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研究进展

曹臣

关键词:单髁置换术, 膝关节
摘要: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已有近40年发展历史,但目前为止仍是一种有争议的手术.本文就单髁置换术患者的选择、手术要点、临床疗效、失败原因,关节镜在单髁置换术中的应用以及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比较和微创单髁置换术研究进展等方面作一综述,并对其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及与白细胞介素-6、白三烯B4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和临床缓解期患者血清瘦素、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白三烯134(leukotriene 134,LTB4)含量变化.及COPD患者血清瘦素与1176、LT134的相关性.方法: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38例(COPD I组)、COPD临床缓解期患者38例(COPDⅡ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6名(对照组),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瘦素含量,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IL-6和LTB4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血清IL-6、LTB4和瘦素含量COPD I组高于COPDⅡ组,COPD Ⅱ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 Ⅰ组与COPDⅡ组患者血清IL-6和LTB4含量均与瘦素呈正相关.结论:血清瘦素参与了COPD炎症过程,并与IL-6和LTB4呈正相关.

    作者:朱早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肝癌介入治疗后多药耐药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治疗前后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MRP)基因的表达情况及机制.方法:28例无手术切除指征或拒绝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对治疗前后肝癌组织部位行细针穿刺活检,刺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RP-1,MRP-2、MRP-3、MRP-5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MRP-1、MRP-3、MRP-5基因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治疗前后MRP2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介入治疗后产生的获得性多药耐药可能与MRP-1、MRP-3、MRP-5基因表达增高有关.

    作者:李泽信;王霄;朱绍辉;薛会朝;张昊;王建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兔VX2肾上腺肿瘤模型制备及超声影像学观察

    目的:制备Vx2接种诱导的兔肾上腺肿瘤动物模型并进行超声影像学观察.方法:将60只新西兰健康免随机等分为接种7 d组、14 d组、21 d组及28 d组,采用直视注射法将VX2肿瘤细胞悬液接种到兔左肾上腺,观察肿瘤影像学表现、接种前后耳正中动脉压变化及高血压发病率、肿瘤平均体积、接种成功率及肿瘤组织形态学.结果:肿瘤接种2周后B超可清晰定位观察肿瘤;接种前后耳正中动脉压均在正常范围,高血压发病率为O;肿瘤总体接种成功率为93.3%;肿瘤体积随接种时间延长而增大,各组肿瘤平均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检查证实接种2~3周的动物模型适宜用于肿瘤相关研究.结论:成功制备免VX2肾上腺肿瘤动物模型,该模型制备简便、稳定、成功率高且易于观察,可为肾上腺肿瘤治疗学相关研究提供一个可靠的平台.

    作者:许宏;佟昕;李玉梅;张伟;高小平;保庭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 9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26 例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60例,中转开腹率2.01%.术后发生胆总管损伤5例,肝总管损伤3例;1例术后胆管损伤并肠瘘转外院治疗,余7例对症治疗后均痊愈,胆管损伤发生率0.27%;术后随访2a未发生胆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损伤发生率较高,规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操作技术,遵循操作原则,掌握手术适应证可预防和减少胆菅损伤.

    作者:白明辉;董玉宁;石建伟;宋剑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维吾尔族、汉族冠状动脉斑块64排螺旋CT特征与危险因素对照分析

    目的:比较新疆维吾尔族(维族)与汉族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64排螺旋CT特征与冠心病危险因素,探讨2个民族冠心病发病可能原因.方法:同期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痛的维族患者152例及汉族患者304例,分析其斑块成分、部位、血管狭窄程度及梗阻性斑块(狭窄≥50%的斑块)累及冠状动脉的分支数,并采集患者性剐、年龄、身高、体质量及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痛史、吸烟吏、家族史,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维族冠,心痛患者斑块发生率高于汉族(P<0.05),斑块发生在回旋支的比例高于汉族(P<0.05),斑块引起管腔中、重度狭窄比例高于汉族(P<0.05),梗阻性斑块累及多支比例高于汉族(P<0.05);2个民族宽块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族冠心痛患者体质量指数高于汉族(P<0.05),2个民族高血压、糖尿痛、吸烟史、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个民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存在差异,维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高、病变程度较汉族重,可能与维族体质量指数高于汉族有关.

    作者:邢艳;潘存雪;刘文亚;刘万红;吕滨;王永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12333名民航现役飞行员体质量指数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中国民航现役飞行员体质量指数的状况及特点.方法:分析2009年度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国籍中国民航现役飞行员体质量指数.结果:民航现役飞行员体质量指数为(24.26±2.62)kg/m2.<30岁者体质量指数为(23.19±2.46)kg/m2,≥30~40岁者为(24.39±2.42)kg/m2,>40~50岁者为(25.29±2.45)kg/m2,>50~60岁者为(25.45±2.50)kg/m2,>60岁者为(25.39±2.59)kg/m2;男飞行员体质量指数为(24.28±2.61)kg/m2,女飞行员为(21.25±2.88)kg/m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飞行员肥胖、超体质量者比例较男性低(P<0.01).中国籍飞行员体质量指数为(24.17±2.55)kg/m2,外籍为(26.23±3.29)kg/m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籍飞行员肥胖比例较中国籍飞行员高(P<0.01).结论:中国民航现役飞行员体质量指数整体偏高.需重视部分超体质量和肥胖飞行员的健康管理和医学干预.

    作者:徐占民;曹善云;李谦;王雷;徐林;赵全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120例肝内胆管结石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并评价肝内胆管结石诊断及外科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行胆管切开取石+外引流术34例,胆管切开取石+十二指肠内引流3例,胆管切开取石+空肠内引流35例,肝叶或肝段切除18例,肝叶或肝段切除+胆管探查外引流术10例,行肝叶或肝段切除+胆管内引流术20例.术中平均失血量190 mL;术后并发切口感染5例,胆汁渗漏、膈下感染各3例,肺部感染2例,胆管出血、重症急性胆管炎、粘连性肠梗阻和应激性溃疡各1例,均经非手术治疗痊愈,并发症发生率14.2%,无死亡病例.术后影像学检查提示残石19例,残石率15.8%;随访1~10 a,再次手术10例.结论:B超,CT以及经皮肝脏穿刺胆管造影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是诊断肝内胆管结石常用方法,选择合理术式可有效提高疾病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及残石率.

    作者:杨宏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问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股骨转子问骨折97例患者临床资料,行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关节置换组)56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内固定组)41例,比较2组术后1 a患者Harris评分.结果:随访1~7 a,平均3.2 a,术后1 a关节置换组优良率87.5%,内固定组优良率7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问骨折疗效好,较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更具优势.

    作者:唐超;赵永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胃癌组织中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标本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β-actin为内参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45例胃癌患者术后胃癌组织标本、肿瘤边缘5 cm外的正常组织β-catenin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胃癌患者术后胃癌组织标本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组织标本高(P<0.01);肠型胃癌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高于弥漫型胃癌(P<0.05);TNM分期早期胃癌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低于晚期(P<0.05);淋巴结有转移者高于无转移者(P<0.01),且与浸润深度相关(P<0.01);胃癌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结论:β-catenin mRNA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是评价疾病发生、发展的良好指标.

    作者:韩向春;康金旺;张凯;黄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替米沙坦对冠心病患者血脂的影响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冠心痛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冠心痛患者6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替米沙坦80 mg/次,1次/d,口服,疗程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水平.结果: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增高(P<0.05);治疗前、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可使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增高.

    作者:单锦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2种方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低温射频消融术及手术+缝线包扎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疗效.方法:低温射频消融探头在耳廓假性囊肿下端开窗,触及各壁组织反复操作,高能磁铁局部压迫;手术+缝线包扎术于囊肿隆起处下后方做弧形切口,去除软骨前、后壁,在3,6,9,12点处贯穿缝合,放置纱球,对应打结.并比较2种方法治疗效果.结果:低温射频消融组治愈率92%,手术+缝线包扎组治愈率94%,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方法均为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有效方法,但低温射频消融术操作相对简单,患者无需住院,较手术切除更具推广价值.

    作者:陈洁;高寸雅;李玉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患者失眠的改善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失眠改善方法.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失眠者158例采用血液透析滤过,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作为评定睡眠量化指标,并进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观察患者失眠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25例患者消除失眠,52例有效,59例好转,22例无自觉改善;患者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PSQI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睡眠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失眠状况.

    作者:张彦选;曲青山;苗书斋;王振璞;邢利;王沛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血清CA125联合子宫内膜芳香化酶检测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

    目的:探讨血清CA125、子宫内膜芳香化酶检测诊断子宫内膜异住症(endometriosis,EMs)的价值,方法:经腹腔镜或开腹手术确诊的EMs患者40例(EMs组),因盆腔炎行腹腔镜手术且排除EMs的患者20例(对照组),术前均抽血检测血清CA125水平,术中取其子宫内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芳香化酶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EMs组血清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P<1.05),Ⅲ~Ⅳ期EMs患者血清CA125水平较I~Ⅱ期患者高(P<0.05),EMs组在位内膜芳香化酶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Ⅲ~Ⅳ期EMs患者在位内膜芳香化酶阳性表达率与Ⅰ~Ⅱ期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清CAl25≥35 μ/mL为临界值,诊断EMs的敏感性为55.0%,特异性为80.O%;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子宫内膜芳香化酶诊断EMs的敏感性为92.5%.特异性为90.0%;2种方法联合检测诊断EMs的敏感性95.0%,特异性70.5%.结论:血清CA125联合子宫内膜芳香化酶检测可提高EMs的早期诊断率和诊断准确性.

    作者:邹华兰;洛若愚;熊霞鹂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生长抑素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3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方法: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25例,2组均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以及奥美拉唑应用等常规治疗,观察组于发病72h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生长抑素3mg+生理盐水50mL微量泵4.2mL/h持续泵入;对照组于发病72 h内给予白蛋白10 g,2次/d.静脉滴注,并给予生长抑素.其用量、用法同观察组.2组疗程均为7 d.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血、尿淀粉酶,血钙、白细胞计数,治疗后腹痛、腹胀、呕吐、发热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7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及尿淀粉酶、白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血钙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腹痛、腹胀、呕吐,发热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平均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安全、有效,且费用低.

    作者:刘卫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密度改变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密度变化特点.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40例为透析组,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2组腰椎(L1-4)及左侧股骨骨密度,同时检测2组血钙、血磷及透析组甲状旁腺素等指标.结果:血液透析患者股骨颈骨密度及股骨大转子密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腰椎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叉(P>0.05);透析组血钙及血磷浓度以及及骨折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透析组中骨质疏松患者透析时间较非骨质疏松患者长(P<0.05),血钙、血磷高于非骨质疏松者(P<0.05),甲状旁腺素水平较非骨质疏松者低(P<0.05).结论: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密度下降以皮质骨明显,多不伴有低钙血症但甲状旁腺素水平偏低.

    作者:张冬;孙雪峰;朱晗玉;马志芳;陈香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慢性牙周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兔动物模型的抗炎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抗生素消除牙周致病菌感染在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48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A组为对照组,B组为他汀组,C组为抗生素组,D组为联合组(他汀+抗生素).各组分别按照实验设计进行相应干预处理,至14周末处死动物,分别检测牙周指标、血清中血脂、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以及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观察降主动脉的病理学改变.结果:C,D组龈沟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低于A,B组(P<0.01),B组略低于A组(P>0.05),C,D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D组血脂低于A组(P<0.01),C组略低于A组(P>0.05),B,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血清CRP、TNF-α、IL-6均低于A组(P<0.01),D组低;B,D组内中膜厚度、斑块/内膜面积比低于A,C组(P<0.01),C组低于A组(P>0.05),B,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X 2析因设计分析结果显示替硝唑及阿托伐他汀对炎症因子指标具有交互作用(P<0.05).结论:抗生素治疗慢性牙周炎厌氧致病茵可降低CRP、TNF-α、IL-6等炎症因子水平,可能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作者:高云;钟良军;张源明;周晓欢;梁平;徐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异形磁体医用磁力测位仪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研制一种高准确度、简便易行的临床长管状骨髓内钉置钉导航设备,并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420例股骨、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220例),观察组采用自行研制的医用磁力导航仪定位下置钉,对照组采用传统定位瞄准器、C臂X线透视监测下置钉,完成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9~28周骨折均达临床愈合,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异形磁体的医用磁力测位仪临床定位准确,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是一种高效的骨髓内钉置钉导航设备.

    作者:高延征;余正红;高坤;李伟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宫腔镜诊治150例子宫内膜息肉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子宫内膜息肉经宫腔镜电切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宫腔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100%.结论;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诊断敏感性高,疗效满意,集检查与治疗为一体官腔镜技术是诊治子宫内膜息肉有效、安全、微创的方法.

    作者:王鹤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屈曲内翻畸形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屈曲内翻畸形的近期疗效.方法:46例(59膝)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屈曲内翻畸形患者,均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随访并根据KSS评分系统评价临床效果.结果:4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 a,平均18个月.疼痛评分由术前8.6分提高至29.6分,KSS评分由术前39.6分提高至91.2分,优54膝(91.5%),良3膝(5.1%),可2膝(3.4%),优良率96.6%.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时,术中合理的截骨与软组织平衡可使明显畸形的膝关节在术后获得良好的畸形矫正和功能恢复.

    作者:张仲宁;陈清汉;马希峰;邵佳;朱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胆管引流联合立体定向放疗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胆管引流联合立体定向放疗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87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后行立体定向放疗,处方剂量300~600 cGy,等剂量曲线50%~90%覆盖计划靶区,照射总剂量3 000~4 800 cGy,治疗1次/d,7~15 d完成治疗.术后2个月评估近期疗效,统计累计生存率.结果:治疗后2个月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62例,无变化8例,进展2例,总有效率88.5%.治疗后3,6,12,18,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0.8%,67.8%,50.6%.34.5%,12.6%.结论;胆管引流联合立体定向放疗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痘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季洪兵;吕光明;钟南保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