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在特殊类型异位妊娠中的应用价值

李燕娜;张淑文;魏炜;杨冬;张军

关键词:异位妊娠, 特殊类型, 腹腔镜手术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诊断、治疗特殊类型异位妊娠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经腹腔镜诊治特殊类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27例,卵巢妊娠11例,剖官产后子宫下段瘢痕妊娠4例,官角妊娠4例,腹腔妊娠1例.术前超声定位诊断符合率53.2%.腹腔镜检查明确诊断部位同时行手术治疗,腹腔镜诊断率和手术成功率均为100%,手术时间(75.1士9.1)min,出血量(71.7±20.3)mL,无中转开腹病例,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特殊类型异位妊娠症状无妊娠部位特异性,易误诊,术前诊断困难.腹腔镜在诊断、治疗特殊类型异位妊娠中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骨包虫病术后复发相关因素研究

    包虫病是流行于牧区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骨包虫病是包虫病的一种,由细粒棘球蚴寄生于人体骨骼系统而形成.目前治疗骨包虫病主要以手术为主,但受病变部位、包虫侵蚀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术后复发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本文就骨包虫病术后复发相关因素进行综述,以减少复发,提高治愈率.

    作者:陈亮;张耀;陈永明;粱跃闯;易成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恶性肿瘤合并颈内静脉血栓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恶性肿瘤合并颈内静脉血栓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恶性肿瘤合并颈内静脉血栓患者的超声声像资料.结果 超声诊断颈内静脉血栓30例,诊断准确率96.8%,1例误诊为淋巴结.颈内静脉血栓二维超声表现为静脉管径改变,腔内实质同声,加压探头管腔不能被压闭,深吸气屏气后静脉内径不增宽;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腔内无血流信号或信号充盈缺损;脉冲多普勒未测及血流频谱或测及低速血流频谱.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恶性肿瘤患者颈内静脉血栓的诊断.

    作者:季秀珍;何英;张晴;姜倩;杨春林;桂佳佳;万志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 因偶然发现无痛性乳腺肿块就诊60例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均诊断为乳腺癌,病理证实浸润性导管癌42例,硬癌2例,单纯癌3例,髓样癌2例,瘤样增生6例,硬化性腺病4例,纤维腺瘤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1.7%(49/60).中/低回声光团、边缘“蟹足征”、肿瘤直径纵横比>1、肿块后方声衰减或声影、砂粒样钙化、粗大扭曲丰富的血流信号、高速高阻的频谱特征、腋窝肿大淋巴结为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性表现.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疑诊乳腺癌患者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肖迎聪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MRI平衡快速场回波成像在肝海绵状血管瘤和肝囊肿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平衡快速场回波(balanced-fast field echo,B-FFE)成像替代MRI增强扫描鉴别诊断肝血管瘤与肝囊肿的可行性.方法 分析MRI增强扫描诊断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101例(175个病灶)、肝囊肿患者126例(273个病灶)、肝海绵状血管瘤合并肝囊肿患者36例(海绵状血管瘤病灶58个、肝囊肿病灶75个)的B-FFE成像检查结果,并与MRI增强扫描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B-FFE成像诊断肝海绵状血管瘤病灶221个,诊断符合率94.85%;诊断肝囊肿病灶332个,诊断符合率95.40%;总体鉴别正确543个病灶,鉴别正确率95.18%.结论 B-FFE成像鉴别诊断肝海绵状血管瘤与肝囊肿能力接近MRI增强扫描.

    作者:方春;王立章;俞方荣;王延春;方志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人群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调查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居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分析高尿酸血症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 078名35岁以上维吾尔族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对高尿酸血症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血尿酸水平为(276.71±78.76) mol/L,女性为(228.73土72.42)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分别为4.38%、2.80%;痛风患病率分别为1.21%、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总胆固醇、尿素氮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男性居民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病率均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加有增高趋势;总胆固醇和尿素氮与高尿酸血症独立相关.

    作者:胡育英;依马木·麦麦提;阿衣帕夏·爱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河南地区首次发现存在OXA-58型β-内酰胺酶的鲍曼不动杆菌

    目的 研究1株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浓度梯度法测定细菌对各抗生素低抑菌浓度.通过等电聚焦电泳、三维试验及抑制试验、PCR、克隆测序等方法分析其碳青霉烯酶型.结果 对亚胺培南耐药,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敏感,等电点为7.2,PCR方法及克隆测序证实为OXA-58型碳青霉烯酶.结论 河南地区存在含OXA-58型β-内酰胺酶的鲍曼不动杆菌.

    作者:赵静;李辉;杨洪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AO微型钢板、拉力螺钉治疗掌指骨骨折2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手掌骨、指骨骨折不同骨折类型内固定方式选择及疗效.方法 采用AO微型钢板、拉力螺钉内固定方式治疗掌指骨骨折患者28例.结果 术后随访4~15个月,患者骨折均愈合,疗效优22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2.86%.结论 应用AO微型钢板、拉力螺钉行掌、指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通过正确康复锻炼,可获满意治疗效果.

    作者:张峰;段军富;王冰一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代谢综合征与急性胰腺炎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在预测急性胰腺病情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对起病时伴代谢综合征的急性胰腺炎患者42例(MS组)、不伴代谢综合征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6例(非MS组)入院时Ranson评分、Balthazar CT分级评分、血清钙、血清C反应蛋白、p( O2)、住院天数、禁食水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局部及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分析.结果 MS组Ranson评分、Balthazar CT分级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非MS组,血清钙和p(O2)水平低于非MS组,住院天数、禁食水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较非MS组长,并发症发生率较非MS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代谢综合征可作为判断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影响预后的因素之一.

    作者:高鸿亮;廖如奕;姚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不同途径胆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及手术中行胆管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行金属胆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置入支架成功率为88.1%,并发症发生率为4.8%,中位生存时间为27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置入支架成功率为86.0%,并发症发生率为5.3%,中位生存时间为25周;手术中胆管支架放置成功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为13.3%,中位生存时间为23周.结论 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及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胆管支架置入术可作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姑息性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石力;汤礼军;汪涛;陈涛;苗建国;崔建峰;田伏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血友病性骨关节病X线表现

    目的 总结血友病性骨关节病的X线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血友病性骨关节病13例(21个关节)患者的X线影像资料.结果 19个慢性关节炎期关节X线表现为骨质疏松、股骨髁间窝及桡骨鹰嘴窝增宽加深、骨端增大、方髌、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硬化、关节面不光整和囊变、关节半脱位、关节囊肿胀等征象.2个退行性变期关节X线均表现为纤维性强直,可见严重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跖屈畸形、跟腱增厚挛缩.结论 血友病性骨关节病X线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可明确诊断.

    作者:李美霞;雷平冲;葛英辉;贾武林;王臻;陈香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侧卧位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侧卧位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侧卧位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21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5例1次碎石成功,成功率96.7%;7例手术失败,3例因肾积水、灌注水流大、结石进入肾盏所致,4例因输尿管弯曲较大、输尿管镜无法进入所致.术中3例发生输尿管穿孔;8例因输尿管下段狭窄致进镜困难,后行输尿管扩张成功操作.术后4周结石排净202例,排净率98.54%;3例于输尿管下段有石街形成.结论 侧卧位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可作为输尿管上段结石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杨增士;洪景范;叶宁;张劲勃;李刚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河南地区596例矮小症病因分析

    目的 探讨河南地区儿童矮小症的病因.方法 设计统一调查表,采集596例0~19岁矮小症患儿病史、身高、体质量、父母身高及青春期发育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进行病因诊断.结果 596例矮小症患儿中生长激素缺乏症279例(46.81%),特发性矮小症122例(20.47%),体质性生长及青春期延迟44例(7.38%),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41例(6.88%),甲状腺功能低下29例(4.87%),Turner's综合征21例(3.52%).不同病因矮小症患儿低出生身长及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7,P>0.05).结论 河南地区儿童矮小症以生长激素缺乏症和特发性矮小症多见,出生参数不能决定未来矮小状态.

    作者:刘慧娟;李桂玲;高丽;王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利多卡因胶浆用于全身麻醉喉罩通气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胶浆对全身麻醉喉罩通气患者插管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及咽喉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A,B2组,每组40例.A组将盐酸利多卡因胶浆,B组将石蜡油均匀涂抹至喉罩背面及前端.2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麻醉用药相同.观察2组麻醉前、后心率、血压,麻醉苏醒期呛咳、呕吐发生率,术后24~48 h咽痛发生率.结果 B组置人喉罩即刻、置入喉罩后1 min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高于置入喉罩前(P<0.05),置入喉罩后5 min与置入喉罩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A组各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与置人喉罩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且均低于B组(P<0.05).A组麻醉苏醒期呛咳、呕吐发生率,术后24~48 h咽痛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 利多卡因胶浆涂抹喉罩可改善全身麻醉患者插管期及苏醒期咽部不适,且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声民;赵晶;黄宇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儿童紫癜性肾炎98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分型与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 对98例紫癜性肾炎患儿进行临床分型、病理分级和免疫病理分型,分析其临床分型与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以血尿和蛋白尿型多见,其次为肾病综合征型,急进性肾炎型、慢性肾炎型少见;病理分级以Ⅱ~Ⅲ级为主,占75.51%,Ⅳ,V和Ⅵ级分别占12.24%,10.21%和2.04%;免疫复合物沉积以IgA+Ig(;+IgM沉积型多见.结论 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病理损伤程度基本一致,其中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急进性肾炎和慢性肾炎型者病理改变相对较重.

    作者:吴文先;程艳波;刘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葛根素联合曲美他嗪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葛根素联合曲美他嗪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曲美他嗪组、葛根素联合曲美他嗪组(联合组),每组12只.对照组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模型组、曲美他嗪组、联合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90 min,松解120 min制备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模型,并于再灌注结束即刻,依次由尾静脉分别注射生理盐水、曲美他嗪、葛根素联合曲美他嗪,再灌注120 min后,取血检测心肌过氧化物酶、丙二醛和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并观察心电图ST段抬高指数.结果 联合组、曲美他嗪组血清肌酸激酶、过氧化物酶和丙二醛活性低于模型组(P<0.01),ST段抬高指数低于模型组(P<0.05);联合组血清肌酸激酶活性低于曲美他嗪组(P<0.05).结论 葛根素联合曲美他嗪可减轻SD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蔡学兵;高铸烨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屈曲压缩型骨折2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屈曲压缩型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27例胸腰椎屈曲压缩型骨折患者均采用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12~24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50~80 min;出血量50~200 mL;术后引流量50~150 mL,平均85 mL;术后24 h拔除引流管;术后胸腰椎后凸Cobb's角矫正5.~20.,平均11.5°;患者2周后恢复工作.随访12~24个月,复查X线片示内固定物位置良好,无断钉及内固定失效发生.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后路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屈曲压缩型骨折有效、可靠.

    作者:杨喜旺;郑稼;刘槃;周大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神经电生理检查在颈腰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在颈腰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3例颈腰综合征患者术前均行神经电生理检查明确病变节段,确定手术部位和术式,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颈椎和腰椎术前及术后JOA评分,评价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时,颈椎和腰椎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88.41%和83.10%,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结论 神经电生理检查可明确颈腰综合征病变部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潘亚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围产期急症子宫切除术治疗产科出血1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国产期急症子宫切除术的指征、相关因素、手术时机及方式、母婴预后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围产期急症子宫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并与未行围产期急症子宫切除术82例进行对照.结果 胎盘异常黏附是急症子官切除术主要指征.急症子宫切除患者年龄、孕次、产次、出血量、输血量、住院天数高于对照组,孕周、新生儿体质量低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是急症子宫切除术高危因素之一.结论 子宫切除是治疗围产期急性子宫出血、抢救孕产妇生命的有效措施.为降低急症子宫切除发生率,应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加强孕期保健、降低剖官产率.

    作者:段瑶;曾万江;牛惠惠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747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心律失常特点分析

    目的 总结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心律失常特点.方法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747例(A组),无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老年患者262例(B组)均行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2组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 A组未发生心律失常概率低于B组(P<0.05),≥3种心律失常发生概率高于B组(P<0.05);A组窭房传导阻滞、房性期前收缩>100次/24 h、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及心脏传导阻滞明显增加,应定期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心电图改变并进行必要干预.

    作者:邓玉;党健;江亚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活化嗜碱粒细胞在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嗜碱粒细胞在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中数量及活化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化学诱导趋向性受体单抗作为特异性的荧光标记,采用三色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对20例急性发作期变应性鼻炎患者(急性组)、20例反复发作变应性鼻炎患者(慢性组)及3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外周血嗜碱粒细胞及其活化率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慢性组外周血化学诱导趋向性受体及嗜碱粒细胞高于急性组(P<0.01)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高于急性组(P<0.01).慢性组与急性组嗜碱粒细胞活化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嗜碱粒细胞活化是导致变应性鼻炎症状出现的主要因素之一.慢性期患者嗜碱粒细胞的持续增高和活化可能与变应性鼻炎反复发作有关.

    作者:张淳;石嘉俪;徐雅男;王利民;王家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