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玲玲;陈云;张锫锫;周梦佳
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大型公立医院面对的竞争越来越大.在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和医疗质量的同时,大型公立医院不得不向管理要绩效,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打造一支现代化、职业化的医院管理人员队伍也是当前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作者:张晓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本文通过对JCI标准及国内关于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的现状及其局限性的分析,探讨对临床患者身份识别执行过程的认识,并提出对临床近百种患者身份识别场景进行分类分级,制订规范的识别流程,以指导医护人员有效落实身份识别制度,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史婷奇;刘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从社会信任危机、优质医疗资源不足、患者医疗期望值和医疗费用过高等多角度,分析导致医患纠纷处置难的原因,并提出通过制度设计明确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责任、建立完善医疗责任险制度、构建和谐医患护患关系、提升医护化解纠纷能力、营造良好舆论支持环境、增加诊疗行为透明度、重塑医患信任是破解医患纠纷处置难问题的解决之道.
作者:王宏忠;张卫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为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进行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实施单病种付费方式.方法:选取2012-2016年医保性质的胆囊炎胆石症手术患者,测算每年的次均费用和平均住院天数.结果:目前医院实行的单病种付费方式,可以控制总量,降低成本;但也存在病种覆盖范围小,支付标准低和限制新技术发展的缺陷.结论:为弥补单病种付费方式的缺陷,可引入按诊断相关分组-预付款制度(DRGs-PPS),以实现医保部门、医疗机构和患者的“三赢”局面.
作者:钱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儿科新入科轮转护士的规范化培训的方法与成效,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满足临床对护理工作的需要.方法:根据规范化培训的计划,从入科培训的目的、培训的方式、培训的内容、培训的时间安排以及考核评价方法等方面,对新入科护士从医院各项制度、儿科常见病的护理常规、专科操作流程进行系统的带教和阶段性进行考核.结果:观察组理论考试(93.24±4.76分)优于对照组(86.1±5.08分),观察组操作考核(95.3±03.68分)优于对照组(90.16±4.21分).结论:该科轮转护士的专科培训带教方法使新入科护士从理论到护理技术操作都得到提升,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扬;沈玉娟;杨卫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该文从第三方满意度调查入手,分析了医院膳食产品、膳食服务、就餐环境和就餐条件四个方面对膳食满意度的影响,从制度落实、严格考核到人性化管理等措施实施,得到了院级、处级两级多部们的大力支持,使本院的膳食满意度得到明显的提高.
作者:王麒媛;陆艳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新农合总额控制支付方式对三级公立医院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支付方式改革和转变三级公立医院经营战略提供参考.方法:研究淮安市7家三级医院2015年-2016年新农合实行总额控制支出情况,以及淮安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2016年实行总额控制前后住院人次、住院费用、病种结构的变化.结果:总额控制支付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了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但三级医院也出现不同程度的结算补偿款超支,且超支成快速增长态势.结论:面对支付方式变革带来的影响,三级公立医院应积极做好经营战略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和实行精细化管理.
作者:刘先洋;宋丹;周文艳;李寿林;傅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近年来电子商务在中国发展迅速,作为电子商务发展基础环节之一的第三方支付模式(如支付宝、微信等)已经逐渐被人们熟悉并接受.但在医疗领域,由于医院支付服务建设水平较为落后,第三方支付的使用刚刚起步,尚处于探索之中[1-2].所谓第三方支付平台,是买卖双方在缺乏信用保障或法律支持的情况下的资金支付“中间平台”.其运作的实质是在收款人与付款人之间设立中间过渡账户,使汇转款项实现可控性停顿,只有双方意见达成一致才能决定资金的去向.常见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网银在线、快钱、财付通、易宝等[3].对医院而言,若为每种第三方支付平台分别与HIS做接口,工作量非常巨大,也很复杂,为此集成支付平台的概念应运而生.
作者:朱卓谨;华履春;赵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血液安全是血站的职责所在,为避免人为差错引发输血相关医疗事故,以人为差错相关理论为基础,借鉴“瑞士奶酪模型”对人为差错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对血站已发生的人为差错实例从事故发生涉及的组织因素、不安全的监管、不安全行为的先兆和不安全行为的4个层面系统地寻找原因,并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四项预防人为差错的措施.
作者:俞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概念在医疗卫生领域掀起一场重构医疗生态的热潮,这股热潮也波及医院宣传和医院文化建设领域.更新医院宣传理念、重塑医院宣传阵地,医院宣传工作如何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新形势,成为新时期提升医院管理研究的重要命题.
作者:傅玲玲;许琴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组建夜间及节假日应急团队对于专科医院保障医疗安全重要意义.方法:通过组建多部门协作体、强化应急处置流程、狠抓医疗团队建设处置夜间及节假日出现的突发医疗安全事件.结果:成立应急团队5年多以来共处理医疗突发事件39起,急救成功率为100%,无一例医疗安全事故发生.结论:夜间及节假日应急团队具备快速诊治、快速抢救的工作能力,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医院整体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作者:徐红芹;曹国凡;姚进;何伟;郭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将SMART原则引用到医院沟通文化的规划和实施中.从规范明确化,标准文字化;医院沟通工作的可衡量性与考核结果的可衡量性;沟通目标如何能够被医务人员所接受;沟通在现实条件下是否可行、可操作;沟通目标有时间限制等方面阐述了SMART原则使用中的各个方面.SMART原则更好地将医患沟通统一融合于服务外部客户(患方)和内部客户(医方)的全过程,在全院形成良好的服务氛围.
作者:龚晓霞;谢志娟;封雪;陈重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1“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就医制度的内涵在“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就医制度中,基层首诊制的贯彻落实是基础,双向转诊是合理医疗资源配置的核心,分级诊疗是终落脚点.1.1 “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就医制度的概念剖析
作者:林妍妍;冯星;田健美;罗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借鉴客户关系管理在医院管理中应用的成功经验,将该管理理念引入医院保洁管理.保洁管理主体将临床视为内部客户,病人和家属为外部客户,重视提供保洁服务过程中客户提出的问题,及时反馈,积极整改,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保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
作者:冷雪娟;金伟;徐青 刊期: 2017年第06期
1资料与方法统计2014-2016年门诊量,以1年12个月和4个季度的门诊量变化来探讨病人在不同时间上的变化规律;同时统计2016年门诊量在前10位的科室,计算其增减的幅度[1].2结果2.1按月统计门诊量的变化情况
作者:许锡樱;戴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党员管理的实践经验,探索更加完善的住院医师党员管理模式.方法:通过专家咨询法,结合目前党员管理的现状及主要做法,探讨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结果:清晰认识到住院医师党员管理形式的多样性,提出“重视住院医师群体党建工作”、“探索‘双报到、双管理’模式”、“成立委培住院医师临时党小组”以及“丰富组织生活,提升培训热情”等实施建议.结论:积极开展住院医师党员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对培训的内涵建设和医师的职业素养教育有直接影响,对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大龙;朱滨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三级肿瘤专科医院门诊预约挂号服务满意度情况.方法:随机抽取门诊200名预约挂号患者,发放自行设计的患者预约挂号满意度调查表.结果:近五年预约挂号比例逐年提高,医院宣传为患者获知预约挂号的主要途径,患者对预约挂号流程了解程度一般,网络和微信两种预约挂号方式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患者实际取号等候时间达不到患者预期要求,患者对预约挂号的成功率满意度较高,对预约挂号流程的指导满意度较低.结论:患者对预约挂号服务总体满意程度一般,针对调查中反映的问题,今后根据患者需求不断丰富预约模式,加大预约挂号宣传力度,结合患者年龄差异化特点增强预约指导针对性,加强服务日常监督,不断提高患者对预约挂号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陈娟;吉爱军;孙城;李苏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利用QCC加强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的管理,规范抗生素使用.方法: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对2015年全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查找不合理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并实施.结果:经有效对策后,抗生素合理率从49%上升81.73%.结论:利用QCC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进行管理,管理有效.
作者:史兰萍;杨香玉;王东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医院后勤的服务对象包括病员患者及家属和所有医院职工,后勤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医院的社会声誉和医疗秩序的稳定,对医院日常工作有序进行至关重要.后勤管理涉及部门多,管理协调难度大,后勤员工的技术水平、职业素质等参差不齐,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问题处理不到位,患者评价差,设备配件浪费严重等问题.在医院搬迁到新址后,作为后勤服务人员应在后勤外包、精细化管理等方面思考,在医院规模翻番后依然可以将医院后勤管理提高到新的水平.
作者:吴振宇;刘盛虎;吴文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调查手术医生对手术进行点数管理、考核的认识,以便建立一套科学、公平、便捷的评价指标.方法:对3家三级甲等医院、3家二级甲等医院312名手术医生基本情况、手术点数认识、结果运用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88.46%手术医生认为,需要转变考核方式,施行手术点数进行全方面管理.结论:医院应实施手术点数管理,加强手术医师精细化管理,转变评价与考核方式,促进医师成长动力,激发事业热情,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作者:曹德林;王文君;吉鹏;周晓宇;赵建美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