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强
目的:研究血清S100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对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30例胸腹主动脉瘤在深低温停循环和选择性脑灌注下行主动脉置换的患者,测定同期血清磷酸肌酸激酶、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术前、术后72 h和出院时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和国际脊髓损伤神经分类标准评分.结果:1例发生脊髓损伤,2例发生脑损伤,1例发生脑损伤和脊髓损伤,其血清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均在术后2 h显著升高.各时问点血清肌酸激酶校正的S100B蛋白浓度水平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相应的单纯S100B蛋白浓度水平低.结论:胸腹主动脉手术患者的血清同期磷酸肌酸激酶校正的S100B蛋白水平未见比单纯S100B蛋白对于脑损伤诊断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血清S100B蛋白比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诊断脑损伤有更高的预测价值;血清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比S100B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诊断脊髓损伤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作者:邹以席;黄方炯;吴海燕;杨禁非;孙东;许尚栋;蔡克强;吴强;于建波;刘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伴有焦虑抑郁患者干预治疗对脑梗死再发的影响.方法:脑梗死后伴焦虑抑郁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在预防脑梗死再发联合治疗方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应用戴安神、百忧解行抗焦虑抑郁治疗,对照组未实施药物干预,观察3年后2组脑梗死再发率、功能健康水平、焦虑抑郁情况.结果:3年后治疗组脑梗死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功能健康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3年后焦虑抑郁水平均较治疗前均降低,但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对脑梗死伴焦虑抑郁患者进行抗焦虑抑郁治疗,能有效预防脑梗死再发,提高功能健康水平,改善焦虑、抑郁症状.
作者:王贵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9岁,因发现左颈部肿块伴疼痛1个月余入院.患者1个月前发现左颈部肿块伴疼痛,呈持续性,无畏寒发热、声音嘶哑、胸闷气促、呛咳、四肢无力及麻木.1个月间肿块无明显增大,但疼痛无缓解.
作者:潘海涛;吴伟;孙国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创伤性骨盆区腹膜后血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创伤性骨盆区腹膜后血肿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5例于外伤后1 h内确诊,超声显示盆腔不规则低回声或无回声包块;余25例外伤后1 h内超声检查未发现腹膜后血肿,腹腔未见积液或积气,于外伤后2~4 h连续多次检查后确诊,超声显示盆腔低回声包块,少量积液,腹腔肠管胀气.结论:超声检查可动态观察创伤性骨盆区腹膜后血肿变化,对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志华;白娇;雷琳;彭月享;郑东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骨桥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取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骨桥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及卵巢良性、交界性,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骨桥蛋白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与上皮性肿瘤中的不同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结论:骨桥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中不表达,在卵巢上皮性癌中呈高表达,并与临床分期、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骨桥蛋白的表达可能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范银芬;尚艳红;李筱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提高对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认识、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为17α-羟化酶缺陷症,具有高血压,低血钾等临床表现,余为21α-羟化酶缺乏症.1例表现为假性性早熟,余5例表现为两性畸形(2例阴蒂肥大已行阴蒂成型术,2例阴唇、阴茎均存在,1例外生殖器辩别不清).3例有不同程度皮肤、黏膜色素沉着.24h尿17-羟孕酮、17-酮类固醇、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均明显升高.CT扫描均示有单侧或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患者均行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生化指标和临床症状均有改善.结论: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疽尽早诊断、尽早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替代治疗,可使患者改善男性化、性早熟等症状,保证惠几正常生长发育.
作者:郑瑞芝;赵志刚;汪艳芳;李德霞;袁慧娟;张会峰;苏永;虎子颖;王遂军;李俊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部B超联合宫腔镜在疑难取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常规取环失败29例,节育环嵌顿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宫腔镜下取出宫内节育器37例,宫腔镜电切粘连组织后取出2例,宫、腹腔镜联合下取出2例.开腹取出1例.结论:腹部B超联合宫腔镜下疑难取环安全、有效.
作者:张凤芝;王宝金;有凤芝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169例宫颈癌患者血清中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值.结果: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在宫颈癌组中的敏感性为78.7%;治疗后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和/或转移患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在宫颈癌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琳巴结转移、漫润肌层深度有关,与病理分级和肿瘤生长方式无相关性.结论: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在宫颈癌辅助诊断和疗效判断及预后监测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英;黄玲莎;黄文成;刘志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大肠腺瘤性息肉癌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大肠腺瘤性息肉及癌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特点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 651例结肠镜检查,发现并经病理证实大肠腺瘤性息肉379例957枚,检出率6.70%;30例32枚发生癌变,癌变率3.34%.大肠腺瘤癌变率随患者年龄和腺瘤直径增大而增加;无蒂腺瘤癌变率高于有蒂腺瘤癌(P<0.05).癌变率在管状腺瘤、混合性腺瘤及绒毛状腺瘤组分别为0.61%、5.02%、14.96%,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半结肠与右半结肠腺瘤癌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腺瘤性息肉癌变与年龄、腺瘤大小、形态、组织学类型有关.
作者:王水红;马应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出现患性脑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即刻复查脑部CT提示,迟发性颅内血肿致急性脑膨出50例(57.47%),广泛性脑挫裂伤致急性弥漫性脑肿胀22例(25.29%),大脑半球外伤性大面积梗死急性脑肿胀7例(8.05%).创伤性休克及术中有明显低血压压低氧血症8例(9.20%);87例患者均行开颅手术,再次手术19例,死亡34例,病死率39.10%.结论:继发性颅内血肿、弥漫性脑肿胀、广泛性脑挫裂伤、低血压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外伤性大面积脑梗塞等是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术中预防低血压休克,改善脑部供血供氧,彻底清除血肿及挫伤脑组织,充分减压,及时清除迟发性血肿,降低颅内压,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可预防厦治疗术中脑膨出.
作者:张万宏;李延翠;张文学;吴恒浩;张海军;郑占强;李革军;刘俊超;郑光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比较CHOP、CHOEP和RCHOP 3种化疗方案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方法:初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25例依据化疗方案分为CHOP组7例、CHOEP组8例、RCHOP 10例,比较3组患者3年和5年生存率.结果:CHOEP组、RCHOP组3年及5年生存率均优于CHOP组(P<0.05);RCHOP组与CHOEP组3年及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绪论:CHOEP和RCHOP方案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其疗效优于CHOP方案.
作者:任振波;侯毅锐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糖尿痛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加心法检测24例2型糖尿病未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22例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痛变患者以及31例健康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测量其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检测血清脂联素、胰岛素、血糖、血脂水平等相关指标,分析脂联素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视网膜病变呈明显负相关.结论:低脂联素血症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子.
作者:顾蕾;姚孝礼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早期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46~80(60.75±9.54)分提高至随访时85~100(95.89±6.24)分,手术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前交叉韧带重建对关节腔内干扰较小,利于重建韧带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的重新获得,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作者:贺喜顺;李付彬;徐向峰;远东涛;代彭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3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按入院后确诊时间分为2组,A组(17例)八院后48 h内确诊.B组(15例)八院后48 h后确诊;分析时比2组惠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组腹痛及腹部压痛缓解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均优于B组(P<0.05).结论:及早诊断是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急性重症胰腺炎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寇玉坤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第三磨牙存在状况与矢状骨面型的关系.方法:选取188例正畸患者,分析其X线曲面断层片和头颅侧住定位片,并测量ANB角的大小.结果:上颌较下颌更容易发生第三磨牙缺失,上颌右侧第三磨牙缺失率高于左侧.上颌第三磨牙全部缺失与下颌第三磨牙全部缺失患者的AN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磨牙全部存在与第三磨牙全部缺失患者AN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矢状骨面型的分类可能与第三磨牙存在状况有关,第三磨牙存在状况对错合畸形诊断和治疗方案确立可产生一定的影响.
作者:陈亮;米丛波;朱婷婷;韩蕊;潘旭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倒).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20 μg,静脉滴注,1次/d,10 d为1个疗程.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安全、有效.
作者:蔡小健;于小勇;马茂原;夏存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致心脏损伤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的变化.方法:采用白蛋白钴结合试验检测80例单纯性急性脑梗死患者(单纯性脑梗死组)、45例急性脑梗死引起心脏损伤患者(混合性脑梗死组)和759例急性心肌缺血患者(心肌缺血组)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并同时进行心肌肌钙蛋白Ⅰ和心电图检测.同期检测87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结果: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和阳性率在脑梗死组及心肌缺血组均高于正常组(P<0.05),混合性脑梗死组高于单纯性脑梗死组(P<0.05),混合性脑梗死组与心肌缺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艾(P>0.05).混合性脑梗死组心肌肌钙蛋白Ⅰ水平高于单纯性脑梗死组(P<0.05).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首诊缺血修饰白蛋白、心电图、心肌肌钙蛋白Ⅰ的阳性率分别为80.4%、75.4%和58.7%;缺血修饰白蛋白与心电图或与心肌肌钙蛋白Ⅰ联合检测,其敏感性分别为93.9%和87.9%.结论: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有助于急性脑梗死所致心脏损伤的早期发现.
作者:马芳芳;王厚照;沈晓丽;林立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痛患者体质量指数与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异常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将17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体质量指数分3组,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并应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评价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随体质量指数增加,胰岛素抵抗程度加重,三酰甘油水平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回醇逐渐降低(P<0.05);空腹血胆固醇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略呈增高,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尤其是超体质量和肥胖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和脂代谢紊乱.临床应注意对血压、血脂、血糖及体质量等进行全方位干预和治疗.
作者:杨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脑钠紊可用于心力衰竭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可鉴别心源性及肺源性哮喘,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本文对脑钠素的机制及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李月春;买苏木·马合木提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单开门椎管成形侧块钢板内固定术对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7例多节段颈椎管狭窄患者行单开门椎管成形侧块钢板内固定术.均取颈后路正中切口,采用An方法进行侧块螺钉固定.结果:随访10~27个月,平均17个月.术中未发生神经、脊髓损伤及椎动脉损伤.经JOA评分评估,本组优15例,良6例,好转2例,无效4例,有效率85.2%,优良率77.8%.结论:单开门椎管成形侧块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减压充分、内固定坚强,疗效满意,尤其适用于伴有节段性不稳的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
作者:赵永强;张广泉;崔力扬;唐超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