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武;陈海宏;李丽;李保军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膜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ASA I级,单胎足月,拟行自然分娩并要求分娩镇痛初产妇80例,随机分为A,B,C,D4组,各20例.宫口开大2~3 cm腰硬联合穿刺,穿刺成功后A,B,C,D组分别给予质量分数0.75%罗哌卡因1.50,2.25,3.00,3.75 mg+质量分数1o%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1 mL,经蛛网膜下腔缓慢注射.硬膜外头端置管3~4 cm并妥善固定.镇痛泵药物配方:质量分数0.75%罗哌卡因125 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比较4组中转剖宫产率、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及第二产程时间、产程中阴道出血量、镇痛效果和下肢运动阻滞情况.结果 在蛛网膜下腔给药5 min后,A组镇痛效果优良率低于B,C,D组(P<0.05),B,C,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时点4组镇痛效果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产妇中转剖宫产率、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产程中阴道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运动阻滞发生率较A,B,C组高(P<0.05).结论 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膜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佳剂量为2.25~3.00 mg.
作者:王卫华;王尚柯;李晋;杨红军;茹六合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p16及pRb在宫颈癌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I型患者108例,CINⅡ型患者50例,CINⅢ型患者35例及宫颈癌患者52例,应用表面等离子体谐振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P16及pRb的表达情况.结果 从CIN到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P16阳性率呈逐渐增高趋势,pRb阳性率呈逐渐下降趋势;P16表达与pRb表达呈负相关(r=-0.537,P<0.01),人乳头瘤病毒与pRb表达呈负相关(r=-0.513,P<0.05),人乳头瘤病毒与P16表达呈正相关(r=0.815,P<0.05).结论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原因,p16可作为宫颈癌的早期预测指标.
作者:武海英;魏利;史惠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K均值算法Java实现对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诊断的价值.方法 22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活检和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检测,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采用K均值算法Java实现进行分析处理,并与肝活检结果比较.结果 K均值算法Java实现与肝活检结果比较,纤维化分期S0~S4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8%,84.2%,85.1%,90.6%,95.4%.结论 K均值算法Java实现可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进行有效分期.
作者:王建;申悦平;圣建惠;张建军;王捷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半导体激光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方法 牙本质过敏症患者98例(210牙),随机分为半导体激光组39例(76牙),Gluma脱敏剂组32例(69牙),氟化钠甘油组27例(65牙),分别应用半导体激光、Gluma脱敏剂及质量分数75%氟化钠甘油对牙齿过敏区进行处理,观察治疗后即刻及治疗3,6个月后疗效.结果 半导体激光组治疗后即刻及治疗3,6个月后有效率分别为93.42%,86.84%,81.58%;Gluma脱敏剂组分别为84.06%,68.12%,60.87%;氟化钠甘油组分别为72.31%,61.54%,55.38%;半导体激光组治疗后即刻优于氟化钠甘油组(P<0.05),治疗3,6个月后有效率优于Gluma脱敏剂组、氟化钠甘油组(P<0.05).结论 半导体激光治疗牙本质过敏症有较好疗效.
作者:胡明;吴大明;梁睿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和普通窝沟封闭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98例7~9岁儿童行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并以其左侧第一恒磨牙采用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作为观察组,右侧第一恒磨牙采用普通窝沟封闭术作为对照组,术后5 a对2组窝沟封闭刺保留及龋损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成功率92.3%,对照组69.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是预防龋病的有效方法,可使窝沟封闭剂保留率增高,龋齿发生率降低.
作者:孙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伤椎内固定+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经皮椎弓根螺钉伤椎内固定十椎体内植骨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90~180(100士20)min,出血量50~150(90士30)mL,骨折愈合时间2.5~4.2(2.8士0.6)个月;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平均住院11.6 d;术后伤椎椎体高度丢失约20%的2例,<10%5例,无明显高度丢失15例;未发生椎弓根钉误入椎管、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无伤口感染及内固定断裂、松动等并发症.结论 经皮椎弓根螺钉伤椎内固定十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可靠,组织创伤小,并发症少.
作者:贾斌;张勇;郑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自体4股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 73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采用关节镜下自体4股胭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股骨侧用Endobutton尼龙袢、胫骨侧用界面螺钉固定,术后行系统康复训练.结果 67例随访24~63个月,平均38个月;Lachman试验0级51例,+1级11例,+2级5例,轴移试验0级46例,+1级13例,+2级8例;Lysholm膝关节评分由术前(58.0士10.2)分增加至(92.0士10.1)分,其中优38例,良22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89.6%;无膝前痛及膝跪痛.结论 关节镜下自体4股胭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可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是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云飞;吴广良;蔡喜雨;李付彬;李俊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扩张型心肌病( 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合并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心脏超声和临床特征,评价AF对DCM患者的预后意义.方法 DCM患者173例,分为AF组和非AF组,比较2组心脏超声、临床特征及脑栓塞发生率和心源性病死率.结果 AF组62例,AF发生率35.8% ;AF组男性比例、心室率、高血压比例、QRS时限、左心室收缩末直径、左心室收缩末容量、左心房直径、脑栓塞发生率及心源性病死率均高于非AF组(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F是DCM患者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DCM患者并发AF时脑栓塞发生率增高,是心源性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作者:汪剑锋;罗博哲;李智;卢喜烈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16例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直视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儿行腹膜透析治疗,记录透析前、后血尿素氮、血清肌酐、血清K+及HCO3 -浓度.结果 腹膜透析1~3 d血钾恢复正常,3~6 d血HCO3 -恢复正常,1~7 d尿量恢复正常,血肌酐及尿素氮下降明显;16例患儿均院内存活;透析期间出现腹透液外渗、引流不畅、低蛋白血症、血性腹腔积液等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及时腹膜透析治疗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张宛哲;舒礼良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抑郁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894T位点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冠心病患者217例,分为冠心病合并抑郁组39例和冠心病组178例,选择同期抑郁症患者45例(抑郁症组)与健康体检者85名(对照组).检测4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894T位点多态性,并分析4组间差异.结果 4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894T位点GT杂合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抑郁与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894T位点多态性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马依热·艾则孜;古丽扎尔·买买提明;党海红;张小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外科治疗时机及疗效.方法 19例自发性食管破裂采用不同术式治疗,3例食管破裂24h内患者(A组)及5例食管破裂≥24~72 h者(B组)均采取食管修补术,11例食管破裂7~63 d者(C组)行食管修补+食管内T管引流术.结果 A组术后食管破裂修补均一期愈合,B组术后均发生裂口再瘘,C组中9例痊愈,1例抢救性手术患者术后3d死于中毒性休克引起的呼吸循环衰竭,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结论 食管破裂<24 h一 期修补成功率高,>24 h~14 d应慎行直接修补术,延迟手术可提高修补成功率,对晚期食管破裂者行食管修补+T管引流安全、有效,必要时可加行空肠造瘘术,以提供肠内营养支持.
作者:杨光煜;赵璞;侯广杰;何苡;胡为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高级别胶质瘤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活性及其中介体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26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进行明胶酶谱定量检测,将MMP-2及其中介体的表达情况与患者术后生存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Ⅲ级和Ⅳ级胶质瘤MMP-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MMP-2水平与分级呈正相关(r,=0.727,P=0.000);Ⅲ级和Ⅳ级胶质瘤中均有MMP-2中介体出现,在Ⅳ级胶质瘤中出现中介体的患者生存时间少于未出现中介体的患者(P=0.002);Cox回归分析显示,高级别胶质瘤中MMP-2的水平及其中介体的有无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子(P=0.003,P=0.004).结论 高级别胶质瘤中MMP-2水平与其中介体的存在与否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力夫;孔令非;赵跃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肺淋巴瘤CT表现特征及分型,探讨CT诊断肺淋巴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组织病理证实的31例肺淋巴瘤患者的胸部CT影像资料.结果 CT诊断肺淋巴瘤18例,其中肿块结节型7例,肺炎实变型6例,混合型5例,诊断准确率58.06%;含气支气管征、正常血管穿越征、多种类型病灶并存征及跨叶分布征和磨玻璃征为肺淋巴瘤CT典型征象.结论 CT检查有助于肺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周玉凤;李洪江;夏淦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食管、贲门癌为常见恶性肿瘤,以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措施.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食管-胃胸内吻合口瘘是严重并发症之一.合理围手术期管理、精确手术技巧、术中实施预防措施可减少吻合口瘘,充分引流、营养支持、有效抗生素应用、禁食、胃肠减压、防治心肺并发症、及早闭合瘘口为其治疗基本原则.食管覆膜支架植入已大量应用于临床,成为其治疗发展的亮点.
作者:郝德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慢电位引导的消融及不同形态慢电位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径消融时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射频消融慢径的房室结改良术治疗的54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有无慢电位靶点及不同形态慢电位靶点消融时有效靶点率、首次放电成功率.结果 以慢电位为靶点消融时,有效靶点率及首次放电成功率与无慢电位为靶点消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碎裂型慢电位及先高频后低频心房双电位为靶点消融时,有效靶点率及首次放电成功率与先低频后高频心房双电位为靶点消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碎裂慢电位和先高频后低频慢电位为靶点消融时有效靶点率及成功率较高,先低频后高频慢电位可能与慢径无关;以慢电位为靶点的消融仅可作为治疗过程中的一种随机选择方法.
作者:白怀生;万招飞;刘卫生;马立青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没食子对牙釉质的矿化作用,探讨没食子防龋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离体牛牙制备人工釉质龋标本120颗,随机分为脱矿组和再矿化组各60颗,每组再分为氟化钠组、没食子组、去离子水组各20颗,分别进行脱矿和再矿化实验,行光敏荧光技术及扫描电镜检查,比较各组脱矿后及再矿化后荧光量及扫描电镜结果.结果 荧光结果显示,在脱矿及再矿化实验中,没食子组和氟化钠组药物作用前后荧光量的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去离子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显示,没食子组和氟化钠组牙面均有颗粒附着,效果接近,去离子水组牙面无颗粒附着.结论 没食子对离体牙釉质有再矿化、抗酸脱矿作用,对预防龋病发生有一定作用.
作者:李新尚;程春;赵今;李新霞;林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新疆乌鲁木齐地区汉族与维吾尔族50岁以上人群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差异,探讨其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 年龄50岁以上并完成血清骨转化指标及骨密度测定患者1 223例,汉族882例,维吾尔族341例.分析2个民族年龄、骨密度、血清25羟维生素D3及血清钙、磷水平的差异.结果 汉族和维吾尔族原发性骨质疏松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民族血清钙、磷水平在有无骨质疏松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密度正常者,维吾尔族25羟维生素D3水平(30.19±19.67) nmol/L较汉族(48.50±27.97) nmol/L低(P<0.01);骨质疏松者,维吾尔族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31.82±20.79) nmol/ L较汉族(47.41士26.56)nmol/L低(P<0.01);年龄与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无相关性(r=0.007,P=0.817).结论 不同民族间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有差异,其差异与骨质疏松无关.
作者:徐江波;阿里木·吾布力;袁宏;王发省;杨晨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p57kip2蛋白在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60例贲 门癌和20例正常贲门组织(对照组)中p57kip2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贲门癌组织中p57kip2蛋白表达率为43.4% (26/60),明显低于正常贲门黏膜中的表达率90% (18/20) (P<0.01);p57kip2的表达在不同临床分期及不同分化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无淋巴结转移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57kip2参与贲门癌的发生、发展,可作为判定贲门癌恶性程度的重要生物学指标,可能在贲门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茹艺;冯笑山;蔡向前;王公平;高社干;米建强;陈强;肖中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合并慢性肾脏病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968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合并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结果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16.63%,其中男性为16.58%,女性为16.81%;以慢性肾脏病为因变量经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糖尿病(OR=1.63)、高龄(OR=1.51)、高胆固醇(OR=2.69)、高尿酸(OR=3.46)、高尿素(OR=3.20)是冠心病患者合并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冠心病患者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作者:米娜娃尔·玉努斯;闫淑芳;桑晓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抗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5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其中轻中度29例(轻中度VM组),重度21例(重症VM组),选择25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和25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DCM组)为对照,测量4组血清中抗cTnI表达情况,分析抗cTnI表达阳性率和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4组均有抗cTnI表达,表达程度随疾病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轻中度VM组、重度VM组和DCM组抗cTnI阳性率分别为69%,95%和92%,与正常对照组(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cTnI与病毒性心肌炎疾病严重程度有相关性,可用于病毒性心肌炎疾病严重程度诊断及预测不良预后.
作者:杨为;周军;张夏;蒋先洪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