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现人才集聚效应的实践与评价

彭宇竹;王洁

关键词:人才效应, 管理实践, 价值分析
摘要:该文参照人才集聚效应评价指标体系,从集聚规模、人才结构、人才流动、人才成长、虚拟人才、人才使用、人才创新、人才联动、人才吸引力、人才满意度等10个方面,对比2003年末与2009年末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人才状况的变,分析医院人才现象产生的机制,评价医院人才效应实现的程度与价值.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内涵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扬中市现有县级公立医院2所(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工作人员811人,其中卫技人员648人,实际开放床位628张.今年1~9月,市人民医院完成业务总收入1.87亿元,门急诊59.88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7.79%,2.82%;市中医院完成业务总收入3 912.92万元、门急诊14.12万人次,同比增长32.87%,19.58%.

    作者:蔡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依托四个抓手提升后勤支撑能力

    医院后勤管理是指组织、协调、监督和指挥后勤部门及所属人员有序地开展工作,为医疗工作正常进行而提供的各种服务.医院后勤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必须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以搞好服务保障为基础,以科学管理为手段,以提高效益为目的,并更新观念,施行绩效管理,提高全员素质,从而不断实现医院后勤支撑能力的提高.

    作者:潘胜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若干问题的思考

    全科医生转岗中,由于基层医生未转变思想、基地带教培训缺乏针对性等原因,培训工作不能完全体现全科医生岗位需要.应进一步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加强实效培训,提高培训监管力度,保证培训效果;同时结合岗位需要,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培训;通过在组织管理、师资力量、制度监督、保障配套等方面坚持严肃管理和严格落实,严把质量关,使转岗培训人员通过一年的培训,能够胜任全科医生的岗位要求.

    作者:杨庆;夏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麻醉科业务查房的探索与实践

    麻醉科是国内外公认的高危、高技术风险科室之一.探索开展麻醉科业务查房可以不断地提高麻醉医师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规范麻醉操作流程及用药;及时发现操作者不良习惯、杜绝事故苗子,切实保证麻醉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探索合理的麻醉临床路径.

    作者:蔡靓羽;王冬青;徐敏逸;尹卫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全面预算管理在公立医院的应用探析

    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经营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通过介绍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做法,分析了预算执行过程中遇到的的难题,探讨了公立医院在规范预算设计模式、完善预算管控工具、转换预算管理理念等方面的改进建议.

    作者:杨谢菲;朱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升级转型后医院人才培养的探索

    人才队伍的培养是医院学科建设、业务提升的关键.通过制定系统的人才培养工程,把握培养导向,构建培养平台,改进培养方式,推行切实可行的激励举措等,以优化人才的培养,以加快医院的发展.

    作者:于宗良;邓志勇;王荣珍;李翀;冯堃;陆荣柱;陈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的实践

    文章结合新医改形势下医院后勤的发展,分析了医院后勤信息化建设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重点建设的必要性和优缺点,提出了后勤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并对构建后勤信息化系统进行了探索.

    作者:黄如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提升医院后勤保障综合服务能力的几点思考

    该文简述了医院后勤保障的特点,并对其综合服务能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要注重整体规划,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工作流程、转变服务理念、更新完善设施、强调科学管理、重视人才培养、注重学科建设,同时要特别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营造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医院后勤保障的综合服务能力,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王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打造以爱为核心的医院文化

    医院文化的核心是“爱”,有爱的医院文化会形成医院、职工、患者三位一体、两两相促的和谐局面,对构建和谐医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孙洁;王红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法国无偿献血经验对我国建立无偿献血长效机制的启示

    通过介绍法国无偿献血工作中的一些成功经验,提出借鉴其经验,探索在我国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部门共同参与的无偿献血长效机制,以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可持续发展.

    作者:梁文飚;孙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实现人才集聚效应的实践与评价

    该文参照人才集聚效应评价指标体系,从集聚规模、人才结构、人才流动、人才成长、虚拟人才、人才使用、人才创新、人才联动、人才吸引力、人才满意度等10个方面,对比2003年末与2009年末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人才状况的变,分析医院人才现象产生的机制,评价医院人才效应实现的程度与价值.

    作者:彭宇竹;王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洪泽县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通过对洪泽县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的调查研究,分析出了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在监管力量、运行机制、食品安全意识、检测设施和工作经费等方面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提出了构建长效机制、健全社会监管网络、加大经费投入、强化牵头及抓好宣传教育等措施,促进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效能的提升.

    作者:李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创新医患沟通举措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医患沟通不畅是引发医患纠纷的重要原因之一.该文总结了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近年来,在公开医患沟通环节、畅通医患沟通渠道、提升法律意识、减少纠纷苗头和增强医患理解等方面,所做出的创新探索及取得的成效.同时提出医患信息不对称、沟通不到位以及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影响医患关系的重要成因.

    作者:郝爱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专科医院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实践探讨

    文章结合肿瘤专科医院工作实际,从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的实施现状入手,阐述了专科医院在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中的几点做法与体会,分析了人才建设存在的实际问题及其主要原因,提出了加强专科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周超;孙忠河;张玉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参照公务员管理后卫生监督队伍职业精神的培育

    通过分析参照公务员管理后在卫生监督队伍中职业精神培育的背景、意义、主要做法和存在问题来找出其职业精神培育的对策建议,以进一步提升卫生监督队伍参照公务员管理后的精神内涵.

    作者:何艳;张坚伟;张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加强学习型医院建设促进医院持续发展

    学习型医院的建设是医院顺应医改要求、保持医院发展活力和促进医院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充分认识学习型医院建设的重要性,明确学习体系和宗旨,创新学习方式,重视学习效果,营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内部环境.通过学习全面提升管理理念及服务能力,促进医院的持续发展.

    作者:芮永军;郭亚萍;周全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对卫生监督办公室人员的素质要求

    办公室是一个单位的综合协调管理部门,它是信息集散的中心、承上启下的纽带,是协助领导开展日常工作、对业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和集中统一指挥的职能部门,是为各部门和职工服务的后勤部,是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其重要地位和作用显而易见,做好办公室工作,可以为本单位的工作有序运作提供切实的保证.新时期,卫生监督事业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要求,能否履行办公室职能,顺应时代需求,为卫生监督发展提供切实保障,对办公室人员的素质要求尤为重要,因此,办公室人员要做到:

    作者:黄海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信息化技术在亲权鉴定中的应用

    采用C#语言和MVC3框架开发一套适合亲权鉴定流程的信息系统,包含权限管理、信息存储、亲权指数计算和报告打印等模块.通过亲权鉴定信息系统的研发应用,减轻了工作人员负担,节省了人力资源;降低了出错概率,提高了鉴定的准确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施识帆;潘猛;冷锴;刘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农村集镇开展无偿献血工作的体会

    无偿献血作为社会一项高尚的公益事业,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需要广大公民的热情参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存在极大的潜在的血液资源[1].自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颁布实施,我国的献血制度从个体有偿献血、义务献血阶段后,进入了人类崇高的献血形式——无偿献血.标志着我国献血事业从此走上了法制化管理轨道.随着医改的深入和新农合的完善以及医疗技术不断提高,我市临床用血每年以15%的幅度递增,如何缓解临床用血紧张的问题,就应深入农村开创农村无偿献血工作的新局面,把宣传教育的重点向广大农村地区延伸,使农村无偿献血工作进入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

    作者:王茂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011年新版病案首页实施的体会

    2001版的病案首页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卫生部于2011年第3次组织全国相关专家重新修订病案首页,并于2012年1月1日正式全面实施.实施新病案首页8个多月,我们从形成病案首页五大部分内容的各个环节中,抓好过程质量控制,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对于患者基本信息部分的内容,医疗机构名称和组织机构代码由计算机程序自动设置,不需工作人员另行填写.入院时间、入院病房、出院时间、出院病房、转科情况均在办理入出院手续及转科手续时计算机自动生成.

    作者:贾文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