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阳
体质辨识已深入人心,通过对大量病人脉象特点的归类总结,发现人的体质特点有其规律性,接诊病人年龄从出生20d到90岁,尤其对祖孙3代的脉象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常见人的体质类型与致病因素及脉象特征进行了论述.
作者:刘静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迄今为止,对于“生命”尚不能给出一个严格的定义.然而,生命现象虽然错综复杂但具有共性,亦即生命的特征,可以通过认识生命的一些特征来理解生命.先秦汉代文献中的相关记载,对于深入认识人的生命特征很有启发.故基于《黄帝内经》以及其他先秦汉代文献的相关记载,探讨人的生命的整体性、开放性、有序性、不可逆性、自主性、繁衍性和个体性等特征.
作者:李海玉;刘理想;陆广莘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清肠化温汤联合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轻、中度初发或复发型U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试验组给予清肠化湿汤(银花15 g,黄连6 g,生甘草6 g,马齿苋25 g,木香8 g,桃仁6 g,当归8 g,白芍20 g,黄芪18 g,肉桂3 g,茯苓15 g)口服,每日l剂,每剂煎2次,每次200 ml,早晚各服1次,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随症加减,联合灌肠方(苦参10 g,黄柏25 g,大黄炭15 g,白及10 g,蒲黄10 g,三七粉3 g,锡类散2 g,鱼腥草15 g,地绵草10 g)灌肠,每剂煎2次,每剂煎至浓缩为120 ml,每晚睡前灌肠治疗,每6d后停灌1d;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0.25 g/片)口服,每次1 g,每日4次.2组患者治疗10周后,比较2组患者黏膜愈合情况、缓解率、症状积分、病理积分及肠镜积分.结果: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病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肠镜及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缓解率(分别为63.64%和30.30%)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黏膜愈合率(分别为60.61%和45.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肠化湿汤联合局部中药保留灌肠方治疗UC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病理及肠镜表现,缓解患者病情,且疗效明显优于美沙拉嗪肠溶片.
作者:曾清泉;胡志雄;杨胜邦;潘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特发性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特发性室性早搏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并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70.21%,观察组Tpe间期和Tpe离散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用于治疗良性室性早搏,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并不能增加心室肌的稳定性.
作者:彭小静;李铭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通络救脑注射液及其2组分三七总皂苷、栀子苷对拟缺血损伤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氧糖剥夺法制备拟缺血损伤模型,三七总皂苷、栀子苷以及通络救脑注射液干预后,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和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BDNF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栀子苷对BDNF的上调作用不明显,三七总皂苷和通络救脑注射液可显著上调BDNF的表达,通络救脑注射液有优于2组分的作用趋势.结论:通络救脑注射液及其有效组分具有一定的促进BDNF表达的作用,这可能是该注射液在缺血性脑损伤后保护微血管和促进血管新生的内在机制之一.注射液的作用优于2组分,体现了中药复方的配伍优势.
作者:郭晓谨;周梦佳;李峰;李芳赫;万亮琴;张赛;马家宝;李卫红;李兴广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以“治瘘独取阳明”为指导原则取穴,电针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进行基础治疗后,治疗组采用电针联合a-硫辛酸600 mg/d避光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α-硫辛酸治疗与试验组相同但无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的增加值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治瘘独取阳明”指导取穴的电针联合a-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优于仅采用α-硫辛酸治疗.
作者:张雅琴;张玲;孟红果;付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电热砭石温经疗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的确定性.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3年10月以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就诊的60例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推拿手法结合电热砭石温经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治疗,2组患者均在月经前5~7d开始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直至月经来临.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并在每个疗程结束时及时运用VAS及CMSS量表测评,治疗结束3个月、半年后随访时均需评测.结果:试验组愈显率和有效率分别达到63.33%和96.67%,均高于对照组的30%和93.33%;在治疗第1~3个月以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半年随访时疼痛VAS评分与基线之间的差值上,试验组分别为2.60±1.04、3.53±1.43、4.13±1.55、4.17±1.51、3.90±1.40,对照组分别为2.17±0.83、2.77±1.17、3.17±0.91、3.10±1.12、2.93±0.94;在治疗第1~3个月以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半年随访时COX痛经症状量表评分与基线之间的差值上,试验组分别为16.60±5.64、19.13±6.35、22.30±6.48、22.13±6.56、21.40±6.21,对照组分别为13.17±3.96、15.73±5.29、19.93±5.63、16.73±5.87、15.70±5.98.结论:推拿结合电热砭石温经疗法与单纯推拿手法均能改善痛经症状,2组在治疗第1个月时改善疼痛VAS评分方面差别不大,但在接下来第2、3个月以及治疗结束3个月和半年之后的随访中发现,试验组在改善疼痛VAS评分方面更优于对照组,而2组无论在治疗3个月中还是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和半年之后的随访中,试验组在改善COX痛经症状量表评分方面更优于对照组,明确了推拿结合电热砭石温经疗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的确切性和安全性.
作者:范肃;张振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及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心理因素与高血压病发生的关系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故就近年来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等与高血压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董莉莉;魏军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周易对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清·医家吴鞠通亦深谙易理,其对温病的辨治思路深受《周易》象思维影响,尤其遣方用药更能体现医易会通的特点.故遵循“三才之道”,创制名方三才汤,依据“坎离既济”设计黄连阿胶汤,运用卦象理论构设小定风珠,注重“损刚益柔”援易辨析清宫汤等4方面论述了《温病条辨》中借助《周易》中象思维模式和卦象系统理论及相关的象数义理,对温病方证理论及方药配伍关系的对应进行解析,对于我们深刻理解温病临床辨治规律及其遣方用药之机杼有重要启发.
作者:岳冬辉;毕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确诊的麻疹患者病历资料及治疗资料,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麻疹患者(治疗组)与单纯西药治疗患者(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并分析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组62例患者治疗时间短、症状消失快、无并发症出现;对照组42例患者治疗时间长、症状消失慢,4例出现并发症.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麻疹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淑红;刘梅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梦是睡眠中特有的现象,是一种睡梦主观体验,中医对梦的研究早见于《黄帝内经》,主要是对于病梦的解释.故通过深入探讨睡眠与梦的形成机制,初步了解分析梦的生理研究,从而为今后中医梦学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池孟修;李静;陈家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中医脑病是中风、眩晕、痴呆等多种疾病的总称,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其中痰浊作为一种重要的致病因素与脑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与预后关系密切.故从历史文献、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诸方面总结痰浊病机在脑病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挖掘中医脑病的病机,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创新治疗方法、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依据.
作者:陈澈;陈颖;周莉;高永红;史永梅;刘培燕;高树彪;张根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海昆肾喜胶囊联合百令胶囊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辨证施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肾衰竭患者1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海昆肾喜胶囊联合百令胶囊口服辨证施治,对2组患者肾功能指标、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过治疗2组患者Scr、Ccr、BUN、CRP、Alb、Hb、Ca、P、PTH水平均有一定提高,其中观察组患者各指标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略优于对照组,但2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海昆肾喜胶囊联合百令胶囊辨证施治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案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佑芳;谢治卿;袁德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进一步寻求与中医理论更加契合的心理应激实验模型,深入探讨与下丘脑海马有密切联系的其他重要脑区作用通路是推动肝调畅情志中枢机制研究发展的关键路径.青少期应激效应在情志异常发病机制中显示出愈发重要的作用,从中医青少年“肝常有余”生理病理特性来看可以更“纯粹”地模拟肝失疏泄情志内伤的病证过程,5-HT能系统可能是应激应对能力受损并影响至成年的主要通路,青少期应激可以为肝调畅情志中枢机制研究带来新思路.
作者:史亚飞;郭丽丽;吴皓萌;徐志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黄煌教授通过研究张仲景医学和吸收后世各家经验,形成了一套极具特色的临床诊治思路,创立了“药人”、“方人”体质学说.该学说是对《伤寒论》中经典药证、方证的延伸,突出了药证方证中比较客观“人”的部分,以便很好地把握方证与药证,在临床中取得良效.
作者:李淑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脂肪肝是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故从肝与脂肪肝的关系、脾与脂肪肝的关系以及肝脾失调与脂肪肝的关系辨析脂肪肝的病机,认为肝脾失调是本病病机之本,痰湿热瘀蕴结于肝是病机之标,提出治疗脂肪肝应以疏肝解郁、健运脾胃、化湿祛痰、涤浊逐瘀为法,而四逆散合苇茎汤具有上述功效,切中脂肪肝的病机.
作者:刘建平;杨保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以心肾为本治疗绝经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作用及对相关理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中药汤剂口服配合心理疏导的综合疗法对35例心肾不交型绝经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观察,并扩充调查162例绝经期妇女.结果:综合治疗组显效率57%,有效率43%,总有效率100%;问卷调查组示发病与患者遭受精神刺激有关,无不良社会因素影响者发病较少.结论:通过中药和心理综合治疗能显著改善绝经综合征患者的躯体和心理症状,其不良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与绝经综合征的发病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林静;刘英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气郁体质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体质量表法对广东省中医院和广东省计划生育研究所1678例育龄男性进行了中医体质辨识,其中566例符合男性不育症诊断,就该人群中不育症和非不育症的平和质和气郁质人群进行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结果:不育症气郁质人群的睾酮水平下降,与平和质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育症气郁质组的雌二醇水平增高与非不育平和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卵泡刺激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体生成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研究认为气郁体质男性不育人群的睾酮水平下降,雌二醇存在一定程度的升高.
作者:林兆丰;唐运革;石汉振;陈润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内经》中关于饮食养生的内容十分丰富,“五畜为益”是食养原则之一,通过对五畜肉食阴阳五行属性及其与四气五味、五脏关系的梳理,分析不同体质类型、疾病情况以及四时季节在食用“五畜”肉食时的膳食养生原则,提出食用不当或偏嗜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旨在引导人们正确认识饮食养生,提高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
作者:张岩;张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祝由”早在《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中即有相关记载,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心身治疗方法.对祝由的内涵后世医家及现代学者都有解释病因、断绝病因、诅咒之术等多种见解,在临床应用中对其也多有发挥,具体方法可分为情志调节与禁咒之术两大方向.唐宋元明等朝代官方将祝由作为医疗学习的正式科目之一,称为“祝由十三科”.与现代心理治疗方法比较,祝由在祝说病由、心理暗示、文化认同等方面与前者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心理学本土化的背景下,研究中医特色疗法去粗取精,对于推动中医心理学科建设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建琴;霍有萍;杜渐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