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华君;李忠国
目的:探析层级管理模式在产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产科病房的34名护理管理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进行产科病房的护理管理工作,观察组采用层级管理模式开展产科病房的护理管理工作。结果观察组中没有出现差错,出错率为0,对照组共有3名(5.88%)护理管理工作人员出现差错,两组以上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级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感,让他们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同时让不同工作经验的护理管理人员都获得提升,进而降低病房护理出错率,提高病房护理人群的满意率与工作质量。
作者:黄慧兴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观察穴位治疗50例妊娠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给予穴位治疗,对照组给予米汤灌肠法,干预同样的时间,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1天后,试验组患者的呕吐次数下降进食量增加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P=0.04);而两组患者尿酮体转阴的比例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治疗可以有效地治疗妊娠呕吐,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杨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究产前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对唇腭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6例接受产前检查的孕妇,分别接受产前二维与四维超声检查。结果:产后颜面部检查有36例唇腭裂,二维超声检查诊断灵敏度48.21%,明显低于四维超声88.89%(P<0.05);二维、四维超声检查诊断特异度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产前二、四维超声对唇腭裂均有诊断价值,但四维超声的诊断敏感性更高,两者结合可使诊断准确性不断提高。
作者:翟科一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6例产后抑郁症病人,对其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结果:26例产后抑郁症病人,通过我们常规产后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及心理护理等积极的护理干预后,其产后抑郁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均能主动爱护婴儿,情绪好转,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对治疗产后抑郁症有积极作用。
作者:董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中心药房拆零药品管理方法。方法:从中心药房现阶段口服拆零工作的实际出发,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完善制度、改善环境、加强培训、完善记录,从而改进拆零药品管理。结论:规范拆零药品管理,减少安全隐患,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顾晓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阑尾脓肿早期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20例,对患者进行早期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20例患者治疗有效率100%。20例中直接治愈19例,占95%,仅1例经B超引导下穿刺抽脓后痊愈。患者住院时间为8~17天,平均时长(13.2±0.4)天。在保守治疗中,患者脓肿消失的时间为5~14天,平均(7.9±2.1)天,治疗效果较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结论:临床结合保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方法疗效显著,能明显减少阑尾周围脓肿的并发症,避免疾病复发,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志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试验择取病例人员均是老年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到院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时间为2013年5月~2015年9月,获得病人和其家属同意以后,随机将66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人数相同,各33例,对照组患者施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基于常规治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明显要高,可达90.9%,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症状积分减少情况更加显著,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老年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中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确切,对于患者症状表现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运用价值高,建议若条件允许可积极使用。
作者:汪学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产房护理中的危险因素与应对措施。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随意抽取的20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风险管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护理质量评分上,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投诉与产妇并发症率上,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房护理中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对应的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投诉,建立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江冬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通过电话回访出院病人护理满意度的调查,探讨其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2015年9月17个临床科室的出院病人中有效接受电话回访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护理质量调查。调查内容:护理管理,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护理告知,健康宣教,环境卫生设施等。结果:有效调查19390人,平均电话回访率79.66%,各季度满意率分别为88%、90%、92%、93%、94%,病人平均满意率91.4%。结论:出院病人满意度调查是一种直接、真实、客观的护理质量反馈方法,为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提供依据,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熊芙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究中药穴位贴敷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的护理成效。方法:选取82例进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其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和腹痛胀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穴位敷贴对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进行护理其护理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缩短其肛门排气时间和腹胀消失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莫惠萍 刊期: 2016年第21期
在临床实践中,护患纠纷发生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成为护患关系的敏感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脑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许多护患纠纷与护患沟通有着间接或是直接的关系,少见护理差错和事故发生。所以,在脑外科护理工作中要及早发现护患纠纷隐患,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患沟通,将护患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作者随机选择我院近期收治110例脑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护患沟通在脑外科护理应用的临床效果,以避免和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机会。
作者:郭旭;王莹莹;李金秋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结合过伸体位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对67例76个椎体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行术前及术中手法复位,使压缩椎体形态改善后在过伸体位下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观察手术前后椎体形态的变化和疼痛缓解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椎体内骨水泥注射量3.5~6.0m L,术前骨折椎体前平均高度为原椎体高度的(60.2±14.3)%,术后明显改善恢复至(81.23±13.5)%,骨折脊柱后凸也得到了明显的矫正;术后一周的治疗有效率100%,椎体成形术镇痛和稳定脊柱的有效率,症状缓解与成形术前后椎体形态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依存关系。
作者:王开荣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对结肠、直肠癌活检的病理诊断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临床诊疗的300例结肠、直肠癌患者以及30例腺瘤癌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时采用活检石蜡切片进行病理诊断,并与术后切除标本病理诊断进行比较。结果:术前经活检可知,300例均诊断为癌的患者,术后经复查切片,184例无法确认癌侵及黏膜下层。随后行手术切除标本均确诊为浸润癌,癌的浸润深度:21例为癌侵及黏膜下层,128例为癌侵及肌层,151例为癌侵及浆膜。经活检诊断为腺瘤癌变的30例患者中,术后标本病理诊断结果:2例局限在黏膜内,4例侵及黏膜下层,9例侵及肌层,15例侵及浆膜。结论:虽然结肠、直肠癌活检具有一定的确诊率,但对无法确诊的病例,不得将其诊断为黏膜内肿瘤,其原因为,经术后切片病理诊断,均可见癌浸润;而且,针对腺瘤癌变可采取黏膜内肿瘤诊断。
作者:何磊 刊期: 2016年第21期
中医历来重视养生和预防疾病。《黄帝内经》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其理论体系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它对中医的养生、预防疾病具有指导作用。文章通过对黄帝内经天人合一、治未病养生思想的阐述结合个人学习体会,分析其现代意义,使中医经典养生思想得以推广和发展。
作者:沈淑慧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26例临床护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良好23例,中残1例,重残1例,死亡1例。结论;护士能够及时发现动脉瘤患者的颅高压症状和脑血管痉挛等表现。患者的并发症降至低,患者的痛苦减轻。
作者:马松萍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分析脾胃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到我院进行脾胃病治疗患者80例,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为40例,研究组为40例,给予对照组一般常规性护理方法,给予研究组循证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率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对照组的护理总体有效率为87.5%,患者对护理总体满意率为85%;研究组的护理总体有效率为95%,患者对护理总体满意率为97.5%。研究组不管是在护理有效率还是在护理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循证护理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法,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汪宏玲;王霞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究肺癌胸腔积液患者在胸腔内注射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1例肺癌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33例接受顺铂和金葡素的综合治疗,对照组28例仅给予单纯的顺铂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88%,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43%。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胸腔积液患者在胸腔内注射顺铂和金葡素,能够控制胸腔积液,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高,提高身体舒适度,值得在临床广泛推荐。
作者:闫凌丽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脐血中性粒细胞C D64指数在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的早期诊断学意义。方法:将64例患儿分为病例组(胎膜早破组)32例、对照组(非胎膜早破)32例,对所有入选新生儿出生时在产房内即留取脐血,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中性粒细胞表面分子C D64的表达,并留取病例组新生儿外周血查血培养。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胎膜早破新生儿C D64明显升高,且血培养阳性患儿CD64指数明显升高。结论:脐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对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的早期诊断有明确提示意义。
作者:钟蓓;冯罗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艾灸护理对肛周脓肿术后换药疼痛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在医院201年5月到2014年5月期间诊治肛周脓肿术患者中抽取80例作研究对象并参考随机抽样法原则分成两组,观察组(n=40)接受艾灸护理,对照组(n=40)行常规术后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变化、护理依从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V A S疼痛评分是(3.62±0.91)分,护理依从度是97.50%(39/40),护理满意度是92.50%(37/40);对照组护理后的VAS疼痛评分是(5.41±1.22)分,护理依从度是82.50%(33/40),护理满意度是77.50%(3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护理对肛周脓肿术后换药疼痛患者的护理效果确切,其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并提升其对院方提供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依从度。
作者:徐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随着医疗改革的逐渐深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患者对临床护理的要求逐渐增加,在医疗工作中为满足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要求,不断提高和改进其护理措施,强化护理服务至关重要。口腔疾病在临床中十分多见,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种植体植入的临床治疗逐渐增多,如何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逐渐受到临床重视。笔者针对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手术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作一综述。
作者:李佳俞 刊期: 201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