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雁鸣;宇文亚;张雯
“药对”是两味相对固定的中药配伍在同一方荆中应用并产生相应的功用,而同一药对在方剂中用量不同所产生的功用也有差异.本文以桂枝、白芍药对为例,探讨该药对因药物配伍用量的变化而起到不同的主治功效,为进一步阐释方剂量效关系的科学内涵提供思路.
作者:傅杰;刘静;丁舸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心为阳中之太阳”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早见于《内经》.对于其意义有学者认为是解剖部位结合五脏阴阳属性分配的结果,也有学者认为是其气化功能的高度概括.本文试分析了心阳病变对于机体的变化情况,学习了以此理论为指导的一些治疗方法,同时收集了目前关于“心为阳中之太阳”的相关研究.后结合《内经》中相关摄生理论,探讨了夏季养心的必要性和一些具体的措施.
作者:李高申;郭梅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2种院内制剂清血颗粒和祛邪胶囊含药血清对人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的癌细胞生长、细胞凋亡以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自噬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清血颗粒组、祛邪胶囊组、健脾活血纽、健脾活血加清血颗粒组、健脾活血加祛邪胶囊组,分别采用酸性磷酸酶法(APA)、流式细胞术(FCM)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合好药血清对肿瘤细胞长、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表达以及自噬相关蛋白LC3表达.结果:清血颗粒、祛邪胶囊、健脾活血清血颗粒、健脾活血组的10%含药血清作用24h后,可明显抑制HCT-116肿瘤细胞的生长;而健脾活血加祛邪胶囊组则不能抑制其生长.光镜下可见,祛邪胶囊组作用24h后细胞密度稀疏,细胞皱缩体积缩小且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表达上调.结论:清血颗粒和祛邪胶囊均能明显抑制HCT-116肿瘤细胞的生长,祛邪胶囊组主要通过凋亡途径诱导HCT-116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
作者:丁宁;杨宇飞;刘羿男;许云;何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内经》是一部具有人文科学特色的伟大的医学著作,凝聚了先秦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数字“三”在《内经》中的应用相当普遍,具有重要的文化内涵:“一分为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天地合气,名之曰人”,体现了气一元论和唯物主义思想,“人与天地相参”后世发展成为贯穿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三”是中医学当中一个重要的象数,可代表成数、东方、春季、天地人三才、三元模式、通于肝.
作者:金珏;王灿;赵心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石学敏院士针对中风病“窍闭神匿、神不导气”的基本病机提出醒脑开窍针刺法,通过在中风病早期和急性期、稳定期和恢复期、后遗症和并发症期及其他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证实了醒脑开窍针刺法疗效卓著.
作者:董秋菊;李玉安;武生梅;杨志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对应用肝脾肾同调法对患有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2例患有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肝脾肾同调的中医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和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安全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程度也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肝脾肾同调法对患有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洪波;肖跃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通过临床忆溯性研究的经验积累,结合回顾性研究的理念比较两种科研方法的异同点.方法:通过理论研究对比,比较两种方法异同点.结果:临床忆溯性研究的复杂性要比回顾性研究大得多,但回顾性研究可以和临床忆溯性研究结合使用将更有价值.结论:临床忆溯性研究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运用某些回顾性研究方法,如基于患者自我报告的大样本回溯性研究、大量临床病例治疗经验的整理、归纳与总结等,但传统的回顾性研究方法却无法代替临床忆溯性研究.
作者:汪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探讨老中医杨同仁的常用刺血拔罐退热方法,为临床治疗发热提供了一个简便、廉捷的非药物退热方法.
作者:杨保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红花为菊科越年生草本植物红花,其性味辛、甘、微温,入心、肝经,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为妇科要药.凡经产、跌打损伤诸证均可应用,是当今世界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植物药之一.红花调经配当归,经寒佐肉桂,疗伤合苏木,产后配坤草,散风同羌活,消痞祛瘀辅三梭,并含有红花甙、红花黄色素等,能兴奋子宫,使子宫收缩,治月经不调及产后恶露淋漓等证,对肝脾痛、外伤充血肿胀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杨素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胃病时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是胃黏膜多种病理改变的中心点.本文认为:如果肠化、特别是大肠型肠化成为胃黏膜主要而稳定的生物学特征,则需补肾.胃黏膜肠化补肾的原理在于:①虚证的病理以逆向重演生物个体发育和生物进化过程为主要特点.逆向重演表现为:一方面有序度高(高层次)的结构、功能强度减弱;另一方面有序度低(低层次)的结构、功能强度相对或绝对增强.甚至胚胎型基因重新激活和表达,导致蛋白质、抗原、酶等产物和功能的胚胎化.逆向重演病理的原因在于虚损导致细胞、组织的能量减少,熵增加;②胚胎乃生命之原始,虚证病理逆向重演至胚胎阶段正是“虚极及肾”;③整体“虚极”是对整体而言的肾虚证.局部“虚极”是对局部而言的肾虚证;④胃黏膜肠化的实质是胚胎化.与小肠型肠化比较,大肠型肠化的胚胎化更为彻底.所以,胃黏膜的肠化、特别是大肠型肠化占主导地位而稳定,即是“胃的肾虚证”.
作者:陈小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吴银根教授是上海市名中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近50年,尤其擅长治疗呼吸系统疑难杂症且屡起沉疴.笔者随师临证受益匪浅,现将吴银根教授从瘀论治慢性咳嗽的临床经验报道如下.1 审证求因,着重病机慢性咳嗽通常是指咳嗽时间超过8周,以咳嗽为惟一症状或主要症状,肺部X线无明显病变者.
作者:李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不育症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与不同证型精液各项指标的差异.方法:观察我院门诊就诊的男性不育症患者共计272例,分析其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及各证型精液质量特点.结果:通过分析归纳出本地区不育症患者中医证型以肾虚湿热证多见,其次为肾虚血瘀型,肾精亏虚型精子密度、活动率、活动力均低于其他各组,肾虚血瘀型精子畸形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结论:新疆不育症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有自身特点,不同中医证型精子质量有一定差异.
作者:王岩斌;沙漠;刘勤;马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体外培养乳鼠肥大心肌细胞内钙瞬变及钙调蛋白激酶Ⅱ(CaMKⅡ)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加任何干预因素)、模型组(AngⅡ刺激心肌细胞肥大)、黄芪组(AngⅡ+黄芪注射液).MTT法确定佳检测时间,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单个心肌细胞(给予KN-93前后)钙瞬变.Western blot法检测CaMKⅡδ蛋白含量.结果:①AngⅡ作用48h后乳鼠心肌细胞存活率下降(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总蛋白含量显著增加,黄芪组较模型组显著下降;③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钙瞬变荧光强度变化率降低,达峰时间、峰回落时间显著增高,黄芪治疗后钙瞬变荧光强度变化率回升,并降低峰回落时间与迭峰时间;④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CaMKⅡδ的蛋白含量显著增加,黄芪组较之模型组则显著下降.⑤与对照组相比,给予KN-93后模型组仅使峰回落时间显著增加,黄芪组较模型组可显著降低峰回落时间.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抑制心肌细胞肥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钙调蛋白激酶途径中CaMKⅡδ的表达改善收缩功能有关,并可能通过其他机制而改善舒张功能.
作者:孙娅楠;农一兵;崔晓云;林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丹参提取物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丹参提取物组,每组各20只.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结扎术前、结扎30 min、再灌注30 min时取血,检测血清心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丹参提取物能明显减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中CTnI、CK和CK-MB的含量,能显著升高血清SOD活性,同时降低MDA水平.结论:丹参提取物具有改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液生化指标的作用,其机制与清除氧自由基有关.
作者:王明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山楂醇提物灌胃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组以不同剂量山楂醇提物给小鼠灌胃,单纯照射组(IR组)灌相应量生理盐水,灌胃5d后全组小鼠均接受6Gy的X射线一次全身照射,持续灌胃到第12、18天分别测定体重,静脉血RBC、WBC、PLT、Hb含量,骨髓有核细胞数、骨髓DNA含量.结果:不同剂量的山楂醇提物组与IR组比较,各给药+照射组的体重、血红蛋白、骨髓DNA含量、骨髓有核细胞数明显升高,2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均以HD(高剂量)+IR组升高为明显.结论:山楂醇提物中的活性成分对辐射损伤小鼠的血红蛋白、骨髓有较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秦继勇;李文辉;徐进彦;刘建波;王曙光;王承红;常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阳痿,现代医学称之为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泌尿男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导师郭军教授是泌尿男科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男科主任.郭军教授从事中西医临床、科研、教学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治疗各种泌尿男科疾病,其治学严谨,学识渊博,尤其注重辨证论治阳痿,且独树一帜,疗效显著.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得其言传身教,受益匪浅,对其治疗阳痿的思路和经验进行总结,并举验案,以飨同道.
作者:赵家有;王福;余国今;高庆和;张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以肝郁脾虚证为例,用数理逻辑、模糊数学、集合论等数学基础知识对中医辨证作形式化描述,并推导出中医辨证数理模型.
作者:白春清;吴建红;邹小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曹颖甫为民国时期著名医家,以善用经方著称.其治学方法包括文本研究与临床实证两方面,通过经文互参、比较证候之间差异,通过文本细读、医理推敲,探究仲景深意,通过临床实践验证经方疗效.其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具有实事求是、客观谨慎的学术精神.
作者:李楠;高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痰瘀同治方对高脂血症MI/RI大鼠血脂及代谢产物谱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痰瘀同治组3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采用可逆性冠脉左前降支结扎缺血30min再灌注2h复制MI/RI模型,运用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技术和生化分析技术,观察痰瘀同治方干预下,高脂血症MI/RI大鼠血脂及代谢产物谱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CHO、TG、LDL-L显著升高且HDL-L含量降低(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痰瘀同治组能明显降低CHO、TG含量(P<0.05).主成分分析法能将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痰瘀同治组明显区分开,不同组别之间代谢产物存在差异,给予痰瘀同治方后可以干预代谢物而致代谢终产物的改变.结论:高脂血症MI/RI大鼠血浆代谢组学出现变化,痰瘀同治方能够部分调控高脂血症MI/RI大鼠血浆代谢中发生异常的代谢产物,对其质代谢紊乱有一定促进恢复的作用.
作者:唐丹丽;佟琳;张华敏;隋宇;崔海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肝癌常用治法代表方及其拆方联合G418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与金属硫蛋白家族(MTs)的关系.方法:观察全方及其清热、活血、健脾等拆方或联合G418对SMMC7721肝癌细胞及转染MTs iRNA质粒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MTT法),后者与转染表达绿荧光蛋白质粒对照.结果:中药全方和3个不同拆方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作用,且存在量效关系;联合G418用药后作用显著增强(P<0.05).肝癌细胞被转染MTs iRNA载体后,与荧光质粒比较,无论是中药复方单独给药还是联合G418给药,对肝癌细胞增殖抑制的作用均较强(健脾方例外),提示MTs确有抵御药物治疗的作用.G418给药1d后撤药,2d后肝癌细胞出现增殖加速(P<0.05);全方、清热方、活血方、健脾方等联合G418后撤药2d,细胞增殖仍不活跃(P<0.05),提示不同治法中药联合G418用药具有减缓停药后细胞增殖反跳的作用.结论:SM MC7721肝癌细胞中MTs的过表达是该细胞耐药机制之一,临床常用防治肝癌复方及其拆方联合G418具有显著抑制肝癌细胞恶性增殖,并减缓其停药后恶性增殖加速的作用.
作者:方肇勤;梁超;任红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