体,中心密度低,边缘密度稍高。结论:X线、CT、MRI检查对本病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作者:李颖文;牛学愚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医用取皮机和碾皮机处理流程及注意事项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在整形手术中所使用的器械也越来越精准,取皮机和碾皮机就是其中之一,手术过程中取皮机和碾皮机能否正常使用与我们用后的正确处理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在使用后的处理过程中,一定要遵照生产商提供的使用说明和要求,以免损坏产品,影响临床科室使用。

    作者:温雨琼;严冬梅;谢华琴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如何运用有效的护患沟通促进护患关系的良好发展

    新的技术,新的改革不断的推动着医疗的进步,人们对于健康这两个字的意识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现在的患者对于生病,不单仅存于治疗,对医护人员技术含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以至于让不愿接受自己疾病事实的患者在隐形中对护理工作者逐渐产生了不满,提升了护患的矛盾,增加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所以对一名优秀的护士来说,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还必须具备较强的沟通意识和沟通能力。沟通是人类的行为基础,是促进护患关系的有利桥梁,能否很好的运用沟通技巧,对于把握患者需求、解决护理问题、提高护理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有效掌握好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技巧是提升我们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基础,更能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理纠纷。

    作者:马丽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尿毒症性心包炎观察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尿毒症性心包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尿毒症性心包炎患者,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血液透析疗法,观察组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胸闷、胸痛、胸腔积液、气促、脉压差、心包积液、皮肤瘙痒的基本情况,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尿毒症性心包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虹;廖汉文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直肠癌患者术后行放疗结合化疗疗效观察

    目的:对于直肠癌属于Ⅱ期以及Ⅲ期的患者,在手术后行放疗结合化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将术后通过病理诊断确定为直肠癌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平均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进行放疗结合化疗治疗,对照组进行单纯的放疗治疗。对于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有关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3年以及4年的生存率以及远处转移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近期毒副反应方面,实验组出现腹泻和呕吐以及恶心的情况略高于对照组,但症状均为轻微,经相应处理后,患者均可正常完成治疗。而其他种类的毒性反应结果较为一致。结论:采用放疗结合化疗的方式,对Ⅱ期、Ⅲ期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好,毒副反应较低且均可耐受,因此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刘颖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仅行传统手术,观察组患者接受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就术后患者心肺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肺并发症发生率5%显著低于对照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且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贺海磊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剖腹产术中出血的预防方法

    目的:探讨剖腹产术中出血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剖腹产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术中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84例患者中,12例(14.29%)凝血障碍,9例(10.71%)子宫肌瘤,10例(11.90%)切口撕裂,19例(22.62%)胎盘因素,34例(40.48%)宫缩乏力。术中平均出血量为986.4±29.8m l,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采取相应的止血方案,经过治疗及护理后,所有患者均脱离生命危险,且无严重并发症情况;结论:为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改善患者的出血状况,手术中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正确的止血,提高止血效果,临床上要合理使用宫缩剂,及时补充患者的血容量,降低采用子宫切除术的几率。

    作者:门香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疤痕子宫自然分娩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疤痕子宫自然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待产的疤痕子宫孕妇共90例,作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并同时选取非疤痕子宫产妇9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通过阴道试产分娩方式分娩,对照组产妇通过自然方式分娩,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成功率,并对比两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产程耗时等。结果:观察组90例疤痕子宫产妇,阴道试产76例,成功率84.44%;对照组非疤痕子宫产妇,自然分娩79例,成功率87.78%。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χ2=0.418);两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和产程耗时经对比(T=0.861),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针对疤痕子宫孕妇,自然分娩可行性较高。在进行分娩时,要根据孕妇的身体状况,选择自然分娩方式或者剖宫产方式。

    作者:覃惠凤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生长抑素与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与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2014年~2015年我院急性胰腺炎患者,按1:1的配对比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采用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奥曲肽治疗。对比(1)两组治疗疗效、死亡率。(2)两组治疗前及治疗第3天血淀粉酶。结果:(1)两组急性胰腺炎治疗有效率、死亡率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治疗前血淀粉酶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第3天血淀粉酶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与奥曲肽相比,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贺晓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整体护理预防血液透析并发症状性低血压的价值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预防血液透析并发症状性低血压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医的106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为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整体护理,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液透析患者的病情得到了缓解。但是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采用的整体护理效果更为显著,观察组患者的发生低血压的次数明显比对照组少,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其临床护理效果有效显著,降低了患者低血压的发生次数,明显的达到了护理预想效果,有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申晓芹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胸腔内注射不同药物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究肺癌胸腔积液患者在胸腔内注射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1例肺癌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33例接受顺铂和金葡素的综合治疗,对照组28例仅给予单纯的顺铂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88%,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43%。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胸腔积液患者在胸腔内注射顺铂和金葡素,能够控制胸腔积液,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高,提高身体舒适度,值得在临床广泛推荐。

    作者:闫凌丽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内镜经乳头胆囊引流(ETGBD)临床应用

    急性胆囊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也日益增多,患者合并疾病多,手术风险大,伴发病发生率可以高达42%~54%,伴发疾病增加了病情的复杂性和危险性,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急诊手术死亡率高,老年患者急症胆囊切除术病死率可达到30%,且老年患者合并胆总管结石多见。对这些急性胆囊炎手术高危患者如何进行微创治疗,一直是困扰内镜医师的难题之一。

    作者:周军;张智民;孙凤银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β-阻滞剂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方法疗效。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40例在我科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经治疗5天无效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显效20例,改善14例,无效6例自动出院,有效率85%。结论:行周密观察其可逆转和可治疗的病因。在血管扩张剂、正性肌力药物、非血管扩张剂等药物联合应用时,需要以有创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来评估其改善状况。

    作者:尹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