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红注射液对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刘冉;邸丽;李江;郝洪军;高枫;孙葳;黄一宁

关键词:大鼠, 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 内皮祖细胞, 丹红注射液
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脑梗死组(对照组)和脑梗死丹红注射液治疗组(丹红治疗组).对照组和丹红治疗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左侧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p-MCAO)模型.术后24 h±2h、72 h±2h、168 h±2h抽取尾静脉血,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CD133+/VEGFR-2+双阳性细胞数量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3组术前外周血CD133+/VEGFR-2+双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丹红治疗组大鼠术后24 h、72 h、168 h外周血CD133+/VEGFR-2+双阳性细胞数百分率较对照组升高(64.60%(14.62%,82.32%)vs 1.38% (0.05%,24.14%),24.36%(7.38%,72.36%)vs 2.78%(0.09%,32.17%),4.53% (0.57%,11.16%)vs 0.46% (0.07%,0.98%),P<0.01).丹红治疗组大鼠术后24 h、72 h、168 h神经功能评分较对照组低(2(1,4)vs 2.5(0,4),1(0,4)vs 2(0,4),o(o,1)vs 3(0,4)).结论:丹红注射液有可能提高脑梗死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目,具有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病痰浊病机源流探讨

    中医脑病是中风、眩晕、痴呆等多种疾病的总称,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其中痰浊作为一种重要的致病因素与脑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与预后关系密切.故从历史文献、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诸方面总结痰浊病机在脑病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挖掘中医脑病的病机,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创新治疗方法、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依据.

    作者:陈澈;陈颖;周莉;高永红;史永梅;刘培燕;高树彪;张根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通心络下调RAGE-MAPK信号通路拮抗AGEs诱导的人内皮祖细胞内皮分化异常

    目的:观察通心络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诱导人内皮祖细胞(human endothelialprogenitor cells,hEPCs)内皮分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自健康人外周血体外培养hEPCs,给予AGEs和或不同浓度的通心络(tongxinluo,TXL)刺激,首先观察其对置于体外matrigel环境中hEPCs内皮分化的影响,随后针对相关的受体分子信号通路进行干预,明确上述信号通路哪些参与TXL的保护作用.结果:①单纯TXL刺激即可显著提高hEPCs的内皮分化水平,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②与AGEs刺激组比较,TXL干预并可显著改善AGEs导致的hEPCs内皮分化异常;③RAGE-MAPK通路介导了TXL的内皮分化保护作用.结论:TXL干预可通过下调RAGE-MAPK信号通路,显著改善AGEs介导的hEPCs内皮分化异常,这可能是TXL发挥其血管保护作用,特别是糖尿病病理环境下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武双平;贺治青;袁国强;王永恒;梁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于先秦汉代文献探讨人的生命特征

    迄今为止,对于“生命”尚不能给出一个严格的定义.然而,生命现象虽然错综复杂但具有共性,亦即生命的特征,可以通过认识生命的一些特征来理解生命.先秦汉代文献中的相关记载,对于深入认识人的生命特征很有启发.故基于《黄帝内经》以及其他先秦汉代文献的相关记载,探讨人的生命的整体性、开放性、有序性、不可逆性、自主性、繁衍性和个体性等特征.

    作者:李海玉;刘理想;陆广莘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论《黄帝内经》中“五畜为益”的食养原则

    《内经》中关于饮食养生的内容十分丰富,“五畜为益”是食养原则之一,通过对五畜肉食阴阳五行属性及其与四气五味、五脏关系的梳理,分析不同体质类型、疾病情况以及四时季节在食用“五畜”肉食时的膳食养生原则,提出食用不当或偏嗜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旨在引导人们正确认识饮食养生,提高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

    作者:张岩;张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文本挖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证候及用药规律

    目的:应用课题组成熟的文本挖掘方法,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中挖掘非酒精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中医证候特点及用药规律.方法:应用课题组自行研发的文本提取工具,依照文本数据采集、数据格式转化及建库、数据挖掘及分析、数据可视化呈现4个步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文本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结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核心证型为肝气郁结、痰瘀互结、湿热内蕴、肝郁脾虚和肝肾阴虚.干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核心药物有丹参、山楂、泽泻、柴胡、白术、何首乌和郁金,核心方剂包括膈下逐瘀汤、四逆散、柴胡疏肝散和二陈汤.结论:该研究从生物信息学角度初步阐明了非酒精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证候特点和中药使用规律,为该病的临床诊治及新药研发提供了可操作的技术平台.

    作者:张慧芹;郝钰;李健;郑光;刘忠第;姜淼;吕爱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寻常型银屑病的中药复方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寻常型银屑病采用中药复方制剂银屑1号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8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3例采用中药复方银屑1号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评价(PASI评分)和显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痊愈率27.91%,总显效率76.74%,对照组痊愈率18.60%,总显效率51.16%.研究组PASI评分(6.86±2.44)分,对照组PASI评分(11.09±2.61)分,2组患者总显效率和PAS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有1例出现轻微头晕,1例出现呕吐症状,经对症治疗均好转未影响继续治疗.结论:采用中药复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肯定,毒副作用较小,可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崔鸿峥;苏静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医多途径给药并特色护理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3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多途径给药配合特色护理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加用中医多途径给药并配合专科护理,观察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体征及彩超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7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多途径给药配合特色护理对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西医常规疗法有增效作用.

    作者:席玉红;赵阳;党志博;韩暄;党中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单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多索茶碱片200 mg,BID,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100μg/次,TID.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疗效.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能调节脾胃气机,促进肺宣发肃降,又有培土生金、标本兼治之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孔壮;范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补中益气汤加味联合舒利迭治疗慢阻肺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联合应用补中益气汤及舒利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给予单纯舒利迭治疗和补中益气汤联合舒利迭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肺功能(FEV1及MVV%)、6 min步行距离、日常工作能力因子分(F1S)及社会活动状况因子分(F2S)改善情况.结果:2组患者接受治疗前FEV1、MVV%、6 min步行距离、F1S及F2S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但在接受治疗1个月后2组FEV1、MVV%、6 min步行距离、F1S及F2S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舒利迭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任亚锋;张博爱;冯晓东;刘黎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四逆散合苇茎汤治疗脂肪肝机理探析

    脂肪肝是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故从肝与脂肪肝的关系、脾与脂肪肝的关系以及肝脾失调与脂肪肝的关系辨析脂肪肝的病机,认为肝脾失调是本病病机之本,痰湿热瘀蕴结于肝是病机之标,提出治疗脂肪肝应以疏肝解郁、健运脾胃、化湿祛痰、涤浊逐瘀为法,而四逆散合苇茎汤具有上述功效,切中脂肪肝的病机.

    作者:刘建平;杨保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从《脾胃论》视肠功能障碍

    肠功能障碍并非单纯腑实证,脾胃虚衰、受纳运化失常、中焦枢机不利可助其发生与发展.学习《脾胃论》,从“脾胃学说”调理肠功能障碍,颇有收益.李东垣视脾胃为一身之重,倡导“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据此能够明晰其病因病机;依据脾胃升降理论,采用健脾益气、升举清阳配合滋阴润肠、行气导滞等治法对肠功能紊乱脾胃虚弱者效果显著.兼顾疏肝柔肝、调畅气机,既是李东垣学术思想的发挥,也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体现.

    作者:江宇泳;刘洋;叶永安;王融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海昆肾喜胶囊联合百令胶囊辨治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海昆肾喜胶囊联合百令胶囊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辨证施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肾衰竭患者1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海昆肾喜胶囊联合百令胶囊口服辨证施治,对2组患者肾功能指标、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过治疗2组患者Scr、Ccr、BUN、CRP、Alb、Hb、Ca、P、PTH水平均有一定提高,其中观察组患者各指标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略优于对照组,但2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海昆肾喜胶囊联合百令胶囊辨证施治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案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佑芳;谢治卿;袁德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血府逐瘀汤促血管新生的比较研究

    治疗缺血性疾病常用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经典活血化瘀方血府逐瘀汤均具有促进血管新生作用,但又各具特点.VEGF作用靶点和途径明确,不仅能促进缺血区域的血管生长,改善血供,还能促进正常组织的血管生长,诱发肿瘤及其他血管增生性等疾病,有明显的副作用.血府逐疼汤促血管新生作用短暂,对血管生长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呈现出适度调控血管生长的特点,且适用于肿瘤的治疗.长期临床未见副作用的报道,但其调控血管新生的机制复杂,亟待深入.故对上述中西两种药剂在促血管新生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系统比较,展现出中医药促血管新生的优势.

    作者:苏晓艳;宋军;高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儿科秘要》“八证六字”心法探要

    从“八证六字”的内涵、运用和特点等3方面论述《儿科秘要》的临证心法,突出风热、急惊风、慢惊风、慢脾风、脾虚、疳证、燥火、咳嗽等常见儿科八证的诊疗,希冀借此反映程康圃学术思想的主要内容,并推广其临证经验,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徐志伟;吴皓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特发性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特发性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特发性室性早搏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并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70.21%,观察组Tpe间期和Tpe离散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用于治疗良性室性早搏,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并不能增加心室肌的稳定性.

    作者:彭小静;李铭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应用REST分析静息态下针刺心包经经穴对大脑低频振幅信号的影响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心包经经脉(经穴)与大脑的功能关系.方法:对14名健康人进行功能性磁共振扫描,包括第1次单纯静息态扫描(R1)、针刺该经脉全经腧穴后扫描(AP)和第2次静息态扫描(R2),应用REST软件对数据进行低频振幅(ALFF)分析.结果:AP与R1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ALFF信号减弱差异脑区为左侧扣带后回、海马回、边缘叶、枕上回和枕中回;ALFF信号增强差异脑区为双侧额上回、右侧边缘叶、扣带回、额中回、额内侧回.结论:前额叶皮层(PFC)(额内侧回/额上回/额中回)、边缘系统(边缘叶/扣带后回/海马回)是针刺后ALFF信号显著增强区域,且在针刺延时效应中PFC部分脑区ALFF信号依然显著增强,提示针刺心包经全经经穴后脑内ALFF变化主要在PFC和边缘系统,这些区域与情绪、记忆等认知功能密切相关,为阐释针刺该经脉腧穴治疗情绪、记忆障碍类疾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韩红艳;张驰;闫镔;雷煜;童莉;杨海燕;周斌;杨旭光;陈红亮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以心肾为本治疗绝经综合征35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以心肾为本治疗绝经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作用及对相关理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中药汤剂口服配合心理疏导的综合疗法对35例心肾不交型绝经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观察,并扩充调查162例绝经期妇女.结果:综合治疗组显效率57%,有效率43%,总有效率100%;问卷调查组示发病与患者遭受精神刺激有关,无不良社会因素影响者发病较少.结论:通过中药和心理综合治疗能显著改善绝经综合征患者的躯体和心理症状,其不良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与绝经综合征的发病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林静;刘英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药物疗法治疗顽固性慢性咳嗽的效果及机制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药物疗法治疗顽固性慢性咳嗽的效果及机制.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间于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顽固性慢性咳嗽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药物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三联药物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率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1.11%(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88.89% (P <0.05).观察组患者入睡时间平均为(11.3±2.8)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6.2±2.5)min(P <0.05);观察组患者咳醒次数平均为(1.2±0.3)次,明显短于对照组(1.9±0.4)次(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药物疗法治疗顽固性慢性咳嗽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卢保强;潘小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王键临证之蒲公英用验

    王键教授安徽歙县人,新安王氏医学第六代传人.秉承家学,贯通中西,博撷众长,临证30余载,学验俱丰.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黄花三七等,其性寒、味苦甘,入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等功效.王键教授在总结前贤认识之基础上,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在内科、妇科、儿科、男科等疾病中均巧妙应用蒲公英每获良效,颇有收益.

    作者:何玲;叶铭刚;谭辉;邓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生化汤辅助常规西药辨治药物流产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生化汤配合米索前列醇辨证治疗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入院进行药物流产的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应用米非司酮配合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实验组在其基础上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加用生化汤辨证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完全流产率、产后出血情况及月经恢复等情况.结果:实验组完全流产42例,不完全流产2例,无失败病例;对照组完全流产34例,不完全流产8例,失败2例.实验组显效40例,好转4例,总有效100%;对照组显效31例,好转9例,总有效90.91%.在孕囊排出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及阴道出血量方面实验组均小于(短于)对照组,上述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月经恢复时间比较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生化汤配合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完全流产率高,临床疗效明显,患者阴道出血少且出血时间和孕囊排出时间短,耐受性更为优良,因此可作为药物流产的辅助药物.

    作者:黄宜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