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肠腺瘤性息肉临床病理特点及癌变相关因素分析

王水红;马应杰

关键词:大肠腺瘤性息内, 腺瘤癌变, 内镜, 病理
摘要:目的:探讨大肠腺瘤性息肉癌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大肠腺瘤性息肉及癌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特点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 651例结肠镜检查,发现并经病理证实大肠腺瘤性息肉379例957枚,检出率6.70%;30例32枚发生癌变,癌变率3.34%.大肠腺瘤癌变率随患者年龄和腺瘤直径增大而增加;无蒂腺瘤癌变率高于有蒂腺瘤癌(P<0.05).癌变率在管状腺瘤、混合性腺瘤及绒毛状腺瘤组分别为0.61%、5.02%、14.96%,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半结肠与右半结肠腺瘤癌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腺瘤性息肉癌变与年龄、腺瘤大小、形态、组织学类型有关.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2种气管切开术比较

    目的: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皮气管切开术(PT组)与常规气管切开术(常规组)各142例.对2组手术时间及与操作相关的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经皮气管切开手术操作时间短(P<0.05),手术相关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但晚期并发症与常规气管切开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安全、简便、快速、损伤小,可应用于神经外科患者.

    作者:易有峰;王晓娟;陈有元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股骨近端骨样骨瘤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骨样骨瘤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6例股骨近端骨样骨瘤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6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1例位于股骨头,3例位于股骨颈,1例位于小转子,1例位于转子下.X线平片4例可见圆形或卵圆形瘤巢影,周围有不同程度骨质硬化,其中3例可见点状钙化.CT检查4例均显示类圆形透亮瘤巢影,周围伴骨质增生硬化,其中2例瘤巢内见斑点状钙化.MRI检查2例,均显示瘤巢,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其中1例瘤巢中央可见点状钙化,于T1WI及T2WI均呈低信号.结论:股骨近端骨样骨瘤与其他部位骨样骨瘤影像学表现相似,X线平片结合CT可对其作出正确诊断,可避免不必要穿刺活检或MRI检查.

    作者:黄耀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脑钠素、N-末端脑钠素前体与心力衰竭

    脑钠紊可用于心力衰竭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可鉴别心源性及肺源性哮喘,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本文对脑钠素的机制及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李月春;买苏木·马合木提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本刊对量和单位的要求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诊治现状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的首要死亡原因,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是糖尿病的大血管并发症之一.本文就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流行病学和诊治现状等作一综述.

    作者:彭欣;徐蓉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瑞格列奈在2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联合口服葡萄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在评价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方面的价值.方法:35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时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分别于次日及规律治疗7 d后隔夜空腹状态下提前15 min口服2 mg瑞格列奈,再次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并分别定义为A,B,C组.各组均抽取空腹、30 min和120 min静脉血,测定血糖、真胰岛素及放射免疫性胰岛素,并计算真胰岛素/放射免疫性胰岛素值及早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结果:30 min时,3组真胰岛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胰岛素/放射免疫性胰岛素值C组>B组>A组(P<0.05);C,B组早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均较A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瑞格列奈能够显著增加早时相真胰岛素释放量及真胰岛素/放射免疫性胰岛素值;瑞格列奈联合口服葡萄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较常规口服葡萄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和储备功能.

    作者:史晓阳;赵志刚;汪艳芳;袁慧娟;张会峰;王遂军;虎子颖;苏永;郑瑞芝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Castleman病引起副肿瘤性天疱疮的系统性损害

    目的:分析伴发Castleman病的副肿瘤性天疱疮系统性损害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伴Castleman病的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除皮肤、黏膜损害,患者还有呼吸、消化、神经等多系统受累.手术切除Castleman瘤后皮损好转,但术后呼吸和消化系统症状均加重.结论:伴发Castleman病的副肿瘤性天疱疮可出现多系统损害,手术切除Castleman瘤后皮损改善,但其他系统损害短期内可加重.

    作者:唐旭华;黄尾全;凌宏忠;章星琪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胸腹主动脉瘤手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标记物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血清S100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对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30例胸腹主动脉瘤在深低温停循环和选择性脑灌注下行主动脉置换的患者,测定同期血清磷酸肌酸激酶、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术前、术后72 h和出院时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和国际脊髓损伤神经分类标准评分.结果:1例发生脊髓损伤,2例发生脑损伤,1例发生脑损伤和脊髓损伤,其血清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均在术后2 h显著升高.各时问点血清肌酸激酶校正的S100B蛋白浓度水平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相应的单纯S100B蛋白浓度水平低.结论:胸腹主动脉手术患者的血清同期磷酸肌酸激酶校正的S100B蛋白水平未见比单纯S100B蛋白对于脑损伤诊断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血清S100B蛋白比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诊断脑损伤有更高的预测价值;血清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比S100B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诊断脊髓损伤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作者:邹以席;黄方炯;吴海燕;杨禁非;孙东;许尚栋;蔡克强;吴强;于建波;刘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行阑尾切除术8例,保守治疗2例;流产1例,早产2例,新生儿窒息2例,除1例失访外,无产妇死亡病例.结论: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诊治较困难,应综合分析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郑帅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182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的下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0例手术切口一期愈合.2例延期愈合.术后6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线对位好,咬(牙合)关系及张口度恢复良好.绪论:小型钛接骨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颔骨骨折效果可靠.

    作者:田荣祥;任玉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胎儿肾积水超声声像观察

    目的:观察Ⅰ~Ⅲ级胎儿肾积水产前超声声像特点.探讨肾积水程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胎儿肾积水超声声像图资料.结果:起声诊断Ⅰ级肾积水34例,8例分娩前肾积水消失,z6例随访过程中肾积水消失;Ⅱ级肾积水9例.6例随访过程中肾积水消失,余3例出生后静脉肾孟造影诊断输尿管走行异常2例,输尿管末端狭窄1例;Ⅲ级肾积水7例,合并羊水过少4例,其中3例因合并其他畸形而终止妊娠,余4例出生后静脉肾孟造影诊断肾孟输尿管移行部狭窄2例,输尿管末端狭窄1例,输尿管走行异常1例.结论:超声检查可了解肾积水程度,有助于判断胎儿预后.

    作者:史世纪;杨艳清;张婷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纤维胆管镜经膈肌诊治胸腹联合伤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纤维胆管镜经膈肌诊治胸腹联合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胸腹联合伤患者的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均经手术治疗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纤维胆管镜经膈肌探壹胸腔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并发症少.

    作者:邹文贵;陆文明;何南飞;张杨;吕孟;梁海峰;武江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焦虑抑郁干预治疗对再发脑梗死的影响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伴有焦虑抑郁患者干预治疗对脑梗死再发的影响.方法:脑梗死后伴焦虑抑郁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在预防脑梗死再发联合治疗方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应用戴安神、百忧解行抗焦虑抑郁治疗,对照组未实施药物干预,观察3年后2组脑梗死再发率、功能健康水平、焦虑抑郁情况.结果:3年后治疗组脑梗死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功能健康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3年后焦虑抑郁水平均较治疗前均降低,但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对脑梗死伴焦虑抑郁患者进行抗焦虑抑郁治疗,能有效预防脑梗死再发,提高功能健康水平,改善焦虑、抑郁症状.

    作者:王贵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急性脑梗死致心脏损伤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的变化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致心脏损伤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的变化.方法:采用白蛋白钴结合试验检测80例单纯性急性脑梗死患者(单纯性脑梗死组)、45例急性脑梗死引起心脏损伤患者(混合性脑梗死组)和759例急性心肌缺血患者(心肌缺血组)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并同时进行心肌肌钙蛋白Ⅰ和心电图检测.同期检测87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结果: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和阳性率在脑梗死组及心肌缺血组均高于正常组(P<0.05),混合性脑梗死组高于单纯性脑梗死组(P<0.05),混合性脑梗死组与心肌缺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艾(P>0.05).混合性脑梗死组心肌肌钙蛋白Ⅰ水平高于单纯性脑梗死组(P<0.05).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首诊缺血修饰白蛋白、心电图、心肌肌钙蛋白Ⅰ的阳性率分别为80.4%、75.4%和58.7%;缺血修饰白蛋白与心电图或与心肌肌钙蛋白Ⅰ联合检测,其敏感性分别为93.9%和87.9%.结论: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有助于急性脑梗死所致心脏损伤的早期发现.

    作者:马芳芳;王厚照;沈晓丽;林立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探讨及预防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出现患性脑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即刻复查脑部CT提示,迟发性颅内血肿致急性脑膨出50例(57.47%),广泛性脑挫裂伤致急性弥漫性脑肿胀22例(25.29%),大脑半球外伤性大面积梗死急性脑肿胀7例(8.05%).创伤性休克及术中有明显低血压压低氧血症8例(9.20%);87例患者均行开颅手术,再次手术19例,死亡34例,病死率39.10%.结论:继发性颅内血肿、弥漫性脑肿胀、广泛性脑挫裂伤、低血压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外伤性大面积脑梗塞等是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术中预防低血压休克,改善脑部供血供氧,彻底清除血肿及挫伤脑组织,充分减压,及时清除迟发性血肿,降低颅内压,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可预防厦治疗术中脑膨出.

    作者:张万宏;李延翠;张文学;吴恒浩;张海军;郑占强;李革军;刘俊超;郑光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罗哌卡因丁丙诺啡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上腹部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丁丙诺啡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上腹部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为罗哌卡因丁丙诺啡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为单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分别于麻醉前、切皮时、手术开始60 min、术后3 min采集静脉血栓测血糖、血清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血清皮质醇含量;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全身麻醉用药量及术毕清醒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血糖、血清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浓度在切皮时、手术开始60 min、术后3 min明显高于麻醉前(P<0.01),且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P<0.01),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在切皮时、手术开始60 min、术后3 min均无异常波动,而对照组显著高于麻醉前(P<0.01).全身麻醉药用量和术毕清醒时间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罗哌卡因丁丙诺啡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上腹部手术可减轻术中的应激反应,对生理干扰小,术毕清醒快,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

    作者:宋杰;孙明丽;李运智;丁保峰;潘振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单开门椎管成形侧块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

    目的:探讨单开门椎管成形侧块钢板内固定术对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7例多节段颈椎管狭窄患者行单开门椎管成形侧块钢板内固定术.均取颈后路正中切口,采用An方法进行侧块螺钉固定.结果:随访10~27个月,平均17个月.术中未发生神经、脊髓损伤及椎动脉损伤.经JOA评分评估,本组优15例,良6例,好转2例,无效4例,有效率85.2%,优良率77.8%.结论:单开门椎管成形侧块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减压充分、内固定坚强,疗效满意,尤其适用于伴有节段性不稳的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

    作者:赵永强;张广泉;崔力扬;唐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本刊对作者署名的要求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多层螺旋CT在胃癌术前分期及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双期动态扫描下三维重建和CT仿真胃镜显像在胃癌术前分期及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经胃镜组织活检证实的胃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双期(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动态增强扫描,再行CT仿真胃镜以及基于容积再现、多平面重建、表面遮盖显像及透明显像的三维显像.根据国际抗癌联盟标准进行胃癌TNM分期,并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CT仿真胃镜结合三维显像对进展期胃癌大体分型的判断准确率为89.7%.对胃癌术前T,N,M和TNM临床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75.8%,74.2%,96.9%和78.1%.多层螺旋CT对胃癌术前TNM分期与术后病理结果有着较高一致性.多层螺旋CT对胃癌可根治性手术切除判断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2%和100.0%.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下CT仿真胃镜和三维显像对胃癌术前分期及评估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英强;姬社青;龚建平;胡道予;陈淅涓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大肠腺瘤性息肉临床病理特点及癌变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大肠腺瘤性息肉癌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大肠腺瘤性息肉及癌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特点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 651例结肠镜检查,发现并经病理证实大肠腺瘤性息肉379例957枚,检出率6.70%;30例32枚发生癌变,癌变率3.34%.大肠腺瘤癌变率随患者年龄和腺瘤直径增大而增加;无蒂腺瘤癌变率高于有蒂腺瘤癌(P<0.05).癌变率在管状腺瘤、混合性腺瘤及绒毛状腺瘤组分别为0.61%、5.02%、14.96%,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半结肠与右半结肠腺瘤癌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腺瘤性息肉癌变与年龄、腺瘤大小、形态、组织学类型有关.

    作者:王水红;马应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