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西珍;管泽民
目的:观察全凭静脉麻醉下国产阿曲库铵持续静脉滴注与间歇单次静脉注射应用于长时间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持续组30例,对照组30例,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Drager Trident肌松监测仪监测肌肉松弛.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6 mg/kg、依托咪酯0.2 mg/kg、芬太尼3~4 μg/kg,患者八睡后静脉注射阿曲库铵0.5 mg/kg,第1个肌颤搐<5%时行气管插管,接麻醉机机械通气.麻醉维持:持续输注异丙酚3.5~4.0 mg/(kg·h),手术开始前静脉注射芬太尼10 μg/kg,术中麻醉变浅时追加2~4 μg/kg.当第1个肌颤搐恢复至25%时对照组静脉注射10~15 mg阿曲库铵维持肌肉松弛.持续组微量泵持续静脉滴注阿曲库铵维持肌肉松弛,至术毕前10 min停止静脉滴注.比较2组术中血压、心率、第1个肌颤搐水平、单位时间用药量.结果:2组术中血压、心率均维持平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组停用阿曲库铵至第1个肌颤搐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第1个肌颤搐抑制百分率优于对照组(P<0.05),持续组单位时间用药量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微量泵静脉滴注国产阿曲库铵应用于长时间手术可维持恒定肌肉松弛水平.且停药后肌肉松弛恢复迅速.
作者:张立群;吴永伟;韩俊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布加氏综合征合并原发性肝癌随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其检出率有所提高.治疗本病的关键是切除肿瘤或延缓肿瘤发展;解除梗阻,恢复肝静脉和下腔静脉血流,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本病的生存期和预后较单纯原发性肝癌好但较布加氏综合征差,改善预后的方法在于早期诊断,早期积极治疗,及时根除病灶,终止恶性病理循环.本文就布加氏综合征合并原发性肝癌诊疗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余淼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经皮肾镜碎石术全身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靶控组(T组)30例和恒速组(M组)30例.T组静脉给予咪唑安定0.06 mg/kg,维库溴胺0.1 mg/kg诱导,靶控输注丙泊酚3 μg/mL,瑞芬太尼8 μg/mL,气管插管后调为丙泊酚2.5 μg/mL,瑞芬太尼6 μg/mL维持.M组给予丙泊酚1 mg/kg,瑞芬太尼2μg/kg诱导.维持丙泊酚6 mg/(kg·h),瑞芬太尼0.3 μg/(kg·min).术中机械控制呼吸,维库溴胺间断静脉注射维持肌肉松弛.记录2组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2 min(T1)、气管插管后2 min(T2)、手术开始后2 min(T3)、手术开始后20 min(T4)、拔管前1min(T5)血压、心率,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阿托品使用率、手术时间、术后清醒时间,麻醉药用量.结果:2组T1血压,心率均较T0下降(P<0.05),T2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T3血压较T0上升(P<0.05),与T组T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T4心率下降(P<0.05),与T组T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术中阿托品使用率高于T组(P<0.05);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清醒时间、麻醉药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法经皮肾镜碎石术全身麻醉效果平稳、可控性好、易掌握深度.
作者:谢峥嵘;宋淑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左旋氧氟沙星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疗效.方法: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左旋氧氟沙星,对照组给予阿洛西林联合氧氟沙星,2组疗程10~14 d,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退热时间、腹腔积液消失时间、腹腔积液中多形核白细胞减少至0.25×109/L以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左旋氧氟沙星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疗效满意.
作者:张策;刘文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局部麻醉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20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均痊愈出院,随访1~12个月,复发9例,复发2次2例.结论: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有效.
作者:仵好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甘草锌颗粒联合自血疗法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治疗组应用甘草锌颗粒并联合双侧足三里自体新鲜血注射;对照组仅用自体新鲜血治疗,方法同治疗组.分别于治疗4,8,12周末评价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8,12周末有效率分别为78.09%,92.38%,而对照组为64.04%和7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锌联合自血疗法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庞利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脑积水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脑积水36例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随访1~10年本组患者均恢复良好,无智残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外科手术是儿童先天性脑积水有效治疗措施,早期手术及选择合适手术方式是预后良好的关键.
作者:任建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儿童晕厥的发生、发展规律,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晕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自主神经介导晕厥发病率占57.3%,其中血管迷走性晕厥占51.6%;神经源性晕厥占9.0%,心源性晕厥占5.0%,精神性晕厥占4.0%.结论:自主神经介导晕厥发病率高,尤其以血管迷走性晕厥多见,其次是神经源性晕厥、心源性晕厥、精神性晕厥,仍有部分原因未明.
作者:何宏蕴;杨秀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感染与肠黏膜通透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移植术后感染与未感染者血清二胺氧化酶、D-乳酸、内毒素的水平及其与感染的相关性,观察感染者肠黏膜形态学变化.结果:肝移植感染者血清二胺氧化酶、D-乳酸、内毒素水平升高与感染呈正相关(P<0.05);感染者肠黏膜萎缩,炎症细胞浸润.结论:肝移植感染与术前肠黏膜通透性改变有关.
作者:罗显荣;杨俊;骆丽敏;李灼亮;练宏生;李颖迪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ER,PR,p53和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35例子宫内膜癌肿瘤中ER,PR,p53和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ER阳性率74.1%,PR阳性率79.3%,p53阳性率25.9%,Ki67阳性率28.1%.ER和PR阳性率随病理分期增加、分化级别降低及淋巴结转移而下降;p53和Ki67阳性率随病理分期增加、组织分化级别降低及淋巴结转移而增加.结论:联合检测ER,PR,p53和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情况,可更好判断患者预后.
作者:姜展红;杨丽;崔娣;吴宜勇;张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总结房间隔缺损术后脑梗兄的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房间隔缺损心内修补术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临床治愈,2例遗留左侧肢体肌力3+级,1例术后心房颤动;随访1年,均为窦性心律,2例左侧肢体肌力3+级者恢复为4级,无再发脑梗死、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应重视围术期处理,消除心房纤颤,维持窦性心律,重视抗凝.
作者:彭月华;高兴才;彭梅先;汤跃卿;杨涛;袁风林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猝死占总死亡的15%~20%,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心脏性猝死常发生于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常规心电图有助于发现各种心脏病线索,而且对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和离子通道病的心脏性粹死有一定预警作用.
作者:方丕华;李晓枫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纤维乳腺导管镜在乳腺导管疾病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伴乳头溢液乳腺导管疾病患者纤维乳腺导管镜检查资料.结果:经乳腺导管镜诊断为乳腺导管扩张症52例、乳腺孚管炎45例,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35例,恶性肿瘤8例.结论:对伴乳头溢液的乳腺导管疾病利用纤维乳腺导管镜检查、治疗,必要时行组织活检病理学确诊,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诊治方法.
作者:梁冰;刘景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早期对兔肝VX2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试验兔分为2组:A组(对照组)不行射频消融治疗;B组(射频消融组、残瘤组).观察射频消融后不同时期的病理表现及肺转移情况.结果:射频消融后2,7d,B组增殖细胞核抗原指数明显低于同期A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消融后14 d B组增殖细胞核抗原指数较前增加,但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消融后2,14 d,2组肺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消融后7 d,2组肺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消融早期对残余肿瘤细胞增殖及肺转移有抑制作用.
作者:吴钺;张曦彤;刘静;李海伟;王磊;宋庆宏;黄昆;高飞;郭敏;张四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右腋动脉或右锁骨下动脉选择性顺行脑灌注在主动脉夹层手术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深低温停循环+右腋动脉或右锁骨下动脉选择性顺行脑灌注手术治疗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均行升主动脉+全弓置换+降主动脉术中支架置入术.全程转流154~298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78~142 min,深低温停循环时间15~40 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15~40 min.本组手术死亡1例,术后短暂脑损害1例,无永久性脑损害发生.结论:右腋动脉或右锁骨下动脉选择性顺行脑灌注在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可提供有效的脑保护,其操作简便、安全.
作者:杨雷一;赵晖;黄建民;姚东风;钱晓亮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现象用与心率变异指标的相关性.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70例(糖尿病组),健康对照者40例(对照组)均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并比较2组心率震荡初始、震荡斜率、24 h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标准差、24 h每5 min窦性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全程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及其相关性.结果:2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震荡初始与4 h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标准差、24 h每5 min窭性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全程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呈负相关,震荡斜率与4 h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标准差、24 h每5 min窦性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全程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呈正相关,震荡初始与震荡斜率无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室性早搏后的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减弱,心率振荡可成为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指标.
作者:李勇胜;赵运梅;沈耀兵;李琳;高晓;刘鸿涛;朱丽;杨凡;刘兵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单纯性结肠穿孔的诊断、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证实的单纯性结肠穿孔患儿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治愈16例,1例死于肺炎、代谢紊乱并呼吸衰竭.17例均采用单纯肠穿孔修补术;术前胸腹X线立位片14例诊断肺炎,11例见膈下游离气体,诊断肠穿孔,6例见液气平,为肠梗阻.术后加强监护及静脉高营养;根据腹腔液细菌培养结果选择三代头孢菌素抗感染.结论:对新生儿单纯性肠穿孔临床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有效抗生素应用,正确围手术期处理及静脉高营养是治愈的关键;出生时是否足月、感染、内环境是否稳定是影响新生儿肠穿孔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献良;谢文雅;靳三丁;侯广军;黄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压迫性颈脊髓损伤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压迫性颈脊髓损伤患者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影像资料.结果:MRI平扫示25例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后凸畸形.27例C4/C7椎间盘膨出、突出或髓核脱出,椎间隙狭窄.28例均合并椎管狭窄,相应病变平面硬膜囊狭窄、闭塞,颈脊髓受压、变形,髓内可见小片状或结节状稍长T1、长T2异常信号,增强扫描可见小弧片状,小结节状轻~中等程度强化,结论:MRI诊断压迫性颈脊髓损伤准确可靠.
作者:武天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欧普乐喉罩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60例,ASA Ⅰ~Ⅱ级,年龄65~75岁,随机分为欧普乐喉罩(LMA)组和气管插管(TT)组.2组采取相同麻醉诱导方案,诱导成功后LMA组插入欧普乐喉罩,TT组插入气管导管,麻醉维持应用丙泊酚,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注,至缝合切口时停药.观察并记录诱导前(T1)、诱导后(T2)、插管(喉罩)后3 min(T3)、气腹后3 min(T4)、拔管(罩)后3 min(T5)各时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观察并记录拔管时间、苏醒躁动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T1、T2时间点2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3、T4、T5时间点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TT组显著高于LMA组(P<0.05).各时间点2组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均正常,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心动过速、咽部不适、苏醒期躁动LMA组明显低于TT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反流误吸LMA组与T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MA组拔管时间显著短于TT组(P<0.05).结论:欧普乐喉罩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手术中应用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作者:孟瑞霞;李岩;刘聚堂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弧形、水平、反眉形切口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方法:将90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90眼)随机分为A组28例,B组29例,C组33例,均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分别选择弧形、水平、反眉形切口,观察术前、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及术后1周、1,3个月视力≥0.5眼教和手术源性散光的变化.结果:术后3个月手术源性散光和视力≥0.5眼教分别为:A组(2.21±0.61)D,20眼(71.42%);B组(1.15士0.44)D,28眼(96.55%);C组(0.45±0.12)D,26眼(78.78%).结论:对术前散光>2 D、1~2 D、<1 D患者,分别采用弧形、水平、反眉形巩膜隧道切口,可校正术前已有散光,更有利术后视力提高.
作者:李金颖;刁慧杰;李娟 刊期: 2010年第06期