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惠青;于俊生
目的:探究黄芩苷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动物行为学、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再生数量以及COX-2(环氧化酶-2)蛋白表达量的影响,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84只体质量250~ 300 g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个实验组(n=28):假手术组(Sham),全脑缺血/再灌注后黄芩苷胃灌注处理组(Baicalin),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生理盐水胃灌注处理组(Saline-water).参照Pulsinelli法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通过Bederson神经症状分级评分、被动回避实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分别检测黄芩苷对模型大鼠神经功能损伤、学习记忆能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数量以及COX-2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Sham)比较,Baicalin组与Saline-water组大鼠神经功能障碍症状都更加明显且差异显著;大鼠进入暗室的潜伏期均缩短,错误次数均明显增多;海马脑区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增加;脑组织环氧合酶-2(COX-2)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与Saline-water组比较,Baicalin组大鼠经黄芩苷胃灌注干预,神经功能损伤显著改善,潜伏期显著延长,错误次数显著减少;Baicalin组海马脑区Brdu阳性细胞数显著多于Saline-water组,Baicalin组COX-2蛋白的表达水平较Saline-water组明显降低.结论:黄芩苷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显著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COX-2基因表达、抑制损伤伴随炎症反应,从而改善内源神经干细胞小生境(niche),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或存活率.
作者:王海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索触骨针法治疗效果的作用机制.方法:总结应用触骨针法治疗痛证疾病的经验,结合现代医学理论探讨相关机理.结论:触骨针法治疗痛证疾病效果显著,其作用机理与骨膜结构密切相关.
作者:刘智斌;牛文民;王渊;王卫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评价丹灵芪刺饮治疗假后疲劳型亚健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假后疲劳型亚健康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补中益气丸治疗,治疗组给予丹灵芪刺饮治疗,治疗周期28 d.结果:丹灵芪刺饮治疗假后疲劳型亚健康的总有效率优于补中益气丸;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丹灵芪刺饮改善程度优于补中益气丸.结论:丹灵芪刺饮用于治疗假后疲劳型亚健康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骞芳;范铁兵;樊新荣;万涛;梁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肺纤维化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本病临床缺乏特效药物,中医药在防治肺纤维化方面优势渐显,作用机制研究也不断深入.故通过归纳、总结近年来的相关文献,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细胞外基质代谢、干预细胞凋亡、调节微血管新生、纠正氧化/抗氧化失衡、调节免疫功能、减轻内质网应激7个方面阐述了中医药防治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可为临床中医药有效防治肺纤维化提供实验室依据.
作者:渠景连;龚婕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对中轴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中P物质、IL-6、IL-2、TNF-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针刀和药物治疗观察疗效及相关指标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BASDAI、BASFI、脊柱疼痛Likert四级积分、P物质、IL-6、IL-2和TNF-a指标均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刀治疗中轴型AS的疗效显著,可能与其抑制IL-6、IL-2、TNF-a、P物质的表达有关.
作者:杨喜云;郭健;陈志茹;赵大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亢害承制”是中医学的经典理论,历代医家借鉴其机理,清晰地展现了事物之间的承制关系,并将其运用于疾病的诊疗过程之中.笔者结合“亢害承制”理论解读消渴病相关事宜,阐发五脏之间的承制关系及脏腑功能动态平衡在消渴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导师吴深涛教授化浊解毒扶正之消渴病治法,以期对消渴病的认识和诊治有所启发.
作者:李沛纯;吴深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护场”见于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疡医·疔疮》:“凡生疔疮,身热头疼,手足温和,饮食入常,疔之四围赤肿,名曰护场可治.”《中医外科学》(七版)释为“疮疡正邪交争中,正气能够约束邪气,使之不至于深陷、扩散,而形成的局部作肿范围.”徐强将其含义扩展,广义护场(大护场)是调动全身正气对体内一切致病因素进行的抵抗,狭义护场是针对局部外科疾病而言[1].临床中借助护场理论,为糖尿病足、局灶脑缺血、肿瘤转移扩散等难治病的防治开创了局部微观与全身宏观辨证相结合的新局面.
作者:樊圣丽;周春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不寐一证多因情志所伤、劳逸失度、久病体虚、饮食不节等引起阴阳失交、阳不入阴而形成.其病机较多,众说纷纭,对不寐的辨证尚未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以致医者多有困惑.《内经》论述不寐从阴阳着手,但文简义深,很难运用于临床.故从易经卦象中的“否”卦和“未济”卦为切入点,从易理的角度探讨不寐“阳不入阴”的病机变化,希冀对不寐的辨证治疗提供新的视角.
作者:陆逸莹;冯蓓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以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筛选enki上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文献并建立方剂数据库,方剂逐一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出的方剂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筛选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方剂216首,涉及中药228味;确定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及组合,并演化得到新处方10首.结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方剂以活血化瘀、燥湿化痰、补肾益智、醒神开窍、补血益气为主,为中医药临床靶向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了依据.
作者:赵艳青;滕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国和朝鲜(韩)的医学交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以清宫存藏朝鲜(韩)医籍为对象,以古籍目录学为线索,以清宫遗存的朝鲜(韩)《东医宝鉴》、《济众新编》两部朝鲜刻本医籍为依据,分析中医学古籍对朝鲜(韩)医学的渗透影响,探讨朝鲜(韩)医籍编纂过程及体系的构成.研究表明,《东医宝鉴》、《济众新编》两部朝鲜(韩)医学代表著作其理论框架来源于中医学,其所呈现出的医学思想特征与道家思想密不可分,对剖析朝鲜(韩)医学的历史渊源,探讨中医文化国际交流和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士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清热化痰理气方治疗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呼吸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10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平喘、必要时呼吸机通气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增加清热化痰理气汤剂口服,对照组给予沐舒坦针剂静脉注射,1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症状评分、祛痰作用、黏蛋白含量.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咳嗽、咳痰、喘息、口干、大便干、小便黄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排痰难度、痰性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黏蛋白含量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黏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清热化痰理气方能够有效改善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党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湿疹不同证候核因子-κB、热休克蛋白70表达,探讨其与湿疹不同证候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湿疹患者30例,包括风湿热蕴证18例,血虚风燥证12例,另取健康人8名作为对照.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组织中NF-κB mRNA和HSP70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皮损内核因子-κB、热休克蛋白70蛋白表达.结果:HSP70 mRNA和蛋白表达,风湿热蕴证组高于血虚风燥证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虚风燥证组表达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风湿热蕴证组表达高于血虚风燥证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虚风燥证组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SP70和NF-κB的表达程度可能体现了“湿疮”病理过程中机体正邪力量,为揭示中医湿疮“证候”的本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龙剑文;皮先明;涂亚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肺金生方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生长和对新生血管的影响,初步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成功构建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C57BL/6小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荷瘤对照组、顺铂组、肺金生方低剂量组、肺金生方高剂量组4组,每组12只,分别以相应药物干预2周,取瘤块称重,计算肿瘤抑制率;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Lewis肺癌小鼠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Lewis肺癌小鼠肿瘤组织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和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结果:各组肿瘤质量中,顺铂组(1.65±0.15)g、肺金生方低剂量组(2.42±0.19)g、高剂量组(1.83±0.16)g与荷瘤对照组(3.13±0.21)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的抑瘤率分别为:荷瘤对照组0,顺铂组46.61%,肺金生方低剂量组27.32%,肺金生方高剂量组44.29%:各组MVD的值中,顺铂组(16.74±0.96)个,肺金生方低剂量组(19.31±0.85)个、肺金生方高剂量组(17.21±0.77)个与荷瘤对照组(29.98±1.06)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各治疗组的VEGF和bFGF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金生方高剂量组VEGF和bFGF蛋白的表达与顺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金生方可抑制血管新生对抗Lewis肺癌,其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和bFGF相关.
作者:王克强;陶琳;王绪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一般认为李东垣之书详于内伤而略于外感,故分析了李东垣撰写《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的历史背景,以及“人迎候外,气口候内”脉学理论对其学术思想形成的影响,认为李东垣所论“内伤病”除指通常意义上的七情、饮食、劳倦等所致的疾病外,还包括因暑湿、疫疠之气等所致的外感病.李东垣在“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理论指导下论治内外伤痛,并就除风湿羌活汤、羌活胜湿汤、补中益气汤、胃风汤、清暑益气汤等方论治外感病的特色作了分析.
作者:于惠青;于俊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国内外所有研究石膏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为临床抉择提供可靠的循证学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及手工全面检索石膏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试验.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试验、评价质量和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S.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4项研究、474例患者纳入到本评价系统,3项研究描述了传统小夹板与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优良率,2组间临床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篇文献2组临床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传统的小夹板固定是有效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叶洁;尹萌辰;夏烨;许金海;莫伟;俞志兴;陈妮;莫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湿热蕴肺是咳嗽的一个重要证型,临床上较为常见.该证因其病因病机和症状复杂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舌象是诊断湿热蕴肺的关键指标,治疗上宜湿热两清,宣肺降气止咳.临证中以千金苇茎汤加减化裁治疗湿热蕴肺,疗效满意.故分析湿热蕴肺的病因和病机特点,列出鉴别诊断,对其证治要点进行探讨,并举以验案,以供学习与临证参考.
作者:罗冠杰;王彦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评价针药复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选取双侧日月穴、气冲穴、阳陵泉穴并给予持续电针刺激.比较2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停药至意识恢复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记录2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及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麻醉药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从停药到意识恢复、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显著缩短,术后试验组患者疼痛评分、镇痛药物的使用及恶心呕吐的发生均低于对照组,同时试验组患者在肠功能的恢复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采用针药复合麻醉取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且恢复迅速.
作者:王以东;周嘉;韩刚;孔宪诚;曹羽;龚航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二陈汤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痰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收集东方医院肿瘤科门诊与住院晚期NSCLC痰证患者40例给予二陈汤口服2周,对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QLQ-C30和QLQ-LCl3量表评分显示,治疗后的整体评分高于治疗前,治疗前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消化道症状、呼吸道症状、其他症状评分高于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后.结论:二陈汤可显著提高NSCLC痰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海燕;王芬;曹阳;肖俐;张可睿;李泉旺;刘传波;李金泽;左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是一种难治性慢性皮肤病,属于中医学松皮癣和顽癣范畴.艾儒棣提出扶正祛邪、滋阴活血法,并采用中药桃仁四物汤合二至丸加减,治疗1例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其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尤雯丽;陈明岭;艾儒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能否缓解膝骨关节炎的病理改变.方法:将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黄芪甲苷组,实验组通过关节不稳术造成小鼠膝骨关节炎模型,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黄芪甲苷腹腔注射8周.取左侧膝关节进行三维重建和组织学染色.结果:模型组小鼠膝关节半月板钙化明显增加,关节软骨变薄,Ⅱ型胶原明显减少,破坏明显,边缘骨赘形成;黄芪甲苷组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黄芪甲苷可以减轻关节不稳诱导的小鼠膝骨关节炎病理改变.
作者:赵永见;薛纯纯;王利波;李晓锋;施杞;王拥军;舒冰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