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农村集镇开展无偿献血工作的体会

王茂君

关键词:农村集镇, 无偿献血, 献血工作, 临床用血, 义务和责任, 人民共和国, 法制化管理, 有偿献血, 义务献血, 医疗技术, 血液资源, 宣传教育, 文明进步, 农村人口, 农村地区, 良性循环, 轨道, 公益事业, 公民, 标志
摘要:无偿献血作为社会一项高尚的公益事业,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需要广大公民的热情参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存在极大的潜在的血液资源[1].自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颁布实施,我国的献血制度从个体有偿献血、义务献血阶段后,进入了人类崇高的献血形式——无偿献血.标志着我国献血事业从此走上了法制化管理轨道.随着医改的深入和新农合的完善以及医疗技术不断提高,我市临床用血每年以15%的幅度递增,如何缓解临床用血紧张的问题,就应深入农村开创农村无偿献血工作的新局面,把宣传教育的重点向广大农村地区延伸,使农村无偿献血工作进入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转化医学实施的第三条途径

    传统转化医学的实施具有两条途径:一是把它转化成一项临床技术,造福某一类病人;二是把它转化成某一种新型药物,治疗某种不治之症.以卫生政策为目标的转化医学是否可行呢?经过实践证明,应对我国人民健康面临的严峻挑战,亟待改革体制机制,同时也需要医学科学的进步与创新.因此将医学研究成果转化成卫生政策和预防策略,这是转化医学中值得重视的方向,也即转化医学实施的第三条路径.

    作者:朱新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关于医疗机构工程造价控制的阶段分析

    文章试从工程项目立项决策、设计、施工、决算审计等几个连续阶段进行造价控制分析,力求寻找出一个恰当的、可操作的造价控制方法.

    作者:孙玉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新制度下加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内控的再思考

    随着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实施,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有了重大变化,公立医院只有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规范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加强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才能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作者:王芳芳;张凤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利用“卫生日”开展科普宣传

    常熟二院以“卫生日”为契机开展科普宣传,开辟了一条做好卫生科普工作的新路径.一是与电台、电视台、报纸等媒体紧密合作,二是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三是组织医务人员走出医院深入社区,开展多种形式、生动活泼的卫生科普宣传,深受市民欢迎,树立了医院的良好形象,维护与提升了医院的品牌形象.

    作者:邹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

    医院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是确保医院信息系统稳定、可靠、高效运行的前提,也是确保医院能否正常开展各项工作的必备条件,因此必须要在信息系统的各个方面采取必要的安全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中心机房的安全管理、服务器系统的安全管理、网络设备安全管理、终端电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和落实、人员培训等诸多方面.

    作者:邱家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坚持长效管理确保患者安全

    结合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在患者安全目标管理示范单位创建中对照标准,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严格落实手术分级管理,确保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消除安全隐患;进一步加强环节管理,切实提高检查、用药的安全性;进一步严防意外受伤,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鼓励患方参与医疗安全,切实减少医疗损害等几方面的整改措施.

    作者:夏锡仪;万树平;路定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专科医院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实践探讨

    文章结合肿瘤专科医院工作实际,从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的实施现状入手,阐述了专科医院在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中的几点做法与体会,分析了人才建设存在的实际问题及其主要原因,提出了加强专科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周超;孙忠河;张玉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实施“三大”举措提升疾控综合绩效

    当前县级市疾控中心主要承担疾病预防与控制、监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技术管理与服务等工作职能,疾病预防控制涉及到传染病防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血寄地防制、食品卫生、职业卫生等几十个专业条线工作,各专业发展存在着相对不平衡性.为了减少专业之间发展差距,我中心从2010年起,全面推行强势专业提升做精、蓄势专业提档做优、弱势专业提振做强的专业分类管理措施,有效提升了疾病预防控制综合绩效.中心先后获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评优秀等级、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年度综合奖等.在专业分类管理中,我们主要实施了三项工作举措:

    作者:谢云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职工膳食科人员流动因素分析及对策

    离职率是衡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流动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何保持合适的人员流动,分析出与待遇、生存状态、文化程度、企业规章制度、管理人员能力等相关的10个因素,并据此给出相应对策.

    作者:徐蓉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若干问题的思考

    全科医生转岗中,由于基层医生未转变思想、基地带教培训缺乏针对性等原因,培训工作不能完全体现全科医生岗位需要.应进一步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加强实效培训,提高培训监管力度,保证培训效果;同时结合岗位需要,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培训;通过在组织管理、师资力量、制度监督、保障配套等方面坚持严肃管理和严格落实,严把质量关,使转岗培训人员通过一年的培训,能够胜任全科医生的岗位要求.

    作者:杨庆;夏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制度变迁视角下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思考

    文章从公立医院补偿现状入手,分析了当前公立医院补偿构成以及存在的缺陷;其次依据制度变迁理论对制约改革原因进行分析;后从扩大国家财政投入、推动立法工作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路径.

    作者:郑海萍;蔡滨;王俊华;何小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的实践

    文章结合新医改形势下医院后勤的发展,分析了医院后勤信息化建设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重点建设的必要性和优缺点,提出了后勤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并对构建后勤信息化系统进行了探索.

    作者:黄如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依托四个抓手提升后勤支撑能力

    医院后勤管理是指组织、协调、监督和指挥后勤部门及所属人员有序地开展工作,为医疗工作正常进行而提供的各种服务.医院后勤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必须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以搞好服务保障为基础,以科学管理为手段,以提高效益为目的,并更新观念,施行绩效管理,提高全员素质,从而不断实现医院后勤支撑能力的提高.

    作者:潘胜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对卫生监督办公室人员的素质要求

    办公室是一个单位的综合协调管理部门,它是信息集散的中心、承上启下的纽带,是协助领导开展日常工作、对业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和集中统一指挥的职能部门,是为各部门和职工服务的后勤部,是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其重要地位和作用显而易见,做好办公室工作,可以为本单位的工作有序运作提供切实的保证.新时期,卫生监督事业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要求,能否履行办公室职能,顺应时代需求,为卫生监督发展提供切实保障,对办公室人员的素质要求尤为重要,因此,办公室人员要做到:

    作者:黄海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电话回访是提升患者满意度的重要途径

    文章着眼于整个医患环境的现状,对电话回访提高医疗质量和促进工作改进情况进行探讨,力图推进电话回访工作的深入进行.

    作者:罗洋;李梅;孙忠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创新医患沟通举措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医患沟通不畅是引发医患纠纷的重要原因之一.该文总结了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近年来,在公开医患沟通环节、畅通医患沟通渠道、提升法律意识、减少纠纷苗头和增强医患理解等方面,所做出的创新探索及取得的成效.同时提出医患信息不对称、沟通不到位以及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影响医患关系的重要成因.

    作者:郝爱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医院管理中的探讨与实践

    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其核心是改变工作模式,贯彻责任制整体护理.本文探讨在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落实过程中,需要明确责任制整体护理的目标,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的构建,以及在医院管理中实施后取得成效.

    作者:鱼国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麻醉科业务查房的探索与实践

    麻醉科是国内外公认的高危、高技术风险科室之一.探索开展麻醉科业务查房可以不断地提高麻醉医师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规范麻醉操作流程及用药;及时发现操作者不良习惯、杜绝事故苗子,切实保证麻醉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探索合理的麻醉临床路径.

    作者:蔡靓羽;王冬青;徐敏逸;尹卫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创新“和谐急诊”管理模式

    文章介绍了关于加强急诊科管理,努力做到医院高危的科室不高危,创建“急诊和谐”管理模式的经验及体会.具体阐述其在做法上落实“细、深、实”的真正“精细化”管理;方法上坚持“八个有”举措;目标上实现“三无一满意”管理模式.

    作者:张利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微博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功能

    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形态,微博具备了微型化、即时性、草根性、个性化和裂变式这5个特点.本文采用数据统计方式,从医院有无微博、微博粉丝数量和微博发布数量3个方面,阐述中国第一梯队医院的微博建设概况.通过近一年经营医院官方微博的实践,总结出医院微博的文化建设功能主要有:塑造医院品牌,提升医院对外形象;发布医疗信息,拓宽患者同医院的联系渠道;打造交流平台,增强职工归属感和医院凝聚力.医院微博的经营之道包括:坚持“内容为工”的原则;掌握更新频率和发布数量;推动微博的互动交流;适时宣传推广医院微博.

    作者:韦苗;周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