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747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心律失常特点分析

邓玉;党健;江亚文

关键词: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摘要:目的 总结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心律失常特点.方法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747例(A组),无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老年患者262例(B组)均行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2组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 A组未发生心律失常概率低于B组(P<0.05),≥3种心律失常发生概率高于B组(P<0.05);A组窭房传导阻滞、房性期前收缩>100次/24 h、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及心脏传导阻滞明显增加,应定期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心电图改变并进行必要干预.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价值

    目的 探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动态心电图或其他心电检测技术检测无症状性心肌梗死患者22例,均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计算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结果预测值.结果22例患者中8例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表现为不可逆性心肌缺血,14例表现为混合性心肌缺血,共检测出40个节段病变心肌.冠状动脉造影检出阳性血管45支(血管狭窄程度≥50%),其中28支狭窄程度>90%,15支狭窄程度>70%~90%,2支狭窄程度≤70%.核素心肌灌注显像阳性结果预测值为88.9%(40/45).结论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有助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并可用于评价心肌损害严重程度.

    作者:高玲;贾鹏;李爱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低钠血症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及时诊断、补钠或限制液体人量治疗7~14 d,患者症状缓解,治愈33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 低钠血症是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不良危险因素之一;脑耗盐综合征及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低钠血症主要原因;严密监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钠浓度有助于及时发现及治疗低钠血症.

    作者:邵春香;郭晖;张弘娟;成红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747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心律失常特点分析

    目的 总结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心律失常特点.方法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747例(A组),无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老年患者262例(B组)均行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2组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 A组未发生心律失常概率低于B组(P<0.05),≥3种心律失常发生概率高于B组(P<0.05);A组窭房传导阻滞、房性期前收缩>100次/24 h、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及心脏传导阻滞明显增加,应定期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心电图改变并进行必要干预.

    作者:邓玉;党健;江亚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不同分期帕金森病患者肛门括约肌肌电图研究

    目的 分析不同分期帕金森病患者肛门括约肌肌电图表现,为帕金森病诊断及分期治疗提供客观观察指标.方法 帕金森病患者48例(帕金森组)及正常健康体检者30名(对照组)均行肛门括约肌肌电图检查,比较帕金森组与对照组、早期帕金森组与中晚期帕金森组肛门括约肌肌电图结果.结果 帕金森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平均时限、多相波白分比及肌电图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早期帕金森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平均时限、多相波百分比、异常率均低于中晚期帕金森组(P<0.01或P<0.05).结论 肛门括约肌肌电图可作为帕金森病患者诊断、分期治疗的客观评价方法.

    作者:洪丽;赵燕民;王献;李珂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神经电生理检查在颈腰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在颈腰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3例颈腰综合征患者术前均行神经电生理检查明确病变节段,确定手术部位和术式,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颈椎和腰椎术前及术后JOA评分,评价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时,颈椎和腰椎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88.41%和83.10%,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结论 神经电生理检查可明确颈腰综合征病变部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潘亚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侧卧位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侧卧位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侧卧位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21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5例1次碎石成功,成功率96.7%;7例手术失败,3例因肾积水、灌注水流大、结石进入肾盏所致,4例因输尿管弯曲较大、输尿管镜无法进入所致.术中3例发生输尿管穿孔;8例因输尿管下段狭窄致进镜困难,后行输尿管扩张成功操作.术后4周结石排净202例,排净率98.54%;3例于输尿管下段有石街形成.结论 侧卧位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可作为输尿管上段结石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杨增士;洪景范;叶宁;张劲勃;李刚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中首次使用综合征2例报道

    1临床资料患者1,女,90岁,因“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高钾血症”行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床旁血液滤过治疗.首次CBP治疗30 h无不良反应;再次CBP前患者血压、心率正常,当CBP进行至10 min时突然出现烦躁、呼吸困难,面色发绀,端坐呼吸,双肺满布哮鸣音,血压120/80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120次/min,律齐.立即给予地塞米松10 mg、喘定0.25g静脉注射,同时关闭血泵,暂停CBP,5 min后上述症状缓解,确认体外循环无凝血,停止CBP.第3次CBP治疗时,患者再次于进行至10 min时出现上述症状,给予相同处理后停止.第4次CBP治疗前加强预冲:按自动程序预冲血液滤过器及管路结束后,进入手动程序再次预冲血液滤过器及管路至生理盐水2 500 mL,肝素20 mg+生理盐水500mL灌入血液滤过器,浸泡20 min,建立体外循环前用生理盐水以250mL/min冲洗管路、滤器,CBP治疗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经上述处理后CBP过程顺利,未再出现上述表现.

    作者:李红梅;崔永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大肠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情况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大肠癌患者K-ras基因的突变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RT-PCR方法检测148例大肠癌患者组织标本K-ras基因第12和13密码子的突变情况,并与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对照.结果 148例大肠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率为31.8%(47/148).K-ras基因第12和13密码子突变在不同性别、肿瘤直径、大体形态、肿瘤部位、远处及淋巴结转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与不同临床分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CR可准确检测K-ras基因突变情况,K-ras基因突变与患者年龄、肿瘤临床分期关系密切.

    作者:李智;赵玉洲;韩广森;任莹坤;顾焱晖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82例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目的 探讨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期管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行胸腺切除术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行低位胸骨正中切口手术57例,胸腔镜手术13例,机器人手术12例,胸腺切除均成功,无死亡病例.术后发生肺不张4例,肌无力危象10例,胆碱能危象5例,混合型危象4例,并发症发生率28.05%,均实施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重复插管率9.76%.结论 切除胸腺治疗重症肌无力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加强围术期呼吸道管理和术后危象防治是关键.

    作者:陈秀;王道喜;李耀奇;韩冰;郭巍;尹东涛;褚剑;侯高峰;崔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与丈夫血型不合O型和RhD阴性孕妇产前IgG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与丈夫血型不合O型和RhD阴性孕妇产前免疫性IgG抗体效价异常的意义.方法 与丈夫血型不合O型孕妇2 027名和RhD阴性孕妇11名,采用微柱凝胶法分别于产前常规检测血清IgG抗-A(B)及抗-D效价.结果 2 027名O型孕妇产前血清IgG抗-A(B)效价≥64者1 076例.11名RhD阴性孕妇产前血清IgG抗-D效价≥16者8例.结论 与丈夫血型不合O型和RhD阴性孕妇产前检测血清IgG抗-A(B)、抗-D效价,发现异常及时进行治疗,可预防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

    作者:郑萍;蔡莉;何其瑞;刘如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河南地区首次发现存在OXA-58型β-内酰胺酶的鲍曼不动杆菌

    目的 研究1株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浓度梯度法测定细菌对各抗生素低抑菌浓度.通过等电聚焦电泳、三维试验及抑制试验、PCR、克隆测序等方法分析其碳青霉烯酶型.结果 对亚胺培南耐药,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敏感,等电点为7.2,PCR方法及克隆测序证实为OXA-58型碳青霉烯酶.结论 河南地区存在含OXA-58型β-内酰胺酶的鲍曼不动杆菌.

    作者:赵静;李辉;杨洪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 097例尿路感染患者送检合格尿标本的细菌学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38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68株(69.1%),革兰阳性菌89株(22.9%),白色假丝酵母菌31株(8.0%);检出率较高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175株(45.1%)、屎肠球菌47株(12.1%)、奇异变形杆菌43株(11.1%)、肺炎克雷伯菌27株(6.9%)、粪肠球菌23株(5.9%).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55.2%,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为52.9%.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结论 对尿路感染患者及早进行尿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有助于指导临床正确用药.

    作者:熊祝嘉;岳志刚;李小瑛;段志玲;李玮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价值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ieroalbuminuria,MA)、β2-微球蛋白(β2-mieroglobin,β2-MG)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 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92例无早期肾损害患者为DM组,2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DN组,同期3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测定3组尿MA、β2-MG,血清hs-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M组,DN组尿MA、β2-MG,血清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DN组高于DM组(P<0.05);3项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 尿MA、β2-MG是反映早期糖尿病肾损害的敏感指标,尿MA、β2-MG与血清hs-CRP联合检测可提高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率.

    作者:王宏;王永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游离脂肪酸水平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抵抗素、游离脂肪酸与老年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测量老年(年龄>60岁)2型糖尿病患者82例(老年糖尿病组),成年(年龄<60岁)2型糖尿病患者70例(成年糖尿病组),老年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空腹血清抵抗素、游离脂肪酸、空腹m糖及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老年糖尿病组血清抵抗素、游离脂肪酸水平高于对照组与成年糖尿病组(P<0.05或P<0.0l).老年糖尿病组胰岛素抵抗程度较成年糖尿病组明显,并伴有脂代谢紊乱.结论 血清抵抗素、游离脂肪酸与老年糖尿病尤其是老年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作者:杨伟;李耘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代谢综合征与急性胰腺炎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在预测急性胰腺病情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对起病时伴代谢综合征的急性胰腺炎患者42例(MS组)、不伴代谢综合征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6例(非MS组)入院时Ranson评分、Balthazar CT分级评分、血清钙、血清C反应蛋白、p( O2)、住院天数、禁食水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局部及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分析.结果 MS组Ranson评分、Balthazar CT分级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非MS组,血清钙和p(O2)水平低于非MS组,住院天数、禁食水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较非MS组长,并发症发生率较非MS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代谢综合征可作为判断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影响预后的因素之一.

    作者:高鸿亮;廖如奕;姚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26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262例输卵管妊娠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从手术切口选择、治疗方法、效果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本组输卵管妊娠治愈率100%,其中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成功244例,18例因术中止血困难、输卵管破坏严重或腹腔镜保守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而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无中转开腹病例.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安全、有效,保守性手术可作为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付红亚;孙彩勤;付红岩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双源CT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中应用

    目的 评估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降低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辐射剂量中的价值.方法 心率<70次/min且心率相对稳定的患者150例,80例(P组)行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70例(R组)行回顾性心电门控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比较2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结果 P组和R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3.35±0.89) mSv和(10.21±3.61) 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442,P=0.000).2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1.029,P=0.304).结论 对心率<70次/min且心率相对稳定的患者运用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可降低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辐射剂量,且图像质量不受影响.

    作者:曹建新;王一民;杨诚;王鹏;王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荆、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20 mg/次,3次/d,口服.2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结果 治疗组均可耐受,无1例因不良反应停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较治疗前增加,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及舒张末期容积较治疗前缩小,治疗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及舒张末期容积改善优于对照组( P<0.05);2组治疗后心输出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曲美他嗪可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贾合磊;孙盘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吡格列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0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盐酸吡格列酮15 mg/次,1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维生素E胶丸,100mg/次,1次/d,口服.2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转氨酶、y-谷氨酰转移酶、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7.5%,对照组总有效率5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体质量指数、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吡格列酮通过改善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胰岛素抵抗,调节血脂,减轻肝损害.

    作者:陈兴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 因偶然发现无痛性乳腺肿块就诊60例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均诊断为乳腺癌,病理证实浸润性导管癌42例,硬癌2例,单纯癌3例,髓样癌2例,瘤样增生6例,硬化性腺病4例,纤维腺瘤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1.7%(49/60).中/低回声光团、边缘“蟹足征”、肿瘤直径纵横比>1、肿块后方声衰减或声影、砂粒样钙化、粗大扭曲丰富的血流信号、高速高阻的频谱特征、腋窝肿大淋巴结为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性表现.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疑诊乳腺癌患者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肖迎聪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