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育红;徐敏;芮永军
引入并运用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必将提升医院人事工作的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 人性化管理的内涵1.1 人性化管理的含义 人性化管理是一种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为已任的管理模式.是将人性学理论应用于管理,按照人性基本属性进行管理的管理哲学.其具体内容,包括很多要素,如对人的尊重、一定的物质激励和充分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单位与个人的双赢战略,制定职业规划等等.
作者:张小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文章总结了兴化市人民医院在门户网站上尝试性地开辟内部论坛,借助于内部BBS这个新型的信息平台,广纳民意、广开民智,引导职工参与医院管理,并通过该渠道及时反馈质量督查及投诉情况,畅通上下沟通渠道,缩短管理半径,创新医院文化建设平台的做法、成效与体会.
作者:张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市一区儿保医生结对共建”儿童保健工作新模式上下互动,做到业务管理双结对,基层指导3到位,对于规范儿童保健管理、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水准有着良好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作者:钱建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南通市通州区金沙镇以创建卫生应急示范镇为目标,大力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制度建设、基础建设和预警建设,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大幅度提升了卫生应急能力,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作者:王烨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通过完善信息网络架构、制定信息网络管理制度、合理运用信息管理(软件及硬件)技术等方法,实现全院信息采集、传输、分析、存储、发布的安全保障和有序可控的结果,达到三网一库安全管理,使得口腔专科医院信息网络数据库、全市信息中心网络口腔专科诊疗数据库与高等教育网络中口腔医院教学数据库的统一,网络管理推进医院管理上台阶.
作者:杨君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加强重点专科建设,促进医院全面医疗发展的思考.方法 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关键是要加强组织管理及制度建设,考虑人才培养及梯队建设,为临床医生提供学术资源,医院出资购买万方医学数据库使用权,有效解决临床医生信息需求较大的实际需要.结果 以重点专科发展带动全院协调发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论制定制度和落实是重点专科发展前提,学科带头人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是关键,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是培养机制的重要保证.
作者:傅育红;徐敏;芮永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通过院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形式,保障了职工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促进各项民主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为医疗事业的发展和医院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动力.
作者:李德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医院膳食是为住院病人提供营养和治疗的一种特殊膳食,膳食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病人的治疗效果.随着医院信息系统的不断推广和应用,与住院病人有着密切关系的营养膳食的管理,密切配合临床工作,满足病人需求,实行科学的经济管理,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兰天园;陈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医患纠纷,是医院必须认真对待和妥善处理的常见矛盾甚至是棘手难题.文章分析了医患纠纷的类型,探究了医患纠纷的形成根源,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医患纠纷表里、因果关系的辨证分析,调整好治理医患纠纷的思路和视角,以宏观思路寻求正确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作者:惠兵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沟通是人们分享信息、思想和情感的过程,而医患沟通是医患双方建立信任感,操作性较强的平台与方法之一.当前医院建立较为科学完善的医患沟通制度和规范的策略,是鼓励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主动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提高医务人员诊疗技术与人文服务水平,取得患者与社会的信任与合作,终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丁需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医生提供医疗服务的工作量是衡量医疗服务价值和给付医生报酬的基础[1],是临床医师配置的重要参考依据.准确测量医生工作量和工作负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上衡量医生工作量的指标主要有2类:一是门诊接诊人次、管理病人数量等[2],二是工作时间.本文通过对某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个临床科室2006-2010年的医师数量、门诊诊疗人次和住院床日数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该院医师的临床工作负荷量.
作者:刘武;丁强;蒲皆秀;贺丽娟;朱晓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网络舆情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医院网络舆情的产生有着社会体制和医院内在质量等方面的原因,具有突发性、难控性和失真性等特点,对整个医疗行业的社会形象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以积极的态度勇于面对,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改进医疗服务以及善待媒体、善用媒体等,是新形势下医院应对网络舆情的有效办法.
作者:刘琰;张晓膺;周瑞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文章分析了目前国内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对“双师型”教师先进的培养理念,阐述了高职护理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一定要与医院密切合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对院校合作下高职护理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作者:许路;邱东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入,医疗卫生单位都有了较快的发展,许多医院建起了现代化、智能化大楼,大楼越建越高,层数越盖越多,床位设置数越来越多,并引进了许多高尖端大型设备,普遍达到500张床位以上的规模,甚至达到1 000张以上床位.在这一新形势下,医院的安全保卫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对医院的和谐稳定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袁建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文章阐述了患者安全的概念,分析了患者安全目标的主要内容,提出加强患者医疗安全管理,预防医院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形成关注患者、尊重患者、方便患者、确保患者安全的良好氛围.
作者:赵宁志;宁兰文;曾学云;高茗;陈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长期以来呈现频发态势,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来也未能得到有效遏制,究其原因很多,不少专家学者、报刊杂志都从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及其医务人员医疗行为、患者自身素质、社会矛盾的转嫁等角度进行了破解和分析,就如何积极稳妥地处理好医疗纠纷、医疗事故,也发表了许多看法,我均表示认同.但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谈谈自己对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协调、协商处理的看法,不妥之处敬请雅正.
作者:郭行玖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护工是受雇于病患担任病人生活护理的人员,因市场需求还存在于医院服务中.他们的辛勤劳动为家属解决了后顾之忧,也为病人康复做出了贡献,对医院护理工作起到了积极的辅助作用.
作者:孙碧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处置好医患纠纷,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卫生事业发展大局,事关和谐社会建设,是每一个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医政工作者必须面对、务求完成的重要工作.合理、稳妥地处置医患纠纷,可以避免一些可能发生的公共性负面事件,既是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的需要,又为维护医院正常医疗秩序提供了有力保障.笔者将几年来处置医患纠纷的一些主要做法和经验做一简单的梳理、归纳.
作者:徐亮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深入推进,我院积极探索创新责任制整体护理管理模式,深化责任制包干内涵,努力构建多方位联合护理体系,使病人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等得以无缝衔接,让病人的每项治疗有专人管、每项护理有专人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
作者:束余声;王艳;王加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1 地级医院有可能成为空中楼阁在医疗机构的布局中,我国存在两个三级网.一是基层医疗三级网络,由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构成.这一构架比较牢固,由县卫生局通过行政关系,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二是省市县医院三级网,由省级医院、地级市医院、县级医院构成.由于医院各自独立运营,分属不同级别卫生主管部门管理,医院之间没有行政关系,这一网络相对要松散得多.他们之间的联系,主要是县级医院派医生到上级医院进修,省医学会召开省级学术会议.
作者:徐洪涛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