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周志刚;潘元威;牛广君;常伟;杜可扑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34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中误诊为急性阑尾炎2例、卵巢肿瘤破裂3例;6例保守治疗,28例手术治疗,其中9例行高位结扎卵巢动、静脉后给予卵巢肿瘤复位加肿瘤剥除术,19例行患侧附件切除术;获得健康新生儿28例(足月产22例,早产6例),流产6例.结论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是妇产科急症,及时诊断及积极手术治疗母婴预后良好.
作者:于月新;李巨;任威;曲冬颖;陈佳;季鑫;王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院外人工流产致大出血者拒绝保守治疗,行子宫切除术;另5例B超检查确诊,其中2例行局部病灶切除术,保留生育功能;3例给予甲氨喋呤全身及局部用药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成功.结论 超声检查有助于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的诊断;甲氨喋呤全身及局部用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王玉婷;郭广林;郭红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方法和可行性.方法 33例行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的动脉导管未闭患者,术前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胸骨左缘第2肋间作长1.5~2.5 cm切口,显露肺动脉并于肺动脉前壁缝荷包,在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置入封堵器封堵动脉导管.结果 封堵成功32例,失败1例中转开胸手术;术后随访1~31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创伤小、效果好、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作者:张玉展;李红昕;刘海涛;黄犇;似继承;曾祥瑞;李娜;孙晓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治疗X线平片无异常中老年颈椎挥鞭样损伤治疗效果.方法 122例颈椎挥鞭样损伤老年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组55例,手术治疗组67例,治疗后随访3~18个月,观察2组症状改善及Frankel分级情况.结果 手术治疗组1例因重度呼吸困难死亡,余66例末次随访时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未见复发病例;保守治疗组36例仍有不同程度头、颈、肩、背部疼痛症状,9例症状缓解不明显甚至复发;手术治疗组Frankel分级恢复至E级43例(64.2%),保守治疗组Frankel分级恢复至E级19例(3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老年颈椎挥鞭样损伤患者早期手术治疗可防止或减少脊髓继发性损害.
作者:李伟嘉;汤逊;石健;余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事件的价值.方法 测定96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及11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对照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和血清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组血清hs-CRP及IM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hs-CRP可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预测.
作者:刘国玲;李宜川;尤丽菊;芦琨;胡灵卫;孟凡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心源性晕厥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54例心源性晕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心律失常性晕厥47例(87.0%),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5例,房室传导阻滞9例,心房颤动伴长间歇5例,室上性心动过速5例,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11例,先天性长QT综合征1例,洋地黄中毒1例;器质性心脏病7例(13.0%),包括冠心病心肌缺血4例,主动脉瓣狭窄1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2例.经治疗44例(81.5%)未再发生晕厥.结论 心源性晕厥病情严重,病死率高,及时合理治疗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冯振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髋臼骨折的治疗对骨科医生是一大挑战,切开复位内固定已经成为治疗移位髋臼骨折的金标准,未来微创将成为髋臼骨折治疗的方向.本文就髋臼骨折的外科治疗围手术期处理及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永明;陈亮;张耀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的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后发生支架内亚急性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8例,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于支架置入后36 h~5 d;血栓形成后12例行急诊冠状动脉内尿激酶溶栓,11例存活,1例死亡;3例未行冠状动脉尿激酶溶栓者中1例存活,2例死亡.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为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冠状动脉内尿激酶溶栓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逯保军;高爱玲;李莉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早期冠状动脉血栓抽吸联合支架置入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节律的影响.方法 对79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冠状动脉血栓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其中38例行急诊直接冠状动脉血栓抽吸术联合PCI介入术(急诊介入组),41例行择期PCI介入术(择期介入组);观察2组术后2周及1 a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 术后2周及1 a择期介入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急诊介入组(x2=12.012,P<0.05;x2 =11.737,P<0.05).结论 急诊直接冠状动脉血栓抽吸术联合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冠状动脉血栓安全、有效,可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
作者:张庆成;张向峰;汪承炜;潘桂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变应性哮喘患者过敏原特异性抗体谱,以指导临床诊断及脱敏治疗.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174例变应性哮喘患者(哮喘组)、141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血清过敏原特异性抗体,比较2组检测结果,分析特异性抗体阳性与变应性哮喘相关性.结果 哮喘组多种过敏原特异性IgE,IgM,IgG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12种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阳性是变应性哮喘的危险因素(OR>2),其中危险度较高的前3种过敏原依次为淡水鱼(OR=13.32)、春季花粉(OR=7.36)、蒿草花粉(OR=7.15);13种过敏原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和11种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阳性可作为变应性哮喘的危险因素(OR>2).结论 淡水鱼等多种过敏原是变应性哮喘发病危险因素.
作者:刘晶;邹晓岩;尹金植;徐伟;闫冰迪;马忠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β细胞功能与老年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 87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依据体质量指数分为单纯高血压病组(A组)和高血压病合并肥胖组(B组),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45例为对照组(C组),检测3组血脂、血尿酸、血清胰岛素及C肽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A,B组患者血脂水平、血尿酸水平、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高于C组(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低于C组(P<0.01);上述指标B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抵抗是老年高血压病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王素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尿胱抑素C(cystatin C,Cyst C)和尿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联合检测与尿β2-微球蛋白(β2 -microglobulin,β2-MG)和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ALB)联合检测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23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mALB≤30mg/24 h者118例为A组,mALB>30~220 mg/24 h者120例为B组;21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C组.采用ELISA法检测尿Cyst C,TRF,β2-MG,mALB,比较尿Cyst C和尿TRF联合检测与尿β2 -MG和mALB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经非参数检验分析,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Cyst C的AUC(0.645)<尿β2-MG AUC(0.794),尿TRF的AUC (0.783)>尿mALB的AUC(0.768);尿mALB和β2-MG二者联合检测阳性率60.9%高于尿CystC和TRF二者联合检测阳性率51.3% (P<0.01).结论 2种联合检测方法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均有价值.
作者:刘凯;陆晨;刘红;刘颖;赵红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甲状腺素治疗前、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 检测41例甲减患者(甲减组)及5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甲状腺功能及血脂水平,应用高频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甲减组治疗前促甲状腺激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降低(P<0.05);甲状腺素治疗后,上述各指标水平降低、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升高(P<0.05);甲减组治疗前、后促甲状腺激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变化与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呈负相关(P<0.05).结论 甲减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减低,甲状腺激素治疗可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张海渤;李明倩;佟丽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腔隙性脑梗死合并不同程度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 腔隙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123例,依据血压水平分为A,B,C组,50例血压正常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D组),比较4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行超声检查检测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及内膜光滑度和连续性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4组年龄、脉压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冠心病、糖尿病患病率,体质量指数,纤维蛋白原水平较D组增高(P<0.05),A,C组吸烟率、空腹血糖较D组增高(P<0.05),B组三酰甘油水平较D组增高(P<0.05);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脉压差、年龄和吸烟相关;A,B,C组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明显高于D组.结论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合并高血压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重,应早期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作者:沈彦明;尹彦亮;李霞;田双;刘艳丽;牛卫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1岁,以“中、上腹部疼痛1个月”为主诉于2011年1月24日就诊.1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部疼痛,胃镜检查示胃角前壁小片状糜烂,组织活检病理结果提示为黏膜内印戒细胞癌,遂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距病变0.5 cm电凝下作标记一圈,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后,完整切除病灶,检查切缘的完整性.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黏膜内印戒细胞癌,并取标本4点作切缘组织病理,1处发现异形细胞.
作者:吴涛;田志强;陆春雷;莫晓东;吴国忠;张超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在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中麻醉效果.方法 择期行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质量分数1%利多卡因20 mL+质量分数1‰肾上腺素0.6 mL进行麻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质量分数0.375%罗哌卡因粉针75 mg.比较2组麻醉前、切皮前及手术结束时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手术结束即刻VAS评分.结果 2组切皮前心率、平均动脉压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各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结束时VAS评分(1.23±1.52)分较对照组(3.53±2.53)分低(P<0.01).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用于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安全可靠.
作者:赵海源;张宁;殷玲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7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肩峰下滑囊中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12例为观察组,非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肱骨外科颈骨折1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肩关节镜微创手术方式取肩峰下滑囊标本,对照组采取开放手术方式取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肩峰下滑囊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7含量.结果 观察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7表达水平(760.36±98.61) pg/mL及(620.34±101.43) 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230.35±97.30)pg/mL及(320.42±98.51)pg/mL(P<0.05).结论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肩峰下滑囊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7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可能与肩峰下骨赘、肩袖退变等肩峰下间隙内病理变化有关.
作者:郑冲;瞿玉兴;蒋涛;徐建达;高益;赵洪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临床资料.结果 吻合口瘘发生于术后5~14 d,平均7d;均经综合治疗后痊愈,愈合时间8~12 d;未行肠造瘘及2次手术.结论 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严密操作可预防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正确放置引流管及灌洗引流、有效控制感染并应用生长抑素等,有助于吻合口瘘愈合.
作者:杜荣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行手术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行气管插管治疗7例;行大动脉调转术21例,Nikaidoh术3例,Rastelli术1例,手术时间210~500 min;术后1d死亡1例,因严重并发症放弃治疗1例.结论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儿应尽早行手术治疗,术前维持有效氧饱和度、术后加强心功能维护、积极处理并发症有利于降低围手术期风险.
作者:姚艺;龚芳;李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HTK液和含血停搏液在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中对心肌的保护效果.方法 42例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术中心肌保护液分别使用含血停搏液或HTK液.分别于术前和术后24,72 h及7d检测患者外周静脉血中B型脑钠肽和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比较2组主动脉阻断时间、主动脉开放至心脏复跳时间、辅助循环时间、心脏自动复跳率、心律失常发生情况、临时起搏器应用情况、多巴胺剂量、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B型脑钠肽与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主动脉阻断时间、主动脉开放至心脏复跳时间、辅助循环时间、多巴胺剂量、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心脏自动复跳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发生心律失常、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和使用临时心脏起搏器患者数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中HTK心脏停搏液对心肌保护作用优于含血停搏液.
作者:张楠;周岊梧;王桂才;白传明;宋书田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