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杰;白民学;李彤
目的:对正常人额骨内鼓乳段面神经进行MRI斜矢状位成像观察及解剖测量.方法:选择无任何耳部痰患的正常成年人50例(100耳),在GE 3.0T MRI机上进行扫描,采用稳态采集快速成像技术进行扫描,对所获鼓乳段面神经影像进行形态观察及解剖测量.结果:50例(100耳)在斜矢状位MRI扫描中均得到鼓乳段面神经的完整清晰影像.测得面神经鼓室段长度为(11.02±1.39)mm,直径为(1.21±0.21)mm.乳突段长度为(15.21±1.17)mm,直径为(1.37±0.16)mm.锥段直径为(1.34±0.20)mm.鼓室段与乳突段之间夹角为(109.22±5.45)°.斜矢状住扫描基线与正中矢状轴夹角角度(23.67±5.46)°,斜矢状扫描平面的内倾角角度为(6.15±3.3)°.结论:MRI斜矢状住扫描可以良好显示正常人鼓乳段面神经的解剖特点,对临床该段面神经疾病的诊断、治疗、手术及预后判断有很大帮助.
作者:于海玲;陈宏泉;徐志鹏;朱富高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后筋膜下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58例(97眼)给予后筋膜下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光凝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视力、眼压、黄斑水肿消退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视力、眼压较治疗前增高(P<0.05);黄斑水肿完全消退14眼(14.32%),部分消退70眼(72.16%),无改变13眼(13.40%);未出现眼内炎、白内障加重及水肿复发病例,72眼(74.23%)出现不同程度的高眼压,均经治疗后控制.结论:后筋膜下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耱尿病性黄斑水肿安全、有效.
作者:李金颖;邓伟力;张春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及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上呼吸道感染儿童109例根据诊断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51例,病毒感染组58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72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并进行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高于病毒感染组、健康对照组(P<0.01),前白蛋白水平低于病毒感染组、健康对照组(P<0.01);病毒感染组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及白细胞计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及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可作为小儿怠性上呼吸道感染早期鉴别诊断的灵敏指标.
作者:叶萍;胡昭宇;赵德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预防持续静脉滴注瑞芬太尼后引起的急性阿片类药物耐受的效果.方法:地氟醚吸入麻醉下行脊柱后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患者45例,按照术中应用镇痛药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C组)15例,瑞芬太尼组(R组)15例、氛比洛芬酯组(F组)15例.C组术中间断给予芬太尼,R组持续静脉滴注瑞芬太尼0.2 μg/(kg·min),F组持续静脉滴注瑞芬太尼0.2μg/(kg·min),切皮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比较3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即刻、拔管后15,30 min血糖及各等级疼痛评分所占例数.结果:3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和F组苏醒、拔管时间短于C组(P<0.05),R组和F组苏醒、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拔管后15,30 min各等级疼痛评分所占例数、血糖高于C组(P<0.05),低于F组(P<0.05),F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先使用氟比洛芬酯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阿片类药物急性耐受.
作者:王寿平;陈晓彤;张雯君;黄海量;彭书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裂孔食管切除、食管-胃颈部半机械侧侧吻合术在食管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岁合并低肺功能的食管癌患者114例,观察组41例行经裂孔食管切除、食管-胃颈部半机械侧侧吻合术;对照组73例,行经左胸后外侧切口食管切除、食管-胃颈部手工端侧吻合术.观察患者术前术后肺功能变化,术后并发症等.结果:114例均完整切除,无术中死亡;术后30 d内对照组1例死于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术后吻合口瘘、反流性食管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手术时间、肺功能、动脉血氧分压、术后住院天数等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带麻痹发生率和淋巴结清扫数目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吻合口面积显著大于对照组.结论:经裂孔食管切除、食管一胃颈部半机械吻合术是一种安全快速的手术方式,为高龄低肺功能食管癌患者理想的选择.
作者:王明;杨光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低浓度左旋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价值.方法: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产妇40例,术后待患者出现痛觉时施行硬膜外自控镇痛.根据所用镇痛药液的不同,分为L组(20例)和B组(20例).L组给予质量分数0.25%左旋布比卡因+2μg/mL芬太尼混合液100 mL;B组给予质量分数0.25%布比卡因+2μg/mL芬太尼混合液100 mL.2组首次负荷量均为5 mL,镇痛泵背景输注量2 mL/h,一次按压量2 mL,锁定时间为10min.比较2组镇痛起效时间、视觉模拟评分、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L组镇痛起效时间较B组短(P<0,05),视觉模拟评分较B组低(P<0.05),2组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左旋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作者:李宁江;沈立红;冯继泽;袁春晖;高恩付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Vitapex糊剂与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联合修补乳磨牙龋源性髓室底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乳磨牙龋源性髓室底穿孔患者46例,用Vitapex糊剂和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髓室底穿孔,并用Vitapex糊剂充填根管,磷酸锌水门汀垫底,银汞合金充填.随访6,12,24个月.结果:6个月成功43例(93.5%).12个月成功40例(87.0%),24个月成功35例(76.1%);穿孔直径≤1 mm组牙齿修复成功率在12,24个月时明显高于直径>1 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Vitapex糊剂与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联合修补乳磨牙龋源性髓室底穿孔是保存治疗的有效方法.
作者:吉雅丽;王志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各血细胞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12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A组(无微血管病变组68例)与B组(微血管病变组60例),对照组(50例),检测各组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血细胞参数并作统计分析.结果:(1)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平均红细胞容积、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白细胞计数、血小板平均容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糖尿病组血小板计数减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血细胞参数时老年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晶晶;田晨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毒感染状况.方法:采集健康体检者106例(对照组)和1年期内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208例(观察组)鼻咽拭子,采用多重PCR技术检测常见的7种(11个亚型)呼吸道病毒.结果:对照组106例中4例阳性.其中流感病毒A型3例,鼻病毒1例.观察组208例患者中88例检出107株病毒,患者阳性率42.3%.病毒株检出率51.4%.检出病毒以流感病毒A型、鼻病毒、副流感病毒1型为高,三者占检出病毒株的81.3%(87/107),人偏肺病毒和人博卡病毒未见阳性.13例患者同时检出2种以上病毒:1例同时检出5种病毒,3例同时检出3种病毒,9例同时检出2种病毒.病毒感染者中临床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占34.8%(39/112),急性支气管炎47.5%(19/40),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55.0%(22/40),支气管扩张50.0%(8/16).病毒尤其是流感病毒A型、副流感病毒1型感染时间分布以一季度为高.结论:深圳地区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病毒感染具有较高比例,以流感病毒A型、鼻病毒、副流感病毒1型为主,且具有一定比例的2种以上病毒混合感染率.
作者:周一平;陆学东;陈小可;杨来智;刘慧;喻海琼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速度对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肌电谤发电位仪检测100例无神经系统症状糖尿痛患者(糖尿病组)和5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腓浅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结果:糖尿病组神经传导速度低于对照组(P<0.05),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可作为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的检测手段之一.
作者:张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冠状动脉异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65例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单支冠状动脉走行异常1例(4.3%),开口起源异常6例(26.1%),冠状动脉瘘1例(4.3%),冠状动脉瘤1例(4.3%),左回旋支缺如1例(4.3%),冠状动脉心肌桥13例(56.5%).结论:64排螺旋CT可清晰显示冠状动脉起源及行程的异常.
作者:陈新晖;葛昊;徐爱民;陈绍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硝普钠剂量逆序法在抢救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中的应用.方法: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1例抢救中给予硝普钠剂量逆序法,对照组29例给予常规剂量,比较2组达到目标血压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率及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达到目标血压时间、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2组不良反应、抢救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普钠剂量逆序法抢救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快速、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绪国;施艳红;肖敏;陈立东;朱艳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等多种细胞因子对绒癌细胞系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3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将JEG-3细胞分别予12.5 ng/mL白细胞介素-2、10 ng/mL白细胞介素-3、50 u/mL白细胞介素-6、5 ng/mL白细胞介素-8、10 ng/mL白细胞介素-10、10 ng/mL白细胞介素-15、10 ng/mL表皮生长因子、10 ng/mL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0 ng/mL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处理24 h后,采用RT-PCR方法检测JEG-3绒癌细胞系中转化生长因子-β3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转录表达.结果: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3、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转化生长因子-β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均表现出诱导表达的作用,表皮生长因子、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仅诱导转化生长因子-β3的表达,白细胞介素-10则仅诱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而白细胞介素-15则对JEG-3细胞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均无显著影响.结论:在调节滋养层细胞侵入的复杂细胞因子网络中,各种细胞因子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作者:庞战军;周君桂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低场MRI诊断眷柱转移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临床证实49例眷柱转移瘤患者的MRI影像学费料.结果:溶骨性转移34例(69.4%),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STIR高信号;成骨性转移10例(20.4%),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低信号,STIR也呈低信号;混合性转移5例(10.2%),MRI表现为高低不均混杂信号.28例患者行钆喷替酸葡甲胺增强扫描,结果显示脊椎转移灶均有轻度不均匀强化,椎旁有软组织肿块,有轻度不均匀强化.结论:MRI是诊断脊柱转移瘤重要的影像学方法.
作者:杨文杰;白民学;李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清解整合素样一金属蛋白酶8、血浆M2型丙酮酸激酶检测对早期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7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0例良性肺疾病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中的解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8浓度和EDTA抗凝血浆中的M2型丙酮酸激酶浓度,行组间比较,以ROC曲线评价诊断价值并相互比较.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血清解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8浓度和血浆M2型丙酮酸激酶浓度均明显高于良性肺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解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8、M2型丙酮酸激酶、癌胚抗原的AUC分别为0.85、0.87、0.90,诊断界值分别取328 pg/mL、16.5 u/mL、5 ng/mL时,其灵敏度分别为76.4%、75.0%、75.0%,特异度分别为83.4%,85.0%,86.7%.结论:解整合素样一金属蛋白酶8和M2型丙酮酸激酶栓测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均有较好的价值.
作者:周燕斌;曾显声;薛聃;谭潇琼;黄茂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1例因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诊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2例既往已行脾切除加断流术后再出血者再次断流后行限制性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人工血管架桥术,6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限制性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人工血管架桥术,4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脾静脉-下腔静脉人工血管架桥术,2例脾切除十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脾-肾人工血管架桥术,1例行改良脾-肺固定术.16例患者均获随访,除1例手术再次复发出血外,余15例患者术后情况均稳定.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首选的诊断方法,脾切除+断流联合分漉术是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首选术式.
作者:秦长江;孙嵩洛;李诗杰;郑立;马万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计高龄中、晚期妊娠心电图特点.方法:妊娠中、晚期孕妇442例按年龄分为高龄组221例和非高龄组221例,比较2组心电图特点.结果:高龄组窦性心动过速、期前收缩、ST-T改变、短P-R综合征、PtfV1增深和左心室高电压发生率均高于非高龄组(P<0.01),正常心电图低于非高龄组(P<0.01),窦性心律不齐发生率低于非高龄组(P<0.05);分娩后随访3~6个月,2组心电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孕妇妊娠期心电图改变多为功能性改变,具有可逆性;心电图检查应作为孕期常规,以提高母婴安全.
作者:谈剑诚;张天贶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QTc间期在心肌急性缺血发作时变化特点,探讨其在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心电图出现QT间期变化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观察缺血发作时与缓解(静息)时心电图QT间期、RR间期以及QTc间期的变化特点.QTc间期按Bazett's公式计算.结果:3例患者出现缺血性QTc间期改变,其中2例表现为QTc间期延长,1例QTc间期缩短.在QT间期改变中以ST段、T波时限改变为主,QRS波时限未变化,伴T波振幅绝对值增大,ST段可抬高、压低或不变.结论:缺血性QTc间期异常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期的心电图特征之一.
作者:杨蕾;王宇航;刘晓宇;王芳芳;楚英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轻比重罗哌卡因单侧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行髋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32例,给予轻比重罗哌卡因单侧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比较麻醉前、麻醉后5,10,15,20,30 min及出手术室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结果:单纯腰麻下完成手术28例(87.5%),硬膜外给药4例(12.5%),麻醉前与麻醉后各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循环平稳,无麻醉并发症.结论:轻比重罗哌卡因单侧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高龄髋关节置换术起效快、不改变麻醉体住、效果满意、循环稳定.
作者:魏小伍;梁亚霞;汤瑞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雏形束CT在口腔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锥形束CT检查183例口腔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使用锥形束CT图像辅助设计牙种植手术方案,116例缺失牙患者无牙种植手术并发症发生135例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和12例埋伏牙导萌术手术中检查锥形束CT定位准确率达100%;20例根管治疗后仍有症状牙体牙髓病患者锥形束CT检查诊断准确率这100%.结论:锥形束CT检查在牙种植手术方案设计,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疑难牙体牙髓病诊断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李蓓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