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长江;孙嵩洛;李诗杰;郑立;马万里
目的:比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评估脑卒中急性期死亡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CT或MRI确诊的184例首发脑卒中患者,于入院时分别采用卒中量表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进行评分,追踪2周内死亡例数,绘制ROC,选择适当截割点,比较2种评分系统预测脑卒中死亡的敏感性、特异性等指标.结果:死亡组卒中量表和急性生理学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高于生存组(P<0.01);卒中量表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分值的佳医学决定水平分别为16分和31分,卒中量表预测脑卒中急性期死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0.791和0.660,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为0.767和0.816;AUC分别是0.748和0.846(P<0.01).结论:卒中量表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均可有效地预测脑卒中患者死亡风险,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的诊断性能更好.
作者:盛雪平;刘秋菊;陈万民;岳高峰;贾宝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速度对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肌电谤发电位仪检测100例无神经系统症状糖尿痛患者(糖尿病组)和5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腓浅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结果:糖尿病组神经传导速度低于对照组(P<0.05),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可作为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的检测手段之一.
作者:张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微创有限切开内固定加支架外固定治疗挠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法牵引撬拔复位,克氏针交叉将骨折固定.在患肢第二掌骨外侧和桡骨外侧以外固定支架固定,随访6~9个月(平均7.5个月).对患者临床主观症状、客观体征及影像学表现进行评分.结果:优14例,良5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为86.4%.结论:支架外固定可保持桡腕之间关节间隙的宽度,利于腕关节早期活动,避免腕关节僵硬;有限内固定可使关节面复位满意,创伤小,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宋华荣;喻忠;王黎明;桂鉴超;侯明夫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胸腔内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经胸腔积液病理细胞学确诊恶性胸腔积液患者67例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1例),行胸腔王八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术引流胸腔积液后,治疗组胸腔内注入鸦胆子油乳,40 mL/次;对照组胸腔内注入顺铂,30~60 mg/次,加生理盐水20 mL稀释.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未出现发热和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胸腔内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
作者:吴卫中 刊期: 2010年第02期
A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是一种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导致的极度胰岛素抵抗状态,好发于青年女性,临床主要表现为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同时伴有内源性高胰岛素血症,严重的胰岛素抵抗,黑棘皮样变和高雄激素血症.本文对该疾病的基因突变、临床表现和诊治作一综述.
作者:徐曜;付建芳;姬秋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保守及抗凝治疗效果满意,1例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死亡,5例转院治疗.结论:妇科肿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应引起高度重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对存在高危因素者手术前、后预防性应用抗凝剂,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徐晓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1例因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诊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2例既往已行脾切除加断流术后再出血者再次断流后行限制性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人工血管架桥术,6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限制性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人工血管架桥术,4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脾静脉-下腔静脉人工血管架桥术,2例脾切除十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脾-肾人工血管架桥术,1例行改良脾-肺固定术.16例患者均获随访,除1例手术再次复发出血外,余15例患者术后情况均稳定.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首选的诊断方法,脾切除+断流联合分漉术是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首选术式.
作者:秦长江;孙嵩洛;李诗杰;郑立;马万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统计与分析临床输血资料,为医院合理储血,指导临床科学、合理、安全输血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1999-2008年临床血液成分及全血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本院全血用量有大幅度下降,机采粒细胞逐渐减少,成分用血比例提高,2004-2008年成分用血比例均>99.0%.悬浮红细胞和血浆成为成分输血的主体.结论:统计分析医院输血情况,预测用血趋势,制定储血计划,指导临床科学、合理、安全输血.
作者:燕备战;王书勤;梁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毒感染状况.方法:采集健康体检者106例(对照组)和1年期内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208例(观察组)鼻咽拭子,采用多重PCR技术检测常见的7种(11个亚型)呼吸道病毒.结果:对照组106例中4例阳性.其中流感病毒A型3例,鼻病毒1例.观察组208例患者中88例检出107株病毒,患者阳性率42.3%.病毒株检出率51.4%.检出病毒以流感病毒A型、鼻病毒、副流感病毒1型为高,三者占检出病毒株的81.3%(87/107),人偏肺病毒和人博卡病毒未见阳性.13例患者同时检出2种以上病毒:1例同时检出5种病毒,3例同时检出3种病毒,9例同时检出2种病毒.病毒感染者中临床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占34.8%(39/112),急性支气管炎47.5%(19/40),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55.0%(22/40),支气管扩张50.0%(8/16).病毒尤其是流感病毒A型、副流感病毒1型感染时间分布以一季度为高.结论:深圳地区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病毒感染具有较高比例,以流感病毒A型、鼻病毒、副流感病毒1型为主,且具有一定比例的2种以上病毒混合感染率.
作者:周一平;陆学东;陈小可;杨来智;刘慧;喻海琼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临床特征、误诊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对53例特殊部位异位妊娠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率占同期异位妊娠的8.83%,其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26例,宫角妊娠11例,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7例,宫颈妊娠4例,卵巢妊娠2例,残角子宫妊娠1例,输卵管残端妊娠1例,子宫肌壁闻妊娠1例.结论:特殊部位异位妊娠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怀疑该病应及时明确诊断,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徐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癌保肾手术的效果和复发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输尿管癌保肾手术的临床资料,7例行输尿管病灶部分切除术,9例行输尿管末端及膀胱袖口状切除、输尿管膀胱再植术,3例经输尿管镜行肿瘤电灼.术后均行膀胱灌注化疗.结果:本组中18例为移行细胞癌,1例鳞癌.术后15例获得随访6个月~5年.2例分别于术后7个月及2年同侧输尿管复发;3例术后3个月~3年发现膀胱移行细胞癌;1例于术后1年发现对侧上尿路肿瘤;1例鳞癌患者术后5个月发现肺部转移,术后11个月死亡.结论:输尿管癌为少见尿路上皮肿瘤,保肾手术有复发的风险,需进行随访.但对早期、低级别原发性输尿管肿瘤,保肾手术良好.
作者:刘先东;吴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等多种细胞因子对绒癌细胞系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3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将JEG-3细胞分别予12.5 ng/mL白细胞介素-2、10 ng/mL白细胞介素-3、50 u/mL白细胞介素-6、5 ng/mL白细胞介素-8、10 ng/mL白细胞介素-10、10 ng/mL白细胞介素-15、10 ng/mL表皮生长因子、10 ng/mL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0 ng/mL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处理24 h后,采用RT-PCR方法检测JEG-3绒癌细胞系中转化生长因子-β3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转录表达.结果: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3、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转化生长因子-β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均表现出诱导表达的作用,表皮生长因子、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仅诱导转化生长因子-β3的表达,白细胞介素-10则仅诱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而白细胞介素-15则对JEG-3细胞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均无显著影响.结论:在调节滋养层细胞侵入的复杂细胞因子网络中,各种细胞因子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作者:庞战军;周君桂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低场MRI诊断眷柱转移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临床证实49例眷柱转移瘤患者的MRI影像学费料.结果:溶骨性转移34例(69.4%),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STIR高信号;成骨性转移10例(20.4%),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低信号,STIR也呈低信号;混合性转移5例(10.2%),MRI表现为高低不均混杂信号.28例患者行钆喷替酸葡甲胺增强扫描,结果显示脊椎转移灶均有轻度不均匀强化,椎旁有软组织肿块,有轻度不均匀强化.结论:MRI是诊断脊柱转移瘤重要的影像学方法.
作者:杨文杰;白民学;李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硝普钠剂量逆序法在抢救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中的应用.方法: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1例抢救中给予硝普钠剂量逆序法,对照组29例给予常规剂量,比较2组达到目标血压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率及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达到目标血压时间、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2组不良反应、抢救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普钠剂量逆序法抢救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快速、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绪国;施艳红;肖敏;陈立东;朱艳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后筋膜下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58例(97眼)给予后筋膜下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光凝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视力、眼压、黄斑水肿消退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视力、眼压较治疗前增高(P<0.05);黄斑水肿完全消退14眼(14.32%),部分消退70眼(72.16%),无改变13眼(13.40%);未出现眼内炎、白内障加重及水肿复发病例,72眼(74.23%)出现不同程度的高眼压,均经治疗后控制.结论:后筋膜下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耱尿病性黄斑水肿安全、有效.
作者:李金颖;邓伟力;张春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声介入治疗盆腔恶性肿瘤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通过穿刺抽液及无水乙醇硬化对18例盆腔恶性肿瘤术后21个症状性盆腔囊肿进行超声介入治疗.结果:18例21个囊腔均成功完成治疗.治愈16例(88.9%).好转2例(11.1%),治疗时患者局部感烧灼样疼痛1例,未经处理自行缓解,余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介入治疗盆腔恶性肿瘤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安全、有效.
作者:任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病灶剔除保留子宫治疗痛经及月经量过多的方法.方法:将11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峡部捆扎止血带后将子宫体割开,剔除子宫峡部以上大部分子宫肌层,切除部分子宫内膜行子宫成形术,形成一完整宫腔,将浆膜层与黏膜层合并缝合.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患者痛经症状均消失,月经量均明显减少.结论: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体积增大如孕3个月大者,可行病灶剔除、大子宫缩减成形术.
作者:王斌;谢俊敏;张亚琴;樊小凡;杨凤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Vitapex糊剂与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联合修补乳磨牙龋源性髓室底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乳磨牙龋源性髓室底穿孔患者46例,用Vitapex糊剂和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髓室底穿孔,并用Vitapex糊剂充填根管,磷酸锌水门汀垫底,银汞合金充填.随访6,12,24个月.结果:6个月成功43例(93.5%).12个月成功40例(87.0%),24个月成功35例(76.1%);穿孔直径≤1 mm组牙齿修复成功率在12,24个月时明显高于直径>1 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Vitapex糊剂与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联合修补乳磨牙龋源性髓室底穿孔是保存治疗的有效方法.
作者:吉雅丽;王志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单次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和甲状旁腺激素的清除效果.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HD组)10例,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组[(HP+HD)组]10例,血液透析滤过组(HDF组)10例,比较3组单次治疗后血清β2-微球蛋白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结果:3组治疗后血清β2-微球蛋白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HP+HD)组、HDF组下降优于HD组(P<0.01),(HP+HD)组与HD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HD)组、HDF组血清β2-微球蛋白和甲状旁腺激素清除率优于HD组(P<0.01),(HP+HD)组与HD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均能有效清除血清β2-微球蛋白和甲状旁腺激素.
作者:黄洪涛;李红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皮素-1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用噻唑蓝比色法观察内皮素-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法观察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内皮素-1明显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平滑肌细胞DNA合成;促进平滑肌细胞从G0期向S期的转变,G0/G1期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而S期细胞百分比增加.结论:内皮素-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关玲霞;张晓慧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