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友病性骨关节病X线表现

李美霞;雷平冲;葛英辉;贾武林;王臻;陈香丽

关键词:X线摄影, 血友病性骨关节病
摘要:目的 总结血友病性骨关节病的X线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血友病性骨关节病13例(21个关节)患者的X线影像资料.结果 19个慢性关节炎期关节X线表现为骨质疏松、股骨髁间窝及桡骨鹰嘴窝增宽加深、骨端增大、方髌、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硬化、关节面不光整和囊变、关节半脱位、关节囊肿胀等征象.2个退行性变期关节X线均表现为纤维性强直,可见严重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跖屈畸形、跟腱增厚挛缩.结论 血友病性骨关节病X线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可明确诊断.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代谢综合征与急性胰腺炎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在预测急性胰腺病情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对起病时伴代谢综合征的急性胰腺炎患者42例(MS组)、不伴代谢综合征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6例(非MS组)入院时Ranson评分、Balthazar CT分级评分、血清钙、血清C反应蛋白、p( O2)、住院天数、禁食水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局部及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分析.结果 MS组Ranson评分、Balthazar CT分级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非MS组,血清钙和p(O2)水平低于非MS组,住院天数、禁食水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较非MS组长,并发症发生率较非MS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代谢综合征可作为判断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影响预后的因素之一.

    作者:高鸿亮;廖如奕;姚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将537例高血压患者分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395例及正常组142例,比较2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差异性.结果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较正常组年龄大(P<0.05),收缩压、脉压差及总胆固醇水平较正常组高(P<0.05)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收缩压及总胆固醇水平是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其与血糖、三酰甘油、尿酸及体质量指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高血压可导致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年龄、收缩压及总胆固醇是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陈建光;刘峰涛;潘树洲;徐育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利多卡因胶浆用于全身麻醉喉罩通气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胶浆对全身麻醉喉罩通气患者插管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及咽喉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A,B2组,每组40例.A组将盐酸利多卡因胶浆,B组将石蜡油均匀涂抹至喉罩背面及前端.2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麻醉用药相同.观察2组麻醉前、后心率、血压,麻醉苏醒期呛咳、呕吐发生率,术后24~48 h咽痛发生率.结果 B组置人喉罩即刻、置入喉罩后1 min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高于置入喉罩前(P<0.05),置入喉罩后5 min与置入喉罩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A组各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与置人喉罩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且均低于B组(P<0.05).A组麻醉苏醒期呛咳、呕吐发生率,术后24~48 h咽痛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 利多卡因胶浆涂抹喉罩可改善全身麻醉患者插管期及苏醒期咽部不适,且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声民;赵晶;黄宇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人群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调查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居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分析高尿酸血症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 078名35岁以上维吾尔族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对高尿酸血症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血尿酸水平为(276.71±78.76) mol/L,女性为(228.73土72.42)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分别为4.38%、2.80%;痛风患病率分别为1.21%、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总胆固醇、尿素氮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男性居民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病率均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加有增高趋势;总胆固醇和尿素氮与高尿酸血症独立相关.

    作者:胡育英;依马木·麦麦提;阿衣帕夏·爱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249例药品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总结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帮助,为药品安全监管确定重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测中心2010年上报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249例发生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9例药品严重不良反应涉及273种药物,其中化学药品225种(82.4%);静脉滴注用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231例(92.8%);引起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前5位药品为细辛脑注射剂/粉针剂23例(9.2%)、头孢曲松钠粉针剂18例(7.2%)、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粉针剂14例(5.6%)、胸腺肽粉针剂12例(4.8%)、左氧氟沙星注射液7例(2.8%).结论 临床应合理选择给药途径,重点监测《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品种药物.

    作者:蔡中琴;于巧玲;张迎春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及其新生儿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表现模式分析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孕妇及其新生儿出生时乙肝病毒标志物的表现模式,为HBV母婴传播诊断和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于分娩前抽取肘静脉血检测1 537例HBV感染孕妇HBV标志物,并于乙肝主-被动免疫前抽取1 550例(双胎13例)新生儿股静脉血检测HBV标志物,对母婴HBV标志物表现模式进行分析.结果 1 537例孕妇有11种HBV标志物模式,“大三阳”(即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1 036例(67.34%),“小三阳”(即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 389例(25.31%).新生儿有17种HBV标志物模式,主要有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 HBc(+)744例(48.00%),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386例(24.90%),“大三阳”188例(12.13%).结论 HBV感染孕妇的新生儿为HBV感染高危人群,在隔离保护的同时需要进行正规全程的乙肝主-被动联合免疫,防止HBV母婴传播.

    作者:白淑芬;杨立新;吴岷岷;唐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26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262例输卵管妊娠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从手术切口选择、治疗方法、效果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本组输卵管妊娠治愈率100%,其中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成功244例,18例因术中止血困难、输卵管破坏严重或腹腔镜保守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而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无中转开腹病例.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安全、有效,保守性手术可作为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付红亚;孙彩勤;付红岩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中首次使用综合征2例报道

    1临床资料患者1,女,90岁,因“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高钾血症”行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床旁血液滤过治疗.首次CBP治疗30 h无不良反应;再次CBP前患者血压、心率正常,当CBP进行至10 min时突然出现烦躁、呼吸困难,面色发绀,端坐呼吸,双肺满布哮鸣音,血压120/80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120次/min,律齐.立即给予地塞米松10 mg、喘定0.25g静脉注射,同时关闭血泵,暂停CBP,5 min后上述症状缓解,确认体外循环无凝血,停止CBP.第3次CBP治疗时,患者再次于进行至10 min时出现上述症状,给予相同处理后停止.第4次CBP治疗前加强预冲:按自动程序预冲血液滤过器及管路结束后,进入手动程序再次预冲血液滤过器及管路至生理盐水2 500 mL,肝素20 mg+生理盐水500mL灌入血液滤过器,浸泡20 min,建立体外循环前用生理盐水以250mL/min冲洗管路、滤器,CBP治疗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经上述处理后CBP过程顺利,未再出现上述表现.

    作者:李红梅;崔永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吡格列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0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盐酸吡格列酮15 mg/次,1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维生素E胶丸,100mg/次,1次/d,口服.2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转氨酶、y-谷氨酰转移酶、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7.5%,对照组总有效率5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体质量指数、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吡格列酮通过改善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胰岛素抵抗,调节血脂,减轻肝损害.

    作者:陈兴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葛根素联合曲美他嗪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葛根素联合曲美他嗪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曲美他嗪组、葛根素联合曲美他嗪组(联合组),每组12只.对照组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模型组、曲美他嗪组、联合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90 min,松解120 min制备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模型,并于再灌注结束即刻,依次由尾静脉分别注射生理盐水、曲美他嗪、葛根素联合曲美他嗪,再灌注120 min后,取血检测心肌过氧化物酶、丙二醛和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并观察心电图ST段抬高指数.结果 联合组、曲美他嗪组血清肌酸激酶、过氧化物酶和丙二醛活性低于模型组(P<0.01),ST段抬高指数低于模型组(P<0.05);联合组血清肌酸激酶活性低于曲美他嗪组(P<0.05).结论 葛根素联合曲美他嗪可减轻SD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蔡学兵;高铸烨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液体通气研究进展

    急性肺损伤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病死率较高,目前尚缺少合适的治疗方法.液体通气技术是一种新型呼吸通气模式,可减轻肺部炎症反应,改善通气状况,为急性肺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

    作者:朱耀斌;李晓锋;张燕搏;凌锋;刘爱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影像学表现

    目的 总结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ES)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随访证实12例RPES患者的CT和MRI影像资料,3例行CT平扫检查,其中2例加行CT增强扫描;3例行MRI平扫;6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结果 CT和/或MRI检查示病变均呈多发性,累及双侧枕叶12例,顶叶9例,颞叶4例,额叶2例,基底节区3例,小脑2例,脑干3例;除1例双侧顶叶病变伴发左侧颞叶受累,余病变均呈双侧对称性.CT表现为受累区域皮层及皮层下多发片状低密度影,边界不清;2例CT增强扫描病变均未见强化.MRI表现为受累区域脑回样或大片状T1WI等信号或低信号、T2 WI高信号;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显示病变高信号更清晰.10例治疗l~8周行CT或MRI复查,9例病灶明显吸收或消失,l例病变进展.结论 RPES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病史及症状易于确诊;影像学表现不典型者需在短期内复查,与其他疾病鉴别.

    作者:李素英;张保民;王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异体移植工程细胞对大鼠烧伤创面愈合中皮肤附属器作用

    目的 以大鼠深Ⅱ度烧伤为模型,观察工程细胞即腺病毒介导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烧伤创面愈合中皮肤附属器再生的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雄性Wistar大鼠骨髓MSCs,转染携带HG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100 pfu/cell)后备用.16只雌性Wistar大鼠复制深Ⅱ度烧伤模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只.在造模同时,观察组将携带HG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修饰的骨髓MSCs悬液,对照组将同体积磷酸盐缓冲液注射于创面真皮下.分别于细胞移植后第3,5,7,14,21天计算创口愈合率,第7,14,21天光镜下观察组织愈合及皮肤附属器情况,常规PCR法检测细胞移植后第21天创面组织中性别决定基因Sry片段.结果携带HG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可有效转染MSCs,修饰的MSCs移植后第7,14天,观察组创口收缩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E染色结果显示,第7天观察组表皮化优于对照组,第21天观察组再生表皮明显厚于对照组,并可见再生毛囊和皮脂腺.观察组雌性大鼠创面组织中扩增到Sry基因片段.结论 MSCs联合携带HG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异体移植可促进烧伤创面愈合修复过程中皮肤附属器的形成,且移植的细胞也参与了烧伤创面修复过程中附属器的形成.

    作者:赵曼;他维玮;哈小琴;惠玲;贾庆华;王美亮;刘国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价值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ieroalbuminuria,MA)、β2-微球蛋白(β2-mieroglobin,β2-MG)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 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92例无早期肾损害患者为DM组,2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DN组,同期3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测定3组尿MA、β2-MG,血清hs-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M组,DN组尿MA、β2-MG,血清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DN组高于DM组(P<0.05);3项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 尿MA、β2-MG是反映早期糖尿病肾损害的敏感指标,尿MA、β2-MG与血清hs-CRP联合检测可提高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率.

    作者:王宏;王永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温等离子髓核消融联合盘内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C型臂X线机引导下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联合盘内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组(A组),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臭氧治疗组(B组),每组各60例.比较2组治疗后7d及1,3个月VAS评分及治疗优良率.结果 2组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术后均未发生出血、腰大肌血肿、椎间盘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B组术后7d及1,3个月VAS评分低于A组(P<0.05);B组术后3个月优良率为96.67%,A组优良率为81.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型臂X线机引导下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联合盘内注射臭氧,可明显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

    作者:张建军;宋兴华;谢纪宝;折胜利;侯国柱;陈江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与丈夫血型不合O型和RhD阴性孕妇产前IgG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与丈夫血型不合O型和RhD阴性孕妇产前免疫性IgG抗体效价异常的意义.方法 与丈夫血型不合O型孕妇2 027名和RhD阴性孕妇11名,采用微柱凝胶法分别于产前常规检测血清IgG抗-A(B)及抗-D效价.结果 2 027名O型孕妇产前血清IgG抗-A(B)效价≥64者1 076例.11名RhD阴性孕妇产前血清IgG抗-D效价≥16者8例.结论 与丈夫血型不合O型和RhD阴性孕妇产前检测血清IgG抗-A(B)、抗-D效价,发现异常及时进行治疗,可预防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

    作者:郑萍;蔡莉;何其瑞;刘如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高血压相关性研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OSAHS)引起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交感神经兴奋及由此导致的体液内分泌异常与高血压密切相关,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可改善OSAHS患者症状,延缓和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本文就OSAHS合并高血压的流行病学、OSAHS所致血压的变化及升高的机制和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廉桃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 097例尿路感染患者送检合格尿标本的细菌学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38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68株(69.1%),革兰阳性菌89株(22.9%),白色假丝酵母菌31株(8.0%);检出率较高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175株(45.1%)、屎肠球菌47株(12.1%)、奇异变形杆菌43株(11.1%)、肺炎克雷伯菌27株(6.9%)、粪肠球菌23株(5.9%).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55.2%,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为52.9%.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结论 对尿路感染患者及早进行尿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有助于指导临床正确用药.

    作者:熊祝嘉;岳志刚;李小瑛;段志玲;李玮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30例,均给予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沙利度胺起始剂量50mg/次,1次/d,口服,根据患者耐受情况每周增加剂量50 mg,至大量300 mg/次,1次/d,口服;地塞米松40mg/次,1次/d,第1~4,9~12,17~20天,静脉注射,每28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 完全缓解9例,较好的部分缓解7例,部分缓解8例,病情稳定3例,病情进展3例,总有效率为80%.治疗过程中出现嗜睡17例,便秘16例,疲乏16例,水肿12例,外周神经炎10例,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皮疹3例,对症处理后均可耐受.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

    作者:陈运芳;杨光华;李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747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心律失常特点分析

    目的 总结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心律失常特点.方法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747例(A组),无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老年患者262例(B组)均行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2组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 A组未发生心律失常概率低于B组(P<0.05),≥3种心律失常发生概率高于B组(P<0.05);A组窭房传导阻滞、房性期前收缩>100次/24 h、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及心脏传导阻滞明显增加,应定期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心电图改变并进行必要干预.

    作者:邓玉;党健;江亚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