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30例疗效观察

陈运芳;杨光华;李琦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化疗, 沙利度胺, 地塞米松
摘要: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30例,均给予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沙利度胺起始剂量50mg/次,1次/d,口服,根据患者耐受情况每周增加剂量50 mg,至大量300 mg/次,1次/d,口服;地塞米松40mg/次,1次/d,第1~4,9~12,17~20天,静脉注射,每28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 完全缓解9例,较好的部分缓解7例,部分缓解8例,病情稳定3例,病情进展3例,总有效率为80%.治疗过程中出现嗜睡17例,便秘16例,疲乏16例,水肿12例,外周神经炎10例,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皮疹3例,对症处理后均可耐受.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紫癜性肾炎98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分型与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 对98例紫癜性肾炎患儿进行临床分型、病理分级和免疫病理分型,分析其临床分型与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以血尿和蛋白尿型多见,其次为肾病综合征型,急进性肾炎型、慢性肾炎型少见;病理分级以Ⅱ~Ⅲ级为主,占75.51%,Ⅳ,V和Ⅵ级分别占12.24%,10.21%和2.04%;免疫复合物沉积以IgA+Ig(;+IgM沉积型多见.结论 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病理损伤程度基本一致,其中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急进性肾炎和慢性肾炎型者病理改变相对较重.

    作者:吴文先;程艳波;刘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恶性肿瘤合并颈内静脉血栓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恶性肿瘤合并颈内静脉血栓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恶性肿瘤合并颈内静脉血栓患者的超声声像资料.结果 超声诊断颈内静脉血栓30例,诊断准确率96.8%,1例误诊为淋巴结.颈内静脉血栓二维超声表现为静脉管径改变,腔内实质同声,加压探头管腔不能被压闭,深吸气屏气后静脉内径不增宽;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腔内无血流信号或信号充盈缺损;脉冲多普勒未测及血流频谱或测及低速血流频谱.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恶性肿瘤患者颈内静脉血栓的诊断.

    作者:季秀珍;何英;张晴;姜倩;杨春林;桂佳佳;万志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及其新生儿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表现模式分析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孕妇及其新生儿出生时乙肝病毒标志物的表现模式,为HBV母婴传播诊断和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于分娩前抽取肘静脉血检测1 537例HBV感染孕妇HBV标志物,并于乙肝主-被动免疫前抽取1 550例(双胎13例)新生儿股静脉血检测HBV标志物,对母婴HBV标志物表现模式进行分析.结果 1 537例孕妇有11种HBV标志物模式,“大三阳”(即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1 036例(67.34%),“小三阳”(即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 389例(25.31%).新生儿有17种HBV标志物模式,主要有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 HBc(+)744例(48.00%),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386例(24.90%),“大三阳”188例(12.13%).结论 HBV感染孕妇的新生儿为HBV感染高危人群,在隔离保护的同时需要进行正规全程的乙肝主-被动联合免疫,防止HBV母婴传播.

    作者:白淑芬;杨立新;吴岷岷;唐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荆、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20 mg/次,3次/d,口服.2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结果 治疗组均可耐受,无1例因不良反应停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较治疗前增加,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及舒张末期容积较治疗前缩小,治疗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及舒张末期容积改善优于对照组( P<0.05);2组治疗后心输出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曲美他嗪可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贾合磊;孙盘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利多卡因胶浆用于全身麻醉喉罩通气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胶浆对全身麻醉喉罩通气患者插管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及咽喉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A,B2组,每组40例.A组将盐酸利多卡因胶浆,B组将石蜡油均匀涂抹至喉罩背面及前端.2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麻醉用药相同.观察2组麻醉前、后心率、血压,麻醉苏醒期呛咳、呕吐发生率,术后24~48 h咽痛发生率.结果 B组置人喉罩即刻、置入喉罩后1 min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高于置入喉罩前(P<0.05),置入喉罩后5 min与置入喉罩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A组各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与置人喉罩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且均低于B组(P<0.05).A组麻醉苏醒期呛咳、呕吐发生率,术后24~48 h咽痛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 利多卡因胶浆涂抹喉罩可改善全身麻醉患者插管期及苏醒期咽部不适,且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声民;赵晶;黄宇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747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心律失常特点分析

    目的 总结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心律失常特点.方法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747例(A组),无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老年患者262例(B组)均行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2组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 A组未发生心律失常概率低于B组(P<0.05),≥3种心律失常发生概率高于B组(P<0.05);A组窭房传导阻滞、房性期前收缩>100次/24 h、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及心脏传导阻滞明显增加,应定期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心电图改变并进行必要干预.

    作者:邓玉;党健;江亚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双源CT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中应用

    目的 评估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降低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辐射剂量中的价值.方法 心率<70次/min且心率相对稳定的患者150例,80例(P组)行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70例(R组)行回顾性心电门控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比较2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结果 P组和R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3.35±0.89) mSv和(10.21±3.61) 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442,P=0.000).2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1.029,P=0.304).结论 对心率<70次/min且心率相对稳定的患者运用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可降低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辐射剂量,且图像质量不受影响.

    作者:曹建新;王一民;杨诚;王鹏;王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侧卧位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侧卧位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侧卧位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21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5例1次碎石成功,成功率96.7%;7例手术失败,3例因肾积水、灌注水流大、结石进入肾盏所致,4例因输尿管弯曲较大、输尿管镜无法进入所致.术中3例发生输尿管穿孔;8例因输尿管下段狭窄致进镜困难,后行输尿管扩张成功操作.术后4周结石排净202例,排净率98.54%;3例于输尿管下段有石街形成.结论 侧卧位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可作为输尿管上段结石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杨增士;洪景范;叶宁;张劲勃;李刚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血友病性骨关节病X线表现

    目的 总结血友病性骨关节病的X线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血友病性骨关节病13例(21个关节)患者的X线影像资料.结果 19个慢性关节炎期关节X线表现为骨质疏松、股骨髁间窝及桡骨鹰嘴窝增宽加深、骨端增大、方髌、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硬化、关节面不光整和囊变、关节半脱位、关节囊肿胀等征象.2个退行性变期关节X线均表现为纤维性强直,可见严重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跖屈畸形、跟腱增厚挛缩.结论 血友病性骨关节病X线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可明确诊断.

    作者:李美霞;雷平冲;葛英辉;贾武林;王臻;陈香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26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262例输卵管妊娠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从手术切口选择、治疗方法、效果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本组输卵管妊娠治愈率100%,其中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成功244例,18例因术中止血困难、输卵管破坏严重或腹腔镜保守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而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无中转开腹病例.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安全、有效,保守性手术可作为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付红亚;孙彩勤;付红岩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骨包虫病术后复发相关因素研究

    包虫病是流行于牧区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骨包虫病是包虫病的一种,由细粒棘球蚴寄生于人体骨骼系统而形成.目前治疗骨包虫病主要以手术为主,但受病变部位、包虫侵蚀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术后复发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本文就骨包虫病术后复发相关因素进行综述,以减少复发,提高治愈率.

    作者:陈亮;张耀;陈永明;粱跃闯;易成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葛根素联合曲美他嗪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葛根素联合曲美他嗪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曲美他嗪组、葛根素联合曲美他嗪组(联合组),每组12只.对照组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模型组、曲美他嗪组、联合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90 min,松解120 min制备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模型,并于再灌注结束即刻,依次由尾静脉分别注射生理盐水、曲美他嗪、葛根素联合曲美他嗪,再灌注120 min后,取血检测心肌过氧化物酶、丙二醛和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并观察心电图ST段抬高指数.结果 联合组、曲美他嗪组血清肌酸激酶、过氧化物酶和丙二醛活性低于模型组(P<0.01),ST段抬高指数低于模型组(P<0.05);联合组血清肌酸激酶活性低于曲美他嗪组(P<0.05).结论 葛根素联合曲美他嗪可减轻SD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蔡学兵;高铸烨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普罗布考对过氧化氢诱导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肿瘤坏死因子-α生成的影响

    目的 讨普罗布考对过氧化氢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生成的影响.方法 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A,B,C,D4组,A组加入0.2 mmol/L过氧化氢;B,C,D组分别给予1,10,100 μmol/L普罗布考预处理6h后,再分别加入0.2 mmol/L过氧化氢继续孵育6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心肌细胞TNF-α mRNA、Bcl-2 mRNA及Bax mRNA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TNF-α水平.结果 与A组比较,B,C,D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Bax mRNA表达下降,Bcl-2 mRNA表达升高,心肌细胞TNF-αmRNA表达及细胞培养液中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细胞凋亡率与培养液中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874,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凋亡率与培养液中TNF-α水平独立相关(β=0.122,P<0.01).结论 普罗布考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抑制TNF-α生成有关.

    作者:罗萍;张瑞芳;杜松;韩沐芮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AO微型钢板、拉力螺钉治疗掌指骨骨折2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手掌骨、指骨骨折不同骨折类型内固定方式选择及疗效.方法 采用AO微型钢板、拉力螺钉内固定方式治疗掌指骨骨折患者28例.结果 术后随访4~15个月,患者骨折均愈合,疗效优22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2.86%.结论 应用AO微型钢板、拉力螺钉行掌、指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通过正确康复锻炼,可获满意治疗效果.

    作者:张峰;段军富;王冰一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白色假丝酵母茵ERG11基因突变与唑类抗真菌药物耐药的关系

    目的 探讨白色假丝酵母菌ERG11基因突变与唑类抗真菌药物耐药的关系.方法 纸片扩散法初步筛选临床分离的耐唑类抗真菌药物的白色假丝酵母菌,测定初筛耐药株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低抑菌浓度,随机选择10株白色假丝酵母耐药株,提取基因组DNA.利用DNASTAR软件辅助设计3对PCR引物,以提取的目的DNA为模板,分别从前(P1)、中(P2)、后(P3)3段扩增ERG 11基因全序列.扩增后的PCR产物经纯化后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已知标准序列(X13296)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电泳结果显示,获得的3段PCR产物大小与预期结果一致.测序结果显示成功获得10株白色假丝酵母菌ERG11全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标准株序列(X13296)比较,耐药株均存在同义突变和错义突变,共27个碱基突变位点.15个位点是错义突变,其中F126L、I166N、H183Q、V4371、S453F和N490K为新发现的突变位点.结论 耐唑类抗真菌药物的白色假丝酵母菌ERG 11基因有多个发生错义突变的位点,且为多点突变,可能与其耐药有关.

    作者:李莉;苏维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降钙素原对脑损伤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用于预测脑损伤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或死亡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 严重脑损伤患者97例,根据APACHEⅡ评分分为高评组(APACHEⅡ评分>20分)27例、中评组(APACHEⅡ评分>10~20分)41例和低评组(APACHEⅡ评分≤10分)29例,测定3组入院后第1,3,5,7天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高评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第1,3,5,7天均高于中评组和低评组(P<0.05),高评组和低评组C反应蛋白水平在第5,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钙素原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有良好相关性(r=0.726,P<0.05),C反应蛋白与APACHEⅡ评分无相关性(r=0.387,P>0.05).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是预测脑损伤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或死亡风险的较敏感指标.

    作者:费爱华;潘曙明;刘鸣;陈淼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河南地区596例矮小症病因分析

    目的 探讨河南地区儿童矮小症的病因.方法 设计统一调查表,采集596例0~19岁矮小症患儿病史、身高、体质量、父母身高及青春期发育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进行病因诊断.结果 596例矮小症患儿中生长激素缺乏症279例(46.81%),特发性矮小症122例(20.47%),体质性生长及青春期延迟44例(7.38%),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41例(6.88%),甲状腺功能低下29例(4.87%),Turner's综合征21例(3.52%).不同病因矮小症患儿低出生身长及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7,P>0.05).结论 河南地区儿童矮小症以生长激素缺乏症和特发性矮小症多见,出生参数不能决定未来矮小状态.

    作者:刘慧娟;李桂玲;高丽;王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 097例尿路感染患者送检合格尿标本的细菌学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38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68株(69.1%),革兰阳性菌89株(22.9%),白色假丝酵母菌31株(8.0%);检出率较高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175株(45.1%)、屎肠球菌47株(12.1%)、奇异变形杆菌43株(11.1%)、肺炎克雷伯菌27株(6.9%)、粪肠球菌23株(5.9%).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55.2%,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为52.9%.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结论 对尿路感染患者及早进行尿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有助于指导临床正确用药.

    作者:熊祝嘉;岳志刚;李小瑛;段志玲;李玮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不同分期帕金森病患者肛门括约肌肌电图研究

    目的 分析不同分期帕金森病患者肛门括约肌肌电图表现,为帕金森病诊断及分期治疗提供客观观察指标.方法 帕金森病患者48例(帕金森组)及正常健康体检者30名(对照组)均行肛门括约肌肌电图检查,比较帕金森组与对照组、早期帕金森组与中晚期帕金森组肛门括约肌肌电图结果.结果 帕金森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平均时限、多相波白分比及肌电图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早期帕金森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平均时限、多相波百分比、异常率均低于中晚期帕金森组(P<0.01或P<0.05).结论 肛门括约肌肌电图可作为帕金森病患者诊断、分期治疗的客观评价方法.

    作者:洪丽;赵燕民;王献;李珂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将537例高血压患者分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395例及正常组142例,比较2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差异性.结果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较正常组年龄大(P<0.05),收缩压、脉压差及总胆固醇水平较正常组高(P<0.05)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收缩压及总胆固醇水平是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其与血糖、三酰甘油、尿酸及体质量指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高血压可导致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年龄、收缩压及总胆固醇是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陈建光;刘峰涛;潘树洲;徐育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