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斑秃中医治法概要

陆熙铭;陆文生

关键词:斑秃, 治法, 中医
摘要:本研究具体综述了中医药临床对于斑秃的治疗方法,以期为斑秃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用于肿瘤治疗的pH响应性纳米载药胶束的设计原则

    肿瘤部位的pH值要比正常组织的pH值低,研究者利用这个特点来设计具有pH响应性的纳米胶束,pH响应的化学结构通常是特殊的化学键以及与pH转变有关的静电作用和亲疏水转变。通过适当的设计,可以使纳米胶束在符合一般药物胶束的特性要求的同时,实现对肿瘤部位低pH值的环境响应性释药。

    作者:王鹏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PVP与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骨折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 V 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 K 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骨折近期疗效。方法:将65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结果:观察组VAS疼痛评分和椎间隙高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桂曙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综合ICU口腔气管插管病人导管滑脱的预防和护理

    目的:综合I C U口腔气管插管患者导管滑脱的预防和临床护理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92例I C U口腔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的导管滑脱预防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临床的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各自预防和护理后的临床导管滑脱比。结果:经比较得知,增加临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患者在导管滑脱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增加预防管导管滑脱的护理路径能够明显提高ICU口腔气管插管患者的救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医疗纠纷,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贾青容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阿立哌唑治疗利培酮所致闭经60例分析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对利培酮所致闭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影响。方法:将闭经的60例患者于0、1、2、4、6、8周测血清催乳素水平,并严密观察和记录月经情况。结果:阿立哌替换治疗后,第2周催乳素水平即有下降,55例在完成换药治疗8周后,均恢复月经。结论:阿立哌唑替换利培酮治疗后,可有效改善患者月经紊乱。

    作者:谭权;杨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自发性颅内低压并发硬膜下血肿经血贴治疗后的1例护理体会

    自发性低颅压是指原因不明,颅内压低于0.69k P a (70m m H20),多以体位性头痛,呕吐及颈强直为主要表现,可伴眩晕、精神障碍、癫痫发作、自主神经症状[1]。其病理机制主要是脊神经根的硬膜袖折返处撕裂导致脑脊液漏而致低颅压。硬膜外血贴治疗(EBP)即通过自体血硬膜下注入,可形成无菌性炎症修补漏处[2]。硬膜下血肿(CSDH)是指颅内出血,血液积聚硬脑膜下腔。临床表现以颅内压增高为主,头痛较为突出,部分有痴呆、淡漠和智力减退等精神症状[3]。

    作者:万方圆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产房护理中的危险因素与应对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产房护理中的危险因素与应对措施。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随意抽取的20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风险管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护理质量评分上,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投诉与产妇并发症率上,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房护理中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对应的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投诉,建立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江冬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指标变化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病的生化检验指标的变化特点,就其临床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85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90例体检为正常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的血清进行常规生化指标和新生化指标的检验,记录两组人员的生化检验指标水平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人员的常规生化指标(TP、ALB、GLO、A/G)及新生化指标(ADA、PA、LAP)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指标临床诊断价值确切,具有操作简单、诊断快速、准确率高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霞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侧后路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与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中期应用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PTED)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0年12月至2013年6月86例行侧后路椎间孔镜手术的患者,通过Oswestry功能障碍(ODI)指数、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来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72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4.6±4.8月(20~32个月)。术前、术后3d、3个月及后一次随访时的V A S评分分别为7.4±1.2、2.2±0.4、0.9±0.2、0.3±0.04分,术前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d、3个月及后一次随访时的ODI指数分别为70.8±15.4、23.3±6.6、18.3±5.4、8.1±2.4,术前术后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52例,良14例,可3例,差3例。结论:侧后路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疗效可靠。

    作者:陈日高;余洋;樊效鸿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新检测技术有助高效诊断罕见癌症

    剑桥大学发布的研究显示,一种新开发的无创、低成本检测技术能更好地帮助医生诊断恶性生殖细胞瘤,以便及时展开治疗,提高疗效。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降低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探讨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降低ICU患者非计划拔管。方法:回顾性分析前三年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原因,针对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培训后组织实施。结果: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后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了ICU护士风险防范意识,保证了患者安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徐素佳;尤敏;王兴磊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应用黄体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妇产科选取82例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保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黄体酮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保胎成功率为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观察组的阴道流血停止时间与腹痛症状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β-HCG均获得明显提高,并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用于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安全可靠,能够提高保胎成功率,促进临床症状的消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金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100例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及分析

    目的:探析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及分析。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婴幼儿腹泻患儿,分别实施常规细菌培养与免疫胶体金方法检测病原微生物。结果:100例患儿中共检出54例病原微生物,病毒阳性率为39%,致病菌为15%,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100例腹泻患儿的粪便检测中,5例非伤寒沙门菌,占13.2%,3例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占7.9%,12例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占31.6%,5例非伤寒沙门菌,占13.2%,共20例,均属于沙门菌属;4例福氏志贺菌,占11.1%,7例宋内志贺菌,占19.4%,共11例,均属于志贺菌属,1例白色假丝酵母菌,占2.8%,属于气单胞菌属,4例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在免疫胶体金技术病毒检测过程中,34例轮状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占34%,4例腺道病毒为阳性,2例埃可病毒与柯萨奇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占2%,共40例。结论: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以轮状病毒为主,因此在临床诊断中,需实施针对性检测,以确定患儿的感染病菌,给予有效治疗,以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时止泻,保障患儿的身体健康。

    作者:陈开军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斑秃中医治法概要

    本研究具体综述了中医药临床对于斑秃的治疗方法,以期为斑秃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陆熙铭;陆文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1626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发病特点分析

    现将敦煌市医院1990~2013年心内科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AMI)1626例,将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司亚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双腔气管插管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的气道管理分析

    目的:对双腔气管插管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间气管道管理方式以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间57例在手术麻醉中使用双腔气管插管的患者,对所有患者麻醉复苏过程中的气管管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患者手术前、拔除气管插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min、拔管后10min、手术后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调查患者气管管理效果。结果: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前、拔管时两个时间的心率、中心静脉压、呼吸次数、血氧饱和度与其他时间段相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加强双腔气管插管麻醉复苏期的气管道管理能够帮助患者维持稳定的生命体征,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许伯林;王庆安;李良文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自拟“中风熏洗方”治疗中风病肢体障碍84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自拟中药熏蒸方治疗中风后肢体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中风偏瘫后肢体麻木、疼痛、肿胀患者127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接受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行自拟“中风熏洗方”中药熏洗治疗。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64例患者临床有效率90.4%,63例对照组临床有效率68.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中风熏洗方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有较好疗效,且方法简便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童明仙;罗正琪;陈眉;叶芳;王昆;赵治敏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浅议正畸、修复联合疗法治疗牙缺损伴牙颌畸形的临床疗效

    目的:讨论研究应用正畸、修复联合疗法治疗牙缺损伴牙颌畸形的临床疗效与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牙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普通组与联合组,分别给予常规方法及正畸、修复联合疗法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不同方法治疗后恢复情况及治疗优良率。结果:联合正畸修复组患者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75.5%(P<0.05)且3年后联合组各项功能恢复人数于复发人数均优于普通组(P<0.05)。结论:使用正畸、修复联合疗法治疗牙缺损伴牙颌畸形可促进面部形态结构与咬颌关系恢复,能够更好的解决患者发音与咀嚼等各方面问题。

    作者:张慧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分析

    目的: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分析。方法: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5年11月间,对患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并且记录其在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分析。结果:平均的记录时间在十个月,对于手术前来说,手术后对患者的VAS评分、MiGill-Melzack 评分(P<0.05)以及生活质量的综合评估值有了明显的改善。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对于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具有显著疗效,它可以很好的减轻患者的病痛感,不仅加强了椎体的硬度,还对患者本身的创伤度很小,是一种能够提高患者生活品质的好方法。

    作者:唐正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艾灸护理对肛周脓肿术后换药疼痛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艾灸护理对肛周脓肿术后换药疼痛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在医院201年5月到2014年5月期间诊治肛周脓肿术患者中抽取80例作研究对象并参考随机抽样法原则分成两组,观察组(n=40)接受艾灸护理,对照组(n=40)行常规术后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变化、护理依从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V A S疼痛评分是(3.62±0.91)分,护理依从度是97.50%(39/40),护理满意度是92.50%(37/40);对照组护理后的VAS疼痛评分是(5.41±1.22)分,护理依从度是82.50%(33/40),护理满意度是77.50%(3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护理对肛周脓肿术后换药疼痛患者的护理效果确切,其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并提升其对院方提供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依从度。

    作者:徐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科学家发现雾霾致病新机制

    大气颗粒物(P M)暴露可增加哮喘、慢阻肺和肺癌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但其致病机理却一直不清楚。中国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首次阐明了超细颗粒物诱导气道炎症和粘液高分泌的一种新机制。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