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卵巢癌筛查显著降低疾病死亡率

关键词:卵巢, 癌筛查, 血液检测, 伦敦大学, 死亡率, 英国, 显示, 试验, 人员, 领导, 疾病, 报告
摘要: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发表报告说,该校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针对卵巢癌筛查效果的试验显示,基于血液检测的筛查可显著降低这类疾病的死亡率。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治疗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索针灸治疗偏瘫患者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60例确诊的偏瘫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观察时间为4周:对照组给予西医对症治疗加康复训练,实验组给予针灸治疗加康复训练;结果:实验组对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结论:针灸治疗偏瘫患者,对其功能的恢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作者:谢荣波;王俊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PICC导管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临床应用及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PICC导管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应用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58例,对患者行PICC导管置入进行化疗,并实施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所有患者的置管成功率为100%,置管留置时间为140d以上,0例患者出现药物渗漏性血管损伤以及皮肤损伤等相关并发症。结论: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PICC导管,同时加强实施导管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置管成功的情况,并更好的避免了化疗后的不良反应,保留时间长,其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术容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氢吗啡酮用于上肢手术超前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氢吗啡酮应用于上肢手术患者超前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月60例上肢手术患者按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阵痛、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或皮下自控镇痛以及氢吗啡酮作用的超前镇痛3种不同阵痛方法随机分组进行观察,进而对比研究不同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通过对3个观察组的实验对比得出,氢吗啡酮在上肢手术运用中起到更加有效的超前镇痛作用。结论:氢吗啡酮对缓解上肢手术患者疼痛作用较强、起效较快、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且对患者的苏醒质量影响较小并对患者的肾上腺素、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上有抑制作用。

    作者:马喜岗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开胸顺气丸微生物限度方法验证研究

    目的:建立开胸顺气丸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进行计数方法验证,采用直接接种法进行控制菌方法验证。结果: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0.2m l/皿)进行细菌菌数检查,可采用常规法进行霉菌和酵母菌数检查;可采用直接接种法进行大肠埃希菌和大肠菌群的控制菌检查。

    作者:郑敏;路京;赵静;卫延明;吕倩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联合用药与单药治疗癫痫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联合用药与单药治疗癫痫的临床随机对照。方法:病例来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住院接受治疗的90例癫痫患者。患者分组方法:随机抽签法。90例患者分为单药组a、单药组b和联合用药组3个组别。单药组a、单药组b分别用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单药治疗;联合用药组用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联合用药。观察指标:(1)控制率;(2)副作用率。结果:(1)联合用药组相比于单药组a、单药组b控制率更高,χ2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单药组b控制率高于单药组a,χ2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2)三组副作用率相似,χ2统计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联合用药与单药治疗癫痫均有效,但联合用药不增加副作用,且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唐开第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超声“利剑”消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田野教授团队在全球首次将声动力疗法成功应用于下肢及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人治疗。临床观察表明,此疗法能在较短时间内明显缩小和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解除病人肢体疼痛和头晕等症状。相关学术论文已陆续发表于《血栓与止血》等多家国际著名专业期刊上。专家评价说,声动力疗法有望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治疗困境中突出“重围”,铸造出一把“削斑利器”。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少数民族地区结核病人的健康教育

    目的:向患者及家属传授健康知识和技能,转变其健康观念和健康行为。方法:对结核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传授指导及采用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方式。结果: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掌握结核病的防治知识和治疗的主动意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作者:许丽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脾胃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脾胃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到我院进行脾胃病治疗患者80例,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为40例,研究组为40例,给予对照组一般常规性护理方法,给予研究组循证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率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对照组的护理总体有效率为87.5%,患者对护理总体满意率为85%;研究组的护理总体有效率为95%,患者对护理总体满意率为97.5%。研究组不管是在护理有效率还是在护理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循证护理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法,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汪宏玲;王霞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老年便秘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目的:通过对老年便秘患者进行科学的原因分析及积极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有效改善便秘症状。方法:分析老年人便秘症状及病因,针对性地给予相应的饮食、药物、运动、心理及中医等方面具体指导护理。结果:减少或减轻因便秘而引起的老年患者的痛苦,有效控制或诱发其它疾病的发作。结论:对老年便秘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蔡月娥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餐前胰岛素注射及时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餐前胰岛素注射及时率的影响,通过护理干预改善餐前胰岛素注射不及时的行为,提高注射及时率。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设计餐前胰岛素注射不及时查检表,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确立并落实改进措施。结果:餐前胰岛素注射及时率由活动前的64.5%上升至89%。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改善了餐前胰岛素注射及时率低的现状,是一种有效提高餐前胰岛素注射及时率的方法。

    作者:曾前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中药制剂中延胡索醋炙水煎工艺优化

    目的:改进延胡索醋炙水煎工艺。方法:优化醋润参数,加快润透进程;以HPLC法测定醋炙品水煎液中延胡索乙素含量,比较加醋润透后,延胡索炒干与否对生物碱溶出的影响。结果:醋润参数优化后,润透速度提高7.1~38倍;润透后直接煎煮较炒干后煎煮,延胡索乙素提取率提高5.76%。结论:对于含醋延胡索且采用水煎工艺的中成药,合理工艺为:将延胡索破碎成粗粉,加0.2倍量的米醋拌匀,于40℃密闭闷润0.5小时,直接水煎。

    作者:王睿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中心药房口服拆零药品的管理

    目的:探讨中心药房拆零药品管理方法。方法:从中心药房现阶段口服拆零工作的实际出发,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完善制度、改善环境、加强培训、完善记录,从而改进拆零药品管理。结论:规范拆零药品管理,减少安全隐患,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顾晓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健康教育联合中医护理在外科骨析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对健康教育联合中医护理在外科骨折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100例外科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外科骨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联合中医护理,能够明显提高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

    作者:王淑琼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剖腹产术中出血的预防方法

    目的:探讨剖腹产术中出血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剖腹产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术中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84例患者中,12例(14.29%)凝血障碍,9例(10.71%)子宫肌瘤,10例(11.90%)切口撕裂,19例(22.62%)胎盘因素,34例(40.48%)宫缩乏力。术中平均出血量为986.4±29.8m l,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采取相应的止血方案,经过治疗及护理后,所有患者均脱离生命危险,且无严重并发症情况;结论:为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改善患者的出血状况,手术中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正确的止血,提高止血效果,临床上要合理使用宫缩剂,及时补充患者的血容量,降低采用子宫切除术的几率。

    作者:门香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100例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及分析

    目的:探析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及分析。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婴幼儿腹泻患儿,分别实施常规细菌培养与免疫胶体金方法检测病原微生物。结果:100例患儿中共检出54例病原微生物,病毒阳性率为39%,致病菌为15%,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100例腹泻患儿的粪便检测中,5例非伤寒沙门菌,占13.2%,3例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占7.9%,12例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占31.6%,5例非伤寒沙门菌,占13.2%,共20例,均属于沙门菌属;4例福氏志贺菌,占11.1%,7例宋内志贺菌,占19.4%,共11例,均属于志贺菌属,1例白色假丝酵母菌,占2.8%,属于气单胞菌属,4例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在免疫胶体金技术病毒检测过程中,34例轮状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占34%,4例腺道病毒为阳性,2例埃可病毒与柯萨奇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占2%,共40例。结论: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以轮状病毒为主,因此在临床诊断中,需实施针对性检测,以确定患儿的感染病菌,给予有效治疗,以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时止泻,保障患儿的身体健康。

    作者:陈开军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PBL与传统教学方法在运动系统模块课程临床教学中的比较

    目的:探讨传统教学方法与PBL教学法相结合在运动系统模块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骨外科学方向120名学生分为2组。在运动系统模块课程临床教学中,分别采取单纯的传统教学法和P B L教学法。课程结束后,考察各组成绩。结果: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除知识的全面性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外,实验组在知识掌握牢固程度、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课堂气氛、学习兴趣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LB教学方法应用于运动系统模块课程临床教学中可取得较好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梅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手术的护理进展

    随着医疗改革的逐渐深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患者对临床护理的要求逐渐增加,在医疗工作中为满足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要求,不断提高和改进其护理措施,强化护理服务至关重要。口腔疾病在临床中十分多见,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种植体植入的临床治疗逐渐增多,如何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逐渐受到临床重视。笔者针对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手术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作一综述。

    作者:李佳俞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体会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4年12月我院诊断为掌骨骨折的患者,均为开放性骨折。骨折部位为掌骨干、掌骨头等。随机分为:30例研究组(接受微型钢板治疗)和30例对照组(接受克氏针治疗)。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掌骨骨折愈合时间、延迟愈合情况。(2)研究组和对照组掌骨骨折治疗疗效。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掌骨骨折愈合时间、延迟愈合情况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掌骨骨折治疗疗效分别为96.7%、90%,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微型钢板治疗掌骨骨折疗效肯定,能明显缩短掌骨骨折愈合时间。

    作者:潘永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术后护理

    报告了1例急性胰腺患者的护理,其措施主要包括:生命体征的监测、围手术期动态监测血钙、凝血功能的改变、尿量的观察、加强营养和心理支持、手术后各种管道的护理、营养支持护理及心理护理等。由于监测严密,选择手术时机及护理得当,患者痊愈出院。

    作者:胡双燕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儿童孤独症言语语言障碍治疗研究进展

    语言障碍是儿童孤独症患者其显著的特征之一,主要表现在重复、刻板模仿等方面。语言障碍和社交能力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孤独症儿童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专家所采用的各种治疗方法。

    作者:汤莉;吴怡;董雄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