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周小金

关键词:医疗质量, 管理体系
摘要: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作者根据《江苏省医院评价标准与细则》,结合医院实际,提出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至少应包括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标准体系、评价体系、保障(教育培训)体系及控制体系5个部分.并指出建立健全管理组织是做好质量管理工作的前提,完善质量标准体系是做好医疗质量管理的关键,落实保障(教育培训)体系是做好质量管理的基础,抓好控制体系建设是质量管理的重要保证.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住院收入的变动因素及费用构成分析

    目的 探讨出院人次和平均每一出院者费用对住院收入的影响程度,并进行分析.方法 利用指数体系因素分析法,计算不同时段各项目的指数及对收入的影响额.结果 不同时段,各因素对住院收入的影响程度不同.结论 医院运转要求良性循环,必须考虑多因素对医院收入的影响程度.

    作者:孙凯;钟朝晖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专科医师培养人事分配管理模式的思考

    我国建立专科医师培养制度的序幕已经拉开,如何建立专科医师培养期间人事分配管理模式是面临的新课题.通过对目前住院医师培养人事分配管理现状分析,阐述了建立专科医师培养人事分配管理模式应注意的五方面内容,旨在为我国专科医师培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参考.

    作者:夏葳;汤金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以问题为本构建安全护理链

    目的 探讨临床安全管理中保证护理安全的科学方法论和有效创新策略.方法 创新和运用以问题为本的管理(PBM;Problem Based Managing)和以问题为本的护理(PBN;Prolem Based Nursing)识别和规避临床风险,构建安全护理链.结果 80.9%的护士长认为PBM是体现了护理程序的科学思维方法,78.7%认为该方法是一项安全管理的重要举措,降低了一般护理差错率,规避了现存和潜在的各种风险,提高了管理者对问题的洞察力,培养了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 护理人员对问题的识别能力有待加强,管理者对问题的科学解决能力有待提高,以问题为本是临床安全护理的有力保证.

    作者:李惠玲;眭文洁;杨惠花;乔美珍;毛莉芬;杨建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从病理学科的高风险性谈系统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目的 探讨病理学科的高风险性与实施系统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方法 从病理学科的特点与现状,分析学科的高风险性,提出系统安全管理的设想.结果 病理学科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医疗、技术、责任、职业等四个方面,系统安全管理的核心就是针对四个方面提出全方位的应对措施.结论 病理学科的高风险性决定病理科必须实行系统安全管理.

    作者:张熔熔;蔡颖;唐威;孙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支部书记培养方法初探

    我院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是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原核工业部)投资兴建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核事故医学应急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医院.现有员工1 800余人,近500名党员分布在内科、外科、医技、机关后勤和研究生等8个党支部.这些年来,为了实现建设一支队伍(党员队伍)、发挥两个作用(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争创三个一流(一流的医疗质量、一流的服务质量、一流的管理水平)的目标,使医院更好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党委一方面坚持把支部书记的培养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一方面坚持对支部书记的培养方法进行探索.

    作者:施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作者根据《江苏省医院评价标准与细则》,结合医院实际,提出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至少应包括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标准体系、评价体系、保障(教育培训)体系及控制体系5个部分.并指出建立健全管理组织是做好质量管理工作的前提,完善质量标准体系是做好医疗质量管理的关键,落实保障(教育培训)体系是做好质量管理的基础,抓好控制体系建设是质量管理的重要保证.

    作者:周小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从社会、医务人员和病人三个角度,初步分析了影响和谐医患关系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了尊重病人权利,倡导人文、诚信理念,医患双方共建共享平等、互爱、互信的和谐发展对策.

    作者:戴洪峰;崔道富;李微浩;张革;朱翔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医患沟通——优化医疗服务的新课题

    市场经济环境中,医患双方都增强了许多内在需要,传统医学模式下的医疗卫生服务方式难以适应这种需要的变化.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反映现代医学模式本质特征并符合国情,能较好地满足新环境下医患双方的需要,也是对传统医学模式下的医疗服务方式的优化,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作者:王锦帆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诚信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之本

    当前,我国医患关系紧张已经影响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之一,已引起部分有识之士高度重视.分析原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诸如:医疗保障体制不健全,政府对医疗机构投入不到位,医院靠营利维持运行和发展,患者期望值过高、维权意识过强,患者对医疗行为的风险认识不足、对医院信任度下降,医务人员行风不正,拿红包吃回扣,滥检查滥开药,新闻媒体不负责任的随意炒作等等.

    作者:方如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浅议医学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医学人才的业务素质与技术水平,特别是医学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是医疗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具体体现.加强医学人才选拔与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各级医疗单位提高技术水平、增强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结合卫生行业特点,对医学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创新,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作者:管文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构建和谐医院的关心帮扶机制

    在构建和谐社会大环境下,医院如何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从而提高知识分子工作积极性,是新时期医院工会工作的重要任务.有效利用职工因病住院或家庭重大变故后需要组织关心帮助这一特点,对于改善劳动关系,放大和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效应,具有十分重要和明显的作用.2006年我院在规范因病职工《工会走访慰问制度》《职工丧事工作处理办法》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建立了《职工重病救助办法》《职工医疗互助基金会章程》等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帮扶办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徐正青;刘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规范陪护工的管理提升医院服务品质

    南京的陪护工大约出现于20纪90年代中期.大多数医院没有专门的陪护工管理部门,给医院的护理管理带来许多不安全隐患.南京市鼓楼医院是一家有着100多年历史的三甲医院,为了维护医院的品牌形象,先后对陪护工进行了多次整顿.一是由保卫处牵头,要求陪护工相对集中,避免大量陪护工在急诊中心逗留;二是,委托物业公司对陪护工进行初步整顿;三是由院长挂帅成立专门的陪护工专项整治小组,整顿陪护工队伍,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王卉卉;韦来平;夏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手术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目的 探讨如何加强手术护理安全管理.方法 结合笔者20余年的手术室护理实践,对患者在术中易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归类总结,提出针对性的措施.结论 提高了对手术护理安全的认识,采取确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术中病人安全.

    作者:胡爱青;白珍美;旷玉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医院医疗设备经济效益浅析

    医院对医疗设备经济效益进行系统分析,是医院经济管理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利用本量利分析原理从三个过程中对医疗设备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以期充分发挥医疗设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吴向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充分发挥工会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医院文化是从企业文化衍化而来,医院文化并不是医院的某种文化现象,如唱歌、跳舞、文体竞赛,也不是单纯的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而是一种以被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为核心内容的医院精神[1].从医院发展轨迹看,早期阶段主要是规模的扩大,中期阶段是层次的提高,成熟阶段则是文化的形成.医院办院的理念和经验、倡导的精神和准则、施行的制度和管理都是医院文化的体现.作为医院职工的自治组织,工会应该充分发挥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作者:唐晓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精神激励在医院中的应用

    精神激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强化医院管理,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孟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实施五大工程推进医院内涵建设

    我院是一所三级综合性医院.近年来,医院以内涵建设为基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锐意进取,与时俱进,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医院两个效益逐年攀升.2005年医院门诊急诊量、住院病人数、业务收入均比两年前翻了一番.

    作者:刘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性病诊疗机构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目前无锡市131家性传播疾病诊疗机构存在的问题:性病诊疗不规范;性病诊治不集中;忽视性病疫情报告;医疗废物、污水处置不当.建议:加强宣传培训,提高防治意识;严格医疗废物、污水的处置;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作者:李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加强考核工作扩大基础效能

    近年来,我院积极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新情况,不断探索绩效考核的新路子、新方法,有力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实现了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作者:魏远馨;金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建立医疗纠纷医事鉴定制度的必要性探讨——附62例医疗纠纷民事诉讼案例分析

    客观公正的鉴定结论是医疗纠纷调解的依据和诉讼的重要证据,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范围过窄,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法医司法鉴定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通过对62例医疗纠纷民事诉讼案例的归纳分析,应扩大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范围,规范鉴定程序,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医疗纠纷统一的医事鉴定制度,使鉴定工作与民事诉讼对接,客观公正处理医疗纠纷,更好地服务于民事审判工作.

    作者:朱朝阳;姜柏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