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尿管损伤早期诊断与治疗42例临床分析

赵宏伟

关键词:输尿管损伤, 诊断,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损伤的原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42例输尿管损伤患者中39例为医源性所致(双侧损伤2例,单侧37例),3例为外伤所致(均为单侧损伤),给予单纯松解粘连、剪除缝线、输尿管损伤段切除端端吻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Boari瓣输尿管膀胱再植术、输尿管膀胱再植腰大肌固定术等方法治疗.术后28 d内发现榆尿管损伤39例患者37倒一期修复输尿管损伤,2例因感染且无明显梗阻,未及时行尿流改道,4个月后一期手术修复输尿管成功;3例手术28 d后发现损伤者,先行经皮微肾镜肾造瘘术,3~12个月亦行一期修复输尿管手术.结果:无1例肾脏切除.42例一期修复榆尿管损伤;40例随访6个月~9年,伤侧肾盂、输尿管无积水,肾功能未见异常.结论:输尿管损伤一期修补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医源性输尿管损伤可预防,并可早期发现.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鼻唇沟皮瓣修复鼻肿瘤切除后缺损15例

    目的:探讨鼻唇沟皮瓣修复鼻肿瘤切除后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鼻肿瘤手术切除致外鼻部分组织缺损惠者采用鼻唇沟临位皮瓣、岛状皮瓣或皮下组织蒂皮瓣修复.结果:14例皮瓣成活.切口Ⅰ期愈合;1例因皮瓣远端青紫肿胀,给予抗血管痉挛及改善微循环药物,经局部对症处理后愈合良好.结论:鼻唇沟皮瓣修复鼻部分组织缺损方法实用简便,术后鼻外型满意,是鼻缺损有效修复方法之一.

    作者:郭洪耀;刘寅霞;林彬;周景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负载人恶性黑素瘤相关抗原gp100抗原肽HLA-A*2402四聚体制备及鉴定

    目的:构建负载人恶性黑素瘤相关抗原gp100抗原肤的HLA-A*2402四聚体并进行鉴定,为分析gp100抗原肽诱发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创造条件.方法:以羧基端融合生物素化酶BirA底物肽的HLA-A*2402重链胞外域融合蛋白、人β2-微球蛋白、gp100 VYFFLPDHL抗原肽、PE-链亲和素为材料,制备HLA-A*2402/VYF四聚体;非还原SDS-PAGE鉴定四聚体四聚化程度;三色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分析HLA-A*2402+健康志愿者外周血gp100特异性CD8+T细胞的频率.结果:HLA-A*2402/VYF四聚体形成率为83%,所制备的四聚体具有与HLA-A*2402+供者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的结合活性,特异性CD8+T细胞的频率为外周血总CD8+T细胞的0.02%~0.06%.结论:成功制备HLA-A*2402/VYF四聚体并用于检测gp100特异性CD8+T细胞,为研究HLA-A*2402+黑素瘤患者免疫治疗的机制及疗效监测创造了条件.

    作者:刘毅;徐丽慧;何贤辉;孙建方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92例结节病诊断分析

    目的:进一步探讨结节病的临床特征与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92例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结节病男:女比为1:1.48,年龄22~69岁,40~60岁占66.31%.以咳嗽、胸闷气短就诊者分别占55.43%,41.30%;肺外表现以皮肤损害、浅表淋巴结肿大多见.胸部影像学以双肺门及纵膈对称性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52例患者伴不同程度肺浸润,8例合并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影像学分期以Ⅰ,Ⅱ期为主.53例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表达增高.约1/3患者经支气管镜活检确诊,余经浅表淋巴结、皮下结节、纵膈镜下或CT下纵膈淋巴结活检或开胸肺组织活检确诊.结论:结节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可应用胸部影像学、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检测等相关辅助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确诊.

    作者:张新红;冯华松;段蕴铀;张春阳;李泳群;聂舟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老年人运动血压反应及与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人运动血压反应厦运动血压与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老年患者1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60例,阴性50例;阳性组运动时间低于阴性组(P<0.05),安静时收缩压、运动高峰及运动后舒张压、收缩压均高于阴性组(P<0.05),安静时舒张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运动时间低于血压正常组(P<0.05);安静、运动高峰及运动后血压高于血压正常组(P<0.01).结论:剧烈运动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独立危险因素,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运动高血压危险性高于阴性者,以舒张压增高为主.

    作者:秦巧云;仵荣会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持续性枕后位产程处理和分娩结局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后位对母耍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持续性枕后位孕妇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手法旋转胎位等资料,并与同期216例枕前位孕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枕后位组剖官产率、产后出血率均较枕前位组高(P<0.05);新生儿不良转归发生率亦较枕前位组增加,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转位能使部分枕后位改变为枕前住阴道顺娩.结论:对持续性枕后位应做到旱诊断、及时处理,选择佳分娩方式以改善母耍结局.

    作者:张蕾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动力髋加防旋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动力髋加防旋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常规手术入路安放动力髋钢板及螺钉,在平行于动力髋主钉上方植入直径6.5 mm松质骨拉力螺钉.术后随访12~18个月,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骨性愈合,骨折固定牢固,未发生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松动、断裂.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1.6%.结论:动力髋加防旋钉使骨折固定牢靠,可有效防止骨折旋转,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

    作者:冯治华;罗方;张建林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Coulter HMX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不分类原因探讨

    目的:探讨贝克曼Coulter HMX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不分类的原因.方法:应用Coulter HMX血细胞分析仪对选定全血标本进行白细胞计数,并与手工分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抗凝剂比例不适合、胆红素>17.0μmol/L.标本放置时间超过1 h,室温>28℃或<20℃均影响白细胞测定结果.结论:多种因素影响贝克曼Coulter HMX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白细胞准确性,临床应用应注意与手工复查相结合.

    作者:涂学亮;王坤;李玲;李彦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三痹汤联合甲氨喋呤、柳氮磺胺嘧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三痹汤联合甲氨喋呤、柳氮磺胺嘧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8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4例给予三痹汤联合甲氨喋呤、柳氮磺胺嘧啶治疗,对照组41例给予甲氨喋呤联合柳氮磺胺嘧啶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双手握力、15 m步行时间、VAS评分厦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IgG,IgM)等观察指标的变化及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4.09%,对照组60.9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各观察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痹汤联合甲氨喋呤、柳氮磺胺嘧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满意.

    作者:罗明付;王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36例肺癌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肺癌误诊原因,提高早期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误诊为肺炎11例(30.56%),肺结核12例(33.33%),结核性胸膜炎6例(16.67%),支气管炎7例(19.44%).结论:肺癌早期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可疑病例应尽早行病理检查,必要时开胸探查.

    作者:宋继东;杨富珍;付天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跟骨粉碎性骨折手术中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跟骨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36足)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X线平片和螺旋CT三维图像资料,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手术证实多平面重建和客积成像显示的骨折情况.术后骨折全部愈合,术后功能优21足(58.3%).良10足(27.7%),可4足(11.1%),差1足(2.7%),优良率86.1%.结论:CT重建可为制订手术方案和预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张军;刘丽艳;胡延春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2种微创术式治疗卵巢囊肿41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卵巢囊肿微创治疗术式,总结2种不同术式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阴道手术治疗卵巢囊肿患者186例(经阴道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患者232例(腹腔镜组)进行对比,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和术后患病率.结果:经阴道组手术时间短、平均住院费用和术后患病率低,与腹腔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组术中出血量略多于腹腔镜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天数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与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各有优缺点,经阴道卵巢囊肿剥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平均住院费用和术后患病率低的优点,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更适宜于无性生活史、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术前考虑有粘连的囊肿.

    作者:王兴旺;张莹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产前超声筛查妊娠中、晚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价值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筛查妊娠中、晚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应用高清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六切面法产前常规检查妊娠中、晚期孕妇28 912例,胎儿疑有心脏病者加行大动脉短轴切面、三血管切面及三血管气管切面扫查,观察内部血流的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情况,并与尸体解剖和产后超声随访对照.结果:产前筛查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78例,漏、误诊6例,3例室间隔缺损产后超声随访闭合.结论:产前超声可用于筛查妊娠中、晚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分阶段动态产前超声检查可减少某些渐进性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漏诊.

    作者:姚辉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血栓栓塞危险性研究现状及进展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中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占心房颤动的绝大多数,血栓栓塞是心房颤动常见的并发症.抗凝治疗可减少血栓栓塞并发症.但增加了出血的风险.因此,对血栓栓塞危险性进行评估,筛选出高危患者有选择地进行抗凝治疗尤为重要.本文从血液标志物、心电图f波、起声心动图、64排CT及临床因素等方面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危险性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杜梅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肺结核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肺结核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诊断明确治疗6个月内死亡28例,12个月内死亡35例,完成9个月抗结核治疗13例,治愈8例,好转5例,4例经反复抗结核、抗病毒治疗,症状时轻时重,迁延不愈.结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肺结核病情复杂,疗效差,病死率高.

    作者:李丙喜;郭家枫;刘彦保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应激性血糖升高对心血管事件影响研究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的应激性高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心肌梗死不良预后相关性仍存在分歧.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关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高血糖的发生率、持续高血糖、空腹高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对此类惠者心血管事件预后的影响作一综述,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和干预的结果.

    作者:韩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特异性针对大鼠甲状旁腺激素受体1基因siRNA表达载体构建及鉴定

    目的:构建并筛选携带针对大鼠甲状旁腺激素受体1基因的pSUPERretro-GFP/Neo干扰逆转录病毒载体及鉴定.方法:根据Genbank筛选甲状旁腺激素受体1基因3个阳性克隆及1个阴性克隆序列,定向克隆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SUPERretro-GFP/Neo,并用RT-PCR和测序鉴定,将其转染至胰岛素-1细胞中,Westernblot观察甲状旁腺激素受体1基因表达,鉴定其转染效率.结果:菌落RT-PCR及基因测序鉴定结果表明序列正确,并能成功转染到胰岛素-1细胞株中,Western blot筛选佳抑制基因.结论:成功构建并筛选出特异性沉默大鼠甲状旁腺激素受体1基因的pSUPERretro-GFP/Neo干扰逆转录病毒载体,为深入探讨大鼠甲状旁腺激素受体1基因的抗凋亡作用奠定了试验基础.

    作者:梁华晟;薛耀明;钟宇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5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共别除肌瘤85个,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89.15±16.41)min,出血量(102.31±34.12)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1.28±1.24)h.术后住院(3.86±1.32)d,术后患病率7.1%.无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年,肌瘤复发1例.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并可保留子宫,保留生育机能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陈国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前列地尔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时照组给予替米沙坦80 mg,1次/d,口服;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10 μg+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1次/d,替米沙坦用法用量同对照组.2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2组治疗前、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空腹血糖.结累:2组治疗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替米沙坦可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保护惠者肾功能.

    作者:史振军;何兵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自裁网片改良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

    目的:探讨自裁网片改良疝环充填式无张力茹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行自裁网片改良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6例均治愈,手术时间56~72 min,平均63 min,下床活动时间16~20 h,平均19 h;手术后3例应用止痛药物,阴囊水肿2例.切口红肿2例,无切口感染及局部异物感发生;局部慢性疼痛或麻木感3例.术后疝复发1例(1.0%).结论:自裁网片改良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合并症轻,复发率低.

    作者:秦新宪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肥胖低通气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肥胖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16例肥胖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分析及多导睡眠图变化.结果: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及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均高于治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饱和度、呼吸紊乱指数、低通气指数及低氧饱和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肥胖低通气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吴茱萸;唐思源;刘翠玲;李耀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