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太阳病(风寒表证)“欲解时”与白介素节律变化的实验研究

李杰;陆东明;吴萍;王仁媛;张发斌;张广梅;刘占厚;赵协慧;陈湘红

关键词:太阳病(风寒表证), 欲解时, 白介素节律, 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太阳病(风寒表证)造模小鼠白介素节律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文献报道“小鼠风寒表证”模型制作方法,结合模拟实验的经验制作动物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定量检测模型组和对照组1周内每日11时与23时小鼠血清中白介素的节律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和对照组白介素的表达呈现为夜间高、白昼低的变化.结论:模型组和对照组白介素的表达呈现夜间高、白昼低的节律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治疗β-地中海贫血的表观遗传学研究

    参考β-地中海贫血表现遗传学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并结合广安门医院吴志奎教授课题组对地中海贫血近30年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主要从DNA甲基化、组蛋白共价修饰、红系转录因子与表现遗传学修饰作用以及非编码RNA方面总结了中医药治疗β-地中海贫血可能的表现遗传学机制,为深入探讨中中药治疗β-地中海贫血提供另一层次理论基础,为临床β-地中海贫血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程艳玲;吴志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膝骨关节炎外用中药使用情况文献分析

    目的:探讨近10年公开发表的文献分析膝骨关节炎外用中药的一般规律.方法:检索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录于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及中国医院知识总库中中药外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相关文献,应用频数统计方法,统计符合标准文献的药物及药对频次.结果:检索出376篇文献符合标准,包括463味中药18个药对.使用频次高的前10位药物为透骨草、牛膝、红花、伸筋草、杜仲、川乌、草乌、海桐皮、威灵仙、乳香.药对总使用频次为768次,使用频次多的前10位药物为牛膝-当归、川乌-草乌、桃仁-红花、乳香-没药、伸筋草-透骨草、当归-川芎、五加皮-杜仲、桑枝-桂枝、威灵仙-羌活、三棱-莪术.结论:目前治疗膝骨关节炎外用中药及药对的主要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及强筋骨补肝肾为主.

    作者:李沛;潘富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二分二至”节气人体红外热像的比较分析

    目的:观察人体红外热像随自然界四时变化的规律.方法:受试者为健康男性在枝学生共26人,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4个节气点采集其红外热像.除比较身体各部的温度值,还通过相对温度值来反映人体温度分布的差异,分析人体体表温度的上下平衡、左右平衡、远近平衡(远心端与近心端)以及前后平衡(胸腹部与背部)随季节变化的规律.结果:人体红外热像呈现出与四时变化相应的规律;季节因素对人体红外热像的影响是独立于气象因素的,在四时阴阳消长变化的不同阶段人体红外热像有不同的特点.讨论:开展人体红外热像实验一定要注意季节的影响,否则可能造成图像分析的错误.红外热像能客观、敏感地显示人体随四时变化的规律,在中医研究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锂;李子孺;黄博;周翠;张婷;张旭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太阳病(风寒表证)“欲解时”与白介素节律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太阳病(风寒表证)造模小鼠白介素节律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文献报道“小鼠风寒表证”模型制作方法,结合模拟实验的经验制作动物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定量检测模型组和对照组1周内每日11时与23时小鼠血清中白介素的节律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和对照组白介素的表达呈现为夜间高、白昼低的变化.结论:模型组和对照组白介素的表达呈现夜间高、白昼低的节律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杰;陆东明;吴萍;王仁媛;张发斌;张广梅;刘占厚;赵协慧;陈湘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宁心活血方及其衍化方剂辨治老年女性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宁心活血方及其衍化方剂辨治老年女性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收入的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并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宁心活血方及其衍化方剂辨治,比较2组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对照组在中医症状改善效果方面,显效20例(57.2%),有效6例(17.1%),无效9例(25.7%),总有效率74.3%;观察组显效31例(88.5%),有效3例(8.6%),无效1例(2.9%),总有效率97.1%;在心电图改善情况方面,对照组显效12例(34.2%),有效10例(28.6%),无效13例(37.1%),总有效率62.9%;观察组显效19例(54.3%),有效11例(31.4%),无效5例(14.3%),总有效率为85.7%,2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改善方面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宁心活血方及其衍化方剂治疗老年女性冠心病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李向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肝主疏泄”概念的演进

    通过梳理“肝主疏泄”的理论源流,对“疏泄”概念的延伸过程加以总结,从而厘清“肝主疏泄”理论的演变脉络.研究“肝主疏泄”的理论源流,有利于深入理解其概念,认识肝藏象理论的发展进程.“肝主疏泄”理论演变也折射出中医理论体系经历了漫长的自我丰富与完善的历程.在“肝主疏泄”理论形成的过程中,经过“土疏泄”、“肝司疏泄”、“肝喜疏泄”等几次概念转换,使“肝主疏泄”不但蕴含了对水谷、生殖之精、水液及气机等物质的疏泄之功,还蕴含了肝的条达之性,终形成了如今应用广泛、性用兼收的“肝主疏泄”理论.

    作者:于宁;张银柱;车轶文;翟双庆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数字化图书编辑中有关中医古籍文献的现代适用

    探讨现代图书编辑的内涵与技术革新、中医图书数字化编辑的重点技术选择、数字化图书编辑中中医古籍文献的价值与应用,以求对数字化图书编辑中中医古籍文献的现代适用性问题加以系统的论述.

    作者:王益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关于中医病证名词研究的思考

    中医病证名词的研究包括中医的疾病或证侯名词,也涉及到与病证相关的病因、病机、症状及治法等,已经形成专门的学问,可用“病证学”予以概括.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①立目,即遴选并确立词目;②定性,即给出名词的属性,如病证、症状、病因等.当中医古籍中,病、证、症的使用没有明确区分时,可将之划分病证名与症状名;③释义,要忠实名词的本义,并规定相对统一的用语,以达到较好的理解效果,同时要尽可能地反映词义的历史演变;④取证,即提供名词释义的文献依据.就体现史源学观点,每一个义项均要求同一义项可能的早出处.

    作者:张志斌;李强;申晓伟;范逸品;于大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隔“温经化瘀散”灸脐治疗产后恶露不尽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运用隔“温经化疼散”灸脐与口服中药生化颗粒治疗产后恶露不尽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92例患者随机分为隔“温经化瘀散”灸脐即治疗组,口服中药生化颗粒即对照组,每组96例.治疗组采取隔“温经化瘀散”(乳香、没药、五灵脂、当归、川芎、炮姜、益母单、黄芪等)灸脐,每次1h,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口服中药西安兆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生化颗粒,每次1包(6 g),每日3次,7d后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 (92/96),优于对照组87.5% (84/96,P<0.01).B超复查宫内残留物消失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26/28),优于对照组72.41% (21/29,P<0.01).结论:隔“温经化瘀散”灸脐疗效优于口服中药生化颗粒,同时观察发现该项研究治疗舒适便捷,无任何痛苦和毒副作用,有效避免了产妇长期服药所带来的不便和可能对婴儿造成的不良反应等.

    作者:王成文;周达岸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医药对骨折愈合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

    中医药对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方面较为繁杂,且研究方向也不尽一致,但较多的是以中药促进干预后对其模型的观察,无论是单味药还是复方都试图找出加速骨折愈合的有力证据.而中医药对骨折愈合的作用及其机制方面的实验研究更为广泛,从细胞、微量元素、基因等水平进行研究,取得了满意结果,现就骨折愈合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作者:毕锴;温建民;孙永生;桑志成;徐颖鹏;孙卫东;高国庆;胡海威;董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从《辅行诀》天行病经方管窥张仲景论广汤液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记载治疗外感天行病经方13首,皆出自《汤液经法》.通过天行病经方与张仲景方的比对,发现张仲景除抄录《汤液经法》内容外,更基于临床实践,在方剂名称、组成、应用范围等方面有所创新.张仲景论广《汤液》,体现出严谨、客观的科学精神,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者:李楠;高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温阳解郁法对母婴分离小鼠行为模式及HPA轴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温阳解郁法对模拟早年不良经历的母婴分离小鼠的作用,探讨其相关作用机理.方法:选用从出生起连续10 d、每天3h母婴分离12周~20周成年C57BL/6J小鼠,以温阳解郁复方进行4周的干预,通过旷场、高架十字迷宫及决择反应等实验观察行为模式变化;运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应激后和Dex/CRH实验血清皮质酮的变化,以及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中枢糖皮质激素受体(GR)和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2(11β-HSD2)的表达,观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功能状态的变化.结果:温阳解郁复方可明显增加母婴分离小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开放臂进入次数,显著缩短趋向反应决择时间(P<0.05),明显延长回避反应决择时间,显著降低Dex/CRH实验中血清皮质酮的高涨(P<0.05),显著提高海马齿状回11β-HSD2的表达(P<0.01).结论:温阳解郁法可明显影响母婴分离小鼠行为模式和HPA轴功能状态,其主要作用位点位于海马齿状回.

    作者:岳广欣;张玲;卢贺起;梁媛;刘丽梅;王瑞海;张立石;王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腧穴-肾精-大脑功能相关性探讨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脑是以肾中所藏先天之精为基础而化生,精化为髓,髓集结为脑.《素问·五藏生成》云:“诸髓者,皆属于脑.”肾之俞穴、原穴,督脉之百会、风府均可调整脑髓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脑内微环境的改变和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有关.

    作者:田辉;郑洪新;任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醋调吴茱萸末敷涌泉穴治疗口腔溃疡1例

    口腔溃疡是困扰现代人的常见疾病之一.目前对口腔溃疡的治疗疗效有限、周期较长且容易复发.醋调吴茱萸末敷涌泉穴治疗口腔溃疡是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法,其中蕴含着中医处方简、便、廉、验的特性.该法体现了中医学内病外治、上病下治及气机运动的方法论,并总结了去性取用、引火下行的实践经验,为临床治疗口腔溃疡提供了一条便捷之路.

    作者:王盛隆;秦姿凡;岳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广东地区冠心病证候特征调查表制定的方法学研究

    为探讨冠心病局域性的发病规律及证候研究,我单位首次开展了广东地区冠心病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课题,为此制定了广东地区冠心病证候调查表.基于该调查表的制定过程,主要从设计思路、文献研究、专家咨询的方法及反馈、咨询结果与统计分析等方面,着重探讨了本研究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展望.

    作者:李俊哲;何冠蘅;赵青武;刘小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医针灸辅助治疗妇女更年期失眠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辅助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校附属医院收治的女性更年期失眠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给予阿普唑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针灸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匹兹堡失眠质量指数改善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E2提高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针灸辅助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患者疗效显著,可以提高患者血清E,水平,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徐淑稳;茹秀丽;黄丽霞;李义飞;张红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627例高校新生中医体质类型调查研究

    目的:揭示高校新生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1627例高校新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1)平和体质人数720例(44.25%),偏颇体质人数907例(55.75%),其中气虚体质人数210例(12.91%),阳虚体质175例(10.76%),湿热体质151例(9.28%);(2)在偏颜体质中的阳虚体质中,男生比例低于女生比例;而湿热体质中,男生比例高于女生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应用中医学“治未病”理论调整和改善(变)高校新生的中医体质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张瑞;宋建平;申杰;牛乐;许玉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内经》对延缓衰老的认识

    通过对《内经》相关衰老理论的总结,指出衰老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其产生的原因与脾肾功能及营卫三焦气化密切相关,认为肾精直接耗损、脾不化生精微,以及营卫三焦气化失常是早衰产生的主要原因.更强调营卫三焦气化失职在衰老过程中的重要位置,指出即使脾肾功能发挥正常,但若营卫三焦气化失利,则五脏六腑亦不能正常得后天之养而衰老,为延缓衰老提出了新思路.

    作者:刘树林;凌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朝医四象体质人群不同类型肥胖指标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目的:探索朝医四象体质人群不同类型肥胖指标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纳入对象进行四象体质类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调查,统计方法采用chi-squre test、Fisher's exact test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不同肥胖类型太阴人分布比例高;(2)少阳体质人群中腰臀比(WHR)异常可有效预测高血压、高血糖、高TC、高HDL-C、血脂异常的患病风险,腰高比(WHtR)异常可有效预测高TG患病风险,腰围(WC)异常可有效预测低LDL-C、代谢综合征的患病风险.太阴体质人群中身体质量指数(BMI)合并WHtR异常可有效预测高血压和高血糖,WC异常可有效预测血脂异常和其组成部分,BMI合并WC异常可有效控制代谢综合征.结论:选择预测心血管疾病肥胖危险因素不仅要考虑肥胖类型且应考虑体质因素.

    作者:芦环玉;李海玉;韦舒妍;刘奇;杨志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健脾祛瘀法对血脂异常ApoE基因缺失小鼠视网膜RPE黑色素和脂褐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健脾祛瘀法对血脂异常ApoE基因缺失(apolipoprotein E-deficient,ApoE-/-)小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黑色素和脂褐素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只2月龄ApoE-/-小鼠分为普食组、高脂组、高剂量治疗组、中剂量治疗组、低剂量治疗组,喂养5个月后检测其血浆总胆固醇(total plasma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血浆甘油三酯(plasma triglyceride,TG)含量,银氨液浸染法和醛品红法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形态结构,并半定量检测RPE细胞内黑色素和脂褐素含量及计算其黑色素/脂褐素比值,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黑色素、脂褐素、黑色素/脂褐素比值与TC、LDL、TG相关性.结果:TC、TG和7月龄ApoE-/-各治疗组小鼠比7月龄ApoE-/-高脂组明显降低(P <0.001),LDL和7月龄ApoE-/-高、中治疗组小鼠比7月龄ApoE-/-高脂组明显降低(P <0.001),7月龄ApoE-/-低剂量治疗组比7月龄A poE-/-高脂组降低(P>0.05).光镜下,7月龄ApoE-/-高脂组和7月龄ApoE-/--普食组小鼠RPE排列紊乱、细胞萎缩,7月龄ApoE-/-各治疗组小鼠视网膜RPE排列较整齐、细胞萎缩减轻.半定量检测结果,与7月龄ApoE-/-高脂组比,7月龄ApoE-/-各治疗组小鼠视网膜RPE细胞内黑色素含量明显增多(P <0.001),7月龄ApoE-/-各治疗组小鼠视网膜RPE细胞内脂褐素含量明显降低(P<0.001),7月龄ApoE-/-各治疗组小鼠视网膜RPE细胞内黑色素/脂褐素比值明显增多(P <0.001).采用逐步引入-剔除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黑色素含量与TC、LDL、TG呈负直线相关,回归方程为:黑色素含量=1837732.32-63225.96×胆固醇,脂褐素含量与TC、TG呈正直线相关,回归方程为:脂褐素含量=418363.52+ 139394.42×胆固醇,黑色素/脂褐素比值与TC、TG呈负直线相关,回归方程为:黑色素/脂褐素=2.057-0.127×胆固醇.结论:健脾祛瘀法可通过降低血脂异常ApoE-/-小鼠高脂血症,改善RPE形态结构,提高视网膜RPE黑色素含量,降低RPE脂褐素含量,增强视网膜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王毅;李娟;李进辉;李罗翔;曾庆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