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奎龙;史锁芳
目的:筛选出β-环糊精包含薄荷油的较好工艺.方法:采用L9(33)正交表,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薄荷油-环糊精包合物,以包合率、含油率为指标考察制备工艺的三因素三水平,优选较好的制备工艺.结果:包合温度和投料比的影响非常显著,包合时间的影响不显著.A2B2C1得到的包合物包合率高,含油率高.结论:本实验优化了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可为工业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杨惠鑫;欧阳洁;郭莹;周慧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评价左归丸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肾阴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肾阴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左归丸组采用基础治疗加服左归丸,钙尔奇D组采用基础治疗加服碳酸钙D3片,对照组单纯采用基础治疗,疗程6个月并比较上述3组疗效.结果:左归丸组治疗总有效率83.33%,高于钙尔奇D组(有效率76.67%)和对照组(有效率33.33%).与对照组比较,左归丸组、钙尔奇D组骨密度均有显著增加(P<0.05),血骨钙素、甲状旁腺素和碱性磷酸酶显著降低(P<0.05),左归丸组降低更明显;治疗骨痛的平均起效时间、平均缓解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左归丸组作用更明显.左归丸组与钙尔奇D组比较,上述指标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清钙、血清磷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中药左归丸可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合并肾阴虚证且未见不良反应,其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作者:王如然;鞠大宏;黄胜男;赵宏艳;马力;付小卫;李红燕;王少君;汪宝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沈注金匮要略》系清代医家沈明宗对中医经典《金匮要略》进行注解的著作,该书对《金匮要略》原文顺序进行了调整,按照病证等分门别类排列,注解每段多首先概括原文主要内容,病证注解之未总结《金匮要略》所论,类似小结,对学习《金匮要略》、掌握辨病辨证论治带来很大方便.沈明宗不仅注释《金匮要略》原文词句,而且结合自己的体会加以阐发、引申、校正讹误、补缺存疑;对原书中林亿等在篇末所附之方也进行了注解并移至相应病证的正文之末,该书对学习、研究《金匮要略》有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学术与文献价值.
作者:宋建平;张晓利;杜光明;李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楂葛夏陈汤联合天麻素注射液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11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0)及对照组(n=55),观察组接受楂葛夏陈汤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16例,显效25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96.6%;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16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65.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平均起效时间为(4.1±1.3)d,对照组为(7.5±1.7)d,观察组药物起效时间明显短于时照组(t=4.095,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两侧椎动脉VM及基底动脉VM明显上升,观察组上升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其两侧椎动脉PI及基底动脉PI均无明显变化(P>0.05),2组患者服用药物后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楂葛夏陈汤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可有效改善患者微循环,增加动脉血管顺应性,显著减轻其眩晕症状且无不良反应,疗效及安全性均十分优秀,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法治疗肺癌恶病质的近期疗效.方法:将30例气阴两虚型肺癌恶病质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益气养阴方联合甲羟孕酮)15例,对照组(单纯甲羟孕酮)15例,2组均配合常规支持治疗,疗程为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体力状况、临床症状、进食量、体质量以及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提高生活质量、减轻临床症状、改善食欲与增加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值方面较对照组有优势(P<0.05),2组均能增加体质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法治疗肺癌恶病质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丁大伟;章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济生肾气丸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3年3月10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成对照组54例,采用氯沙坦50mgbidpo治疗,观察组给予济生肾气丸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辩治,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从一般情况看,2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在SBP、DBP、FPG、2 hPG、HbA1c、TG、TC、UAER、β2-MG、ACR指标分别为(131.5±9.43) mmHg、(84.6±6.84) mmHg、(6.73±1.03) mmol/L、(11.9±1.84) mmol/L、(7.21±0.94)%、(1.47±1.34) mmol/L、(5.21±1.02) mmol/L、(115.93±23.8) mg/24 h、(337.93±82.1)ug/L、(98.35±31.42);观察组划分别为(124.2±8.23) mmHg、(79.5±5.79) mmHg、(6.03±0.47) mmol/L、(10.5±1.48) mmol/L、(6.99±0.73)%、(1.13±0.83) mmol/L、(5.02±0.69) mmol/L、(91.63±20.31) mg/24 h、(214.83±76.4) vg/L、(78.93±29.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临床总效果看,对照组显效例数为20例,所占比率37.04%,有效例数为22例,所占比率40.74%,无效例数12例,所占比率22.22%,总有效率77.78%;观察组显效例数39例,所占比率72.22%,有效例数12例,所占比率22.22%,无效例数3例,所占比率5.56%,总有效率94.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济生肾气丸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疗效.
作者:周雪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针对穴位对治疗不同类型软组织损伤是否具有惟一特异性,提出存在问题及相关解决思路.方法:查阅近30年的穴位特异性研究以及在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研究文献,分析穴位特异性研究在治疗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发现对穴位特异性和软组织损伤针刺效应的研究已深入到相关分子生物学指标和基因指标,在治疗软组织损伤中的有一定疗效.但研究成果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如穴位的双向调节作用机理、针刺效应的量化难点等问题.结论:穴位对于治疗不同类型的软组织损伤是否具有惟一特异性,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马忆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肺通调水道是肺的主要生理功能.肺通过宣发肃降、输布津液到机体各部,濡养机体.该功能还与肺主气和肺朝百脉的功能密切联系.肺通调水道则肺气升降有序,血液运行通畅;肺通调水道的功能失常,则会引起多种病变.通过探讨肺通调水道的生理病理意义,以加深中医理论内涵研究并能对临床进行理论指导.
作者:孟庆岩;张庆祥;高思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经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EN)加大黄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选择42例SAP患者分经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SAP 21例(普通组),肠内营养液加大黄治疗SAP 21例(大黄组),并对其营养指标、免疫指标、肠道功能恢复、住院天数等进行分析.结果:早期肠内营养(EN)加大黄可早期恢复肠道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住院费用.结论:早期肠内营养(EN)加大黄对SA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方法,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玲;严谨;王芳;聂五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结合目前中医药发展形势和一些实践体会,我们认为流派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源泉,学科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石,流派传承和学科建设两者应互相结合,流派传承为学科建设开拓深度,学科建设为流派传承提升高度.列举我们在“一体两翼”思路与策略的指导下进行的慢性筋骨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传承石氏伤科流派精髓,在继承中探索创新,在创新中深度继承,打造金字塔型的学术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促进了中医骨伤事业的发展.
作者:施杞;王拥军;莫文;胡志俊;李晓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糖郁疏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40例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糖郁疏免煎制剂治疗,每日1剂分3次口服,同时服用帕罗西汀片每次20 mg,每日1次口服,对照组服用帕罗西汀片用法同上,治疗持续12周,均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PTSD-SS量表评分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对照组72%,经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治疗组治疗后相应不同时期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经x2检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郁疏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疗效与西药帕罗西汀比较,具有起效快、撤药后减少其症状复发、减少帕罗西汀的不良反应的优势,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低于西药帕罗西汀.
作者:赵欢;杨东东;史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难治性皮肤溃疡的中药外治方法.方法:采用临床长期探索定型后的自制药膏局部贴敷,选择病例治疗观察,总结疗效.结论:自制六黄一白蛋黄油生肌膏治疗难治性皮肤溃疡效果肯定.
作者:杜仲平;白仁琴;冯道忠;杜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动物实验与临床观察探讨椒黄颗粒洗剂的止痛药物和镇痛方法.方法:体外抑菌实验对金黄葡萄球菌中度或高度敏感,对豚鼠皮肤无刺激和过敏反应.结论:动物实验证明,椒黄洗剂有抗小鼠耳廓肿胀作用,能提高小鼠痛阅值,提高磷酸组胺对豚鼠致痒和局部抗溃疡及促愈等作用.
作者:李春雨;霍峰;李春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针对“取象比类”认知方法的途径和在中医学的应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取象比类”认知方法对中医名词术语在语言表达上的影响及其中医名词术语的语言特点,提出中医名词术语的翻译策略和翻译原则,指出中医名词术语的翻译要根据语言运用的实际情况和对外译介的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翻译策略才能推动中医学的对外传播和交流.
作者:朱剑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探讨姚乃礼主任医师治疗脂肪肝、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的用药特点,提出肝脾同治、补益正气、祛除肝络温热疫毒等治疗方法.
作者:马卫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治疗头痛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整理治疗头痛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0.1),利用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头痛方剂的组方规律.结果:对筛选出的315首治疗头痛方剂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演化得到核心组合26个,新处方13个.结论:应用数据挖掘方法总结头痛方剂组成,可以发现组方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杨雯晴;李运伦;丁学义;沈真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详述热饮阻肺为小儿肺炎初期关键病机的观点,并论述验效于临床的治热饮阻肺三法,本论体现了中医“治未病”思想精髓,颠覆了本病初期惯苦寒的传统论治方法,有望促进小儿肺炎中医诊疗体系的完善和创新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者:闫永彬;马淑霞;丁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阐述伤寒和杂病的涵义,分析《灵枢·杂病》(简称《杂病》)内容看出,其杂病属伤寒之类病证,这些病证在其他经典著作中有相关论述.《伤寒杂病论》书名中的杂病之名源于《杂病》篇,书中的杂病既包括属于伤寒之类的全部病证,又包括与之相关需要做鉴别的非伤寒之类病证.《伤寒杂病论》的书名名副其实,其书乃“至杂”之作.《伤寒卒病论》的书名不能成立.
作者:吴崇典;程瑞琴;孟庆荣;许建新;李海兵;田美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运用调和营卫法治疗亚健康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亚健康失眠诊断标准且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8-15分的患者进行为期2周治疗,采用PSQI评分法和失眠疗效诊断标准比较治疗前后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纳入病例114例,调和营卫法治疗亚健康失眠临床有效率88.60%,治疗后PSQI评分显著降低.结论:调和营卫法治疗亚健康失眠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希民;李欢;侯江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联用氯米芬与补肾活血清肝中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进行比较,对照组单用氯米芬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肾活血清肝中药进行治疗.分别观察2组疗效、治疗前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血睾酮(T)、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同时观察患者的排卵率和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2%,排卵率82.2%,妊娠率5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LH、T水平明显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FSH水平、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的LH、FSH以及子宫内膜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联合氯米芬与补肾活血调肝中药可有效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排卵率,增加患者妊娠率,效果优于单用氯米芬,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有效途径.
作者:张婷;许彦来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