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塔依尔?居曼;努尔麦麦提?阿不来提

关键词:诊断, 治疗, 预防, 毛细支气管炎
摘要:毛细支气管炎是发生在小儿患者当中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是小儿常见且较严重的一种呼吸道的炎症反应。可以由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并发症,细菌感染也可以导致。通过对毛细支气管炎的流行病原因进行调查,对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出建议。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椎旁神经联合皮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椎旁神经联合皮内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A B两组,A组采用口服加巴喷丁治疗,B组采用椎旁神经联合皮神经阻滞辅以口服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15天,30天,90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 A S),血浆P物质浓度,睡眠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 A 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P物质浓度均较治疗前有降低,但B组治疗后各时间点P物质降低程度明显低于A组(P<0.05)。24小时睡眠时间治疗后B组较A组睡眠时间长(P<0.05)。B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椎旁神经阻滞联合皮神经阻滞能有效减轻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辉;艾万辉;陈理红;李晓电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多药耐药菌感染的监测与分析

    目的:通过监测、分析多药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分布情况,为有效的预防控制多药耐药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临床标本中检出的104株多药耐药菌进行目标性监测,常规分离培养并鉴定菌种,根据标准筛选多药耐药菌,并对多药耐药菌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检出的104株多药耐药菌前5位菌株依次为屎肠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分别占31.73%、20.19%、10.57%、7.69%、7.69%;标本来源主要为尿液、痰液、分泌物,分别占43.27%、27.88%、18.27%;尿液中多药耐药菌以屎肠球菌为主,痰液中多药耐药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分泌物中多药耐药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各临床科室均有检出多药耐药菌,检出科室前3位依次为神外科、神内科、心内科。结论:通过多药耐药菌临床分布风险评估确定预防控制重点,加强对高危科室、高危环节和易感人群的干预,减少多药耐药菌感染和传播。

    作者:张桂芬;张永丽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全新乳腺癌治疗靶点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

    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T S R I)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一生长调节因子可作为乳腺癌的全新治疗靶点,使用S R-3029实验室化合物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中医辨证施治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余燕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医用取皮机和碾皮机处理流程及注意事项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在整形手术中所使用的器械也越来越精准,取皮机和碾皮机就是其中之一,手术过程中取皮机和碾皮机能否正常使用与我们用后的正确处理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在使用后的处理过程中,一定要遵照生产商提供的使用说明和要求,以免损坏产品,影响临床科室使用。

    作者:温雨琼;严冬梅;谢华琴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康妇消炎栓联合盆腔炎治疗仪治疗盆腔炎所致慢性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康妇消炎栓联合盆腔炎治疗仪治疗盆腔炎所致慢性疼痛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康妇消炎栓联合盆腔炎治疗仪治疗,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有效率(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满意率分别为93.88%和65.3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中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都未行相关处理,在停止治疗后显著改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盆腔炎所致慢性疼痛患者的临床治疗采用康妇消炎栓联合盆腔炎治疗仪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玉萍;王爱香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手法复位U型石膏外固定治疗克雷氏骨折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U型石膏外固定在克雷氏骨折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就诊的7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法复位进行治疗,随后采用U型石膏实施外固定,并采用改良后的shea功能评分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判定。结果:通过对70例患者治疗后随访得知,所有患者骨性愈合情况良好,有效率较高。结论:通过手法复位联合U型石膏外固定治疗克雷氏骨折,并在适当的时间内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锻炼,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本法简单方便,适合基层医院使用。

    作者:孟日升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无痛胃镜联合结肠镜检查的配合与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无痛胃镜配合结肠镜检查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进行胃肠镜检查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有效护理方法。结果: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胃肠镜检查,经过有效护理,没有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并发症,仅有1例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1例患者血压升高。结论:无痛胃肠镜联合结肠镜进行胃肠镜检查的效果明显,在检查过程中辅以有效的护理,能够明显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谢晓霞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毛细支气管炎是发生在小儿患者当中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是小儿常见且较严重的一种呼吸道的炎症反应。可以由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并发症,细菌感染也可以导致。通过对毛细支气管炎的流行病原因进行调查,对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出建议。

    作者:塔依尔?居曼;努尔麦麦提?阿不来提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香港大学开发软骨组织再生技术

    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副教授陈佩领导的研究团队成功开发一套软骨组织再生技术。该技术可利用人体自身的细胞,主要是骨髓中的干细胞,培植全新的一套关节软骨组织,并构建至适当的形状大小,应用于软骨组织修复移植。与传统疗法透过移植病人其他部位的健康软骨组织作修补相比,新疗法利用病人自己的细胞在体外培植全新的软骨组织,无须损伤到健康的软骨组织,病人在手术后有望更快康复且没有并发症。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26例临床护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良好23例,中残1例,重残1例,死亡1例。结论;护士能够及时发现动脉瘤患者的颅高压症状和脑血管痉挛等表现。患者的并发症降至低,患者的痛苦减轻。

    作者:马松萍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双腔气管插管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的气道管理分析

    目的:对双腔气管插管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间气管道管理方式以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间57例在手术麻醉中使用双腔气管插管的患者,对所有患者麻醉复苏过程中的气管管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患者手术前、拔除气管插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min、拔管后10min、手术后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调查患者气管管理效果。结果: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前、拔管时两个时间的心率、中心静脉压、呼吸次数、血氧饱和度与其他时间段相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加强双腔气管插管麻醉复苏期的气管道管理能够帮助患者维持稳定的生命体征,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许伯林;王庆安;李良文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儿童孤独症言语语言障碍治疗研究进展

    语言障碍是儿童孤独症患者其显著的特征之一,主要表现在重复、刻板模仿等方面。语言障碍和社交能力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孤独症儿童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专家所采用的各种治疗方法。

    作者:汤莉;吴怡;董雄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滑膜软骨瘤病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探讨滑膜软骨瘤病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滑膜软骨瘤病28例,其中28行X线检查,20例行C T检查,3例行M R I检查。结果:发生于膝关节24例,髋关节1例,踝关节2例,肩关节1例,1例双膝关节均发生。影像学表现关节间隙及周围大小不等、多发钙化的软骨小体,中心密度低,边缘密度稍高。结论:X线、CT、MRI检查对本病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作者:李颖文;牛学愚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少数民族地区结核病人的健康教育

    目的:向患者及家属传授健康知识和技能,转变其健康观念和健康行为。方法:对结核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传授指导及采用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方式。结果: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掌握结核病的防治知识和治疗的主动意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作者:许丽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蒙脱石混悬液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蒙脱石混悬液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婴幼儿腹泻患者1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1例和对照组66例。治疗组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蒙脱石混悬液治疗,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混悬液治疗;治疗3d 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7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78.79%)。结论:在综合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蒙脱石混悬液治疗婴幼儿腹泻有明显疗效,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治疗推广应用。

    作者:周晓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宫腹腔镜联合术治疗不孕不育症围术期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术治疗不孕不育症围术期的护理配合。方法:对医院收治的75例不孕不育症患者进行宫腹腔镜联合术治疗,并在患者围术期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评估其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本组75患者均痊愈,术后三年受孕率是81.3%,护理满意度是98.7%。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术治疗不孕不育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受孕率高,而应用针对性护理可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琴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改进护理流程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本文详细地探讨了通过改进护理流程,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的疗效产生的影响。有利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的伤口愈合。方法:本文案例全选自于我院外科2015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由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的患者共36例临床资料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分类。并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采取改进的护理流程。对照组仍采取常规护理,每组各18例患者。比较两组术后12周后的骨折愈合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改进护理流程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愈合具有积极的意义,达到了完全治愈的目标。值得在临床上借鉴。

    作者:崔晶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结肠、直肠癌活检的病理诊断研究

    目的::对结肠、直肠癌活检的病理诊断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临床诊疗的300例结肠、直肠癌患者以及30例腺瘤癌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时采用活检石蜡切片进行病理诊断,并与术后切除标本病理诊断进行比较。结果:术前经活检可知,300例均诊断为癌的患者,术后经复查切片,184例无法确认癌侵及黏膜下层。随后行手术切除标本均确诊为浸润癌,癌的浸润深度:21例为癌侵及黏膜下层,128例为癌侵及肌层,151例为癌侵及浆膜。经活检诊断为腺瘤癌变的30例患者中,术后标本病理诊断结果:2例局限在黏膜内,4例侵及黏膜下层,9例侵及肌层,15例侵及浆膜。结论:虽然结肠、直肠癌活检具有一定的确诊率,但对无法确诊的病例,不得将其诊断为黏膜内肿瘤,其原因为,经术后切片病理诊断,均可见癌浸润;而且,针对腺瘤癌变可采取黏膜内肿瘤诊断。

    作者:何磊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中国失独老人生活现状及问题分析综述

    中国在计划生育政策和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大背景下,当前出现一大群失独老人,同时失独老人的数量在急剧增大。这一特殊人群目前的生存状态堪忧,逐步引起各个层面的关注。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亟待解决,目前社会存在的养老方式并不切合失独老人的养老需求。当下需加快建立、完善失独老人养老保障体系。各级政府急需出台行之有效的具体政策,兼顾失独老人生理及心理需求。

    作者:包雅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