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袁士良治疗不寐症临床经验总结

袁保;杨静;陈强;夏秋钰;花海兵;袁士良

关键词:不寐症, 黄连温肥汤, 临床经验, 袁士良
摘要:袁士良教授行医40余载,在辨治不寐症方面经验丰富、见解独到,擅长运用黄连温胆汤辨治痰热内扰型不寐症,以合方加炒酸枣仁辨证运用于各个证型,临证加减运用药对配伍效大力宏,结合精神、生活调摄效如桴鼓.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从“亢害承制”理论思考消渴病

    “亢害承制”是中医学的经典理论,历代医家借鉴其机理,清晰地展现了事物之间的承制关系,并将其运用于疾病的诊疗过程之中.笔者结合“亢害承制”理论解读消渴病相关事宜,阐发五脏之间的承制关系及脏腑功能动态平衡在消渴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导师吴深涛教授化浊解毒扶正之消渴病治法,以期对消渴病的认识和诊治有所启发.

    作者:李沛纯;吴深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针刀治疗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P物质、IL-6、IL-2、TNF-a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对中轴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中P物质、IL-6、IL-2、TNF-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针刀和药物治疗观察疗效及相关指标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BASDAI、BASFI、脊柱疼痛Likert四级积分、P物质、IL-6、IL-2和TNF-a指标均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刀治疗中轴型AS的疗效显著,可能与其抑制IL-6、IL-2、TNF-a、P物质的表达有关.

    作者:杨喜云;郭健;陈志茹;赵大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滋阴活血法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1例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是一种难治性慢性皮肤病,属于中医学松皮癣和顽癣范畴.艾儒棣提出扶正祛邪、滋阴活血法,并采用中药桃仁四物汤合二至丸加减,治疗1例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其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尤雯丽;陈明岭;艾儒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的血管性痴呆组方用药规律分析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以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筛选enki上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文献并建立方剂数据库,方剂逐一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出的方剂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筛选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方剂216首,涉及中药228味;确定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及组合,并演化得到新处方10首.结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方剂以活血化瘀、燥湿化痰、补肾益智、醒神开窍、补血益气为主,为中医药临床靶向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了依据.

    作者:赵艳青;滕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徵调音乐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及脑血流的影响

    目的:探讨徴调音乐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气虚血瘀证患者语言功能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8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调音乐组、西洋音乐组和空白对照组,3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徵调音乐组配合聆听微调音乐,西洋音乐组配以聆听西洋音乐.观察患者语言功能和大脑动脉血流速度.结果:徴调音乐组语言功能明显优于其他2组,音乐干预2组患者左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较试验前均显著提高,试验后徴调音乐组左侧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较空白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徵调音乐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和脑血流灌注.

    作者:陈锦秀;林润;吴长明;蔡丽娇;冯木兰;吴小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从易经卦象略述不寐的“阳不入阴”

    不寐一证多因情志所伤、劳逸失度、久病体虚、饮食不节等引起阴阳失交、阳不入阴而形成.其病机较多,众说纷纭,对不寐的辨证尚未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以致医者多有困惑.《内经》论述不寐从阴阳着手,但文简义深,很难运用于临床.故从易经卦象中的“否”卦和“未济”卦为切入点,从易理的角度探讨不寐“阳不入阴”的病机变化,希冀对不寐的辨证治疗提供新的视角.

    作者:陆逸莹;冯蓓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阳明蓄血”致“其人喜忘”探析

    从蓄血、阳明两部分论述《伤寒论》“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的理论,认为蓄血本身可致喜忘,而阳明证是蓄血的重要病因,一旦阳明邪热与蓄血互结,血不得养其心脑,邪热扰其心脑,易导致喜忘,故临床中不可忽视张仲景从瘀辨治喜忘的思路.

    作者:于佳佳;孙西庆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透刺与穴位注射相结合治疗风寒外袭型面瘫的疗效观察

    观察透刺与穴位注射相结合治疗风寒外袭型面瘫的疗效.方法:采用透刺与穴位注射甲钴胺注射液相结合治疗风寒外袭型面瘫,与对照组(针刺+肌内注射甲钴胺注射液)分别对2组治疗后面神经麻痹程度各项评分、治疗后面神经麻痹程度总评分、治疗后面神经麻痹程度总评分与治疗前面神经麻痹程度总评分差值、治疗后2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2组在治疗后面神经麻痹程度总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面神经麻痹程度总评分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且2组在治愈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组在面神经麻痹程度改善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均较好,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痊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面瘫患者的患部透刺加穴位注射甲钴胺注射液与透刺加肌内注射甲钴胺注射液均有较好效果,尤其是前者可明显提高面瘫的治愈率,其治疗方法值得针灸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熊云;郭楠楠;胡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黄帝内经》归来——中医“治未病”观探析

    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对人们心身威胁不断被深入认识,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思想又一次提到了重要地位,当今地球环境破坏,直面构成还原论困惑而企兴于东方之际,诸多智者将目光投注到中医传统文化,期待享有养生保健的公平;《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中医药作为健康服务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方明示,也是人们的夙愿.故以《内经》“治未病”观探述其理念,遵照其思想和方法掌握规律,先时而治,防病于未然.

    作者:殷克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盗汗小儿体质类型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盗汗小儿中医体质类型及分布规律.方法:根据张君教授提出的均衡质、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痰湿质5种体质分型标准设计调查表,对盗汗小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03例,发现盗汗小儿体质类型阴虚质和阳虚质占比高,是盗汗小儿体质类型的主要两类,而阳虚质多于阴虚质.而本病多发于1~6岁,尤以阳虚质在6岁以下多见.结论:盗汗非独阴虚,亦多阳虚也,由此为盗汗的治疗开拓思路,为体质调养提供基础.

    作者:王娟;孟跃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关于审因论治的认识

    病因是疾病的启动因素,审因论治在临床诊疗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诊疗模式,故忽视、无视审因论治都是不可取的.从省视、充实病因学说的内涵做起,逐病逐候审求病因,将每一病候的病因具体化,是提高审因论治水平的关键所在.

    作者:马冠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清热化痰理气方治疗AECOPD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清热化痰理气方治疗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呼吸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10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平喘、必要时呼吸机通气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增加清热化痰理气汤剂口服,对照组给予沐舒坦针剂静脉注射,1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症状评分、祛痰作用、黏蛋白含量.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咳嗽、咳痰、喘息、口干、大便干、小便黄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排痰难度、痰性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黏蛋白含量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黏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清热化痰理气方能够有效改善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党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湿疹不同证候核因子-κB、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

    目的:观察湿疹不同证候核因子-κB、热休克蛋白70表达,探讨其与湿疹不同证候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湿疹患者30例,包括风湿热蕴证18例,血虚风燥证12例,另取健康人8名作为对照.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组织中NF-κB mRNA和HSP70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皮损内核因子-κB、热休克蛋白70蛋白表达.结果:HSP70 mRNA和蛋白表达,风湿热蕴证组高于血虚风燥证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虚风燥证组表达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风湿热蕴证组表达高于血虚风燥证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虚风燥证组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SP70和NF-κB的表达程度可能体现了“湿疮”病理过程中机体正邪力量,为揭示中医湿疮“证候”的本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龙剑文;皮先明;涂亚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医古籍东传对朝(韩)医学理论的影响

    中国和朝鲜(韩)的医学交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以清宫存藏朝鲜(韩)医籍为对象,以古籍目录学为线索,以清宫遗存的朝鲜(韩)《东医宝鉴》、《济众新编》两部朝鲜刻本医籍为依据,分析中医学古籍对朝鲜(韩)医学的渗透影响,探讨朝鲜(韩)医籍编纂过程及体系的构成.研究表明,《东医宝鉴》、《济众新编》两部朝鲜(韩)医学代表著作其理论框架来源于中医学,其所呈现出的医学思想特征与道家思想密不可分,对剖析朝鲜(韩)医学的历史渊源,探讨中医文化国际交流和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士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药复方对免疫性卵巢早衰的实验研究进展

    目前卵巢早衰的确切病因及机制尚不明确,已公认的与其发病密切相关的因素有医源性因素、自身免疫性因素、代谢障碍、遗传因素、感染因素、心理应激等.近年来免疫相关因素导致的卵巢早衰临床较为常见,对该病免疫机制的深入研究是早期干预此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免疫性卵巢早衰动物模型已较成熟,中医药治疗免疫性卵巢早衰具有独特优势,故拟从中医药多靶点、多环节调节免疫的角度,阐述中药复方治疗免疫性卵巢早衰实验的进展情况.

    作者:左亚威;王佩娟;卢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二陈汤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痰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二陈汤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痰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收集东方医院肿瘤科门诊与住院晚期NSCLC痰证患者40例给予二陈汤口服2周,对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QLQ-C30和QLQ-LCl3量表评分显示,治疗后的整体评分高于治疗前,治疗前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消化道症状、呼吸道症状、其他症状评分高于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后.结论:二陈汤可显著提高NSCLC痰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海燕;王芬;曹阳;肖俐;张可睿;李泉旺;刘传波;李金泽;左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培土清心颗粒的抗炎效果研究

    目的:评价培土清心颗粒对实验性炎症动物模型的抗炎效果.方法:选择SPF级NIH小鼠及SPF级SD大鼠,采用区组随机实验方法进行分组,包括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以及培土清心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创建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以及大鼠棉球肉芽肿3种动物模型,对造模成功后的动物进行灌胃,观察评价培土清心颗粒的抗炎作用.结果:培土清心颗粒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冰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及棉球所致大鼠肉芽组织增生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培土清心颗粒具有良好的抗急慢性炎症效果,其抗炎作用与西药吲哚美辛肠溶片和中成药消风止痒颗粒的效果相当.

    作者:莫秀梅;刘俊峰;陈玉兴;曾小慧;薛素琴;赵巍;陈达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对李东垣论治内外伤病的一点思考

    一般认为李东垣之书详于内伤而略于外感,故分析了李东垣撰写《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的历史背景,以及“人迎候外,气口候内”脉学理论对其学术思想形成的影响,认为李东垣所论“内伤病”除指通常意义上的七情、饮食、劳倦等所致的疾病外,还包括因暑湿、疫疠之气等所致的外感病.李东垣在“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理论指导下论治内外伤痛,并就除风湿羌活汤、羌活胜湿汤、补中益气汤、胃风汤、清暑益气汤等方论治外感病的特色作了分析.

    作者:于惠青;于俊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马一乾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经验

    马一乾认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以湿热壅盛、气阴两虚为主要病机,治疗宜在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共同祛邪抗病毒、扶助正气、调整阴阳脏腑以治疗水肿、尿蛋白、血尿等症.并指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特点是治疗个体化,增强药物疗效,降低耐药性和病毒变异率的发生,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董霞;薛维峰;马一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益气活血利水通络中药配合淋巴按摩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疗效观察

    方法:将58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肢上臂周径差值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前后患肢周径差值比较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结论:益气活血利水通络中药配合淋巴按摩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庄淑美;许伟;刘建桥;苏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