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患者失眠的改善

张彦选;曲青山;苗书斋;王振璞;邢利;王沛育

关键词:尿毒症, 血液透析滤过, 失眠
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失眠改善方法.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失眠者158例采用血液透析滤过,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作为评定睡眠量化指标,并进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观察患者失眠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25例患者消除失眠,52例有效,59例好转,22例无自觉改善;患者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PSQI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睡眠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失眠状况.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双合垫矫治器治疗儿童下颌后缩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双合垫矫治器治疗儿童下颌后缩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21例下颔后缩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均采用双合垫矫治器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并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比较治疗前、后夜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夜间低血氧饱和度和X线头颅侧住片头影测量结果.结果:佩戴双合垫矫治器后,21例惠儿睡眠时鼾声减少6例、鼾声消失15例,日间困倦缓解7例、消失14例,均未见睡眠中憋气,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较治疗前降低(P<0.01).夜间低血氧饱和度较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前、后颅底平面-上齿槽座点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颅底平面一下齿槽座点角较治疗前增大(P<0.05).结论:双合垫矫治器可增加惠儿气道宽度,防止睡眠时气道闭合引起的呼吸暂停,促进下颌骨的生长,患儿面型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管增娥;张雪;郭莲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保留生育功能的早期宫颈癌治疗进展

    近年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发病趋于年轻化,患者有保留生育功能的要求,早期宫颈癌的保守治疗也愈显重要.宫颈锥切术及根治性宫颈切除术既能保留生育能力又具有良好的预后,可与同期别肿瘤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的生存率相近.本文就官颈锥切术及根治性宫颈切除术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闫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120例肝内胆管结石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并评价肝内胆管结石诊断及外科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行胆管切开取石+外引流术34例,胆管切开取石+十二指肠内引流3例,胆管切开取石+空肠内引流35例,肝叶或肝段切除18例,肝叶或肝段切除+胆管探查外引流术10例,行肝叶或肝段切除+胆管内引流术20例.术中平均失血量190 mL;术后并发切口感染5例,胆汁渗漏、膈下感染各3例,肺部感染2例,胆管出血、重症急性胆管炎、粘连性肠梗阻和应激性溃疡各1例,均经非手术治疗痊愈,并发症发生率14.2%,无死亡病例.术后影像学检查提示残石19例,残石率15.8%;随访1~10 a,再次手术10例.结论:B超,CT以及经皮肝脏穿刺胆管造影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是诊断肝内胆管结石常用方法,选择合理术式可有效提高疾病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及残石率.

    作者:杨宏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 9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26 例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60例,中转开腹率2.01%.术后发生胆总管损伤5例,肝总管损伤3例;1例术后胆管损伤并肠瘘转外院治疗,余7例对症治疗后均痊愈,胆管损伤发生率0.27%;术后随访2a未发生胆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损伤发生率较高,规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操作技术,遵循操作原则,掌握手术适应证可预防和减少胆菅损伤.

    作者:白明辉;董玉宁;石建伟;宋剑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招收飞行学员中腰椎峡部裂的病因探讨

    目的:探讨飞行员腰椎峡部裂的发生原因和发病机制.方法:招飞学员中30例腰椎峡部裂患者(研究组)采用CR、DR机行立位拍摄腰椎正、侧位及双斜住X线片,其中9例并行腰椎CT扫描.分析合并腰骶部隐裂发生率,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L5峡部及椎板结构特点,并与k进行对照.结果:(1)研究组腰骶部隐裂发生率为56.67%(17/30),与对照组26.00%(26/1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X线斜位片示L5峡部裂隙形态呈多样性如线型、尖角型、缺损型、星型.(3)L5峡部及裂隙两端骨质发育细小、变尖甚至呈缺损改变.(4)CT检查二、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峡部裂断端立体形态和骨质结构.结论:本组腰椎峡部裂的发病原因为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

    作者:屈国林;刘庆东;徐晓明;金青松;腾树春;朱岳龙;李长彬;宋云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介入治疗复发性肝癌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行介入治疗方法和意义,方法;Seldinger法穿刺右股动脉,引入5F肝管,行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右膈下动脉、右肾动脉造影,对肿瘤供血靶动脉行栓塞化疗术,术后必要时联合微波消融术巩固治疗.结果:术后3个月73.3%患者症状好转、肿块缩小,0.5,1,2,3,5 a生存率分别为86.6%,73.3%,43.3%,23.3%,6.7%,其中1例已存活9 a.结论: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行介入治疗效果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

    作者:李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14碳呼气试验诊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临床价值

    目的:比较、评价14碳呼气试验(01C urea breath test,14C-UBT)与组织学和快速尿素酶试验(rapid urease test,RUT)诊断幽门螺旋杆茵(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价值.方法:经胃镜检查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10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依据怠者临床特点分为上腹痛综合征组和餐后不适综合征组.胃镜检查后吞服14C尿素胶囊后进行14C-UBT.通过对比组织学方法和RUT计算14C-UBT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精确度.结果:上腹痛综合征组HP阳性率高于餐后不适综合征组(P<0.05);与组织学方法相比14C-UBT的精确度为93%,阳性预测值99%,阴性预洲值86%;与RUT相比14C-UBT精确度为93%,阳性预测值92%.阴性预测值97%(Knppa值=0.867),精确度具有一致性.结论:14C-UBT是一种快速、可靠、安全、经济的诊断现症HP感染的佳方法.

    作者:王宏伟;谢会忠;高鸿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胆管引流联合立体定向放疗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胆管引流联合立体定向放疗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87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后行立体定向放疗,处方剂量300~600 cGy,等剂量曲线50%~90%覆盖计划靶区,照射总剂量3 000~4 800 cGy,治疗1次/d,7~15 d完成治疗.术后2个月评估近期疗效,统计累计生存率.结果:治疗后2个月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62例,无变化8例,进展2例,总有效率88.5%.治疗后3,6,12,18,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0.8%,67.8%,50.6%.34.5%,12.6%.结论;胆管引流联合立体定向放疗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痘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季洪兵;吕光明;钟南保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65例直肠黏膜下瘘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直肠黏膜下瘘诊断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对65例直肠黏膜下瘘惠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首诊患者45例,20例为术后复发或转诊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一次手术治愈60例,5例复发,后经2次手术均治愈.随访5个月~2 a未见复发.结论;直肠黏膜下瘘是一种少见肛瘘类型,因发病隐匿易漏诊和误诊;肛门直肠指诊为重要检查手段,手术是其治疗有效方法.

    作者:王伟涛;贾彦超;王广成;刘兵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异形磁体医用磁力测位仪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研制一种高准确度、简便易行的临床长管状骨髓内钉置钉导航设备,并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420例股骨、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220例),观察组采用自行研制的医用磁力导航仪定位下置钉,对照组采用传统定位瞄准器、C臂X线透视监测下置钉,完成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9~28周骨折均达临床愈合,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异形磁体的医用磁力测位仪临床定位准确,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是一种高效的骨髓内钉置钉导航设备.

    作者:高延征;余正红;高坤;李伟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盐酸丁略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ln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盐酸丁略地尔200 mg+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盐酸丁咯地尔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并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40 mg+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结果: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1.58%;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55.26%;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盐酸丁略地尔治疗DPN疗效优于单用盐酸丁略地尔.

    作者:沈亚非;宋鹏飞;李声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及与白细胞介素-6、白三烯B4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和临床缓解期患者血清瘦素、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白三烯134(leukotriene 134,LTB4)含量变化.及COPD患者血清瘦素与1176、LT134的相关性.方法: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38例(COPD I组)、COPD临床缓解期患者38例(COPDⅡ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6名(对照组),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瘦素含量,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IL-6和LTB4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血清IL-6、LTB4和瘦素含量COPD I组高于COPDⅡ组,COPD Ⅱ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 Ⅰ组与COPDⅡ组患者血清IL-6和LTB4含量均与瘦素呈正相关.结论:血清瘦素参与了COPD炎症过程,并与IL-6和LTB4呈正相关.

    作者:朱早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特异性hTERT-siRNA介导RNAi在Hela细胞中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RNA干扰对宫颈癌Hela细胞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的抑制效应.方法:化学合成靶向于hTERT基因的4个siRNA片段和1个阴性对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片段,分siRNA1-4、control siRNA和空白对照组共6个组,分别用阳离子脂质体转染法将其导入Hela细胞内,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宫颈癌细胞转染后细胞hTERT mRNA和蛋白水平,MTS法检测细胞生长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siRNA-3组端粒酶活性明显下降,hTERT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hTERT蛋白表达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向于hTERT的siRNA能特异性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hTERT基因,下调hTERT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抑制癌细胞生长增殖,促进宫颈癌细胞凋亡,为宫颈癌的基因治疗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袁羡;王国玉;倪晶;张玉娜;叶蓓鸿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再次瓣膜置换217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瓣膜再次手术病死率高的原因,总结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17例再次瓣膜置换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瓣周漏92例,瓣膜毁损70例,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22例,血栓及内皮增生33例;心功能Ⅱ级49例,Ⅲ级115例,Ⅳ级53例.结果:217例患者中死亡12例,病死率5.53%.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21例,其中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5例,肾功能衰竭3例,神经系统并发症2例,呼吸衰竭1例.结论:术前心功能差是再次瓣膜置换病死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对术前心功能差和感染不易控制的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作者:史艺;许建屏;王强;朱耀斌;柳枫;郭宏伟;唐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12333名民航现役飞行员体质量指数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中国民航现役飞行员体质量指数的状况及特点.方法:分析2009年度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国籍中国民航现役飞行员体质量指数.结果:民航现役飞行员体质量指数为(24.26±2.62)kg/m2.<30岁者体质量指数为(23.19±2.46)kg/m2,≥30~40岁者为(24.39±2.42)kg/m2,>40~50岁者为(25.29±2.45)kg/m2,>50~60岁者为(25.45±2.50)kg/m2,>60岁者为(25.39±2.59)kg/m2;男飞行员体质量指数为(24.28±2.61)kg/m2,女飞行员为(21.25±2.88)kg/m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飞行员肥胖、超体质量者比例较男性低(P<0.01).中国籍飞行员体质量指数为(24.17±2.55)kg/m2,外籍为(26.23±3.29)kg/m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籍飞行员肥胖比例较中国籍飞行员高(P<0.01).结论:中国民航现役飞行员体质量指数整体偏高.需重视部分超体质量和肥胖飞行员的健康管理和医学干预.

    作者:徐占民;曹善云;李谦;王雷;徐林;赵全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对冠心痛的诊断价值.方法:94例拟诊冠心痛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腺苷负荷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静息心肌显像检查,比较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阳性62例中,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阳性50例.32例冠状动脉造影示无明显狭窄者中,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阴性24例.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6%和75.O%.2,3支病变血管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阳性率高于单支血管病变(P<0.05).结论: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诊断冠心痛敏感性、特异性较高.

    作者:何胜虎;袁彬;燕建峰;乔华;陈述;谢勇;周海中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100份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分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特点、注意事项、临床表现和治疗,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09年度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00份.借助统计学方法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药物不良反应涉及药品60种,其中抗感染药物11种,占药品总数18%.占病例总数29%;中成药12种,占药品总数20%,占病例总数25%;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91%;老年患者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为皮肤及其附件损伤;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占5%.结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有助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赵宁民;李晓天;秦玉花;赵红卫;张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基因-308G>A,-238G>A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河南汉族人群21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和颈动脉正常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TNF-α基因-308G>A,-238G>A多态性.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组与颈动脉正常组TNF-α-308G>A及TNF-α-238G>A基因型及等住基因的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308G>A,-238G>A基因多态性与河南汉族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关.

    作者:周艳艳;孙琳;廖世秀;侯巧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患者失眠的改善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失眠改善方法.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失眠者158例采用血液透析滤过,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作为评定睡眠量化指标,并进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观察患者失眠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25例患者消除失眠,52例有效,59例好转,22例无自觉改善;患者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PSQI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睡眠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失眠状况.

    作者:张彦选;曲青山;苗书斋;王振璞;邢利;王沛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腹壁悬吊无气腹腹腔镜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无气腹腹腔镜手术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可行性及优、缺点.方法:83例拟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开腹组30例(A组)、气腹式腹腔镜组31例(B组)和无气腹腹腔镜组22例(C组),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血气分析参数等指标.结果:无气腹腹腔镜组具有传统开腹组术中呼吸循环指标平稳的优点,较开腹手术术后肠功能恢复早、住院时间短,较气腹式腹腔镜手术住院费用少.结论:无气腹腹腔镜下多发性子宫肌瘤切除术是一种良好的微创方法.

    作者:杨林青;王靖雯;刘涛;王伟;郭金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