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层级管理模式在产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黄慧兴

关键词:层级管理模式, 效率, 产科病房, 护理
摘要:目的:探析层级管理模式在产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产科病房的34名护理管理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进行产科病房的护理管理工作,观察组采用层级管理模式开展产科病房的护理管理工作。结果观察组中没有出现差错,出错率为0,对照组共有3名(5.88%)护理管理工作人员出现差错,两组以上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级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感,让他们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同时让不同工作经验的护理管理人员都获得提升,进而降低病房护理出错率,提高病房护理人群的满意率与工作质量。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PICC导管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临床应用及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PICC导管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应用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58例,对患者行PICC导管置入进行化疗,并实施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所有患者的置管成功率为100%,置管留置时间为140d以上,0例患者出现药物渗漏性血管损伤以及皮肤损伤等相关并发症。结论: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PICC导管,同时加强实施导管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置管成功的情况,并更好的避免了化疗后的不良反应,保留时间长,其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术容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结肠、直肠癌活检的病理诊断研究

    目的::对结肠、直肠癌活检的病理诊断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临床诊疗的300例结肠、直肠癌患者以及30例腺瘤癌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时采用活检石蜡切片进行病理诊断,并与术后切除标本病理诊断进行比较。结果:术前经活检可知,300例均诊断为癌的患者,术后经复查切片,184例无法确认癌侵及黏膜下层。随后行手术切除标本均确诊为浸润癌,癌的浸润深度:21例为癌侵及黏膜下层,128例为癌侵及肌层,151例为癌侵及浆膜。经活检诊断为腺瘤癌变的30例患者中,术后标本病理诊断结果:2例局限在黏膜内,4例侵及黏膜下层,9例侵及肌层,15例侵及浆膜。结论:虽然结肠、直肠癌活检具有一定的确诊率,但对无法确诊的病例,不得将其诊断为黏膜内肿瘤,其原因为,经术后切片病理诊断,均可见癌浸润;而且,针对腺瘤癌变可采取黏膜内肿瘤诊断。

    作者:何磊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整体护理预防血液透析并发症状性低血压的价值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预防血液透析并发症状性低血压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医的106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为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整体护理,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液透析患者的病情得到了缓解。但是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采用的整体护理效果更为显著,观察组患者的发生低血压的次数明显比对照组少,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其临床护理效果有效显著,降低了患者低血压的发生次数,明显的达到了护理预想效果,有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申晓芹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妇科宫颈癌护理中的人文关怀以及心理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妇科宫颈癌患者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人文关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宫颈癌手术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宫颈癌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和干预组(宫颈癌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和人文关怀),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理障碍改善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心理障碍改善总有效率(96.7%)相对于对照组(73.3%)明显偏高(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总满意度为(73.3%),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文关怀、心理护理用于妇科宫颈癌术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良好,可有效减轻患者心理障碍症状,确保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蒋勤花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浅析慢性胃炎的临床护理方法

    目的:讨论并分析慢性胃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选取的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医的35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病例进行讨论,分析更适合于我市目前慢性胃炎医疗状况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35例慢性胃炎患者都已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临床护理是治疗慢性胃炎的关键之一,能够有效的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晖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高频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高频多普勒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进行乳腺疾病诊治的患者150例,所有患者来诊时均进行高频多普勒进行检查,以病理结果作为终诊断结果,观察高频多普勒对良性与恶性肿物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在高频多普勒检查中良、恶性肿物的超声征象比较。结果:150例患患者,经超声诊断良性肿瘤112例,恶性肿瘤38例,终病理诊断良性肿瘤110例,恶性肿瘤40例,灵敏度为96.36%,特异度为85.00%。对良性肿物与恶性肿物的高频多普勒征象进行比较后发现,肿物边缘毛刺、微钙化、血流信号L/T、穿支血管、频谱形态等方面具有较为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频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好,超声征象明显,对于临床上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能够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马新群;钱美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双腔气管插管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的气道管理分析

    目的:对双腔气管插管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间气管道管理方式以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间57例在手术麻醉中使用双腔气管插管的患者,对所有患者麻醉复苏过程中的气管管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患者手术前、拔除气管插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min、拔管后10min、手术后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调查患者气管管理效果。结果: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前、拔管时两个时间的心率、中心静脉压、呼吸次数、血氧饱和度与其他时间段相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加强双腔气管插管麻醉复苏期的气管道管理能够帮助患者维持稳定的生命体征,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许伯林;王庆安;李良文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及mTOR抑制剂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目前,特异性的小分子抑制剂靶向杀伤肿瘤细胞已成为研究热点。PI3K/Akt/mTOR作为一个已被证实影响肿瘤发生、发展、迁移、侵袭的信号通路,mTOR是其中一个关键的靶点。本文探讨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机制和以及mTOR抑制剂对于肿瘤治疗的研究。

    作者:姜玮嘉;孙国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PVP与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骨折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 V 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 K 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骨折近期疗效。方法:将65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结果:观察组VAS疼痛评分和椎间隙高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桂曙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研究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的影响效果

    目的:研究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的影响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中抽取5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25例,A组甲状腺癌患者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B组采取双叶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甲状腺癌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0.5±18.5)min,术中出血量为(59.2±10.8) ml,住院时间为(6.2±1.4)d,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0%;B组甲状腺癌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09.6±25.3)min,术中出血量为(97.8±18.2) ml,住院时间为(7.8±1.3)d,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4.0%,A组状腺癌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优于B组(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甲状腺癌患者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兆兴;郭晓峰;杨少军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中药制剂中延胡索醋炙水煎工艺优化

    目的:改进延胡索醋炙水煎工艺。方法:优化醋润参数,加快润透进程;以HPLC法测定醋炙品水煎液中延胡索乙素含量,比较加醋润透后,延胡索炒干与否对生物碱溶出的影响。结果:醋润参数优化后,润透速度提高7.1~38倍;润透后直接煎煮较炒干后煎煮,延胡索乙素提取率提高5.76%。结论:对于含醋延胡索且采用水煎工艺的中成药,合理工艺为:将延胡索破碎成粗粉,加0.2倍量的米醋拌匀,于40℃密闭闷润0.5小时,直接水煎。

    作者:王睿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应用于门诊药房的效果,以提高药房工作效率、减少患者候药时间。方法:2015年1月我院门诊药房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根据人性化管理要求,以服务为中心,处理存在或潜在问题,降低影响药房药品调配速率的影响因素,制定人性化工作流程。对比制度实施前后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前,平均候药时间为(16.1±4.3)m i n、平均处方调配时间(5.7±2.1)min、人员每日发药量为(315±17)次;实施后分别为(8.2±1.7)min、(3.2±1.3)min、及(522±44)次;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2014年度平均满意度为73.1%,2015年度为92.4%。结论:人性化管理模式应用于门诊药房管理工作中,既可以提升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和工作热情,又可以减少候药时间,改善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青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儿童孤独症言语语言障碍治疗研究进展

    语言障碍是儿童孤独症患者其显著的特征之一,主要表现在重复、刻板模仿等方面。语言障碍和社交能力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孤独症儿童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专家所采用的各种治疗方法。

    作者:汤莉;吴怡;董雄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椎旁神经联合皮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椎旁神经联合皮内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A B两组,A组采用口服加巴喷丁治疗,B组采用椎旁神经联合皮神经阻滞辅以口服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15天,30天,90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 A S),血浆P物质浓度,睡眠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 A 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P物质浓度均较治疗前有降低,但B组治疗后各时间点P物质降低程度明显低于A组(P<0.05)。24小时睡眠时间治疗后B组较A组睡眠时间长(P<0.05)。B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椎旁神经阻滞联合皮神经阻滞能有效减轻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辉;艾万辉;陈理红;李晓电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中医综合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曲度变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研究中医综合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曲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15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观察组联合使用中西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仅使用西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均为期2周,终比较分析两组的颈椎曲度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好转,观察组显示的效率为91.5%,对照组显示的效率为76.9%,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低于观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椎曲度治疗前后差值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能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曲度且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刘永全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金匮》猪膏发煎的近现代探讨与应用

    猪膏发煎原载于《金匮要略》,用以治疗黄疸以及阴吹,用药为猪油及乱发。此方因配伍特殊,后世临床使用较少,现代研究亦鲜有。笔者通过搜索整理得相关报道10篇,时间跨度从1980年至2012年。除两则医史制剂探讨类文章外,按疾病分类共有:阴吹2篇、直肠阴道瘘2篇、脱发1篇、慢性前列腺炎1篇。本文略作总结与探讨。

    作者:陈立铭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消毒供应中心质控管理方式的初步研究

    消毒供应中心对于医疗系统的作用日益突出,所以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消毒供应中心除了要建立健全的质控管理制度,通过制定严格的质控标准和完善的培训制度对员工消毒工作进行约束之外,还要在消毒流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对车间、人员以及待消毒的物品进行消毒控制,消毒流程结束后的控制也不可缺少,消毒流程结束后要进行严格的消毒监测并制定质控考核办法对消毒流程进行考核,并定期组织召开会议,积极总结经验。

    作者:卡尼木古丽·吾热孜艾力;张宏瑛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超声诊断先天性肌性斜颈39例分析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9例先天性斜颈的超声表现。结果:先天性斜颈患儿患侧胸锁乳突肌声像图较健侧均发生明显异常改变,其中21例表现为肿块型,6例表现为均匀增厚型,12例表现为局部增厚型。结论:高频超声对婴幼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李怡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老年脑血栓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针对老年脑血栓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中纳入我院住院部在时间段2015年1月~2015年12月区间收治老年脑血栓患者共8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编号奇偶性方法进行分组,分别将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采取综合护理模式进行干预。以临床疗效为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38/40),对照组为77.50%(31/4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并且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脑血栓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模式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应用价值值得肯定并予以推广。

    作者:陈仙方;王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医用取皮机和碾皮机处理流程及注意事项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在整形手术中所使用的器械也越来越精准,取皮机和碾皮机就是其中之一,手术过程中取皮机和碾皮机能否正常使用与我们用后的正确处理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在使用后的处理过程中,一定要遵照生产商提供的使用说明和要求,以免损坏产品,影响临床科室使用。

    作者:温雨琼;严冬梅;谢华琴 刊期: 2016年第21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