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从“调气则后重自除”论肛肠科“后重”证

鲍新坤;林爱珍;孙光军;吴汉泉

关键词:调气, 后重, 活血
摘要:基于经典文献,引证和解析古文献中关于“后重证”的记载,从理法方药4个角度总结“后重证”在临床上的理论基础和“调气则后重自除”在“后重证”中的具体实践方法;旨在全面揭示“后重证”的病机关键、临床表现、虚瘀互结的证候学特点、调气活血为基础的治疗原则和基于加味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后重证”的合理性.进一步启发中医临床医师溯本归元,注重辨证论治,发挥中医药治疗学“防治结合”的优势.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紫癜性肾炎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探讨

    国医大师郑新教授认为,紫癜性肾炎病因病机基本特征是本虚标实,即肺脾肾亏虚为本,风、湿、热、毒、虚致瘀为标,是风湿热毒虚致瘀,困遏三焦,导致肺气虚失于通调、肃降,脾气虚失于运化、统摄,肾虚失于开阖,精室扰动、肾络灼伤,诱发蛋白尿、血尿为主要病机.治疗上以补肺健脾益肾治本,以活血化瘀通络为治瘀总则,分辨致瘀成因(风、热、温、毒、虚)进行分证论治.

    作者:刘洪;杨敬;黎颖;郑新;熊维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补肾助孕方调节生殖轴促进胚胎着床的机制探讨

    补肾助孕方是基于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提出的“心(脑)-肾-子宫轴”理论指导下形成的经验方剂.临床研究已证实,其为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LPD)不孕症的有效方药,并能提高患者胚胎着床期P、LH等水平,实验结果提示其能改善卵巢黄体功能及子宫内膜容受性.基于中西医对LPD性不孕为生殖轴功能失调认识上的一致性,课题组认为补肾助孕方能够作用于垂体,提出“通过GnRH受体后信号通路调控垂体GTH表达进而调节生殖轴功能”的作用新机制假说.首次从GnRH受体后PKC-MAPK、Ca2+-CAM、cAMP-PKA信号通路,开创性地研究补肾助孕方对垂体GTH表达分泌的调控及补肾法治疗LPD的助孕新机制,为中药治疗LPD不孕症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作者:戴佳轩;徐建亚;谢彤;蒋凤荣;姜淼;周伯如;周惠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电针大肠俞募穴对功能性便秘小鼠结肠内GDNFmRNA、 RaimRNA表达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电针大肠俞募穴对功能性便秘小鼠结肠组织内GDNFmRNA、Rai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造模,电针刺激“天枢”、“大肠俞”后观察结肠上皮细胞形态、结肠组织内GDNFmRNA、Rai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小鼠结肠上皮细胞凋亡增多,GDNFmRNA、RaimRNA表达降低.电针组结肠上皮细胞凋亡减少,GDNFmRNA、RaimRNA表达增强.结论:电针能改善功能性便秘小鼠结肠上皮细胞凋亡情况,上调GDNFmRNA、RaimRNA的表达水平.

    作者:张微;李瑛;刘丽莎;罗芳丽;赵中亭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民国中医期刊《现代国医》的价值研究

    民国中医期刊承载了近代中医药的珍贵文献资料,促进了中医药的学术交流,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等诸多内容,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故以《现代国医》为例,研究民国中医期刊在中西医论争、中医教育和中药发展三方面的史料价值,同时介绍了民国中医期刊连载的专著、名家医案及中医名家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

    作者:张云;李文林;陈仁寿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病络理论本源与临床

    东学西渐、西学东渐的时代特质,势必将共识疗效推向中医学发展的前沿目标,传统的中医学理论及其方法虽然能被实践证明,但是现有的科学体系难以解释,因此借用相应科学方法进行临床或基础研究所取得的结果往往差强人意.久病入络学说自创建以来,不仅为疑难病的诊疗提供了有益启示,而且络作为一种通道的概念,可以成为中西医共识的一个切入点.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络的理论内涵尚未完善,病络也绝不等同于络病.病络作为核心病机的反映,一定是构建于中医意象思维创造之上,大概念的抽提与其伴生的大而无外、小而无内的推演并不矛盾,这一点已在毒损脑络的研究上得以印证,故基于中医原创思维,对病络理论本源及临床实践进行探讨.

    作者:张志强;谢颖桢;张华敏;王永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山水文化:从山水裁剪出“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评价标准是“境界”高下、“自然”与否,追求“高境界”和“自然”(二者等价).“境界”高下、“自然”与否根于“有序”,而真正的“有序”为生命所独有,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是生命观.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山水并非生命.那么为什么山水文化的核心评价标准也是“境界”高下、“自然”与否呢?其原理就在于,山水文化是以生命而且是以人的生命裁剪山水,山水文化以人的生命裁剪山水的具体表现有两个层次:一是山水首先要宜于人的生命,二是山水还要宜于人的生命追求“高境界”,故本文主要论述后者.生命无论是进化还是发育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按中国传统文化来说,就是追求高“层次”高“境界”的过程.山水写的是人的生命,所以山水也以有境界、高境界为上.高境界的山水画、园林、盆景,其奥秘就是高信息量.山水文化对山水的要求,一大方面的实质就是增加信息量,故将从22个方面对此加以论述.

    作者:陈小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以“深度翻译”理论模式探索中医英译

    旨在从“深度翻译”的视角探讨中医英译.中医包含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有关中医内容的英译在本质上是对中医文化的翻译.“深度翻译”既是一种具体翻译方法,也是一种翻译研究方法,其阐释性和文化再现功能不仅可以有效实现语言和意义的双重转化,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背景知识、话语语境、主体意图的充分解读,能够将中医文化保留在译文中,使译文读者有条件更好地理解、欣赏中医文化的深刻内涵,理解文化差异,实现文化再现,从而让中医通过译介真正走向世界.

    作者:蒋辰雪;刘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

    通过对近年来强直性脊柱炎(AS)中医药临床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探讨和展望,从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建设性的方法.中医药治疗AS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存在疗效评价缺乏客观性、中医特色的AS科研设计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应将RCT实验和循证医学方法运用到临床,严格筛选中药的有效成分,运用细胞、基因遗传学技术等手段,结合中医药寻找药物作用的新靶点,建立具备中医特色的AS测量体系,培养中医原创性思维等促进AS的中医内涵性建设.

    作者:温俊茂;李佳颖;陈鹏;高天琪;周驰;唐宏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肝气窜案

    肝气窜证指患者自觉有一股气遍窜全身,所到之处或胀或痛,莫可名状,痛苦异常,以老年妇女为多见,属于神经官能症一类,西医学无特效治疗方法,而中医采用辨证论治,多证属肝气郁结、气血不和,针灸结合中药治疗本病每获良效,现举其验案报道如下.

    作者:盖晓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凝练研究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价值彰显了中医药行业的特色和优势,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优良品质.以核心价值为研究点,综合古籍文献、现代期刊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不同领域及学科专家、中医药管理者及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对中医药文化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整理和凝练,终提出了“医道自然、精诚仁和”的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八字释义.

    作者:国华;柳长华;周琦;宋歌;高宏杰;高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略论《黄帝内经》喘证理论及临床应用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对喘证描述详细,但其内容较分散且仅有病而未有治法.笔者根据《内经》原文,对喘证的病因病机进行归纳,因六淫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欲久病、痰饮瘀血等病因引起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气无所主而发.根据相关原文,总结喘证在五脏和胃肠二腑不同证候的症状、治则、治法,根据临床运用经验进而列出其治疗方药.故总结了《内经》对喘证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丰富、完善了本病的中医治疗理论,为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孙景环;周天寒;李远梯;刘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天麻首乌片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天麻首乌片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采用Kromasil C18(250 ×4.6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0.3%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18 min,5%~15%乙腈;18~32 min,15%~26%乙腈;32~35 min,26%~ 27%乙腈;35~48 min,27% ~40%乙腈),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分析时间48 min.结果:根据10批样品建立了天麻首乌片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确定了18个共有峰,其中包含天麻、何首乌等6味药的特征峰.结论:该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且分析速度较快,可用于天麻首乌片的质量评价.

    作者:苏文俏;彭艳梅;李跃辉;周润维;朱立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纤维化的病因病机

    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COPD-IL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众多的专家学者从西医解剖、生理病理等角度对其进行了详细论述,但从中医角度论述的文献偏少.因此从中医的病名、病因病机等方面对本病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以期增加对COPD-ILD中医方面的认识,更加准确地把握本病的发展与转归,为本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刘晓明;张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艾灸治疗运动系统疾病和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为中医学的一种重要疗法,艾灸拥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运动系统包括骨、关节、骨骼肌、韧带与肌腱等主要结构,运动系统疾病和损伤不仅困扰运动员而且影响其运动成绩和职业生涯,而且也影响大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将艾灸应用于运动系统领域可以丰富运动系统疾病和损伤的治疗方法,故综述艾灸治疗骨质疏松症、关节炎、骨骼肌损伤、韧带与肌腱损伤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艾灸应用于更多的运动系统疾病和损伤提供依据.

    作者:史晓伟;张新定;龙碧波;周学兰;何茹;石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舌苔量化分析探索性研究

    目的:探索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舌苔颜色和厚薄特点.方法:采集103例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舌中、舌根、舌尖、舌两边舌苔颜色及全舌舌苔厚薄信息,不同部位舌苔颜色用红绿蓝三基色分值量化并比较其差异.结果:厚苔为主(73.79%);不同部位舌苔三基色分量值分析,舌中大、舌根小,舌边(左)与全舌接近,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病位不只在心而是五脏兼顾,故用舌苔颜色和厚薄来指导辩证确有依据.

    作者:陈艳;史大卓;董国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梅尼埃病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梅尼埃病是耳科一种常见病,以间歇发作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等特点而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且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因此治疗梅尼埃病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治疗梅尼埃病的方法各异、效果不一,现将有关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张炜悦;李峰;马捷;韩晨霞;郭思媛;周梦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从“年少则求之于经”阐释少儿推拿的理论基础

    “年少则求之于经”见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的《素问·示从容论》:“夫年长则求之于腑,年少则求之于经,年壮则求之于脏.”对于“年少则求之于经”,《内经》并未见有更多的说明和阐述.故就“年少则求之于经”的理论源流,通过对“年少”“经”的理解,从理论来探讨“年少则求之于经”与少儿推拿的关系,并得出“求之于经”是少儿推拿的理论基础,由此可以将少儿推拿绿色安全的疗法广泛推广.

    作者:张红卫;孙德仁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天突深刺配合冷热球囊扩张术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天突深刺治疗吞咽障碍是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陈枫教授数十年临床经验的结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旨在观察天突深刺配合冷热球囊扩张术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病人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男50名,女30名,平均年龄(58.65±8.30)岁.实验组为天突深刺配合冷热球囊扩张术治疗吞咽障碍,对照组只使用天突深刺方法治疗吞咽障碍.使用配对£检验,并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组患者治疗4周后SSA评分和VFSS评分表明,实验组SS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t=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VF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天突深刺配合冷热球囊扩张术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疗效比仅使用天突深刺方法效果要好.

    作者:董继革;蔡向红;陈枫;申岩;罗丽华;凌梦馨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痒”“癢”考辨

    痒、癢二字混乱已久,汉字简化方案中亦将“癢”简化为“痒”,但就其本源而言二者意义并不相同.“痒”字早出,早在先秦即已出现,其义指心忧惫之病、身之疮疡,为病名.“癢”字后出,先秦及汉初文献多作“養”,其本字为“浒”,表搔痒义.《玉篇》始将二者混同,此后多混用无别.在医籍训释中应注意明辨“痒”“癢”二字,否则极易导致误读.

    作者:王明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从“调气则后重自除”论肛肠科“后重”证

    基于经典文献,引证和解析古文献中关于“后重证”的记载,从理法方药4个角度总结“后重证”在临床上的理论基础和“调气则后重自除”在“后重证”中的具体实践方法;旨在全面揭示“后重证”的病机关键、临床表现、虚瘀互结的证候学特点、调气活血为基础的治疗原则和基于加味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后重证”的合理性.进一步启发中医临床医师溯本归元,注重辨证论治,发挥中医药治疗学“防治结合”的优势.

    作者:鲍新坤;林爱珍;孙光军;吴汉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