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炜旎;印隆林;陈加源
人类的大脑是由神经元的复杂回路组成的,而神经元是一类可以通过电化学信号来传递信息的细胞,类似于电脑的网络一样,神经元回路必须以特殊的方式互相连接才能够正常发挥作用,但在人类大脑中数以亿万计的神经元如何进行连接呢?而且神经元如何同正确的细胞进行连接?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不断搜寻可以标记细胞形成连接的标签识别。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毛细支气管炎是发生在小儿患者当中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是小儿常见且较严重的一种呼吸道的炎症反应。可以由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并发症,细菌感染也可以导致。通过对毛细支气管炎的流行病原因进行调查,对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出建议。
作者:塔依尔?居曼;努尔麦麦提?阿不来提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T S R I)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一生长调节因子可作为乳腺癌的全新治疗靶点,使用S R-3029实验室化合物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实际运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患者,随机将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10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手术室护理,而对于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手术室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为93%,对照组患者满意程度为59%。二组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选择人性化护理的手段,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让患者更加满意,有必要临床推广应用人性化护理手段。
作者:省天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7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实验组A和对照组B,每组38人,实验组A患者给予西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盐酸氨溴索口服液和止嗽加味汤剂治疗;对照组B患者给予西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盐酸氨溴索口服液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过半个月治疗后,A组临床效果中30例为显效;7例为有效;1例为无效,治愈率为97.4%。B组临床效果中20例为显效;10例为有效;8例为无效,治愈率为78.9%。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副作用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所以能受到许多患者的拥护和支持,在临床上应该广推使用。
作者:芦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肿胀程度进行观察,并探讨相关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50例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研究,选取自2012年1月~2015年6月。对这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于手术后对这50例患者施行针对性的护理,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膝关节屈曲度数、膝关节肿胀程度以及疼痛程度,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患者的膝关节屈曲度数明显改善(P<0.05),膝关节肿胀程度和疼痛程度均明显减轻(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对患者膝关节肿胀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膝关节肿胀、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
作者:张丽娜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不同氧浓度肺复张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机械通气患者血气的影响和意义。方法:试验纳入80例患者,前瞻性自身对照,将4种氧浓度肺复张组合(A组氧浓度为30%,B组为40%,C组为50%,D组为60%)以随机顺序依次实施予各患者。监测肺复张(RM)前(T0)及RM后5min(T1)、1h(T2)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RM后5min各组患者PaO2大于复张前水平(P<0.05),RM后1h,A组PaO2恢复到复张前水平,B、C、D组仍大于复张前水平(P<0.05)。RM后,4组PaCO2和P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28,P>0.05;F=0.39,P>0.05)。结论:RM可改善ARDS患者氧和,采用至多40%氧浓度RM在维持RM效果的同时,避免了高浓度氧气的吸入对肺的损伤。
作者:彭冲;程青虹;李建华;刘瑞芳;刘颖;葸英博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观察与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中期应用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PTED)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0年12月至2013年6月86例行侧后路椎间孔镜手术的患者,通过Oswestry功能障碍(ODI)指数、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来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72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4.6±4.8月(20~32个月)。术前、术后3d、3个月及后一次随访时的V A S评分分别为7.4±1.2、2.2±0.4、0.9±0.2、0.3±0.04分,术前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d、3个月及后一次随访时的ODI指数分别为70.8±15.4、23.3±6.6、18.3±5.4、8.1±2.4,术前术后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52例,良14例,可3例,差3例。结论:侧后路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疗效可靠。
作者:陈日高;余洋;樊效鸿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规范指导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方法:通过对2014年与2013年全国网络直报食物中毒季节、月份、原因、场所和学校等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比较。结果:食物中毒第三季度多,集中在9月、8月、7月和6月,微生物性食物中毒起数和中毒人数多,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死亡人数多,家庭引起是食物中毒多场所,学校食堂是学校食物中毒主要所在。结论:加大对不同情况食物中毒原因管理,避免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发生。
作者:祝哲敏;吴金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术配合小针刀治疗功能障碍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86例功能障碍肩周炎的患者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关节松动术治疗,治疗组46例,采取关节松动术配合小针刀治疗,总结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7.5%,在减轻疼痛方面和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方面,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松动术配合小针刀治疗功能障碍肩周炎可以明显减轻疼痛,解除肩部组织粘连效果显著,可使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大,临床疗效确切,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建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通过电话回访出院病人护理满意度的调查,探讨其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2015年9月17个临床科室的出院病人中有效接受电话回访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护理质量调查。调查内容:护理管理,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护理告知,健康宣教,环境卫生设施等。结果:有效调查19390人,平均电话回访率79.66%,各季度满意率分别为88%、90%、92%、93%、94%,病人平均满意率91.4%。结论:出院病人满意度调查是一种直接、真实、客观的护理质量反馈方法,为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提供依据,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熊芙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的临床干预分析。方法:查阅关于老年人用药的文献和资料,分析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因素以及干预方法。结果帮助老年人提供合理的用药建议。结论:针对老年人常见药物的用药,需要引起医生、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重视,积极采取干预措施,终实现合理的用药目的。
作者:王红光;郭皖豫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观察椎旁神经联合皮内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A B两组,A组采用口服加巴喷丁治疗,B组采用椎旁神经联合皮神经阻滞辅以口服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15天,30天,90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 A S),血浆P物质浓度,睡眠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 A 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P物质浓度均较治疗前有降低,但B组治疗后各时间点P物质降低程度明显低于A组(P<0.05)。24小时睡眠时间治疗后B组较A组睡眠时间长(P<0.05)。B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椎旁神经阻滞联合皮神经阻滞能有效减轻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辉;艾万辉;陈理红;李晓电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法在肛肠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选取70名实习护生按照简单随机方法分配至实验组(临床路径式教学)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教学评价和护生评价均优于对照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试验组护生理论、操作、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法提高了护生的理论、操作、综合能力,同时规范了教学流程,提高了教师的带教水平及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作者:步琪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剖腹产术中出血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剖腹产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术中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84例患者中,12例(14.29%)凝血障碍,9例(10.71%)子宫肌瘤,10例(11.90%)切口撕裂,19例(22.62%)胎盘因素,34例(40.48%)宫缩乏力。术中平均出血量为986.4±29.8m l,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采取相应的止血方案,经过治疗及护理后,所有患者均脱离生命危险,且无严重并发症情况;结论:为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改善患者的出血状况,手术中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正确的止血,提高止血效果,临床上要合理使用宫缩剂,及时补充患者的血容量,降低采用子宫切除术的几率。
作者:门香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对应用盐酸曲唑酮(TH)治疗苯二氮卓类药物依赖性失眠症(下文简称BDI)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苯二氮卓类药物依赖性失眠症(BDI)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盐酸曲唑酮(TH)戒断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PSQI)评分情况,并观察临床疗效、治疗期间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1d相比,患者在治疗2周和4周后的PSQI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疗程结束后治愈68例,好转9例,治愈率为88.3%(68/77)。用药期间3例患者有轻微口干,1例出现乏力,1例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5/80)。结论:盐酸曲唑酮治疗苯二氮卓类药物依赖性失眠症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失眠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邱厚胜;陈辉;张智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2015年5649例疑似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的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检测结果,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出率为47.27%,U u、M h、U u+M h检出率分别为11.61%、23.66%、36.19%。女性支原体检出率(52.63%)高于男性(33.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五年支原体感染类型均以U u感染为主,近年来U u与M h混合感染比例有所上升,构成比由13.15%上升到20.16%。Uu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螺旋霉素耐药率较高;Mh对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Uu与Mh混合感染对罗红霉素,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结论: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Uu感染为主,Uu与Mh混合感染耐药率高于单纯Uu及Mh感染。临床根据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监测结果合理用药,对获得佳疗效并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至关重要。
作者:王春;曾白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07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垂体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把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其中一组给予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一组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治疗前后情况进行评分,护理前,两组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垂体瘤患者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情况和抑郁程度,护理效果理想,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陈媛;刘国萍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方法:对重庆市奉节中心血站近5年无偿献血管理工作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无论是采全血,还是单采血小板,重庆市奉节中心血站近5年采血量呈现出明显增加态势,环比增长率也大幅提升,其中400m l采血比例稳步提高。员工及献血者满意度均处于高位水平。结论:通过资源合理配置、强化献血服务、提高员工意识、实施绩效考核、人性化管理,保证了无偿献血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采血数量和质量均得到了稳步提升。
作者:罗凤鸣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方法评价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为面瘫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循证医学方法对2010年~2015年发表在我国各类期刊杂志中有关针灸治疗面瘫的相关医学文献进行收集和评价,对针灸治疗面瘫的效果进行循证评价。结果:通过本次研究检索的文章可知,针灸对于治疗面瘫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本次研究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较少,样本数量不足,文献的质量也较低,对结论的可靠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后期的研究工作应该尽可能多的选取高质量的参考文献,提高结论的可靠性。结论:采用针灸治疗面瘫可有效的缩短治疗时间,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红芳 刊期: 201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