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管状胃在食管癌外科中的临床应用

张明星;聂志勇

关键词:食管癌, 管状胃成形术, 并发症
摘要:目的:对管状胃在食管癌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6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分成实验组(32例)与对照组(28例),分别行管状胃成形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率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7%(P<0.05)。结论:应用管状胃成形术治疗管状胃患者,可明显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缩短手术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胃肠镜下消化道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临床应用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胃肠镜下消化道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135例消化道息肉患者,本研究中患者均行胃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对本研究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加以分析、总结。结果:本研究中患者135例,消化道息肉共189枚,185枚息肉经胃肠镜下行高频电凝一次性切除,切除率为97.9%(185/189),余下4枚息肉经胃肠镜下行高频电凝行二次切除,二次切除率为100.0%;本研究入组患者共135例,其中,5例有出血现象,以金属钛夹等治疗成功止血,未见消化道穿孔现象,并发症发生率为3.7%(5/135)。在随访的6个月~2年中,腺瘤性息肉患者复发1例,但经再次切除后痊愈。结论:胃肠镜下消化道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简便快捷且疗效良好,安全可靠,故值得借鉴在县级以下基层医院广泛推广。

    作者:粟锡康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β-阻滞剂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方法疗效。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40例在我科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经治疗5天无效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显效20例,改善14例,无效6例自动出院,有效率85%。结论:行周密观察其可逆转和可治疗的病因。在血管扩张剂、正性肌力药物、非血管扩张剂等药物联合应用时,需要以有创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来评估其改善状况。

    作者:尹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关节松动术配合小针刀治疗功能障碍肩周炎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术配合小针刀治疗功能障碍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86例功能障碍肩周炎的患者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关节松动术治疗,治疗组46例,采取关节松动术配合小针刀治疗,总结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7.5%,在减轻疼痛方面和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方面,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松动术配合小针刀治疗功能障碍肩周炎可以明显减轻疼痛,解除肩部组织粘连效果显著,可使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大,临床疗效确切,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建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神经元识别标签或帮助阐明大脑神经回路

    人类的大脑是由神经元的复杂回路组成的,而神经元是一类可以通过电化学信号来传递信息的细胞,类似于电脑的网络一样,神经元回路必须以特殊的方式互相连接才能够正常发挥作用,但在人类大脑中数以亿万计的神经元如何进行连接呢?而且神经元如何同正确的细胞进行连接?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不断搜寻可以标记细胞形成连接的标签识别。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踝关节闭合性骨折应用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踝关节闭合性骨折应用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的疗效。方法:取我院近几年收治的踝关节闭合性骨折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50例踝关节闭合性骨折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手术治疗,予以观察组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82%与对照组的8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闭合性骨折应用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踝部功能恢复明显,优良率可达到手术后的优良率,值得推广。

    作者:阳斯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指标变化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病的生化检验指标的变化特点,就其临床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85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90例体检为正常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的血清进行常规生化指标和新生化指标的检验,记录两组人员的生化检验指标水平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人员的常规生化指标(TP、ALB、GLO、A/G)及新生化指标(ADA、PA、LAP)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指标临床诊断价值确切,具有操作简单、诊断快速、准确率高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霞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穿刺活检过程中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穿刺活检过程中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0例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穿刺活检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60例穿刺活检均顺利完成,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穿刺点局部疼痛,经精心护理后患者无特殊不适。结论:超声刺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诊断方法,而积极、优质的护理是保证乳腺穿刺成功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陈琦;何婷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香港大学开发软骨组织再生技术

    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副教授陈佩领导的研究团队成功开发一套软骨组织再生技术。该技术可利用人体自身的细胞,主要是骨髓中的干细胞,培植全新的一套关节软骨组织,并构建至适当的形状大小,应用于软骨组织修复移植。与传统疗法透过移植病人其他部位的健康软骨组织作修补相比,新疗法利用病人自己的细胞在体外培植全新的软骨组织,无须损伤到健康的软骨组织,病人在手术后有望更快康复且没有并发症。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蒙脱石混悬液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蒙脱石混悬液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婴幼儿腹泻患者1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1例和对照组66例。治疗组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蒙脱石混悬液治疗,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混悬液治疗;治疗3d 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7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78.79%)。结论:在综合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蒙脱石混悬液治疗婴幼儿腹泻有明显疗效,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治疗推广应用。

    作者:周晓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进展

    作为临床医学中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乳腺癌严重影响着女性的身心健康,近年来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临床医学中多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然而也伴随着一系列毒副作用,使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都遭受着巨大的折磨,因此对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对患者的有效护理能够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促进康复治疗,在临床医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作者:何全英;陈启兰;黄粤荣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金匮》猪膏发煎的近现代探讨与应用

    猪膏发煎原载于《金匮要略》,用以治疗黄疸以及阴吹,用药为猪油及乱发。此方因配伍特殊,后世临床使用较少,现代研究亦鲜有。笔者通过搜索整理得相关报道10篇,时间跨度从1980年至2012年。除两则医史制剂探讨类文章外,按疾病分类共有:阴吹2篇、直肠阴道瘘2篇、脱发1篇、慢性前列腺炎1篇。本文略作总结与探讨。

    作者:陈立铭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肿胀程度的观察与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肿胀程度进行观察,并探讨相关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50例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研究,选取自2012年1月~2015年6月。对这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于手术后对这50例患者施行针对性的护理,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膝关节屈曲度数、膝关节肿胀程度以及疼痛程度,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患者的膝关节屈曲度数明显改善(P<0.05),膝关节肿胀程度和疼痛程度均明显减轻(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对患者膝关节肿胀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膝关节肿胀、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

    作者:张丽娜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中西医结合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素结合使用于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以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进行剖宫产术的产妇2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141例,观察组137例。对照组单独使用缩宫素,观察组则将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素结合使用。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30%和95.62%,且观察组出血天数更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素结合使用于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良好,且能保证安全性,应当在临床工作中广泛使用。

    作者:何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多种方法分析

    作为我国传统疾病治疗方式,中医疗法在带状疱疹疾病治疗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临床应用率极高,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辩证治疗,疗效较高。本研究主要围绕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方式进行了研究分析,归纳了有效的中医治疗法,以期指导带状疱疹疾病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

    作者:宋爽;李忻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老年人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的临床干预分析。方法:查阅关于老年人用药的文献和资料,分析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因素以及干预方法。结果帮助老年人提供合理的用药建议。结论:针对老年人常见药物的用药,需要引起医生、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重视,积极采取干预措施,终实现合理的用药目的。

    作者:王红光;郭皖豫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抗菌药物对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常见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对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常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9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回顾性分析9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结果:90例患儿使用抗菌药物的90例,使用率100%,均为静脉滴注给药,58例患者联合使用多种药物,换药率16.67%。红霉素、头孢呋辛酯、头孢美唑、头孢西丁药物是临床用药中频率高的。结论:针对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我院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基本合理,无出现药物滥用情况,联合用药较多,针对部分疾病还应进一步加强用药监督。

    作者:秦颖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可分离血液中癌细胞的生物芯片问世

    澳大利亚科研团队发明了一种可分离血液中癌细胞的生物芯片,能甄别出血液中的癌细胞并将其移除。该技术可大幅降低癌症治疗费用,有望延长患者生命。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盐酸曲唑酮治疗苯二氮卓类药物依赖性失眠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应用盐酸曲唑酮(TH)治疗苯二氮卓类药物依赖性失眠症(下文简称BDI)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苯二氮卓类药物依赖性失眠症(BDI)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盐酸曲唑酮(TH)戒断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PSQI)评分情况,并观察临床疗效、治疗期间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1d相比,患者在治疗2周和4周后的PSQI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疗程结束后治愈68例,好转9例,治愈率为88.3%(68/77)。用药期间3例患者有轻微口干,1例出现乏力,1例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5/80)。结论:盐酸曲唑酮治疗苯二氮卓类药物依赖性失眠症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失眠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邱厚胜;陈辉;张智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踝关节术后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50例踝关节骨折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对照组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的患者采取全面性的护理措施,护理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9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卫晓花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浅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措施

    目的:总结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和观察要点,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死亡率。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2月我科收治的7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针对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制定并实施积极全面的观察和护理。对其采取急救治疗,病情监测,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基础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78例病例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治愈50例,好转19例,自动出院4例,转外科手术治疗3例,病情恶化死亡2例。结论:积极有效的救治护理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措施之一,亦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郭翠;巴哈西?扎甫尔 刊期: 2016年第21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