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4小时生命救援队”院内急救模式的实践和探讨

储晓彬;陈建荣;戴春雷

关键词:24小时生命救援队, 院内急救
摘要:目的 探讨“24小时生命救援队”院内急救的意义和运行模式,以期为院内急救提供参考.方法 当患者出现非预期的心脏骤停等突发情况时,在场医护人员应按照紧急意外抢救预案立即进行现场救护,同时启动紧急呼救与支援机制.当事科室立即拨打呼叫“8120”(急诊科内线电话),同时立即进行复苏程序.“8120”值班护士接听“求救”后,立即通知院内24小时生命救援队.救援队成员接到呼救电话后在5分钟内赶到现场,到达现场后主持心肺复苏,其他人员密切配合.对该模式运行方式和成效进行调研分析.结果 该急救模式运行近1年来收效显著,31名救治对象呼吸心跳全部恢复,复苏成功.结论 24小时生命救援队是行之有效的院内急救模式.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医院急诊患者分级分区诊疗的实践及效果分析

    介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院急诊分级分区诊疗实施情况,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施前后急诊医疗指标、效率指标的变化.

    作者:汤杨;顾民;刘云;朱滨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医院后勤保障模式与成本控制的思考

    作者从财务管理的维度对医院后勤保障模式进行分析评价,并对实践工作中的问题琢磨思考,以期提高工作质量,降低医院后勤保障运行成本.

    作者:郑虹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从财务管理角度看医用高值耗材的管理流程

    文章就医用高值耗材的采购、保管、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全过程管理流程以财务管理的视角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并希望能以信息化作为前导,以流程规范化作为抓手,将高值耗材管理纳入医院规范化管理流程中.

    作者:潘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参与式教学在我国护理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与思考

    文章介绍目前参与式教学在我国护理高职教育应用中的主要方式,回顾和总结参与式教学的优缺点,分析制约现阶段护理高职教育开展参与式教学发展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以提高护理高职教育水平.

    作者:项俊之;季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充分发挥工会作用 增强地市级公立医院核心竞争力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度重视工会工作,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通过维护员工权益、举办岗位练兵、丰富文化生活、给予人文关怀等多项举措,为全体员工提供用心的服务,增强了医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作者:丁碧岚;张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公立医院在供给侧改革中的作用

    公立医院在医疗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该文认为当前公立医院在供给侧方面存在定位模糊、对新增医疗需求缺乏有效应对、科研成果转化不足、经营压力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办法:准确的诊疗服务功能定位、优质的防治康服务体系、有效的创新转化平台、精细化的多维管控措施.

    作者:汪丹梅;薛琴;唐晓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某三甲综合性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目的 分析门诊患者满意度现状,为进一步提升门诊服务能力,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某三甲综合性医院1 500例门诊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患者对医院辅助设施评价较高,满意度均超过90%;在服务态度方面,挂号收费处人员满意度得分低(4.31 ±0.938);在医疗过程方面,就诊秩序满意度得分低(4.34 ±0.929);在就医时间方面,门诊患者对检查等候时间和候诊时间(3.83±1.029、3.90±1.065)不满意;在医院服务总体满意度方面,医疗费用、就诊时间的满意度得分低(3.96±0.961、4.09±0.841).结论 医院应通过强化服务意识,优化就医流程,完善收费管理制度等措施,进一步提升门诊服务能力,保证医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王炼;朱春林;滕芸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院前急救服务收费存在问题分析

    急救收费是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明确院前急救收费项目和标准,对于规范急救管理,促进急救事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梳理了院前急救服务收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者:田建广;张燕;周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医院管理文化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现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是构成医院管理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正是医院管理文化的外在体现,集中体现了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激励人的思想境界.以人为本的医院管理文化是医院人文建设的重要部分,而人文建设是优秀医院的显著标志,文化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高境界.

    作者:唐薇;卢涛;于震泰;戴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高值耗材医嘱的管理流程

    通过对高值耗材使用前下医嘱的合理化管理,实现医疗管理部门定期对高值耗材使用情况的统计、评价,一方面建立考核机制,促进医生合理规范使用高值耗材.经过长期的数据积累,在建立和完善安全库存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高值耗材采购的计划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配合临床路径制定并逐步完善耗材使用套餐,为规范手术中耗材使用、控制医院成本和病人费用打下有效数据基础.

    作者:徐海青;武文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的应用和实施

    实验室对仪器设备需进行周期性的检定或校准.在检定或校准周期内,使用频率高、易损坏、性能不稳定的仪器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不能持续保持检定或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实验室可以通过核查标准物质、保留样品再测试以及量具核查的方法对仪器设备进行期间核查,使其满足检测的要求,保证出具的数据具备有效性和可靠性.

    作者:丁小磊;潘红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医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文章介绍了新形势下,涟水县人民医院党委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做法及成效.

    作者:左扬松;夏林彬;宋晓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电子病历质控体系的重要手段及质控点设置的探讨

    通过对电子病历系统的研究,介绍了电子病历质量控制方法及质控点的设置.电子病历系统可通过设置病历质控点,全程对病历质量进行实时监控,达到提高病历质量、规范医疗行为的目的.同时,提出了电子病历现阶段运用存在的问题,并对电子病历质控点的合理设置和电子病历质控体系进行探讨.

    作者:张鑫;浦福兴;季国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新时期医院青年社团化管理模式创新体会

    将高校社团化管理模式引进医院,创新共青团工作模式,充分调动青年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医院建设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尤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浅谈新医改背景下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

    通过阐述人事档案信息化的必要性,分析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提出改进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对策.

    作者:卢长艳;杨志刚;田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海门市中医院医患关系调查与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医学模式转变的现实困境和有利因素,对现代医学模式在医患关系管理领域的应用展开研究并提出建议.

    作者:黄庆辉;胡敏;赵晓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公立专科医院员工招聘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结合苏州市市属公立专科医院公开招聘工作现状,从社会背景、招聘政策、招聘渠道及方式方法方面分析当前招聘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公立专科医院公开招聘工作的发展趋势及解决对策.

    作者:金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某三甲医院2015年上半年死亡网报质量分析与对策

    目的 通过分析某三甲医院2015年上半年居民死亡证明书网络直报质量情况,发现死因网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改进方法,提高死因网报质量.方法 通过国家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建立某院2015年上半年469份死因网报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死亡病例469例,网报率100%,网报不合格率高达68.66%,不合格原因分析:一般项目信息填写不规范比例高,其次是死因疾病编码不规范,第三是死因疾病填写不规范,第四是死因不明者未填写调查记录.结论 提高死因网报质量必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医师填写质量培训和网报质量控制.

    作者:陈亚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大型妇产医院门诊电子病历的应用与实践

    介绍了无锡市妇幼保健医院门诊电子病历系统建设的现状.通过对门诊电子病历系统运行分析,为实现切合门诊医疗工作的特点,健全完善高效易用的门诊电子病历系统提供了一定的实践依据.

    作者:王相峰;陈嘉;李俊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质量管理工具PDCA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质量管理工具PDCA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护理人员80人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实验组40人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40人运用传统教学方法.质量管理工具PDCA教学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员质量管理工具PDCA培训考核成绩,同时发放问卷,调查学员对质量管理工具PDCA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的理论知识成绩和操作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学员的认可度高.结论 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在质量管理工具PDCA教学中,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张小丽;肖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