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华;厉为良;杨玉波
目的 探讨全程跟踪监测肿瘤坏死因子-α和转铁蛋白水平对肺结核诊治的价值.方法 547例肺结核患者(观察组)于治疗前、治疗后2,6,9个月分别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和转铁蛋白水平,并与同期痰标本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72例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随着痰中结核分枝杆菌检出数量增多,肿瘤坏死因子-α和转铁蛋白水平逐渐增高;痰检阳性转为阴性患者上述2种因子在治疗后2个月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6个月较治疗后2个月明显降低(P<0.05),但仍高于正常水平;治疗后9个月较治疗后6个月明显降低(P<0.05),趋于正常水平;痰涂片检查持续阳性患者上述2种因子一直维持高水平,治疗后2,6,9个月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分别占91.9%(57/62),96.4%(27/28),100.0%(16/16).结论 监测肺结核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转铁蛋白水平对了解感染状况、治疗效果及耐药性产生情况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建;潘洪秋;孙国华;龚玉华;孙春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螺旋CT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治疗复杂肾结石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复杂性肾结石患者54例,均在螺旋CT引导下建立微创经皮肾通道,使用气压弹道击碎结石,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60~150 min,术中出血量80~400 mL,住院时间7~13 d,结石清除率90.74%(49/54),未发生大出血,结肠穿孔,气胸,肝脏、脾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螺旋CT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具有定位准确、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且易于掌握.
作者:高强利;张超雄;林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殆)垫式可摘义齿对牙齿严重磨耗患者咬合关系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6例牙齿重度磨耗、垂直距离降低、缺或不缺牙的患者采用(殆)垫式可摘义齿恢复其垂直距离,进行咬合重建.结果 患者垂直距离均得到不同程度恢复,颞下颌关节症状消失,咀嚼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殆)垫式可摘义齿用于牙齿重度磨耗患者咬合关系重建效果满意.
作者:张海燕;彭利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以自行设计的旋转细胞培养器和动态反应器比较静态和动态培养条件下细胞增殖的差异,以期为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血管提供依据.方法 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在氧等离子体辐照10 min聚氨酯膜制成的管状支架上进行细胞培养,比较静态和动态种植、静态和动态培养细胞增殖率的差异.结果 自制的旋转培养器、动态反应器工作状态稳定;培养第7,14,28天动态培养组光密度值均高于静态培养组(P<0.01);培养28 d甲苯胺蓝染色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动态培养组细胞增殖数较静态培养组多、生长更致密,且有顺培养液流动方向排列的趋势.结论 动态细胞的种植与培养优于静态.自制的旋转培养器、动态反应器可用于初步的动态培养实验,但仍有待改进.
作者:张燕搏;姜明;王强;吴清玉;胡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OSAHS)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变化.方法 OSAHS患者50例行无创正压呼吸机治疗3个月,检测治疗前、后多导睡眠监测、白细胞介素-6、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 呼吸机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暂停指数及合并疾病种类较治疗前下降(P<0.05),血氧饱和度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OSAHS可阻止并可能逆转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牛红丽;马芸;马利军;王海播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妊娠性绒毛膜癌MRI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妊娠性绒毛膜癌患者MRI影像资料.结果 7例盆腔MRI均提示子宫妊娠性绒毛膜癌,其中6例子宫体积增大,5例见点状出血灶,6例结合带不连续或增宽模糊,6例盆腔子宫血管增多、扩张;T1WI呈混杂信号4例,低等信号3例;T2WI呈混杂信号4例,高信号2例,等信号1例;7例增强后病灶实质部分及血管增强扫描早期呈较明显强化,增强扫描晚期与明显强化的子宫相比呈相对低信号,坏死囊性部分未强化.1例子宫无原发病灶者盆腔MRI扫描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MRI扫描可显示妊娠性绒毛膜癌的病理特征、侵犯范围、程度,为早期诊断、术前及疗效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陈午才;陆锦贵;陈小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antisperm antibody,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antiendometrial antibody,EmAb)和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cAb)在女性不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435例女性不孕患者血清AsAb,EmAb和AcAb.结果 AsAb阳性48例(11.03%),EmAb阳性61例(14.02%),AcAb阳性40例(9.20%);AsAb+EmAb阳性21例(4.83%),AsAb+AcAb阳性11例(2.53%),EmAb+ AcAb阳性9例(2.07%),未发现3种抗体同时阳性患者.结论 AsAb,EmAb和AcAb是引起女性不孕的重要免疫学因素,应作为不孕女性常规检查项目.
作者:王汉星;奚琳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动态监测D-二聚体、C反应蛋白水平对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作用.方法 主动脉夹层患者69例,分别于发病<12 h、发病24,72 h及手术中、术后24,48 h和术后7d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析其与主动脉夹层分型、有无并发症以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主动脉夹层Ⅰ型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Ⅱ型和Ⅲ型;C反应蛋白、D-二聚体与并发症和病死率呈正相关.结论 D-二聚体、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有助于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可作为病情严重程度及不良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吕冬冬;胡殿宇;张亚飞;王红宇;杨再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诊断上颌窦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上颌窦癌患者64排螺旋CT影像资料.结果 上颌窦癌CT表现为上颌窦内软组织肿块影,并向周围组织侵袭,增强后可见不均匀强化,窦壁多呈溶骨性破坏;64排螺旋CT TNM分期符合率为97.1%(34/35),判断邻近结构受侵符合率为96.2%(101/105).结论 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诊断上颌窦癌符合率高,可显示病变范围,对指导治疗及TNM分期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莎;王冬青;王天玉;李润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内血栓反复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预后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内反复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均发生2次支架内血栓;首次支架内血栓形成后2例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1例再次置人支架,1例予以静脉溶栓治疗;2次支架内血栓形成后3例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引起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另1例因心源性休克死亡.结论 急诊再次介入治疗是治疗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首选治疗方法,但病死率仍较高.
作者:张文利;黄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行不同消化道重建手术方式对术后近期和远期血糖变化的影响.方法 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远端胃癌患者69例均行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其中采用BillrothⅡ式消化道重建术者46例(billrothⅡ式组),BillrothⅠ式消化道重建术者23例(billroth Ⅰ式组),比较2组术前和术后近期(1个月)、远期(3~6个月)空腹和餐后血糖的变化.结果 69例患者术后近期血糖均升高,胰岛素用量加大,1个月后其空腹和餐后血糖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BillrothⅡ式组患者术后3,6个月空腹和餐后血糖均明显下降(P<0.05),且餐后血糖下降更明显,与BillrothⅠ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llrothⅡ式消化道重建方式有助于降低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进而影响糖代谢.
作者:刘刚;辛建军;薛伟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产前检测胎儿透明隔腔宽度的临床意义.方法 B超测量460名孕18~40周正常胎儿透明隔腔宽度,线性回归分析透明隔腔宽度与孕周的关系;比较167名孕18~40周透明隔腔正常胎儿(对照组)、7例透明隔腔缺失胎儿(观察组)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发生率.结果 460名孕18~40周正常胎儿透明隔腔宽度(5.6±1.7)mm,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明隔腔宽度与胎儿孕周无明显相关性(r=0.40,P>0.05);观察组、对照组伴随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发生率分别为100.00%,1.2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2.18,P<0.01).结论 超声检测胎儿透明隔腔宽度有助于产前诊断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畸形.
作者:许玉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抑郁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对7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定及动态心电图测定,分为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28例(观察组),高血压不合并抑郁患者45例(对照组),比较2组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正常窦性R-R间期总体标准差分别为(81.06±12.62)和(120.94±15.84)、24 h每5 min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分别为(74.67±15.08)和(105.50±16.14)、正常连续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分别为(13.64±5.59)和(21.08±9.15)、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个数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4.25±2.50)和(7.11±2.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心率变异性较高血压不合并抑郁者差,抑郁增加老年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
作者:马丽娜;李耘;赵晓玲;冯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对预后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初诊时临床及实验室指标,以Log-rank检验作单因素生存分析,将筛选出相对有意义指标利用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作图法估计有意义指标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本组患者失访1例,7例存活,20例死亡,中位生存期14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水平、骨髓涂片检出原浆细胞与预后相关,血红蛋白水平较高者生存率高于低水平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酸脱氢酶水平、骨髓涂片检出原浆细胞等与预后相关.
作者:孙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不同负荷剂量右旋美托咪定对成人行清醒气管插管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下手术患者80例,根据右旋美托咪定剂量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定0.5 μg/kg组(B组)、1.0μg/kg组(C组)、2.0 μg/kg组(D组)和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各20例.记录4组人手术室后10 min、气管插管前、后即刻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脑电双频谱指数值,记录阿托品、麻黄素和乌拉地尔使用情况,观察气管插管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D组呼吸抑制发生率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高于A、B、C组(P<0.05);气管插管前即刻A组脑电双频指数值高于B、C、D组(P<0.05),B、C组高于D组(P<0.05);气管插管前即刻C、D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较入室后10 min降低(P<0.05),且D组低于C组(P<0.05);气管插管后即刻A、B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较气管插管前即刻升高(P<0.05),且高于C、D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1.0μg/kg负荷剂量用于成人清醒气管插管安全有效.
作者:张伟;张加强;孟凡民;马媛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误诊原因,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误诊为COPD急性加重12例,哮喘发作3例,急性左心衰竭3例,肺性脑病2例,心绞痛2例;治愈20例,死亡2例均为行胸腔闭式引流患者,1例死于呼吸循环衰竭,1例死于肺性脑病.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常规行X线胸片检查,必要时应行CT检查或诊断性胸腔穿刺抽气,明确自发性气胸诊断,及时治疗.
作者:车波;李瑞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电子喉镜在吸气性喉喘鸣诊断中的应用,分析婴儿吸气性喉喘鸣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吸气性喉喘鸣婴儿的临床资料和电子喉镜检查结果.结果 电子喉镜诊断喉软化症44例,声带麻痹1 7例,急性及亚急性喉炎16例,喉囊肿、喉部乳头状瘤各2例,声门下狭窄、先天性喉噗、喉异物各1例,喉部结构正常2例.结论喉软化症、声带麻痹、急性及亚急性喉炎是引起婴儿吸气性喉喘鸣主要原因,电子喉镜检查对喉喘鸣婴儿病因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柳荫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儿造血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急性白血病患儿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化疗同时给予黄芪注射液0.5~1.0 mL/(kg·d),共30 d,对照组单用化疗,2组其他支持治疗相同.观察2组化疗后缓解率,化疗前、后血常规、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水平.结果 化疗后治疗组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T细胞亚群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缓解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2组T细胞亚群水平明显高于化疗前(P<0.05);治疗组抗生素使用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可减轻化疗对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促进造血功能恢复,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黄宗宣;严媚;李婕;盛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Carisolv去龋治疗乳牙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颗龋损乳牙分为2组各50颗牙,观察组采用Carisolv去龋,对照组采用传统牙钻去龋,均应用复合体充填,2 a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失访10颗牙,观察组治疗成功率89.1%(41/46),对照组65.9%(29/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充填物脱落或折断、继发龋发生率以及对牙髓的影响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arisolv去龋治疗乳牙龋病疗效确切,较传统牙钻去龋更具优势.
作者:孙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采用间断小剂量油酸注射方法,构建符合肺损伤标准、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乳猪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方法 中华小型猪6只,经右心耳插管注射油酸-乙醇溶液0.1 mL/kg,0.1 mL/次,间隔90 s直至注射完毕.注射过程中监测循环、呼吸参数;实验结束取右下肺组织标本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油酸注射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平均肺动脉压、心输出量、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H值、氧合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显示双肺呈弥漫性改变.结论 小剂量间断注射油酸可构建血流动力学稳定并符合肺损伤诊断标准的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
作者:朱耀斌;李晓锋;王强;张燕搏;范祥明;李志强;许耀强;凌峰;刘爱军;刘迎龙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