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神在情志活动中的作用探析

邵祺腾;李黎;杜渐;王昊;王克勤;杨秋莉

关键词:情志, 心神, 心主神明, 中医心理学
摘要:“心主神明”是中医心理学的重要命题.心神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高主宰者,掌控着人体的生理、心理活动,它不仅主导脏腑机能活动的协调,也主导着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并在情志与脏腑之间的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情志活动中,心神以脏腑为生理基础,通过认知主导人体对客观世界的态度体验,进而主导情志的产生,并影响着情志活动对脏腑的反映.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壮医养生法则初探

    在壮医学“三气同步、三道两路”等基本理论指导下,从顺应自然、形神共养、调摄饮食、解毒补虚、节欲葆精5个方面入手,深入探讨壮医养生法则,对丰富和完善壮医养生保健内容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唐振宇;庞宇舟;蓝丽霞;李永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益气养阴通络法对兔血管内膜剥脱术后VEGF、bFGF、 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具有益气养阴通络功效的中药欣舒注射液对兔血管内膜剥脱术后VEGF、bFGF、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欣舒注射液防治PCI术后再狭窄的机制.方法:将48只新西兰大耳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正常组、B模型组、C砍舒注射液组、D阿托伐他汀组每组各12只.2周后采集兔腹主动脉标本光镜观察腹主动脉,RT-PCR法检测腹主动脉VEGF、bFGF、TGFβ1mRNA表达.结论:欣舒注射液可通过增加VEGFmRNA表达,降低bFGF、TGF-β1mRNA表达,起到防治PCI术后再狭窄的作用.

    作者:杨莺;李文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医药治疗水痘的研究现状

    水痘是一种呈全球性分布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中医药治疗水痘有较深远的经验积累,近年来也有进一步的发展,故就水痘在中医古籍中的记载加以归纳和分析,并通过归纳总结各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的阐述提出了新的见解,对水痘治法方药的临床研究近况加以综述,同时对中医药治疗水痘的优势和缺陷提出了个人见解.

    作者:万勇;林云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益气解毒活络中药复方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组织结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气解毒通络中药复方(YQJDHL)对糖尿病(DM)大鼠肾脏结构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注射链脲佐菌素造成糖尿病及痰浊瘀毒中医证候模型.应用YQJDHL分别在造模成功及成模后2周灌胃给药,观察大鼠肾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YQJDHL能够减轻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球肥大、系膜细胞增生等病理改变,中药预防组疗效优于中药治疗组.结论:YQJDHL能够预防和治疗大鼠早期DN,其机制可能与延缓肾脏病理组织损害有关.

    作者:付晓;李敬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冠心病中医证型与血浆vWF、Ps、hs-CRP、FIB、TXB2、6-keto-PG1α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vWF、Ps、hs-CRP、FIB、TXB2、6-keto-PGF1α与冠心病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将152例冠心病患者辨证分为心血瘀阻、痰阻心脉、阴寒凝滞、心肾阴虚、气阴两虚、阳气虚衰,测定血浆vWF、Ps、hs-CRP、FIB、TXB2、6-keto-PGF1α值.结果:心血瘀阻、痰阻心脉、心肾阴虚、气阴两虚4型血浆vWF、Ps、FIB、TXB2水平明显升高,心血瘀阻、痰阻心脉2型高于心肾阴虚、气阴两虚2型,心血瘀阻、痰阻心脉、心肾阴虚、气阴两虚4型血浆6-keto-PGF1α水平明显降低,心肾阴虚、气阴两虚证型2型低于心血瘀阻和痰阻心脉2型.各证型血浆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提示心肾阴虚、气阴两虚两型病机为炎症损伤血管内皮,心血瘀阻、痰阻心脉是炎症损伤血管内皮基础上,抗血栓能力下降,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顼志兵;汪卫东;张莉芬;李俊;王毅;奚希相;朱杰;马金苗;贾晶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探析从脾论治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中心的一组临床证候的总和,其发生与体质差异、饮食不节、运动不足、七情内伤等原因相关;脾虚失运、痰湿内蕴为其主要病理环节,脾与代谢综合征证候有着密切的关系,故而临床中应当重视从脾论治代谢综合征,以健脾助运、化痰祛湿为主要治疗大法.

    作者:相萍萍;王旭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基于《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探讨心气以“降”为顺

    通过对《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的分析,认为其治疗胸痹“九方”内舍“心气以降为顺”的思路,并从心属“阳”,其用当降;脾胃为枢,心随胃降;心居上焦,君火宜降;宗气积胸中,贯心脉下行角度分析了立论基础,指出“降”是因势利导的散耶救危之法,进一步结合后世医家的传承论述了该观点.

    作者:金华;金钊;张蕾蕾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让每一粒种子都发芽

    时光荏苒,自是一年新春景!在各位的呵护下,《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喜迎弱冠之年.谨此向长期关怀、指导、支持杂志成长的各位学者,特别是广大编委、作者和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作者:胡镜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汪受传治疗儿童咳嗽用药规律分析

    目的: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挖掘汪受传教授治疗咳嗽的方剂数据.方法:以汪受传教授门诊治疗儿童咳嗽的758份有效病例为基础,建立相应方剂的药物配伍网络进行中药配伍规律的研究.结果:汪受传教授治疗该病以黄芩、桑白皮、前胡、桑叶为核心药物,配伍辛夷、枇杷叶、炙麻黄,辅以虎杖、杏仁、生甘草、款冬花,并以清热化痰为治疗原则.结论:复杂网络方法可分析方剂中中药配伍规律,可用于名老中医处方经验的数据挖掘.

    作者:谢辉辉;祁波;徐珊;戴启刚;汪受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动脉粥样硬化中医学营血辨证论治体系研究

    心脑血管疾病高居疾病谱前列,动脉粥样硬化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头号杀手.中医学建立动脉粥样硬化统一病症名,专题研究意义深远重大.在20多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过程中,初步建立了动脉粥样硬化防治数字库,从病因学、流行病学、病理学和病症学等全方位比较研究了动脉粥样硬化与中医温病学的相关性,由此而建立了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确立了营分证、血分证等主要证型和相应的论治原则、方法和方药,倡导“络通阳和”防治理念,用络通阳和安脉方加减治疗.

    作者:王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尿液代谢组学的通路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尿液代谢组学的通路.方法:通路的生物学分析使用KEGG数据库进行检索和构建,代谢产物分子注释、相关的酶或转运蛋白及其相关性质分析使用HMDB代谢组学数据库进行检索,代谢产物路径可视化采用MetPA网络软件构建.结果: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代谢通路显示,6个差异性代谢产物共参与了10条代谢路径,其中“半乳糖代谢”、“酮体的合成和降解通路”影响值分别为0.00276和0.0000.结论: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中“半乳糖代谢”、“酮体的合成和降解通路”发生变化参与其病理过程.

    作者:陈夏;郑景辉;梁健;简维雄;秦伟夫;刘华盛;王伟;吴发胜;付蕾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基于毒邪入络谈糖尿病足干性坏疽切痂时机

    糖尿病足干性坏疽往往形成痂,部分患者痴下积脓积液,需要切痂排脓,防止毒素吸收.脓液中含有多种毒素,创面的细菌和内毒素能够入侵感染组织的毛细血管,然后进入血液循环,回流后对机体造成中毒症状,即是毒邪入络.痴下无积脓积液的患者可延迟切痂,待患者血液循环改善后,痂与正常组织逐渐出现分界线且逐渐出现分泌物,为切痂时机,此时注意引流,保持创面引流通畅.

    作者:朱朝军;马静;张朝晖;樊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培土温金、化饮平喘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的疗效.方法:将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应用王明福老中医临床经验方加味苓桂术甘汤内服,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对症治疗,2周后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及主要症状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疗效满意.

    作者:刘丽杰;贾晨光;何长生;任绍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基于循证医学小儿偏肺病毒和博卡病毒肺炎的中医疗效评价研究思路

    为科学评价中医药治疗小儿偏肺病毒、博卡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应借鉴循证医学这一重视证据的科学思维方法,因此中医药治疗小儿偏肺病毒、博卡病毒肺炎疗效评价研究应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中医药治疗小儿偏肺病毒、博卡病毒肺炎的疗效评价还需体现中医自身特点和优势,故评价疗效时还必须选择反映中医药特色的证候疗效指标.遵循循证医学的临床研究方法,全面的疗效评价还应包括安全性评价和卫生经济学评价.

    作者:王明明;韩新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正交设计法筛选“肠病方”佳刺激参数组合的研究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筛选电针治疗肠黏膜损伤的佳刺激参数组合.方法:制备大鼠肠黏膜损伤模型,以三因素三水平组合电针腧穴“肠病方”,观察肠黏膜损伤指数及组织学变化.结果:各刺激参数治疗作用的显著性排列为电针频率>留针时间>治疗频次,治疗频次影响不显著.各因素中不同水平影响排序为:100 Hz>30 Hz>2 Hz; 30 min >20 min=10 min;每日2次、2d1次、每日1次均可.结论:电针腧穴“肠病方”治疗肠黏膜损伤的佳刺激参数组合为:100 Hz,30 min,每日2次.

    作者:闫丽萍;冀来喜;祁超;双源;燕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从古代文献探讨甲状腺肿的病因病机

    通过梳理中医古代文献有关甲状腺肿病因病机的论述,认为本病与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外感邪毒以及体质因素关系密切,而气滞血瘀、痰湿互结于颈前是疾病发生的重要病机.

    作者:谢绍锋;黄莉吉;刘克冕;刘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针刀苍龟探穴治疗颈型颈椎病571例临床观察

    颈型颈椎病是各型颈椎病的早期阶段,约占颈椎病的40% ~60%,我们采用针刀苍龟探穴法治疗颈型颈椎病,长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资料来源选择2000年10月至2013年5月在唐山市开平区亚林中医医院门诊治疗的571例颈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性255例,女性316例,平均年龄49岁,病程短者半年,长者8年.

    作者:黄亚林;张启明;李瀚鹏;杨志秀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火针为主治疗神经性皮炎体会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与神经精神因素有关的慢性皮肤病,病因尚不明确.《素问·调经论》认为:“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故从“血”论治,以火针为主,配合毫针、围刺进行治疗,通过调整局部与整体、多种针刺疗法并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文霞;张春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益母草与马齿苋配伍对早孕大鼠不完全流产子宫出血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母草与马齿苋配伍对早孕不完全流产大鼠的出血量、血液流变学、部分激素水平及子宫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造成旱孕大鼠不完全流产子宫出血模型,观察药物对出血量、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检测子宫匀浆液中ET和NO的含量及放免法检测血液激素水平和免疫组化法观察子宫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变化,研究药物对子宫出血模型大鼠的效应及机制.结果:益母草与马齿苋配伍可减少子宫NO分泌,提高局部TGF-β水平,减少子宫出血量.结论:益母草与马齿苋配伍能明显缓解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导致的早孕大鼠出血症状.

    作者:董自波;李超;洪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杨保林临证验案举隅

    杨保林教授从事临床医疗30余年,擅长中西合参、优势互补诊治疑难杂症,收效甚佳,兹择验案二则介绍如下.1 直肠点滴调治贲门癌案陈某,男,87岁,2014年3月21日就诊,住院号L835.患者2013年9月于地坛医院经肿标、胃镜及病检结果确诊为“贲门癌”,半年间坚持自服汤药治疗.近1周来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加重,频发恶心呕吐,伴吞咽困难、纳差、乏力.大便1周一行,小便可.

    作者:高莹;杨保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