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以东;周嘉;韩刚;孔宪诚;曹羽;龚航军
湿热蕴肺是咳嗽的一个重要证型,临床上较为常见.该证因其病因病机和症状复杂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舌象是诊断湿热蕴肺的关键指标,治疗上宜湿热两清,宣肺降气止咳.临证中以千金苇茎汤加减化裁治疗湿热蕴肺,疗效满意.故分析湿热蕴肺的病因和病机特点,列出鉴别诊断,对其证治要点进行探讨,并举以验案,以供学习与临证参考.
作者:罗冠杰;王彦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对中轴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中P物质、IL-6、IL-2、TNF-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针刀和药物治疗观察疗效及相关指标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BASDAI、BASFI、脊柱疼痛Likert四级积分、P物质、IL-6、IL-2和TNF-a指标均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刀治疗中轴型AS的疗效显著,可能与其抑制IL-6、IL-2、TNF-a、P物质的表达有关.
作者:杨喜云;郭健;陈志茹;赵大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肺纤维化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本病临床缺乏特效药物,中医药在防治肺纤维化方面优势渐显,作用机制研究也不断深入.故通过归纳、总结近年来的相关文献,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细胞外基质代谢、干预细胞凋亡、调节微血管新生、纠正氧化/抗氧化失衡、调节免疫功能、减轻内质网应激7个方面阐述了中医药防治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可为临床中医药有效防治肺纤维化提供实验室依据.
作者:渠景连;龚婕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脾气虚证和脾阳虚证大鼠胃组织的改变与cAMP-PKA信号通路的相关性.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脾气虚组、脾阳虚组,脾气虚采用饱食1d、禁食2d、游泳15 d,脾阳虚采用脾气虚证加灌服番泻叶造模,造模后检测大鼠胃组织cAMP活性及PKA、CREB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脾气虚组和脾阳虚组胃组织cAMP活性及PKA、CREB mRNA和蛋白表达均减弱.结论:脾气虚证和脾阳虚证大鼠胃组织的改变与cAMP-PKA信号传导通路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宋囡;贾连群;王俊岩;单德红;何丽娟;曹媛;朱美林;杨关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黄芩苷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动物行为学、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再生数量以及COX-2(环氧化酶-2)蛋白表达量的影响,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84只体质量250~ 300 g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个实验组(n=28):假手术组(Sham),全脑缺血/再灌注后黄芩苷胃灌注处理组(Baicalin),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生理盐水胃灌注处理组(Saline-water).参照Pulsinelli法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通过Bederson神经症状分级评分、被动回避实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分别检测黄芩苷对模型大鼠神经功能损伤、学习记忆能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数量以及COX-2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Sham)比较,Baicalin组与Saline-water组大鼠神经功能障碍症状都更加明显且差异显著;大鼠进入暗室的潜伏期均缩短,错误次数均明显增多;海马脑区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增加;脑组织环氧合酶-2(COX-2)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与Saline-water组比较,Baicalin组大鼠经黄芩苷胃灌注干预,神经功能损伤显著改善,潜伏期显著延长,错误次数显著减少;Baicalin组海马脑区Brdu阳性细胞数显著多于Saline-water组,Baicalin组COX-2蛋白的表达水平较Saline-water组明显降低.结论:黄芩苷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显著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COX-2基因表达、抑制损伤伴随炎症反应,从而改善内源神经干细胞小生境(niche),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或存活率.
作者:王海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方法:将58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肢上臂周径差值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前后患肢周径差值比较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结论:益气活血利水通络中药配合淋巴按摩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庄淑美;许伟;刘建桥;苏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国和朝鲜(韩)的医学交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以清宫存藏朝鲜(韩)医籍为对象,以古籍目录学为线索,以清宫遗存的朝鲜(韩)《东医宝鉴》、《济众新编》两部朝鲜刻本医籍为依据,分析中医学古籍对朝鲜(韩)医学的渗透影响,探讨朝鲜(韩)医籍编纂过程及体系的构成.研究表明,《东医宝鉴》、《济众新编》两部朝鲜(韩)医学代表著作其理论框架来源于中医学,其所呈现出的医学思想特征与道家思想密不可分,对剖析朝鲜(韩)医学的历史渊源,探讨中医文化国际交流和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士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平衡思想是平乐正骨防治骨伤科疾病的理论特色之一,是关于人体生理与病理、健康与疾病关系的一种辨证平衡观.平乐正骨作为屹立于中原、辐射全国的学术流派,在骨伤科疾病防治中推崇平衡思想,该思想在指导痰瘀痹阻型膝痹病治疗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故从平乐正骨的平衡思想内涵、平乐正骨对痰瘀痹阻型膝痹病的认识、平衡思想在痰瘀痹阻型膝痹病中的运用、病例举隅4个方面,挖掘并探讨平乐正骨平衡思想在痰瘀痹阻型膝痹病中的运用.
作者:刘斌;郭艳幸;郭珈宜;李峰;张云飞;程森永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能否缓解膝骨关节炎的病理改变.方法:将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黄芪甲苷组,实验组通过关节不稳术造成小鼠膝骨关节炎模型,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黄芪甲苷腹腔注射8周.取左侧膝关节进行三维重建和组织学染色.结果:模型组小鼠膝关节半月板钙化明显增加,关节软骨变薄,Ⅱ型胶原明显减少,破坏明显,边缘骨赘形成;黄芪甲苷组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黄芪甲苷可以减轻关节不稳诱导的小鼠膝骨关节炎病理改变.
作者:赵永见;薛纯纯;王利波;李晓锋;施杞;王拥军;舒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评价针药复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选取双侧日月穴、气冲穴、阳陵泉穴并给予持续电针刺激.比较2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停药至意识恢复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记录2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及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麻醉药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从停药到意识恢复、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显著缩短,术后试验组患者疼痛评分、镇痛药物的使用及恶心呕吐的发生均低于对照组,同时试验组患者在肠功能的恢复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采用针药复合麻醉取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且恢复迅速.
作者:王以东;周嘉;韩刚;孔宪诚;曹羽;龚航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袁士良教授行医40余载,在辨治不寐症方面经验丰富、见解独到,擅长运用黄连温胆汤辨治痰热内扰型不寐症,以合方加炒酸枣仁辨证运用于各个证型,临证加减运用药对配伍效大力宏,结合精神、生活调摄效如桴鼓.
作者:袁保;杨静;陈强;夏秋钰;花海兵;袁士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体质对六淫具有特定的选择性和易感性,六淫致病其发病形式、病变类型、疾病转归都与个体体质因素关系密切.故探讨六淫的概念及其致病机理、体质的相关问题及其形成机制,旨在阐释个体体质偏性对六淫致病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体质偏性与六淫致病的关系,这将为临床上诊治疾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肖勇;刘英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沈绍功教授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临证50余栽,在治疗恶性肿瘤时提出治疗恶性肿瘤应当先开胃口后调阴阳,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整体和综合优势,重视扶助正气,治疗过程中注意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同时注意病机证类相一致,在临床中收效甚佳.
作者:刘大胜;王凤;信富荣;韩学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对秋的表述中“容平”、“急”等字按一般意义难以将字义与文段的主旨相贯通,历代鲜有注解到位者.故从秋时天地大象基础上,立足传统小学以诸字之音、形、义解析切入,引用诸经籍相关例句作为旁证,以“敛-实-安-舒”的动态过程释“容平”,以“裹缩”释“急”,以“鸡应酉而酉为秋门”释秋三月“与鸡俱兴”,以“以刀守法”释“刑”,以“澂”训“清”,疏通诸字与全段主旨的关系,并就“秋”字读音蕴含秋时大象及古人基于象思维构建中医理论略作阐述.
作者:李强;李贺;张志斌;范逸品;于大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不寐一证多因情志所伤、劳逸失度、久病体虚、饮食不节等引起阴阳失交、阳不入阴而形成.其病机较多,众说纷纭,对不寐的辨证尚未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以致医者多有困惑.《内经》论述不寐从阴阳着手,但文简义深,很难运用于临床.故从易经卦象中的“否”卦和“未济”卦为切入点,从易理的角度探讨不寐“阳不入阴”的病机变化,希冀对不寐的辨证治疗提供新的视角.
作者:陆逸莹;冯蓓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毒”是中医学的独特认识,也是癌症等顽疾的重要成因.章永红教授临证常从“毒”解析癌症,并从“毒”施治癌症,认为癌毒的形成是癌症发生发展的关键,以毒攻毒治法即运用有毒药物攻解癌毒,则是治疗癌症的核心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认知度.以药之“毒”攻癌之“毒”固然成效明显,然亦不可妄加用之,临床选用应强调有据、有度并合理配伍,把握癌症中的正邪关系,权衡施治,方能大程度地解除癌毒,并有利于正气的恢复.
作者:丁大伟;章永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肺金生方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生长和对新生血管的影响,初步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成功构建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C57BL/6小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荷瘤对照组、顺铂组、肺金生方低剂量组、肺金生方高剂量组4组,每组12只,分别以相应药物干预2周,取瘤块称重,计算肿瘤抑制率;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Lewis肺癌小鼠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Lewis肺癌小鼠肿瘤组织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和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结果:各组肿瘤质量中,顺铂组(1.65±0.15)g、肺金生方低剂量组(2.42±0.19)g、高剂量组(1.83±0.16)g与荷瘤对照组(3.13±0.21)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的抑瘤率分别为:荷瘤对照组0,顺铂组46.61%,肺金生方低剂量组27.32%,肺金生方高剂量组44.29%:各组MVD的值中,顺铂组(16.74±0.96)个,肺金生方低剂量组(19.31±0.85)个、肺金生方高剂量组(17.21±0.77)个与荷瘤对照组(29.98±1.06)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各治疗组的VEGF和bFGF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金生方高剂量组VEGF和bFGF蛋白的表达与顺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金生方可抑制血管新生对抗Lewis肺癌,其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和bFGF相关.
作者:王克强;陶琳;王绪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疏肝降脂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血清内毒素、降钙素原(PCT)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NASH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每次2片,每日3次;观察组患者给予疏肝降脂汤治疗,每次150 ml,每日2次口服,2组均连用12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肝功能、血清内毒素、PCT和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2组患者ALT和γ-GT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2组患者血清内毒素、PCT和TNF-α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疏肝降脂汤治疗NASH能降低血清内毒素、PCT和TNF-α水平,抑制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产生,保护和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肝功能指标.
作者:林海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培土清心颗粒对实验性炎症动物模型的抗炎效果.方法:选择SPF级NIH小鼠及SPF级SD大鼠,采用区组随机实验方法进行分组,包括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以及培土清心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创建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以及大鼠棉球肉芽肿3种动物模型,对造模成功后的动物进行灌胃,观察评价培土清心颗粒的抗炎作用.结果:培土清心颗粒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冰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及棉球所致大鼠肉芽组织增生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培土清心颗粒具有良好的抗急慢性炎症效果,其抗炎作用与西药吲哚美辛肠溶片和中成药消风止痒颗粒的效果相当.
作者:莫秀梅;刘俊峰;陈玉兴;曾小慧;薛素琴;赵巍;陈达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证治规律.方法:检索1999年至2013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文献,对所选文献中的证型和用药进行统计归类分析.结果:终筛选合格文献63篇、证型26个,常见证型有脾肾阳虚、痰瘀互结、肾虚血瘀、肾阴虚、痰湿阻滞、肾虚痰湿共占56.33%.证素有10个,其中虚证占81.88%,主要有阳虚、气虚、阴虚、阴阳两虚和血虚;实证占18.12%,主要有痰湿、痰瘀、气滞、血瘀,其中痰湿占总证候要素的6.97%.用药148味,按功效归为15类,补虚药使用多占比39.83%,其次是化痰湿药、活血药、理气药,前4类共占比84.19%.结论:本病病机复杂,以肾虚为主,痰湿瘀阻为标,肝病是重要发病环节,故补肾调肝兼祛痰化瘀是治疗大法.
作者:朱红梅;李君仪;洪燕珠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