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研究

韩静

关键词:孟鲁司特钠, 布地奈德, 支气管哮喘
摘要: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治疗,治疗组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PEF、FEV1/FVC值等肺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43%(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提高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 35例腹泻型IBS患者为研究对象,数子法随机分为A、B、C三组,三组患者首先均接受常规治疗,A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B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C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上述两种药物,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消化系统症状评分及病情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1<0.05).C组消化系统症状评分及病情程度评分与A、B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5).三组患者炎症程度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0.05).A组、B组患者炎症程度明显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0.05).结论综合疗法在腹泻型IBS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消化系统症状,改善患者病情,适合于临床推广.

    作者:师艾丽;陈启龙;刘彬;安俊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新发现或帮助开发疟疾疫苗

    来自牛津大学等处的科学家或许找到了靶向作用疟原虫的新途径;如今疟疾每年影响着超过40万人的生命,而且大部分患者都是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引发的感染,然而生活在疟疾经常爆发区域的人们天然状态下就会获得一种特殊的免疫力来帮助机体在成年时抵御疟疾感染,因此发现抵御疟疾疫苗的可能性手段就是从分子水平上来揭示这些特殊群体机体天然免疫反应的过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立普妥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

    目的:探讨立普妥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方法:脑梗死患者1 3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5例,两组都给予积极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20mg立普妥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结果:两组治疗后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面积对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值都明显下降,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立普妥治疗脑梗死患者能有效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状况,促进血脂的降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自立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聚乳酸类生物可降解材料在植入剂中的应用

    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吸收性,广泛应用于缓释药物载体、手术缝合线、骨折内固定材料等生物医学领域和农业、工业包装等领域.该文综述了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作为缓控释载体应用于植入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叶小玲;赵莹;周庆旺;朱月刚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消化性溃疡的维持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维持治疗.方法:选取消化性溃疡维持治疗患者36例临床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维持治疗复发时间12 ~ 16周复发1例,16 ~ 20周复发1例,20 ~ 24周复发3例.经维持治疗有效25例,镜下复发7例,Hp阳性4例.结论维持治疗能减少消化性溃疡的复发,使第一年的复发率从80%左右降至20%左右,其中对症状性复发的控制尤为肯定.

    作者:鲁林东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定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热哮证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热哮证患者应用定喘汤进行治疗的方法及效果展开观察与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6例支气管哮喘热哮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应用定喘汤治疗,统计并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此外,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以及FEV1/FVC等肺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应用定喘汤对支气管哮喘热哮证患者展开治疗,可充分缓解其临床症状,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雁青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EICU患者外出检查的风险分析及安全护理

    目的:分析EICU患者外出检查的风险特征,评价安全管理效果.方法:其中201 3年1月~2014年3月接收284例纳入改进前,2014年4月~ 2015年12月接收325例纳入改进后,2014年4月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结果:改进后医疗相关不良事件、疾病相关危象、普通意外事件、创伤性意外事件、管理不良事件、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改进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ICU患者外出检查的风险较多,开展风险管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获得患者及其家属好评.

    作者:罗元元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两种预备方法对根管治疗约诊间痛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两种预备方法对根管治疗约诊间痛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本院口腔科收治的124例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分组.A组患者采用常规步退技术进行根管预备,B组患者采用G钻改良步退技术进行根管预备.对比两组患者根管治疗期间约诊间痛发生率和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结果:A组患者约诊间痛发生率为19.35%,满意率为88.71%;B组患者约诊间痛发生率为6.45%,满意率为98.39%.经数据统计分析发现,B组患者约诊间痛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A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根管治疗过程中采用G钻改良步退技术进行根管预备有助于降低约诊间痛的风险,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作者:陈小剑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CT双期扫描对节段性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与胰腺癌及胰内分泌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CT双期扫描强化模式对节段性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胰腺癌及胰内分泌肿瘤(PE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 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例节段性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43例胰腺癌患者及22例胰内分泌肿瘤患者的CT双期扫描资料,对比研究CT双期扫描强化模式对三种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节段性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胰腺癌及胰内分泌肿瘤三组患者影像密度均匀度、形态、平扫密度、门脉期密度、动脉期密度方面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IP、胰腺癌、PECT患者的CT双期扫描结果差异明显,该检查方法可为三种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刘栋云;杨荣伟;郭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教育的实践体会

    目的:研究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教育的实践体会.方法: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群众为研究对象,开展健康教育实践,探讨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结果: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后,社区群众的日常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2.5%,围产期保健知晓率为81.2%,婴幼儿喂养知识知晓率为75.4%,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5.95%,均明显高于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前.结论: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能够提高社区群众关于日常健康知识、围产期保健、婴幼儿喂养、慢性病防治等知识的知晓率,促进健康知识在群众中的普及,有助于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伟坚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中药的胚胎毒性研究进展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很多妊娠妇女的首选药物,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原因没有经过严格的胚胎毒性研究与筛选.本文就近年来通过体外检测方法对中药胚胎毒性的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夏小婧;张婉晴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 2015年6月,缬沙坦组、氨氟地平组各42例,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结果:治疗后,缬沙坦、氨氯地平组白昼SBP、DBP、FPG、UM、Scr低于治疗前,缬沙坦、氨氯地平组夜间SBP、DBP、FPG、UM低于治疗前,缬沙坦SDP、DBP高于氨氯地平组,缬沙坦FPG、UM低于氨氯地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缬沙坦组血压达标率低于氨氯地平组、血糖达标率低于氨氯地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并不能增进血压控制效果,但可改善肾功能.

    作者:唐海英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自我管理教育在观察口服索拉菲尼治疗肝癌患者出现手足皮肤反应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在观察口服索拉菲尼治疗肝癌患者的手足皮肤反应中的作用,鼓励患者及家属积极主动参与医疗安全.方法:对26例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采用自行设计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表和疾病症状自评表分别于患者服药一周后、一个月后及三个月后进行测评.结果:患者在服药一周后、一个月后及三个月后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对疾病症状的自评结果以轻度为主,少数为中度和重度.结论自我管理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疗安全的参与性,有利于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的实现.患者及家属对症状的自评有助于及时发现护理问题,及早实施预见性护理,从而减轻或者避免程度严重的手足皮肤反应的发生.

    作者:祝小花;叶宛萍;肖海雄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全面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的影响.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12月,纳入癌痛55例,按数字法将其分组.26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29例为研究组,接受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结果:两组中研究组VAS、SDS和SAS改善更明显,满意度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癌痛患者焦虑及抑郁,疼痛减轻,值得推广.

    作者:李莉;贾丽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ELISA法和ECLIA法检测乙肝五项的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电化学发光技术(ECLIA)检测乙肝五项的结果差异.方法:分别用ELISA法和ECLIA法测定1 07例乙肝病人血清标本的HBsA g、HBsAb、HBeAg、HBeAb、HBcAb,检测结果用阴性和阳性来表示,并用x 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对于HBsAg、HBsAb、HBeAg、HBeAb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对于HBcAb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ECLIA法检测灵敏度可能高于ELISA法,有条件的实验室应尽量采用ECLIA法检测乙肝五项.

    作者:刘志洲;吕波;刘杨;张晓雷;郑俞;杨鹏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深夜吃东西或影响记忆力/实验性的情绪诱导或可影响机体促炎性因子的水平/动脉硬化可预测认知能力下降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腹腔镜模拟器在临床带教的好处

    腹腔镜模拟器在临床带教中应用的好处进行分析,并提出注重带教前的准备活动,开展丰富的实践应用活动以及开展带教后的评价活动等相关应用策略.

    作者:王明阳;陈敏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1例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联合OB棉塞肛治疗重度失禁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一例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汇涵术泰)联合0B棉成功治愈重度失禁性皮炎的疗效观察及经验总结.方法: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后,干棉球抹干,肛门内置OB棉,汇涵术泰均匀喷涂创面.结果:显效时间为4~ 6d,痊愈时间为10 ~ 12d.结论:汇涵术泰联合OB棉塞肛治疗重度失禁性皮炎效果显著.

    作者:邓小春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基层中医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和防范

    目的:为保障基层中医医院手术室护理、手术患者的安全.方法:分析总结基层中医医院手术室护理目前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结果:加强制度化管理,有效控制与减少了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结论:完善的制度职责、严谨的工作态度、不断提高的专业素质,才能减少护理差错隐患,更加的保证患者手术安全.

    作者:李菊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当归补血汤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分析

    当归补血汤作为经典的中药方剂,以其独特的优势及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一直被沿用至今,并且在现代医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仍然在临床上具有独特的应用优势.笔者以下就以两个典型病例为主,对当归补血汤在妇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进行了阐述.

    作者:齐彬 刊期: 2016年第2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