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浦崧
随着集成平台的兴起,医院信息系统的逐步发展对药房的精细化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南京鼓楼医院引入药房闭环管理系统建设,该系统基于HIMSS与JCI药品管理要求,可实现药品捡药下架条码化管理,单剂量摆药,药品转运交接条码化、自动化,药品与医嘱信息可追溯查询等相关功能.
作者:周浩;刘晓娇;华履春;鲍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体外诊断试剂的种类及其应用范围逐渐增大.为了规范外诊断试剂的管理,医院引进SPD (supply,processing,distribution)系统加强供应商资质管理,对试剂的准入流程、冷链管理和验收入库流程进行了完善,并且运用实验室管理系统加强采购和库存的信息化管理,不仅提高了临床检验工作效率,同时也保障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石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医院异地患者直接结算中出错案例的分析,找出相应解决对策,为完善异地就医服务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所有出错案例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备案出错,信息平台建设不完善,各地医保政策不统一等给医院异地医保直接结算带来困难.结论:建议各地加强医保政策宣传,加快信息网络平台建设,逐步统一异地患者医保待遇,同时加强对异地就医的监管力度.
作者:钱斐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情况,探讨非计划再次手术重点监控对策,保证围手术期患者安全.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2016年~2017年142例非计划再次手术的患者信息、手术信息,以及各专科非计划再次手术原因分布和两次手术间隔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比较非计划再次手术与一般手术患者性别比、年龄、预后、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和手术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普外科和心胸外科术后15小时预防术后出血,骨科术后15天预防切口液化、感染和妇产科术后4天预防管道、吻合口瘘等是各专科防控非计划再次手术的重点.结论:加强重点患者、重点级别手术、重点时段的安全监管,才能有效减少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降低医疗风险.
作者:李文琦;许斌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索公立医院章程建设及取得应用实效的办法.方法:分析当前公立医院章程建设及应用现状不佳的原因.结果:多数公立医院不了解章程的内容、作用及其制订流程,牵头医改的政府部门为议事协调机构,不独立且欠权威,致使医院章程建设和应用缺乏外部治理环境的支撑.结论:提出公立医院章程建设及取得应用实效的优化策略,建议各级政府应独立设置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主管公立医院改革,公立医院要建立完善科学高效的内部治理结构,规范章程制订程序,促使公立医院章程转变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根本遵循和政策保障.
作者:李明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紧紧围绕医院的中心工作,加强工会建设,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深化院务公开,关爱职工生活.通过开展技能竞赛和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生活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增强组织的凝聚力,缓解紧张工作带来的压力,增进职工健康,增强职工工作热情,切实发挥工会职能,促进医院发展.
作者:贾艳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样本处理条件对血站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取160例健康的无偿自愿献血者血液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速率法对血液样本进行ALT检测.研究对比了“先离心后储存”和“先储存后离心”两种方式对ALT检测结果的影响;不同储存时间对ALT检测的影响;常温(18-27℃)和4℃离心温度对ALT检测的影响;使用抗凝管和促凝管分离对ALT检测结果的影响.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先离心后储存”和“先储存后离心”两种方式对ALT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储存0h离心和4h离心后ALT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h和8h以及4h和8h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温(18-27℃)离心和4℃离心后ALT检测结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抗凝管和促凝管对ALT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标本采集到分离时间和离心温度对ALT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是ALT检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在日常工作中要加以规范.如无法及时离心应立即放入2-8℃冰箱,并储存4h内分离.血浆和血清对ALT检测结果无影响,必要时血清和血浆可以替代使用,方便日常的工作.
作者:孙俊艳;刘快;高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如何维护患者满意度第三方调查的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提高调查结果的公信力与影响力.方法:以江苏某地级市2013年-2016年通过第三方公司对所属25所医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情况为例,分析当前患者满意度第三方调查工作现状与不足,提出改进对策.结果:当前患者满意度第三方调查中存在样本失真、渠道单一、问题模糊、结果突变、无法区分不同类型医院的差异性等问题.结论:针对存在的问题,可通过全程监管、立体调查、问题细化、结果修正、分类比较等对策对患者满意度第三方调查工作加以改进和完善.
作者:顾智伟;周燕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社交工具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模式特别是招聘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微信作为一个社交沟通工具,近年来整体关系已经从熟人社交向“泛社交”转变,新增好友里面来自于工作环境的越来越多.近六成用户新增好友来自职场.由此可见,职业社交已经成为了微信社交重要的一环.移动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有效结合催生了新的招聘模式——微信招聘,它的出现全方位改良了传统的招聘环节,不仅扩大了招聘信息传播范围,而且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使招聘工作更加移动化,灵活化、精准化、社交化.
作者:朱舒婷;杨彩虹;鞠永和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医疗服务投诉是指患者或家属在医院接受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对医院或医院工作人员所提供的服务不满意到有关部门反映问题的一种行为[1].对患者投诉处理结果的好坏直接决定患者是否流失,因此需要医院高度重视对投诉的处理,重视接待和处理投诉是医院医疗质量、服务水平提升的标志[2].利用PDCA循环进行医疗投诉管理,能更加高效的处理医疗投诉.
作者:杨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体验调查已逐渐成为全面评估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妇幼专科医院由于其专科特色,患者体验不同于其他综合医院、专科医院.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以及作者所在医院开展患者体验调查研究的现状,从调查问卷、调查形式、调查对象等方面,揭示现行医院满意度调查的局限性,探索利用网络媒体建立基于患者体验、具有妇幼特色的调查模型,以为妇幼专科医院制定改进措施和服务发展策略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改善、提升妇幼专科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朱文君;耿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南京市中医院作为中医药文化实践的重要载体,通过数字传播技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媒介深度融合,利用新媒体APP,官微等掌上传播优势,以及视频二次传播、在线直播等手段,增强与受众的互动性,突出医院品牌建设,让中医院的发展成果惠及百姓,终促进社会公众整体的中医药素养和健康水平的提升.
作者:李珊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建立公立医院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与分配制度,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绩效分配模式,形成对科室及员工的有效激励和约束,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方法:将关键绩效指标法、平衡计分卡等管理工具引入公立医院内部绩效考核中,研究出一套易于推广的科学的公立医院内部绩效分配制度.结果:新的分配方案强调工作量考核与科室成本核算相结合,兼顾效率与公平,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论:关键绩效指标法等管理方法的应用有效提高了绩效考核的效率和效益.
作者:杨雪颖;胡颖;许家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利用标准化病案首页数据采集平台,建立医院病案首页质量监测的标准化应用体系,动态掌握医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方法:通过建立病案首页信息上报系统,实施对无锡市二级医院的病案首页进行持续性监控,对数据进行持续系统性分析,对住院病案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结果:建立省内首个二级医院病案首页数据库,开展病案首页质量室间对比分析,提供完整的病案首页质量分析报告,建立病案首页质量分析评估体系.结论:医院病案首页质量监测的标准化应用体系为基层二级医院提供完善的病案首页质量分析数据,指导基层医院开展病案首页质量管理,变定性管理为定量管理,取得明显的效果.
作者:方佩英;王继东;王渌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初是由临床医生根据医院内感染诊断标准判断患者是否为医院感染,如果是就将患者基本信息及感染相关信息记入纸质登记表,院感专职人员定期到各科室收集.这种方式为全手工统计,无论从统计的准确性、措施落实的及时性、以及工作繁琐程度都很滞后.医院内感染的主要核心环节是早发现早控制,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各医院相继使用医院感染预警系统.目前医院感染预警系统主要从感染相关指标设定警示阈值,根据阈值的变化系统发出警示信号,提醒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查找原因,及时控制.
作者:徐峰倩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作者通过参与本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工作,发现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与社会人事制度相脱节,并存在诸多不足.结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工作要求,分析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探索如何完善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以期更好地发挥人事档案作用,确保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工作顺利平稳推进.
作者:苏艳;张缓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MDT模式在降低医院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的实践效果.方法:将2017年7~12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23 314例作为MDT组,建立由护理部、医务科、药剂科、信息科、检验科、感染科等多学科人员组成的药物不良事件行政MDT项目组,实施用药管理措施.将实施MDT模式前,2017年1~6月在我院的住院患者23 51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各级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MDT组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下降,由0.006 16%降至0.003 41%,差异显著(P<0.05).结论:MDT模式干预下的医院药物管理模式,对降低医院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效果较好,促进了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严仁辉;张彤;周永华;乔瑶;戚宝和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文章剖析了医院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薄弱关节,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加强医院中层干部培训、加快高技术人才引进、构建完善医院法律顾问制度、强化服务理念、树立公立医院品牌形象等对策建议,并结合医院管理工作实际,通过阐述医院的发展成果,探讨对策建议的有效性.
作者:李俊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推动医院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有和谐的医患关系和良好的人文环境做保障,作者所在的医院通过引入JCI标准下的伦理管理实践模式,建立JCI标准下的伦理管理框架,完善伦理管理制度,为医务人员提供可遵循的伦理实践行为准则,建立无惧责罚的反馈机制,充分尊重患者权益,有效提升了医院的人文建设水平,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杨正丽;陆胜;李扬;王丽萍;李霞;万付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使眼视光学专业学生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方法:分别对2014级、2015级、2016级眼视光学专业本科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施早期专业实践后对加深学生的专业认知度以及提升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等方面有显著意义.结论:通过专业实践活动,学生清晰了解眼视光学专业发展方向,将教学和考试方法改进,强化理论与专业技能操作相结合,为专业课教学提供借鉴.
作者:商卫红;蒋沁;薛劲松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